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
果。
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60例(80眼)白内障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散光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便、易行、经济,适宜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标签: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导致其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视力,初期混浊对视力影响不大,而后逐渐加重,明显影响视力,甚至失明[1]。
随着世界人均寿命的延长,白内障患者将不断增多。
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均能成功地恢复视力。
本研究探讨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60例(80眼)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白内障临床诊断标准。
其中,男26例(32眼),女34例(48眼);年龄37~81岁,平均(45.8±6.2)岁。
术前视力:光感≤0.02者52眼,0.04~0.1者15眼,>0.1者13眼。
排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角膜病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32眼)和对照组(30例,42眼)。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采用表面麻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于上方球结膜瓣下角膜缘外2 mm处作上方板层巩膜隧道,宽约6 mm,内口位于角膜缘内1.5 mm处,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注入黏弹剂使晶状体核上缘抬起,晶体圈套出晶状体核,抽吸残留皮质,植入直径5.5 mm的一体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体,切口不缝合。
包扎术眼,术毕。
对照组患者于角膜缘后3.0 mm处作一巩膜隧道切口,长约3 mm,前房注入黏弹剂,维
持前房,用“T”型人工晶体调位钩沿瞳孔缘12、6、3、9点方位推拉瞳孔缘,用撕囊镊环形撕除瞳孔缘处纤维素样渗出膜,质硬者可用囊膜剪剪开后再撕膜。
解除粘连后再注入黏弹剂使瞳孔撑开,连续环形撕前囊(CCC),直径5~6 mm,囊袋内四分法超声乳化晶体核,I/A系统冲洗残留皮质,扩大切口至5.5 mm,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视力、眼压、散光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散光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1)。
3 讨论
白内障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都可称为白内障,但是当晶状体混浊较轻时,因没有明显影响视力而不被人发现或被忽略,没有列入白内障行列[2]。
根据调查,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残疾的原因,人类约25%患有白内障[3]。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
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4]。
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角度出发,对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为不透明,以至影响视力,而矫正视力≤0.7者才归入白内障诊断范围。
白内障的最主要症状是视物模糊、怕光、看物体颜色较暗或呈黄色,甚至出现复视及视物变形等症状[5]。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有时出现眼前固定性黑点,就像有苍蝇来回飞一样;②如果混浊位于晶状体中间,称核心白内障,影响视力较明显,并出现逐渐加重的视力下降;③阅读或视物时眼疲劳,物体变形或扭曲;④视物眩光感或单眼视物呈双影,尤其白天更明显;⑤随着晶体混浊程度的加重,视力逐渐丧失下降至手动或仅存光感[6]。
目前关于白内障的药物治疗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尚无确切的效果,一些早期白内障患者用药以后病情可能会减慢发展,视力也稍有提高,但这不一定是药物治疗的结果,因为白内障的早期进展至成熟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它有可能自然停止在某一发展阶段而不至于严重影响视力[7],一些中期白内障患者用药后视力和晶状体混浊程度都未改善,而近成熟期的白内障,药物治疗更无实际意义了。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多种,包括眼药水或口服的中西药等,但都没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手术是白内障唯一的治疗方法,超声乳化技术应用于临床无疑给白内障手术带来一场革命性的飞跃,相对于过去的囊外摘除术来说,
超声乳化手术具有术中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术后散光恢复效果好的特点[8-9]。
本研究提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便、易行、经济,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 Natchiar G.Arvind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5:21-27.
[2] 李一壮.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出术的历史和现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4):205-207.
[3] 朱白蕾,钟丘.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江西医药,2005,40(5):258-260.
[4] 张振平.晶状体病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265-266.
[5] 贾文伯,吴山,卢奕.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5,5(6):1183-1185.
[6] 张琦,盛耀华,李增琦.小切口超乳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J].中华眼科杂志,2000,36(6):454-455.
[7] Reading VM.Astigmatism following cataract surgery[J].Br J Ophthalmology,1984,68(7):97-104.
[8] 姚克,申屠形超,徐雯,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青光眼黏弹剂小管扩张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04,40(5):291-294.
[9] 张作仁,顾育红,韦立群.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国际眼科杂志,2007,7(3):859-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