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的衣着
曼德拉的生平简介
曼德拉的生平简介早期生活1918年7月18日,纳尔逊·曼德拉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省乌姆塔塔市姆维佐村的一个部落酋长家庭,他的曾祖父是腾布国王努班库卡。
1919年,曼德拉的父亲亨得利·曼德拉因拒绝执行白人法官传唤而失去了大部分财产,全家被迫搬往附近的古努村。
1927年,亨得利因肺部疾病去世,并把九岁的纳尔逊·曼德拉交由居住在姆克海凯泽韦尼的好友、摄政王琼金塔巴抚养。
在摄政王府邸中,年少的曼德拉旁听了部落的定期会议,观察并学习了摄政王解决部落内部矛盾的方法,由此养成了他对部落民主、传统习俗和团结友爱的看重。
与此同时,他学会了英语,能流利地和求助的白人交流。
1934年,曼德拉在巴施河流域的一个峡谷里接受了割礼,成为了部落认可的成年人,并得到了达利邦加的名字。
同年,曼德拉进入了卫理公会的克拉基伯雷学院学习。
在那里,曼德拉懂得了知识和美德的重要性。
1936年,他从克拉基伯雷毕业,入学希尔德敦学院。
1939年,曼德拉进入南非本土成立的福特海尔大学学习英语翻译、法律、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并立志成为一名公务员。
1940年,曼德拉和其他五名同学被选举成为学生代表委员会的委员。
由于学校在饮食问题上对白人学生和土著学生的区别对待,这次选举被广泛抵制,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参与投票,六名委员因此宣布辞职。
福特海尔大学的校长亚历山大·克尔宣布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与之前完全一致。
在克尔的施压下,五名委员宣布就职,但曼德拉坚持尊重大部分人的意愿,拒不就职,因此被福特海尔大学驱逐。
曼德拉被迫返回姆克海凯泽韦尼后,拒绝了年老的摄政王为他订下的婚约,并于1941年4月离开摄政王府邸,前往约翰内斯堡寻求发展机遇。
20世纪40年代,约翰内斯堡已经是非洲主要的大城市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南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蓬勃发展的贸易为南非黑人提供了充足的工作岗位。
二战中英国对非洲兵源的迫切需求促使南非政府放宽民族隔离政策,但黑人涌入城市造成的摩擦也同时催生了新的种族主义。
曼德拉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 在他生命里 彷佛带点唏嘘 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 是一生奉献 肤色斗争中 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 疲倦的双眼带著期望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 迎接光辉岁月 风雨中抱紧自由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 自信可改变未来 问谁又能做到
可否不分肤色的界线 愿这土地里 不分你我高低 缤纷色彩显出的美丽 是因它没有 分开每种色彩 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 疲倦的双眼带著期望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 迎接光辉岁月 风雨中抱紧自由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 自信可改变未来 问谁又能做到曼德拉重访他在罗本岛的 牢房。曼德拉在这里度过了他27年囚禁生活中的18年。
6
1994年3月4日,身着民族服饰的非国大主席曼德拉在发 表总统竞选演讲。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 是南非最大的黑人民族主义政党,也是南非惟一跨种族 7 的政党。
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5 月9日,在南非首次的多种族大选结果揭晓后,曼德拉成 为南非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8
纳尔逊· 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1994年至1999 年间任南非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当地时间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因肺部感染去世。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人……
1961年,曼德拉来到了埃塞俄比亚的泛非自由大会。在 会上,他用真名发表了一篇演说,讲述了南非政府利用 武力对黑人进行残酷镇压,呼吁对南非实行经济制裁。
【 他 告 诉 我 们 : 原 谅 】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 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 制情绪才活了下来。他的牢狱岁月给了他时 间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苦 难的痛苦。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 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
他说起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当我走出囚室、 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 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 实仍在狱中。
