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课件【创新设计】2016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课时-机械波课件(选修3-4).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 (2021·四川卷,5)如图8所示,甲为t=1 s时某横波 的波形图象,乙为该波传播方向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 距该质点Δx=0.5 m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可能是
解析 波在传播过程中周期不变,故A正确;质点的振动速 度与波传播的速度是两个概念,故B错误:介质中所有质点 开场振动的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一样,故C错误;假设 P点与波源距离s=vT,那么质点P与波源之间的距离为一个 波长,故质点P与波源的位移总是一样的,D正确。 答案 AD
题组二 波的图象 3.(多项选择)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
题组三 波的干预、衍射、多普勒效应 5.在同一地点有两个静止的声源,发出的声波1和声波2在同
一空间的空气中沿同一方向传播,如图3所示为某时刻这 两列波的图象,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图3
A.声波1的速度比声波2的速度大 B.相对于同一障碍物,声波2比声波1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C.这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不会产生稳定的干预图样 D.在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运动的观察者,听到的这两列 波的频率均与从声源发出时的频率一样
[题 组 自 测] 题组一 波的传播特点 1.(多项选择)关于波的形成和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时,形成的波是
纵波 B.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时,形成的波是
横波 C.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随波一起迁移
D.波可以传递振动形式和能量 答案 ABD
(2)看清横、纵坐标的单位。尤其要注意单位前的数量级。 (3)找准波动图象对应的时刻。 (4)找准振动图象对应的质点。
【例2】 (多项选择)如图6(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波 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 x=1.5 m处的质点的 振动图象,P是平衡位置为x=2 m的质点。以下说法正 确的选项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4.如图2所示为某一介质中的甲、乙两个质点振动的位移随 时间变化的图象,在t=5 s时,两质点的振动方向 ________(选填“一样〞或“相反〞)。由于两质点的振动, 在介质中形成了两列机械波,两列波的波长之比λ甲∶λ 乙=________。
图2
解析 在t=5 s时,两质点的振动方向一样。由某一介质中 的甲、乙两个质点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知,两列 波的周期之比为12∶8=3∶2,两列波的波长之比λ甲∶λ乙 =3∶2。 答案 一样 3∶2
3.机械波的分类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 垂的直波,

波(凸峰部)和
波(凹谷部)。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 同一直线 上
的波,有密部 和 疏部 。
知识点二、横波的图象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1.横波的图象
(1)坐标轴:横轴表示各质点的 平衡位置 ,纵轴表示该时 刻各质点的 位移。 (2)意义: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时刻各质点离开 平衡位置 的位移。 (3)图象:
形如图1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 2.5 m/s,那么t=0.8 s时
()
图1
A.质点P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正值 B.质点P的速度方向与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一样 C.质点P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一样 D.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
解析 由波形图可知波长为 4 m,周期 T=vλ=1.6 s,t=0.8 s 时,质点 P 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负值,质点 P 的速度方向与 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选项 A 错误,B 正确;t=0.8 s 时,质点 P 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质点 P 的加速度方 向与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选项 C 错误,D 正确。 答案 BD
【例1】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 m/s。某时刻波形如图5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图5 A.这列波的振幅为4 cm B.这列波的周期为1 s C.此时x=4 m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 D.此时x=4 m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
解析 由波动图象知,波的振幅为 2 cm,A 选项错误;波长 λ =8 m,周期 T=vλ=84s=2 s,B 选项错误;由于波沿 x 轴正向 传播,由波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知,x=4 m 处质点 此时向 y 轴正方向运动,C 选项错误;此时 x=4 m 处的质点 处于平衡位置,其加速度为零,D 选项正确。 答案 D
答案 AC
图象问题的易错点: (1)不理解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区别。 (2)误将振动图象看做波的图象或将波的图象看做振动图象。 (3)不知道波传播过程中任意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 向一样。 (4)不会区分波的传播位移和质点的振动位移。 (5)误认为质点随波迁移。
【变式训练】 2.(多项选择)图7(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
解析 由 y-t 图象可知,t=0.10 s 时质点 Q 沿 y 轴负方向运 动,选项 A 错误;由 y-t 图象可知,波的振动周期 T=0.2 s, 由 y-x 图象可知 λ=8 m,故波速 v=Tλ=40 m/s,
根据振动与波动的关系知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则波在 0.10 s 到 0.25 s 内传播的距离 Δx=vΔt=6 m,选项 C 正确;其波形 图如图所示,此时质点 P 的位移沿 y 轴负方向,而回复力、加 速度方向沿 y 轴正方向,选项 B 正确;Δt=0.15 s=34T,质点 P 在其中的12T 内路程为 20 cm,在剩下的14T 内包含了质点 P 通 过最大位移的位置,故其路程小于 10 cm,因此在 Δt=0.15 s 内质点 P 通过的路程小于 30 cm,选项 D 错误。
2.波长、波速、频率及其关系 (1)波长 λ 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 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 (2)波速 v: 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 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3)频率 f: 由波源决定,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 (4)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 ①v=λf ;②v=Tλ。
知识点三、波的干预和衍射 多λ=vf =15000 m=2 m,xP= 3.5 m=λ+34λ,当波源位移为负且向+y 方向运动时,P 质点位 移为负,速度沿+y 方向;|xQ|=3 m=λ+2λ,故 Q 质点位移为 正,速度沿+y 方向,故 D 正确。 答案 D
