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初三语文备课组
2011至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卷面仍然是三大板块——基础、阅读、写作。
三年的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题型大致相同,近两年的难度较往年略有下降,紧扣考纲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
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弘扬人文精神的同时,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做出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这三年的试题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又形成了以下特征:
一、注重基础、回归课本,强化语言运用的表达能力。
试题的基础部分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字词、修改病句、古诗文默写等基础题目,设计难度不大。
文言文考查实词、虚词及词法。
这些内容都来自课本,文言文《岳阳楼记》《满井游记》内容的考查也紧扣课本内容出题,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
可见,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体现了回归课本、强化基础的命题思想。
分值所占的比率是相当高的,这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注重个性阅读感受。
阅读部分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
命题注重文本的理解,内容概括到文章词句的含义的分析,旨在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强调个性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现代文阅读的选材为说明文、叙事散文,选出与时俱进、文质兼美。
说明文题为《毒胶囊有多毒?》《怎样让幸福来敲门》材料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生活,实际是今年这年这套试题的另一特色,体现了学习语文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最终目的。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第一部分基础的语用题中也表现突出。
文学作品《淡淡的深情》第14题“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这些题目都紧密联系社会的焦点问题和考生的生活体验,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较好地体现学生通过阅读。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启示的新课程要求。
这提示我们语文学习必需跳出小课堂,树立大语文观,在生活中活学活用语文,才是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三、难易适中,稳中求新,力求切合考生的实际。
今年中考语文试题总体延续了去年的风格,题量、题型、难易度要求保持相对稳定性。
但是稳中有新,重视培养语文的基本素养。
关于综合性学习试题,由近两年从新闻材料中提取信息、筛选信息,注重对问题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变为要求考生从材料中引发社会与人生的感悟。
所设问题的角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便于学生思考问题,表达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考查的是考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等。
名着阅读《水浒传》《汤姆•索亚历险记》,所选材料采用摘录式片段,增加了学生答题的难度,题目考查故事情节的概括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这要求学生事先对整部小说进行整体的感知、筛选出相关的信息,才能准确地概括故事情节。
这从一个全新的、更广的角度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量,有别于这几年侧重考查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及表现手法。
将提示我们必须在课外多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跳出课本,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4、贴近生活、抒写真情,追求真善美。
去年作文要求以自拟一个包含“最美”的词语为题目进行作文,这与前年作文题包含一个“前行”词语为标题作文一样,题型相同,但从提示语中可以确定学生写作对象很广泛,自然、生活、社会等都可以写。
这种题目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要让学生写出“我”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最美”,其实是指“真、善、美”。
今年“那儿,”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这需要考生从生活中用心去寻找,细心去感悟,才能慧心写出美文。
学生不会出现跑题现象,但要写得深刻点才能拿到高分。
如果感情不够丰富,体会不够深刻,就可能写得比较浅,文章不够打动人。
5、趋势变化。
和去年试卷相比,2013年试卷有点变化,主要表现在:语言基积累与运用方面较为的课本化,字音、字形、诗歌默写比重加大。
古诗文阅读的集中化、课本化,内容紧扣课文知识点。
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难度略有降低,科技说明文一篇、叙事散文一篇、名著一篇,设置的问题也是偏向于生活,利于感悟。
作文趋向于命题的自由化,开拓考生的视野与思维。
二、2013年中考备考建议:
通过对2012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我们在2013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回归课本,扎扎实实的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并分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一是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准确地落实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知识点的训练,减少盲目性,注重基础、提高语言表达的运用能力。
二是做到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语文能力的训练。
2、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关注生活实际,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备考中要关注社会动态,把握时代的脉博,在生活中学语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要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
在抓好写作基本功的基础上,要关心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善于挖掘、提炼生活的'动情点','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才能抒写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3、阅读经典、扩大阅读面,提高语文素养。
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通过阅读经典来提高自己语文素养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不断积累词汇,丰富情感与阅读体验。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各自的表达空间,最大程度地在考试时发挥自己的真实语文水平。
4、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项训练,加强答题规范训练。
一是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专项训练。
多做分类练习,少做综合练习。
分类练习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先易后难,稳步提高。
有助于把握知识链,实现'举一反三'。
二是加强答题规范训练。
不同的题型有相应的答题要求和答题思路,只有掌握了其中的技巧,才能在解题中得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