曼德拉
人物资料:曼德拉生平简介2013年06月24日 16:32分享到:更多0人参与00条评论0在他任职总统前,曼德拉是积极的反种族隔离人士,同时也是非洲国民大会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Umkhonto we Sizwe)的领袖。
当曼德拉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时,南非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将他定罪。
依据判决,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其中大多数的日子在罗本岛度过。
他现为着名的政界元老,持续对时事话题发表他的见解。
在南非,他普遍被昵称为马迪巴(Madiba),其是曼德拉家族中长辈对他的荣誉头衔。
这个称谓也变成了纳尔逊·曼德拉的同义词。
1990年2月11日出狱后,曼德拉转而支持调解与协商,并在推动多元族群民主的过渡期挺身领导南非。
自种族隔离制度终结以来,曼德拉受到了来自各界的赞许,包括从前的反对者。
曼德拉在40年来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其中最显着的便是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曼德拉是腾布王朝(Thembu)非长子家族的一员,其统治南非开普省的特兰斯凯地区。
他出生于牡韦佐,一个坐落于特兰斯凯首府阿姆塔塔一带的小村庄。
他的父系曾祖父努班库卡(Ngubengcuka,逝于1832年),以国王(Inkosi Enkhulu)之姿统治着腾布人。
国王的其中一个儿子,名为曼德拉,成了纳尔逊的祖父,也是他的姓氏的由来。
然而,由于他的母亲来自于伊克斯伊巴家族(Ixhiba,所谓的“左方王室”),因此依照传统,他的后裔并没有资格继承腾布的王位。
曼德拉的父亲葛德拉·汉瑞·孟伐肯伊斯瓦(Gadla Henry Mphakanyiswa),在牡韦佐城镇担任部落酋长。
然而,由于与殖民当局之间的格格不入,他们夺去了孟伐肯伊斯瓦的地位,并将他的家族移至库努。
尽管如此,孟伐肯伊斯瓦仍然是国王的枢密院的一员,担任琼金塔巴·达林岱波(Jongintaba Dalindyebo)登上腾布王位的要角。
早年生活纳尔逊曼德拉成为他们家族中唯一上过学的成员。
曼德拉自由的先驱者
曼德拉自由的先驱者尼尔斯·曼德拉(Nelson Mandela)是一位象征自由的伟大先驱者。
他是南非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之一,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英雄人物。
曼德拉奋勇担当,不畏艰难,为争取人权与平等而战。
他的经历、智慧和胆识,不仅为南非带来了和平与民主,也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曼德拉的早年经历曼德拉生于1918年,出生在南非的东开普省。
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年轻时,曼德拉就对不公正和种族隔离政策感到愤怒,并积极参与反种族隔离的活动。
他加入了非洲人国民大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简称ANC)并成为该组织的领导人,致力于争取黑人的平等权益。
然而,曼德拉的反对行动受到了南非政府的打压,他多次被捕并被判处长期监禁。
曼德拉的政治抗争曼德拉在监狱中度过了27年的时光,但他的信念和追求没有被打破。
他利用监狱中的时间来进一步研究政治理论,并与其他政治犯一起讨论如何为南非争取更好的未来。
曼德拉始终坚信非暴力是达成和平与平等的关键。
他通过书信、演讲和反对种族隔离的活动来唤起人们的意识和支持。
他的声音激励了国际社会对南非的关注和支持,为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曼德拉的释放和和解1990年,曼德拉终于获释,结束了长达27年的监禁生涯。
他的释放成为了南非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南非走向民主和和解的开端。
作为巨星一般的领导者,曼德拉以其智慧和包容,成功地促成了与南非政府的和平谈判,最终实现了民主改革。
1994年,南非举行了公正而民主的第一次全国大选,曼德拉被选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他的当选标志着南非正式结束了种族隔离的历史,迈向了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未来。
曼德拉的遗产曼德拉不仅在南非内部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智慧和担当也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其强大的个人魅力和非凡的作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崇敬。
曼德拉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人权、和平与公正的事业,他的精神将激励着后代继续追求自由和平等。
曼德拉简介
曼德拉的一生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当过律师。
曾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
非国大执委、德兰士瓦省主席、全国副主席。
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
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
