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稻纹枯病及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i x u n t a i
一、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
1、发生因素
1.1品种。
一般来说,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发病重,粳稻比籼稻发病重,早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发病重。
1.2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块。
此类田由于长期积水,不能很好的晒田,田间湿度大,容易形成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蔓延。
1.3施肥不合理,发病严重。
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增施磷钾肥,稻株生长健壮、通风透光好的稻田发病轻。
氮肥施用过多过迟,或集中施用,禾苗猛发徒长,提早封行,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株间湿度增高,则纹枯病发生重。
1.4气候条件。
稻纹枯病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
当田间气温达23℃以上,相对湿度90%以上,纹枯病开始发生,当株棵间气温高达25~31℃,相对湿度达97%时,病害发展最为迅速,当温度在10℃以下或40℃以上时,病害停止发展,在12~15℃时开始形成菌核,但以30~32℃之间形成最多,水稻抽穗到乳熟阶段是菌核形成的高峰期。
2、防治措施
防治水稻纹枯病,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做好肥水管理,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条件,对历年发病严重的田块及早用药进行保护。
2.1农业措施
(1)清除菌核。
在灌水整田时打捞浮在水面上的浪渣,集中处理,消灭菌核。
为彻底打捞,田面要整平,灌水可深一些。
(2)浅水灌溉,适时晒田。
一般分蘖盛期前灌浅水,分蘖末期开始晒田,孕穗以后干干湿湿,干湿交替,浅水勤灌,以降低田间湿度,控制无效分蘖,防止过早封行,减轻病害发生。
(3)合理施肥。
应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抗倒能力。
施肥应做到前期不徒长,不过早封行,后期不贪青,不倒伏,既能高产,又能控制病害。
2.2化学防治
当丛发病率达20%时,可作为药剂防治指标,施药时期以抽穗前后为宜,高肥田块应在封行前开始用药,以后视病情发展情况每隔10~15d再防治1~2次。
主要药剂有5%井冈霉素水剂1500mL/hm2,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125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25g/hm2,对水1125kg/hm2喷雾。
施药时一定要保证用药量,药液要喷在植株中、下部,并在早晨有露水时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二、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稻曲病多称为“乌米”,又称青粉病、绿黑穗病、谷花病,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故又名丰收果。
近年来,在各地稻区均有发生,因本病原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发生危害不断扩大,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危害程度越来越重。
此病虽然对产量影响不大,一般减产5%~10%。
但是该病的病原菌含有色毒素,不仅降低稻米品质,而且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害。
1、影响因素
1.1品种。
一般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发病重;秆矮、穗大、叶片较宽而角度小,耐肥抗倒伏和适宜密植的品种,易发生稻曲病。
此外,颖壳表面粗糙无茸毛的品种发病重。
1.2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粗放,密度过大,灌水过深,排水不良,尤其在水稻颖花分泌期至始穗期,稻株生长茂盛,若氮肥施用过多,造成水稻贪青晚熟,剑叶含氮量偏多,会加重病情的发展,病穗病粒也相应增多。
1.3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影响稻曲病菌发育和侵染的重要因素。
稻曲病菌在温度为24~32℃均能发育,以26~ 28℃最为适宜,34℃以上不能生长。
同时,稻曲病菌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均借风雨侵入花器,因此影响稻曲病菌发育和侵染的气候因素以降雨为主。
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雨日、雨量偏多,田间湿度大,日照少,一般发病较重。
2、综合防治措施
2.1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
水稻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选用抗病良种并选用无病区域的稻种栽培,是防治稻曲病的有效技术措施。
因此,要淘汰感病品种,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和比较抗病品种。
二是消灭初侵染源。
清除田间杂草,深翻土地;翻耕整地时,结合防治纹枯病,捞除浮渣,消灭越冬菌核;发现田间有病株应及早拔除并深埋,发病的稻田在水稻收割后应进行深翻,以便将菌核埋入土中。
避免在病田留种,及早将发病的秕谷烧掉,以免病菌传播;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是消灭种子带菌,防止初侵染源的有效措施。
种子消毒可选用2%~3%石灰水、50%多菌灵500倍液、70%402抗菌剂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强氯精500倍液浸种12h。
三是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施肥上应科学合理施肥,氮、磷、钾肥应配合使用,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强稻株抗病能力,切忌迟施、偏施氮肥。
水分管理上要合理灌溉,稻田宜干干湿湿,适时适度晒田,增强稻株根系活力,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水稻的抗病性,以减轻发病。
2.2化学防治
在水稻孕穗后期和破口期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0~ 2250mL/hm2对水750kg各喷雾1次。
在水稻孕穗期用5%多菌酮可湿性粉剂2.25kg/hm2,或18%多菌酮乳粉7.5kg/ hm2对水900kg喷雾。
该药是目前药剂中防治效果最好的。
在水稻孕穗中期和末期用50%DT杀菌剂1.50~2.25kg/ hm2,对水750~1125kg各喷施1次。
(作者单位:154221黑龙江省萝北县鹤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论水稻纹枯病及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戚秀
11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