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11理论创新
促进了社团联合会的建设和发展。
同时,社联整合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全院社团中推广社团建团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4.建立对社团成员的科学评价体系,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
团委与学管、教务部门沟通,把学生加入社团纳入学分考评体系。
学生加入社团参加活动并在考评中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让社员有机会参加奖助学金的评比等活动,杜绝了学生因加入社团而没有学分或为了获取学分放弃社团活动等现象。
这样就避免了年年进人年年出,年年都是新面孔的问题,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社团发展、形成长久不竭动力。
同时,对社团干部、先进个人等奖励落到实处,在学生入党、评优、选模等方面要给予社团学生一定名额。
5.完善社团指导教师的奖励机制,确保指导教师工作有实效2011年,我院出台了《社团指导教师选聘办法》,面向全院聘请有学管经验、有特长的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并设定指导教师最低和最高授课时数,同时给予教师加分奖励,在晋职晋级方面优先考虑,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同时,社联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和考核,每年考评一次,定期或不定期对指导教师的工作和社团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定期举行问卷调查,考察教师实际授课情况,确保指导教师的工作在最大限度上取得实效。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弹性的工作,它牵扯到许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在高校党团组织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对社团工作进行正确定位,鼓励社团围绕宗旨开展特色活动、品牌活动、创新活动,打造社团品牌和特色,促进社团成员对社团文化的认同,加强对社团规范化的管理,加大对社团的投入,提高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加强社团文化建设,社团才能充分发挥巨大的育人功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者、生产者、参与者。
(作者单位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代跃先
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本标准为依据,注重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物质生活的充实并不能代表精神生活的充实,经济的发展并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与道德的沦丧。
德国的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观唤醒。
”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就如何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势,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谈谈体会,旨在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时,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处理的:
一、研读课标,领会课标要求,全面把握教材,吃透编者意图
编者为了证明这一历史观点,开门见山列举秦的暴政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随后比较刘邦项羽,分析刘邦为什么能取胜,一步一步用史实证明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巧妙设问,层层推进,水道渠成
学习本课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到秦二世就灭亡了?学生读书能准确说出是秦的暴政。
教师可重点分析暴政,增加一些感性材料,加深学生印象。
(2)如果当时没有下雨陈胜吴广没有延期,是不是就不会爆发起义呢?学生思考很容易认识到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失去民心,最终亡国。
(3)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教师引导重点分析刘邦胜利的原因,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
(4)秦朝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刘邦也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可以说都是依法治国,为什么前者亡国后者立国?学生稍加思考就能说出:“秦朝的法律是残酷压迫百姓,刘邦的法律是为民着想,不损害百姓的利益。
”进一步证明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学以致用,只有把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历史与现实的体验中深刻理解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较好实现,同时也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5)同学们能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国家在为民着想关心老百姓利益方面做了哪些实事?可点拨引导:“同学们大多是农家子弟,你能说说你的家庭收入来源吗?”学生会说养蚕、养猪,种香菌、黄姜等。
教师小结:是的,党和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不仅出台了许多三农政策,而且还做了许多实事。
如,减免农业税并且给予补贴、建设新农村等等。
正是因为党和国家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替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利,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使我们的国家几十年来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风险考验,依然国泰民安,不断走向繁荣昌盛。
治理国家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这样。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深刻领会课标精神以历史课本为载体,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湖北省远安县荷花镇中学)
•编辑代跃先
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文/陈华
摘要: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本标准为依据,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注重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怎样以历史课本为载体把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体会,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历史教学;育人功能;农村中学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