考点二 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的关联分析 求解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综合类问题可采用“一分、一 看、二找〞的方法 (1)分清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此问题最简单,只要看清 横坐标即可,横坐标为x那么为波动图象,横坐标为t那 么为振动图象。
2.(多项选择)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 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场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 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 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 确的选项是
() A.周期一定为T B.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C.开场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D.假设P点与波源距离s=vT,那么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一 样
图6
A.波速为0.5 m/s B.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C.0~2 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 cm D.0~2 s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
解析 由题图(a)读出波长 λ=2.0 m,由题图(b)读出周期 T=4 s,则 v=Tλ =0.5 m/s,选项 A 正确;题图(a)是 t=2 s 时的波形 图,题图(b)是 x=1.5 m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所以该质点在 t= 2 s 时向下振动,所以波向左传播,选项 B 错误;在 0~2 s 内 质点 P 由波峰向波谷振动,通过的路程 s=2A=8 cm,选项 C 正确,选项 D 错误。
2.多普勒效应 (1)条件:声源和观察者之间有 相对运动 。 (2)现象:观察者感到 频率 发生变化。 (3)实质:声源频率 不变 ,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化 。
思维深化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机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 (2)周期或频率,只取决于波源,而与v、λ无直接关系。 () (3)波速v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它与T、λ无直接关系。只要介 质不变,v就不变;如果介质变了,v也一定变。 () 答案 (1)× (2)√ (3)√
() A.反射、衍射、干预、多普勒效应 B.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预 C.反射、折射、干预、多普勒效应 D.衍射、折射、干预、多普勒效应
解析 在春天里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属于声 波的反射;“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属于声波的衍射;学生围 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属于声波的干预; 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疾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 音调变高属于多普勒效应。正确选项是A。 答案 A
解析 这两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具有一样的传播速度,故 A错误;由题图可知,声波1的波长比声波2的波长长,相对 于同一障碍物,声波1比声波2更易发生衍射现象,故B错误; 由于这两列波的频率不同,所以相遇时不会产生稳定的干预 图样,故C正确;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D错误。 答案 C
6.以下物理现象: ①在春天里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 ②“闻 其声而不见其人〞; ③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 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 ④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 疾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分别属于波的
考点一 波动图象与波速公式的应用 1.波动图象的信息(如图4所示)
图4 (1)直接读取振幅A和波长λ,以及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2)确定某时刻各质点加速度的方向,并能比较其大小。 (3)结合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或由各质 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2.波速与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 v=Tλ =λf。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方法
【变式训练】 1.(2021·天津卷,5)平衡位置处于坐标原点的波源S在y轴上振动,
产生频率为50 Hz的简谐横波向x轴正、负两个方向传播,波 速均为100 m/s。平衡位置在x轴上的P、Q两个质点随波源振 动着, P、Q的x轴坐标分别为xP=3.5 m、xQ=-3 m。当S 位移为负且向+y方向运动时,P、Q两质点的 () A.位移方向一样、速度方向相反 B.位移方向一样、速度方向一样 C.位移方向相反、速度方向相反 D.位移方向相反、速度方向一样
答案 BC
考点三 波的多解问题 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主要因素有 1.周期性
(1)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 (2)空间周期性:波传播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2.双向性 (1)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2)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3.波形的隐含性形成多解 在波动问题中,往往只给出完整波形的一局部,或给出 几个特殊点,而其余信息均处于隐含状态。这样,波形 就有多种情况,形成波动问题的多解性。
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 =4.0 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以下说法 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图7
A.在t=0.10 s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 B.在t=0.25 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一样 C.从t=0.10 s到t=0.25 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 m D.从t=0.10 s到t=0.2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第2课时 机械波
知识点一、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1.机械波的形成条件
(1)有发生机械振动的波源。 (2)有传播介质,如空气、水等。
2.传播特点 (1)机械波传播的只是振动的形式和 能量 ,质点只在各自 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并不随波迁移 。 (2)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一样,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 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一样。 (3)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为 4A ,位移为 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