曼德拉曾在牢中服刑了27年,在其40年的政治生涯中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其中最显著的便是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南非首位黑人总统(任期:1994年-1999年),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2008年7月18日,曼德拉90岁生日。
对于早已隐退的他,南非以至于整个世界似乎都不愿意接受曼德拉的隐退。
在姆贝基刚成为总统时,《金融周刊》编辑穆博蒂曾描绘他是如何受到欢迎,但如今他则写道:“无需多说,他们的王子已经变成一只青蛙。
”“曼德拉团结了这个国家,姆贝基却分裂了它。
”曼德拉一生致力于消除的差距依旧触目惊心地存在,在富裕的社区里,白人拥有豪宅而黑人只能给他们锄草施肥。
作为后种族隔离时代的许多改革措施之一,白人和黑人的孩子们坐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白人家长惊讶于他们的下一代如此和睦相处。
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差别:白人小孩家中塞满了玩具,而黑人小孩家里只有可怜巴巴一间房。
南非正遭受着除战争区之外最严重的暴力犯罪,尤其是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豪登地区。
该国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居世界首位。
姆贝基遭到工会和左翼人士的抨击,因为非国大的亲商政策迟迟未能兑现黑人政权造福贫困人口的承诺。
失业率徘徊在23%左右。
南非的经济增长正遭受电力危机威胁,通胀可能继续走高。
由于对津巴布韦危机的调解不力,姆贝基也受到批评。
该国正在恶化的危机使得数百万难民涌向邻国,尤其是南非。
今年5月,这些难民成为骇人听闻的排外暴力的目标。
外国人被活生生烧死的情景令人想起种族隔离晚期的诸多野蛮暴力。
纳尔逊曼德拉坚守信念的自由斗士
纳尔逊曼德拉坚守信念的自由斗士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是南非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人权活动家之一。
他以其对自由和平等的执着信念,以及对非暴力抗议的坚决奉行成为了全世界广大人民敬仰的象征。
本文将探讨曼德拉作为一位自由斗士的信念和他面对挑战时的勇气。
第一节:曼德拉的早期生活和背景纳尔逊·曼德拉于1918年7月18日出生在南非一座小村庄中,他是一家部落的成员。
曼德拉在成长过程中目睹了种族隔离的不公平和压迫,这对他的人格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节一:种族隔离的压迫曼德拉在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实施的时代成长。
这项政策剥夺了黑人人民的基本权利,将他们置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边缘。
曼德拉的家人和他自己也不得不面对这种不公正的对待。
小节二: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尽管种族隔离政策使得黑人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有限,但曼德拉显示了他的才华和领导能力,最终有幸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这让他有机会在法律界发声,并变得更加关注社会的不公与不平等。
第二节:曼德拉坚定的信念曼德拉的坚守信念成为了他自由斗士的核心。
他相信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无论种族、性别、肤色或宗教信仰。
小节一:非暴力抗议尽管在面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时代,暴力抗议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但曼德拉选择了非暴力抗议的道路。
他相信通过对话和和平手段,可以实现真正的变革和社会公正。
小节二:妥协与理解曼德拉始终强调妥协和理解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和白人地主、政府和议员进行谈判时。
他努力促进各族群之间的和解,以建立一个民主、多元和没有种族歧视的南非。
第三节:曼德拉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曼德拉坚持信念的过程中,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他的坚韧和勇气让他克服了这些障碍,实现了自己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目标。
小节一:监禁与剥夺自由曼德拉因其抗议行动和政治立场被南非政府拘留,并被判处终身监禁。
然而即便身处牢狱,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信念,不向压迫者屈服。
小节二:社会孤立和国际压力曼德拉在监禁期间遭受了严厉的社会孤立和国际压力。
曼德拉
纳尔逊·罗利拉拉·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斯凯,曾任南非总统,也是透过全面代议制民主选举所选出的首任南非元首,于1994年至1999年间执政。
在他任职总统前,曼德拉是积极的反种族隔离人士,同时也是非洲国民大会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领袖。
当曼德拉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时,南非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将他定罪。
依据判决,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其中大多数的日子在罗本岛度过。
他现为著名的政界元老,持续对时事话题发表他的见解。
在南非,他普遍被昵称为马迪巴,其是曼德拉家族中长辈对他的荣誉头衔。
