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二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二)
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Zn-65 Ba-137
第I卷(选择题共21题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612C B.次氯酸的电子式
C.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D.CH4O的结构式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mL 1mol/L FeCl3溶液中含阳离子数为0.1NA
B.78 g Na2O2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3NA
C.常温常压下,22.4LCH4气体与足量Cl2反应可生成NA个CH3Cl分子
D.100mL 10mol/L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5NA
9.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 、Ba2 +、Cl一、Br一、SO32一、SO42一,对该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有含 Na+、 Br一、SO32一 B.肯定没有 Ba2 +、Cl一、Br一
C.不能确定 Na+ 、 SO32一、SO42一 D.可能含有 Cl一、 SO32一、SO42一10. “类推”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是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
下列类推结论中
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可生成氧化钠、过氧化钠,则锂可生成氧化锂、过氧化锂
B、第2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
化物稳定性的顺序也是HCl>H2S>PH3
C、卤素单质的沸点从上到下依次升高,则碱金属单质的沸点从上到下也依次升高
D、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大,浓度变小,则浓硝酸敞口放在空气中也质量增大,浓度变小。
11.对羟基扁桃酸是农药、药物、香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可达到100%
B.对羟基扁桃酸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有两种
C.lmol对羟基扁桃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2 mol NaOH
D.对羟基扁桃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
12.常温时,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pH= 3的醋酸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pH=4的盐酸和PH=10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l-)>C(NH4+)> C(H+)> C(OH-)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相比,碳酸钠溶液的pH大
D.分别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硝酸和醋酸溶液,硝酸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多13. 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Ca2++2HCO3—+2OH— = CaCO3↓+2H2O+CO32—
B.使pH试纸显红色的溶液中,Fe2+、K+、NO3—、Cl—不可能大量共存
C.铁在较强酸性环境中发生电化腐蚀的正极反应方程式是:2H2O+O2+4e-=4OH-D.标况下,将盛满HCl气体的烧瓶倒立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足够时间后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2.4 mol/L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6.(15分)如图16是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示意图。
(1)吸收塔C中通入过量空气的目的是。
A、B、C、D 四个容器中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字母)。
(2)已知:4NH3(g)+3O2(g)=2N2(g)+6H2O(g);△H= 一1266.8kJ/mol
N2(g)+O2(g)=2NO(g);△H= +180.5 kJ/mol 据此写出氨高温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若上述催化氧化过程转移了5mol电子,则反应的能量变化为 kJ。
(3)在化工研究中,经常要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若某反应的△H<0,则该反应是否一定能自发进行?(填“一定”或“不一定”)
(4)已知:N 2(g)+3H2(g)2NH3(g);△H= 一92 kJ/mol。
为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宜采取的措施有(填字母)。
A.适当升高温度 B.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 E.及时分离出氨气
(5)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H2和N2按3∶1的体积比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为20.0%,此时H2的转化率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7.(15分)A、D、E、G四种单质和X、Y、Z三种化合物均是中学化学中
的重要物质,他们之间有如图17所示的转化关系。
常温常压下,X是无色无味的液体,Y是黑色晶体,Z的水溶液是一种弱酸,反应(1)不能在玻璃仪器中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电子式___ _ ;
(2)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___ _ ;
(3)过量的G单质投入某稀HN03溶液中加热,放出NO气体,写出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 。
(4)在(3)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 ;
(5)将单质G与金属Al用导线连接插入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同一烧杯中,在外线路中测得有电流产生,请写出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
28.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Cu的常见化合物性质,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
①在周期表中,Cu、Al位置接近。
Al(OH)3具有两性,Cu(OH)2也具有两性吗?
②通常情况下,+2价Fe的稳定性小于+3价Fe,+1价Cu的稳定性也小于
+2价Cu吗?
③ CuO有氧化性,能被H2、CO等还原,也能被NH3还原吗?
【实验方案】
(1)解决问题①,进行相关实验时,需用到的药品有CuSO4溶液、盐酸、(填试剂名称)。
(2)解决问题②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取98 g Cu(OH)2固体,加热至80 ℃~100 ℃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 ℃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
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 g,向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
A的化学式为。
(3)为解决问题③,设计的实验装置为(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实验中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
查资料可知,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
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实验结论】
I、Cu(OH)2具有两性。
证明Cu(OH)2具有两性的实验现象是。
II、根据实验方案(2),得出的+1价Cu和+2价Cu稳定性大小的结论是:高温时稳定;在酸性溶液中稳定。
III、CuO能够被NH3还原。
【问题讨论】
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也有同学认为NH3
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和A的混合物。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A?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
35.【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四种常见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试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B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
(2)A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同主族相邻元素氢化物沸点(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3)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同主族相邻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
(填“高”或“低”);D元素在形成最简单氢化物时所采取的杂化类型是。
(4)A、B两元素第一电离能 > 。
(填元素符号)
(5)C元素的原子能形成多种配合物。
形成配合物的条件是:一方能够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
36.【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由六万多根透明的亚克力[其分子式是(C5H8O2)]杆构建而成。
某同学从提供的原料库中选择一种原料X,设计合成高分子亚克力的路线如图22所示:
请回答:
(1)原料X是,原料库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三个吸收峰的有(均选填序号字母)
(2)②的反应条件是;⑧的反应类型是;D中官能团的名称。
(3)⑦的化学方程式是。
(4)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分子中含有结构的共有种。
(5)某同学以丙烯为原料设计了合成中间体D的路线:,得到D的同时也得到了另一种有机副产物M,请你预测M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78910111213
答案D B A B D C C
26(14分)(每空2分)
(1)使NO充分氧化(或者“提高NO的转化率”) A B C
(2)4NH3(g)+5O2(g)=4NO(g)+6H2O(g);ΔH = — 905.8KJ/mol 226.45
(3)不一定(4)C D E (5) 33.3%
27、(每空3分、共15分)
⑴⑵ 2F2+2H2O = 4HF+O2;
⑶ 3Fe + 8H+ +2NO3— == 3Fe2+ + 2NO↑+ 4H2O;
⑷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⑸ Al—3e— + 4OH— = AlO2— + 2H2O
28(每空2分,共14分)
【实验方案】(1)氢氧化钠溶液(2) Cu2O (3) N2
【实验结论】 I Cu(OH)2既能溶解于强酸,又能溶解于强碱
II +1价铜、+2价铜
【问题讨论】取样,加入稀硫酸,如果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固体,说明有A;如果不溶解,说明无A。
35:(15分)
(1)1s22s22p63s23p4(2分)(2)高(2分)因为A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2分)
(3)低(2分) SP3(2分)(4) N>O(3分)
(5)能够提供(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2分)
36:(共15分)
(1)c;a(2分)(2)NaOH水溶液,加热;加聚反应;羧基、羟基(6分)
(3)
(3分)
(4)6 (2分)(5)CH3CH2CH(OH)COOH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