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服饰发展与女性地位变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伯服饰发展与女性地位变化研究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阿拉伯服饰发展与女性地位变化的关系,旨在了解阿拉伯女性地位变化。

从伊斯兰教以及阿拉伯地区气候的影响着手,探究阿拉伯女性传统服饰。

随着全球化进程,阿拉伯国家受到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放宽了对女性服饰的限制。

现在,阿拉伯国家女性服饰千姿百态。

从这些服饰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变迁中阿拉伯女性的地位变化。

关键词:
阿拉伯国家;女性服饰;女性地位
一、阿拉伯女性的传统服饰
阿拉伯地区大多为沙漠气候,气温高,风沙大。

因此阿拉伯人的服饰一般为长袍,肥袖宽腰,长垂至地。

而女性一般是白色长袍加黑色面纱或者黑色长袍加黑色面纱。

女性传统服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面纱、面罩、头巾和盖头,因其面积大小和使用方法不同,名字有所变化,比较普遍的有两种:一种是头部包裹一块黑纱,头上再披上一块黑布,从头到脚裹住全身;另一种是分头部、上身和下身三部分,头顶黑纱至脖子,上身黑布披肩垂至腰部,在胸前系牢,下身黑裙子盖脚面。

头戴黑面纱,身穿黑大袍,把身体遮得严严实实。

2.
大袍:黑大袍是阿拉伯妇女的传统服饰。

做工简单,式样和花色因地而异。

阿拉伯妇女也可以在大袍里穿上各式各样的内衫,有条纹长衫、白色汗衫等。

3、披风:在阿拉伯人眼里,披风是重要的节日里必穿的服饰,其种类多种
多样。

阿拉伯传统服饰属于伊斯兰服饰范畴,具有鲜明的宗教特征。

这与该地区的
气候也有很大的关系。

阿拉伯长袍宽大,长袍能很大程度地起到隔热作用,适应
地区环境。

二、阿拉伯女性服饰的变化与发展
随着历史与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阿拉伯女性服饰逐渐趋于开放。

如今很多阿拉伯国家女性的服饰不再仅限于黑色,可以有鲜艳的色彩;西式
的衬衫和长裙可取代罩袍;部分地区妇女脱去头巾、面纱,或仅仅将其作为装饰品;她们可以化精致的妆容,穿时尚的服装,佩戴各式各样的首饰,只有一些保
守的地区还保留传统的阿拉伯妇女服饰。

在摩洛哥,卡夫坦服饰是一种专为女性设计的服饰,一般在重要节日和场合穿。

虽然仍然是长袍样式,但在细节上有很大创新:通常是无领设计,在领口和
袖口处有繁杂的刺绣装饰或是珠宝装饰;前襟的花纹延伸到脚踝;在选色上通常
选用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在腰上系一条腰带。

在夏天,摩洛哥女性可以穿T恤、
短裤出门,西式制服和长裙更是摩洛哥街头常见的女性装扮。

在埃及,埃及的传统长袍从头到脚包裹着埃及女性,仅露出双眼。

随着阿拉
伯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面纱的使用逐渐减少,头巾虽仍存在,但
衍生出多种款式,出现串珠、亮片等装饰品;罩袍现已基本消失。

开罗街头,可
以看到穿着不同服饰的埃及妇女,有穿黑色长裙,戴着头巾的妇女;也有穿黑色
紧身衣、条纹裙的女性①。

由此可见埃及妇女既继承传统服饰文化,也在接受时
代的熏陶,紧跟时尚潮流。

三.阿拉伯女性地位变化:
女性地位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阿拉伯世界也不例外。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开始实施提高女性权益的政策。

以下着重分析阿拉伯女性
地位在历史中的变化。

1、伊斯兰教创立前:
伊斯兰教创立前的阿拉伯半岛,部分地方还是母系氏族部落,部分地方已初步建立父权制社会。

定居社会和游牧社会并存,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时期②。

社会呈无序状态,不能绝对地认为女性地位高于或低于男性,但总的来说,蒙昧时期的女性地位没有受到具体法律条文的约束。

2、伊斯兰教创立后至20世纪50年代:
阿拉伯社会逐渐进入文明时期。

《古兰经》给予了女性一定的保护和权利。

杀害女婴被视为对真主的冒犯,因而被彻底禁止③,女性的性命有了保障。

《古兰经》宣称真主面前,男女平等;教法面前,人人平等④。

阿拔斯王朝建立后,改信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把各自的宗教教义、思想等汇入伊斯兰教⑤。

女性开始丧失受教育权,被困于家庭的烦杂琐事中;丧失参政权,衣着与自由受到束缚,不能随意出门。

女性地位不断下降。

3、20世纪50年代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积极倡导提高女性地位。

沙特兴办新式学校,保障女性受教育权;允许女性参与地方选举;允许女性单独驾车。

同时,女性的自主意识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女性开始谋求权益。

阿尔及利亚妇女不仅每年举办具有影响力的活动,还向传统发出挑战, 2005年阿政府批准了新的《家庭法》,赋予妇女更大的权益,在保障男女平等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当今社会阻碍妇女的发展已不符合时代潮流,阿拉伯地区要实现完全的男女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途会面临许多挑战,但我们终会迎来那一天,看到阿拉伯女性身上的魅力与风采。

四、阿拉伯女性服饰与其地位的联系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期的服饰无不联系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服饰的变化不完全是任性的,不可捉摸的,它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思想,是时代忠实的一面镜子”⑥。

阿拉伯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阿拉
伯女性服饰不仅是一个物质实体,更是一种文化载体,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孕育的文化内涵,折射出阿拉伯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

阿拉伯地区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她们的服饰也因为沙漠环境而要穿包裹全身的袍子,佩戴头巾,当然其中也包括着伊斯兰教教义的影响。

但纵观时代发展,起初阿拉伯女性只能穿包裹全身,只露出双眼的“黑大袍”,女性服饰偏向保守拘谨。

男性虽也穿袍子,但对男性穿戴的特殊要求相对女性较少。

这也从一方面证实了阿拉伯女性的地位和男性有一定的差异,阿拉伯女性受到的一些压迫在服饰上也有所体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阿拉伯各国政府的积极倡导对妇女地位的变化起到的推动作用,阿拉伯女性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现如今阿拉伯女性的袍子不再只局限于黑色,可以穿色彩鲜艳的袍子,部分女性可以紧跟时代潮流穿着西式服装,佩戴各种饰品,外出时也可以不佩戴面纱。

从服饰穿着的变化,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阿拉伯女性的觉醒。

不难看出,阿拉伯女性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相比之前,阿拉伯女性有了更多的自由,也有了更多更广泛的权力。

通过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阿拉伯女性服饰文化与阿拉伯女性社会地位状况有着一定的联系。

从这些服饰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变迁中阿拉伯女性地位的跌宕起伏。

通过研究服饰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阿拉伯女性服饰风格形成的背后原因,由此探讨阿拉伯女性社会地位变化的特点,折射出当今世界女性权益的热点问题,与世界保护女性权益的趋势相呼应。

云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科研项目“阿拉伯服饰发展与女性地位变化研究”,项目编号:KX2020120
①伊玛尼•麦塔勒,编译/王玥《埃及女性服饰之美》,2013年。

②范若兰《早期伊斯兰教妇女观及妇女地位初探》, 1995年。

③马东平《论伊斯兰教法之妇女观》,2001年,第53页。

④沙宗平《伊斯兰教与穆斯林妇女权益浅议》,第10页。

⑤纳忠《阿拉伯通史上卷》,1997版,第500页。

⑥罗婷《女性服饰文化与形象设计》,第2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