这个称谓也变成了纳尔逊·曼德拉的同义词。
1990年2月11日出狱后,曼德拉转而支持调解与协商,并在推动多元族群民主的过渡期挺身领导南非。
自种族隔离制度终结以来,曼德拉受到了来自各界的赞许,包括从前的反对者。
曼德拉在40年来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其中最显著的便是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香港殿堂级摇滚乐队Beyond曾有著名的歌曲《光辉岁月》献给曼德拉曼德拉曾在监狱里度过27年的铁窗岁月,他以钢铁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勇气战胜了种族主义的迫害.他在狱中时,有一个白人狱警曾迫害过曼德拉,有一次他嘲笑曼德拉,曼德拉对他说:除了你身上的制服让我尊重以外,你就没什么值得我尊重的了.那个狱警听了哑口无言......后来这个狱警改变了对曼德拉的歧视和迫害与曼德拉成为朋友,这个狱警在退休时真诚地向曼德拉道歉,对他过去的行为表示忏悔.曼德拉原谅了他.直到曼德拉做了总统他们还保持往来.2000年,南非全国警察总署发生了这样一件严重的种族歧视事件:在总部大楼的一间办公室里,当工作人员开启电脑时,电脑屏幕上的曼德拉头像竟逐渐变成了“大猩猩”,全国警察总监和公安部长闻之勃然大怒,南非人民也因之义愤填膺。
消息传到曼德拉的耳朵里,他反而非常平静,对这件事并不“过分在意”,“我的尊严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并表示警察总署出现了这类问题,看来需要整肃纪律了。
20131209比尔凯勒解放者曼德拉
比尔凯勒解放者曼德拉:从囚徒到总统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 1133 次更新时间:2013-12-09 23:21:03进入专题:曼德拉●比尔·凯勒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把南非从白人少数统治下解放出来的领导者、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尊严与克制的国际象征,周四离世。
享年95岁。
南非总统雅各布·祖马(Jacob Zuma)宣布了曼德拉的死讯。
曼德拉长期以来一直明确表示他希望悄然离世,然而他在比勒陀利亚(Pretoria)一家医院的最后几周却充满了喧嚣,既有家庭成员的争吵、新闻媒体的追逐、寻求公众注意的政客的叫嚷,也有南非举国上下的爱戴与痛失感的流露。
民众的守夜活动甚至让奥巴马总统对该国的访问黯然失色。
奥巴马向曼德拉献上了敬意,但决定不去打扰这位行将辞世的人,这位奥巴马眼里的英雄。
按照曼德拉的遗愿,他将被安葬在养育他长大的库努村(Qunu)。
根据法庭裁决,他的三个已故子女的遗骸已于7月4日移葬在那里,使一桩广受媒体报道的家庭纠纷得以解决。
曼德拉对自由的追求,让他从部落酋长的宫廷走出来,参加到地下解放运动中,也在监狱采石场度过许多时光,最后走进了非洲最富有国家的总统府。
与许多他被视为志趣相投的成功革命家不同,他婉拒了第二个总统任期,高高兴兴地把权力交给了选举出来的自己的继任者。
南非虽然仍面临着犯罪率高、贫穷、腐败与疾病等各种问题,但作为一个民主国家,它在世界上受到尊重,也处于显著的和平状态。
人们最常问的有关曼德拉的一个问题是:在白人有组织地凌辱了他的人民、虐待和谋杀了他的许多朋友,并将他囚禁狱中长达27年后,他如何能如此明确地不怀怨恨。
当他终于赢得了执政的机会后,他组建的政府是不同种族和信仰的不大可能的融合体,其中囊括了许多以往压迫过他的人。
就任总统时,他邀请了一名看守过自己的白人狱警出席他的就职典礼。
曼德拉克服了对前任白人总统德克勒克(F. W. de Klerk)的个人疑虑乃至厌恶,与他分享了权力与诺贝尔和平奖。
曼德拉
曼德拉,南非黑人领袖,因其在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他是家中长子而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
但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
曼德拉1944年参加主张非暴力斗争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
1948年当选为非国大“青年联盟”的全国书记,1950年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主席。
1952年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德兰士瓦省主席、全国副主席。
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
他曾秘密赴国外访问,并出席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泛非由运动大会,呼吁对南非实行经济制裁。
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
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当时他年仅43岁,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
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阴谋颠覆罪而改判为无期徒刑,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铁窗生涯,在狱中度过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
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同年3月,他被非国大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1991年7月当选为主席。
1993年以和平缔造者的身份荣膺当年的《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之一。
