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涵义与源泉_宏观经济学_[共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2 宏观经济学 (四)收入波动机制
乘数原理说明一定量的投资变动会引起多倍的收入变动(I Y K I Δ=Δ)。
加速数原理说明一定量的收入变动会引起更多的投资变动(I v Y =⋅Δ)。
两者结合的乘数—加速数模型可用来说明收入的周期性波动。
设初始的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收入。
现在若有某种外部因素作用,引起国民收入增加。
根据加速原
理(I v Y =⋅Δ)
,投资随之增加。
由此产生的乘数效应(I Y K I Δ=Δ),使收入进一步增加。
于是,乘数与加速数相互作用,使收入不断增长。
当收入累积性地增加到充分就业收入界限时,收入的增加速度就会下降,可能导致收入的增加量减少。
一旦收入的增加量减少,加速原理便使投资减少,再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收入减少。
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使收入不断减少。
当收入累积性地减少到这样一个程度,以至于按照加速原理,要求引致投资的减少量大于重置投资,即要求企业总投资小于零时,加速数便不再起作用。
此时,投资不再减少,因而收入不再下降,收入便下行到最低限。
在收入最低限上,总投资等于零,不仅没有引致投资,也没有重置投资。
但生产在继续,固定资本在磨损。
随着生产的持续进行和资本的不断磨损,资本存量将不断减少。
经过一段时间后,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用于固定资本更新的新投资就会出现,并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收入增加,开始新的一轮经济波动。
第二节
经济增长
各国的GDP 从长期来看,尽管都有增长的趋势,但不同国家的增长率很不相同。
本节主要阐释一国GDP 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一国经济稳定、持续地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涵义与源泉
(一)经济增长的涵义
美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1971年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所作的演说《现代经济增长:发现和反映》中,给经济增长下了经典的定义:“一个国家的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以及所需制度和思想意识相应调整的基础上的。
”经济增长的这一定义包含三种含义。
(1)经济增长就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如果考虑到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就是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2)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
经济增长的历史本质上就是技术进步的历史。
(3)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调整或变革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一方面,只有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调整基础上,技术才能极大地进步,即社会制度与思想意识形态的变革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
例如,私有产权的确立是经济增长的起点和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制度的完善会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交换与分工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如用Q 代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或社会总产量,A 代表技术,L 代表劳动,K 代表资本,R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