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能力提优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能力提优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是,每小3分、计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样合题意的)
1.在“小白兔与狼外婆”的故事中,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2.下列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吹一细管,并将细管不断剪短,听其声音的变化
B.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感到发麻
C.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接着慢慢向外抽气
D.瓶口对着点燃的蜡烛,敲击瓶上的橡皮膜,火焰向左摆动
3.汽车经过我市某噪声检测装置时鸣放喇项,该装置 显示屏的显示如图所示,其中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 ) A.频率 B.音色 C.响度 D.音调
4.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
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
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是,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次声波在海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5.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则先听到击水声的是( ) A.鱼 B.小鸟 C 同时听到 D.无法确定
6. 每年看春晚都会有一段痛苦难熬的时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让人听不见电视声。
下列方法中属于从噪声的传播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
A.小区内严禁燃放鞭炮
B.将电视音量调到最大
C.紧闭装上双层玻璃的窗户
D.戴上防噪声耳机看电视
7.如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蛀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8.2019年初,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迎来了一场降雪,大地披上了银装,孩子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好不热闹
(如图所示),同时明显感觉到欢笑声比平时要小,下面关于雪地里的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地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主要是由鞋的振动产生的 B.我们能区分不同孩子的声音,主要是他们声音的音色不同
C.松散雪地增强了声波的反射
D.根据雪地里的声现象,剧院的四壁应做得光滑
9.某中学生用复读机播放英语磁带学习英语,他想让播放的速度慢一点,便按下慢速的按键,于是播放英语的速度慢了,但他却听到复读机传出老师朗读的声音由“女声”变成了“男声”,导致声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振幅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10.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 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m 后,司机恰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
A.20m /s
B.10m/s C 4 m/s D.12m/s 二、填空题(共5小题,计24分)
11.(4分)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m/s; 如图是甲骨文中的“殸”(古代打击乐器), 其意思是手拿木槌(字左部)敲打三角形 石块(字右部),使石块________而发出声音。
12.(6分)一天,王皓放学回家,刚进家门时听到电視里传来:“夜半三更的,盼天明……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他一听便知是达州青年歌手黄英在唱。
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 来判断的。
他奶奶称赞黄英的声音很尖,这是指她唱歌时发声的_______高。
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这是
根据声音的_______来判断瓷器是否有破损。
13.(4分)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将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
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一定大于_____s; 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_________传来的。
14.(8分)悦耳动听的钢琴声在空气中以_______的形式向
四周传播,越远声音的_______(填写声音的特性)越小。
音乐中,中音C 调“1(do)”的率是262赫兹,D 调“1(d o )”的频率是294赫兹,由此可知C 调”1”比D 调“1”的音调_____. 当声的频率大于_______赫兹时称为超声波,此时人耳就听不到了。
15.(2分)放学了,小明站在路边等小军,小军在后面快速追了上来并大喊了一声“我来也”(如图所示)。
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变为0.1m/s ,则小明听到的声音应该是“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计26分)
16.(14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
(1)如图①所示、小明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使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他的耳朵。
接着小明将细绳烧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同样力度敲打衣架的声音,发现声音响度比刚才________,说明固体传声的本领比空气_________(选填“强”或“弱”)。
(2)如图②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__ 可以传声。
在月球上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料球弹起。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响度将会逐渐___________, 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2分)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a)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即粗细)关系:d
a
=d
c
=d
d
<d
b
],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
琴弦_______(选填“a”“b”“c”或"d)。
(2)若选择翠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选择琴弦b和c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是否可行?答: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b)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
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图是__________,响度相同的图是__________.
四、科普阅读题(12分)
18.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就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______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__________和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帆船上的人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当声波的频率在2~10Hz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5Hz的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的频率极为相似,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还会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在上面短文横线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2)细棒敲打玻璃杯发出声音,发声体主要是_______,玻璃杯盛水越深,听到敲击声的音调越_________.
(3)从短文C中可以看出,人体内駐的固有频率在_______
左右。
请你写出生活中利用声波的一个例子.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8分)
19.交通法規定、小汽车在高速路上速度不得超过120km/h,
如何知道汽车是否超速呢?
人们想出了使用超声波测速的方法,如图所示,当车运动到A 点距离测速仪740m 时,测速仪会向该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运动到B 点与车相遇并返回,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至测速仪一共用了4s 的时间,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请问该车是否超速
?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