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
同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1997年12月,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并表示不再参加1999年6月的总统竞选。
1999年6月正式去职。
2009年11月10日,第64届联大通过决议,自2010年起,将每年7月18日曼德拉的生日定为“曼德拉国际日”,以表彰他为和平与自由做出的贡献。
作品《走向自由之路不会平坦》《斗争就是生活》《争取世界自由宣言》自传《自由路漫漫》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
非洲之子——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非洲之子——曼德拉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Rolihlahla Mandela)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
曾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
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在任职总统前,曼德拉是积极的反种族隔离人士,同时也是非洲国民大会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领袖。
当他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时,南非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将他定罪。
依据判决,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
1990年出狱后,转而支持调解与协商,并在推动多元族群民主的过渡期挺身领导南非。
自种族隔离制度终结以来,曼德拉受到了来自各界的赞许,包括从前的反对者。
曼德拉在40年来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其中最显著的便是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2004年,其被选为最伟大的南非人。
2013年12月6日(南非时间5日),曼德拉在约翰内斯堡住所去世,享年95岁。
南非为曼德拉举行国葬,全国降半旗。
12月15日上午,国葬仪式在库努村举行。
生平经历1.早年生活曼德拉是家族中唯一上过学的成员,小学启蒙教师给他取名纳尔逊。
当曼德拉9岁的时候,他父亲死于肺结核。
部落中的摄政王成为他的监护人,曼德拉于是就到离开父亲王宫不远的韦斯里安教会学校上课。
按照腾布的习惯,他从16岁开始受业。
曼德拉用了2年完成了惯常需要3年完成的初中学业。
因为父亲的地位,他被指定为王朝的继任者。
曼德拉在福特哈尔大学上学时,遇到了一生的好朋友、好同事——奥利弗·坦波。
并在曼德拉大学生涯第一年中,他卷入了学生会抵制学校不合理政策的活动。
他被勒令退学,并被告知除非接受学生会的选举结果,不然不能再回到学校。
此后,曼德拉在监狱时才获得了伦敦大学的函授法学学位。
离开福特哈尔不久,曼德拉就安排和腾布家族的继承人一起结婚。
但他选择逃避,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约翰内斯堡。
刚到约翰内斯堡后,他就在煤矿坑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曼德拉
个人评价
• 纳尔逊·曼德拉是事十世纪九十年代非洲乃至世界政坛上一颗最耀眼 的巨星。他领导的非国大在结束南非种族主义的斗争中収挥了极其 重要的作用。 • 1994年4月新南非诞生,标志着非洲大陆反帝、反殖、反对种族隔 离的政治解放仸务胜利完成,载入了人类历史文明迚程的光辉史册。 • 1993年曼德拉呾当时的白人总统德兊勒兊同获诺贝尔呾平奖。 • 1994年5月曼德拉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国内外享 有崇高的声誉。
1、勇气并丌是丌知道害怕——是要激励 他人战胜恐惧
• 学会在恐惧面前镇定,以激励其他人。曼 德拉在监狱的那些年,有足够的理由表现 出恐惧。但那些同时被兲的人们总是能够 看到曼德拉悠闲地在院子里散步,坚定又 骄傲,正是这些让他们共同度过了那些日 子。
2、站在前方领导——但是丌要丢下 你的后方
• “佝要让自己的后 援队永进围绕在自 己的身边。假如佝 来到滩头阵地,佝 肯定要让同志们一 起跟上。”
8、急流勇退也是一种领导艺术
• 懂得如何抙弃一个失败的观点、仸务戒者是兲系 经帯是领导人最难以作出的决定。曼德拉作为南 非总统最大的政治遗产就是他选择了离开这个位 置。1994年当选总统乊时,他完全有机会在这 个位置上坐到逝世。 • 而曼德拉决意要作为一个榜样,丌仅仅是为了南 非,还包括整个非洲大陆的其他国家。他很清楚 作为领导人,更要懂得有为有弗为的道理。
5、不朋友保持紧密的关系——不对 手保持更加紧密的关系
• 在曼德拉看来,拥抱自己的对手,也是一种控制他 们的斱法。毕竟人们总是以自身的利益出収来行 亊的,这是人乊帯情,丌能算是一种缺陷戒者过失。 作为一个乐天派 丌好的一面就是过二相信别人。 但是曼德拉意识到,如此行亊将意味着以自己的 魅力压制住那些反对他的人。
曼德拉
—纳尔逊· 罗利赫拉赫拉· 曼德拉
南非之父、 和平的使者
曼德拉
纳尔逊· 罗利赫拉赫拉· 曼德拉,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先后获 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非国 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 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在任职总统前,曼德拉是积极的反种族隔离人士,同时也是 非洲国民大会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领袖。当他领导反种族 隔离运动时,南非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将他定罪。依 据判决,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1990年出狱后,转而 支持调解与协商,并在推动多元族群民主的过渡期挺身领导 南非。自种族隔离制度终结以来,曼德拉受到了来自各界的 赞许,包括从前的反对者。
