化学23《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第1课时)(苏教版选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课题: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移动(一) 授课班级
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根本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

过程

方法
1、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响是否到达化学平衡状态,从而提高
判断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的能力。

2、利用化学平衡的动态特征,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3、加强新知识的运用,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是掌握新知识的关键,培养
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从日常生活、根本化学反响事实中归纳化学状态等,提高学生的归纳和
总结能力;通过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可逆反响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的总
结归纳能力。

重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征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节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响与不可逆反响
溶解平衡的建立
开始时v〔溶解〕>v(结晶)
平衡时v〔溶解〕=v〔结晶〕
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响里,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相等,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
师生活动
[引入]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化学反响,有的能进行到底,有的不能进行到底。

请同学们思考并举例说明。

[讲]化学反响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响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响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响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响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学生举例化学反响存在的限度。

物。

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响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

[板书]第三节化学平衡
[讲]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响来说,由于反响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响就不存在什么反响限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是可逆反响的规律。

[板书]一、可逆反响与不可逆反响
[思考]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在一个盛水的水杯中加蔗糖,当参加一定量之后,凭大家的经验,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
开始加进去的很快就溶解了,加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溶了。

[问]不溶了是否就意味着停止溶解了呢
[讲]回忆所学过的溶解原理,阅读教材自学思考后答复:没有停止。

因为当蔗糖溶于水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地离开蔗糖外表,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不断地在未溶解的蔗糖外表聚集成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的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到达了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

[讲]所以说刚刚答复说不溶了是不恰当的,只能说从宏观上看到蔗糖的量不变了,溶解并没有停止。

我这里把这一过程做成了三维动画效果,以帮助大家理解溶解过程。

[投影]演示一定量蔗糖分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讲]这时候我们就说,蔗糖的溶解到达了平衡状态,此时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是一个动态平衡。

[板书]溶解平衡的建立
开始时v〔溶解〕>v(结晶)
平衡时v〔溶解〕=v〔结晶〕
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探讨]我们学过那些可逆反响可逆反响有什么特点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响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响方向进行的反响,叫做可逆反响.可逆反响不能进行完全,
[讲]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加0.01molCO和0.01molH2O(g),的
体系中各组分的速率与浓度的变化
[投影]
[讲]开始时c(CO) 、c(H 2O)最大,c(CO 2) 、c(H 2)=0。

随着反响的进行,c(CO) 、c(H 2O)逐渐减小,正反响速率逐渐减小;c(CO 2) 、c(H 2)逐渐增大,逆反响速率逐渐增大,进行到一定程度,总有那么一刻,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的大小相等,且不再变化
[板书]二、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响里,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相等,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问]化学平衡有什么特征
[投]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动:动态平衡v (正)=v (逆)≠0
(2)等:v (正)= v (逆)
(3)定: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4)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小结]对于不同类型的可逆反响,某一物理量不变是否可作为平衡已到达的标志,取决于该物理量在平衡到达前〔反响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

假设是那么可;否那么,不行。

[随堂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响A(气)+3B(气)
2C(气)到达平衡的标志

A. C 的生成速率与C 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 单位时间生成B 的速率,与生成C 的速率相等 〔数值〕
D. 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2nmolC
2、以下说法可以证明反响 N 2+3H 2
2NH 3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1个N≡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 -H 键形成
B.1个N≡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 -H 键断裂 相等 V 正
时间 速
率 V 逆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3、以下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响: P(气)+Q(气) R(气)+S(气) ,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
B .P、Q、R、S的分子数比为1:1:1:1
C.反响容器内P、Q、R、S共存
D.反响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4、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以下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响: A(固)+3B(气) 2C(气)+D(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其中只有B气体有颜色〕(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D.气体的颜色
教学回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