他人评价
•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所追求,向往美好的东西, 即便牺牲自己的利益。曼德拉的一生功过如何, 留待后人评说。但扪心自问,曼德拉一生的所作 所为,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问谁又能做到?曼德 拉的伟大,在于他是一个坚定的斗士,并始终自 信可改变未来。他的追求,也获得了人类社会的 普遍认同,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 • 他有对,也有错,但这都不妨碍他的伟大,每个 人都会从他的一生中获得不同的东西。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曼德拉请求开 辟菜园,无数次的否决后,他终于实 现愿望。他每天把全部心思都花在自 己的园子上,终于,一篮番茄成熟了, 囚犯和狱警们的关系逐渐融洽起来, 这位466号囚犯,也在罗本岛监狱整整 种了18年的菜园,直至他被转到另一 家监狱仍然保留着这一良好的习惯。
曼德拉用几只番茄就让整个监狱变得融 洽起来,乍一看,这是一件十分轻松的 事情。其实,曼德拉哪里是在经营菜园, 他是在耕作一片片心灵的腹地呀! 一颗乐观的心,即使是身处磨难重重的 地狱,也能开垦出一片阳光明媚的伊甸 园来!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部落酋长家庭。
1938年进入黑尔堡学院,后又就读于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
1952年至1956年在约翰内斯堡当开业律师。
曼德拉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
他是家中长子而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
但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
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
1944年曼德拉参加主张非暴力斗争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
1948年当选为非国大“青年联盟”的全国书记.1950年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主席。
1952年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德兰士瓦省主席、全国副主席。
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
为此,南非当局曾两次发出不准他参加公众集会的禁令。
1961年,他领导罢工运动,抗议和抵制白人种族主义者成立的“南非共和国”;此后转入地下武装斗争,被任命为非国大领导的军事组织“民族之矛”的总司令。
他曾秘密赴国外访问,并出席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泛非自由运动大会,呼吁对南非实行经济制裁。
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
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当时他年仅43岁,南非政府以“煽动”罪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
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企图以暴力推翻政府”,改判为无期徒刑。
在狱中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未改变反对种族主义、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新南非的坚强信念。
1983年和1985年,曼德拉曾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西蒙·博利瓦国际奖”和第三世界社会经济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三世界奖”。
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同年3月,他被非国大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1991年7月当选为主席。
《纳尔逊曼德拉》课件
反种族隔离斗争
纳尔逊·曼德拉是反种族隔离斗争的领袖之一,他组织和领导 了大量的抗议活动和罢工运动,为推翻种族隔离制度而奋斗 。
他因此被捕入狱,遭受了长达27年的监禁,但他始终坚持自 己的信念,并最终见证了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成为新南 非的总统。
全球事务与联合国工作
纳尔逊·曼德拉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和联合国工作,他倡导全 球和平、人权和可持续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 要贡献。
提升国际社会对种族问题的关注
曼德拉的成功让国际社会更加关注种族主义问题 ,促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打击种族歧视和 压迫。
成为非暴力抗争的典范
曼德拉主张和平、非暴力的抗争方式,为全球反 种族主义斗争树立了典范,促进了和平与和解的 实现。
对和解、和平与民主的推动
促进和解氛围
曼德拉倡导和解精神,呼吁不同族群之间相互宽容、理解和团结 ,为南非的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
曼德拉的诺贝尔和平奖演讲《和平的代价》成为激励全球和平与反种族隔离运动 的重要文献。
南非年度人物与终身成就奖
纳尔逊·曼德拉在南非历史上具有重要 地位,多次获得南非年度人物和终身 成就奖。
这些奖项不仅肯定了他在反对种族隔 离斗争中的领导作用,也表彰了他为 南非和平转型和民主建设所作的贡献 。
全球公民奖与国际狮子会金奖
他致力于消除种族隔离制度,为南非 的非白人族群争取平等权利,推动南 非成为一个真正多元文化和民主的国 家。
和平、和解与对话
01
纳尔逊·曼德拉倡导和平、和解和 对话来解决冲突和分歧,认为暴 力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仇恨。
02
他主张通过谈判和协商来解决南 非的种族问题,推动不同族群之 间的相互理解和团结,为南非的 和平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曼德拉的资料.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锁定曼德拉即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
曾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
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在任职总统前,曼德拉是积极的反种族隔离人士,同时也是非洲国民大会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领袖。
当他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时,南非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将他定罪。
依据判决,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
1990年出狱后,转而支持调解与协商,并在推动多元族群民主的过渡期挺身领导南非。
自种族隔离制度终结以来,曼德拉受到了来自各界的赞许,包括从前的反对者。
曼德拉在40年来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其中最显著的便是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2004年,其被选为最伟大的南非人。
2013年12月6日(南非时间5日),曼德拉在约翰内斯堡住所去世,享年95岁。
南非为曼德拉举行国葬,全国降半旗。
[1]目录1生平经历早年生活投身政治被捕入狱重获自由担任总统生病入院葬礼2家庭生活家庭背景人生伴侣生养子女3获得荣誉4主要著作5人物评价1生平经历早年生活曼德拉是家族中唯一上过学的成员,小学启蒙教师给他取名1937年的纳尔逊·曼德拉纳尔逊。
当曼德拉9岁的时候,他父亲死于肺结核。
部落中的摄政王成为他的监护人,曼德拉于是就到离开父亲王宫不远的韦斯里安教会学校上课。
按照腾布的习惯,他从16岁开始受业。
曼德拉用了2年完成了惯常需要3年完成的初中学业。
因为父亲的地位,他被指定为王朝的继任者。
[2]曼德拉在福特哈尔大学上学时,遇到了一生的好朋友、好同事——奥利弗·坦波。
并在曼德拉大学生涯第一年中,他卷入了学生会抵制学校不合理政策的活动。
曼德拉的衣着_名人故事
曼德拉的衣着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所以,就有了庞大的时装与形象设计的行业。
形象的力量政治家当然更明白形象的力量,不同的服饰能够传达不同的信息。
所以,孙中山早年穿西装,因为西装是进步开放的象征,晚年却请人设计了中山装,据说口袋纽扣等还特有意义,代表着“国之四维”、“五权宪法”和“三民主义”等。
甘地早年也是西装革履,后来在他的政治理念逐渐清晰成熟,离开南非重回印度时,他只穿土布织成的传统印度衣服。
再往后,干脆赤裸上身,下身裹着一块土布。
卡斯特罗年轻时也喜爱时尚的西式衣服,但后来只以军服示人,再加上那部胡子,那是他充满威慑力的形象。
服装是强有力的政治武器,南非的前总统曼德拉可能是最明白这个道理的。
曼德拉在他的自传《漫漫自由路》中,多次提到他的衣着。
例如,最让他自豪的衣服是他刚开始上学时:“那年我七岁,在我要开始上学前一天,父亲拿出一条他的旧裤子,他将裤腿齐膝盖剪掉……然后又拿出针线,将裤腰缝小。
那时,我看上去肯定挺可笑,但以后再没有另一套西装能够比得上这条修改过的我爸的旧裤子更让我自豪。
”中学毕业后,曼德拉进入福特海尔大学:“在我入学之前,部落负责人送来我的第一套西装,灰色的,双排扣,那套西装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也觉得自己很优雅,我当时二十一岁,简直不能想象在福特海尔还有比我更帅的人。
”后来,他来到约堡,最初几年的生活比较艰苦:“塞得斯基先生与我一样高,他将他的一套旧西装送给我,西装上打着许多补丁。
有五年的时间,我每天都穿着这套西装,最后,西装上的补丁越来越多,简直超过西装本身。
”但他渐渐时来运转,与好友坦博一起成立律师行,与温妮结婚,他开始练拳击,也开始政治活动,他成了约堡的一位名士,穿着剪裁得体象征着大都市风格的西装:“我穿着笔挺的西装,开着一辆巨大的老爷车,我对整个约堡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
”代表整个民族但是,如同孙中山、甘地和卡斯特罗一样,曼德拉也很快意识到西式的时尚服装不能为他的政治目的服务。
曼德拉 人物简介 英语课件PPT课件
he also did his best.On June,11,2010, The World Cup of South Africa began.This was not just a football feast for Aricans but something more.This fulfilled a great leader's long-cherished wish:peace,solidarity and so on.
He stayed in the prison for 27 yeas and he consistently refused to compromise with his political position to obtain his freedom.Because he never chang his strong mind,which is to build an new ,equal and free South Africa.
Mandla also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AIDS(艾滋病).He established AIDS foundation named after him.
The time of Africa
In a fairly long period,Africa was excluded from grea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because of its apartheid policies(种族隔离政策).But Africans love sports very mcuh.In order to hold The 2010 World Cup,although Mandela is old aged and health condition is not very good,
曼德拉
纳尔逊·罗利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Mandela )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当过律师。
曼德拉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
他是家中长子而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
但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
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
1944年他参加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
1948年当选为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1950年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主席。
1952年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德兰士瓦省主席、全国副主席。
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
为此,南非当局曾两次发出不准他参加公众集会的禁令。
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
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当时他年仅43岁,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
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阴谋颠覆罪而改判为无期徒刑,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铁窗生涯,在狱中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
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同年3月,他被非国大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1991年7月当选为主席。
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
同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1997年12月,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并表示不再参加1999年6月的总统竞选。
1999年6月正式去职。
主要著作有:《走向自由之路不会平坦》、《斗争就是生活》、《争取世界自由宣言》、自传《自由路漫漫》。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曼德拉“乌弗埃-博瓦尼争取和平奖”。
1993年10月,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
曼德拉的生平简介
曼德拉的生平简介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当过律师。
曼德拉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
他是家中长子而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
但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
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
1944年他参加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
1948年当选为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1950年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主席。
1952年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德兰士瓦省主席、全国副主席。
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
为此,南非当局曾两次发出不准他参加公众集会的禁令。
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
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当时他年仅43岁,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
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阴谋颠覆罪而改判为无期徒刑,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铁窗生涯,在狱中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
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同年3月,他被非国大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1991年7月当选为主席。
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
同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1997年12月,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并表示不再参加1999年6月的总统竞选。
1999年6月正式去职。
主要著作有:《走向自由之路不会平坦》、《斗争就是生活》、《争取世界自由宣言》、自传《自由路漫漫》。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曼德拉“乌弗埃-博瓦尼争取和平奖”。
1993年10月,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曼德拉的衣着
作者:恺蒂
来源:《视野》2017年第20期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所以,就有了庞大的时装与形象设计的行业。
政治家当然更明白形象的力量,不同的服饰能够传达不同的信息。
所以,孙中山早年穿西装,因为西装是进步开放的象征,晚年却请人设计了中山装,据说口袋纽扣等还特有意义,代表着“国之四维”、“五权宪法”和“三民主义”等。
甘地早年也是西装革履,后来在他的政治理念逐渐清晰成熟,离开南非重回印度时,他只穿土布织成的传统印度衣服。
再往后,干脆赤裸上身,下身裹着一块土布。
卡斯特罗年轻时也喜爱时尚的西式衣服,但后来只以军服示人,再加上那部胡子,那是他充满威慑力的形象。
服装是强有力的政治武器,南非的前总统曼德拉可能是最明白这个道理的。
曼德拉在他的自传《漫漫自由路》中,曾多次提到他的衣着。
例如,最让他自豪的衣服是他刚开始上学时:“那年我七岁,在我要开始上学的前一天,父亲拿出一条他的旧裤子,他将裤腿齐膝盖剪掉……然后又拿出针线,将裤腰缝小。
那时,我看上去肯定挺可笑,但以后再没有另一套西装能够比得上这条修改过的我爸的旧裤子更让我自豪。
”中学毕业后,曼德拉进入福特海尔大学:“在我入学之前,部落负责人送来我的第一套西装,灰色的,双排扣,那套西装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也觉得自己很优雅,我当时二十一岁,简直不能想象在福特海尔还有比我更帅的人。
”
后来,他来到约堡,最初几年的生活比较艰苦:“塞得斯基先生与我一样高,他将他的一套旧西装送给我,西装上打着许多补丁。
有五年的时间,我每天都穿着这套西装,最后,西装上的补丁越来越多,简直超过西装本身。
”但他渐渐时来运转,与好友坦博一起成立律师行,与温妮结婚,他开始练拳击,也开始政治活动,他成了约堡的一位名士,穿着剪裁得体象征着大都市风格的西装:“我穿着笔挺的西装,开着一辆巨大的老爷车,我对整个约堡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
”
但是,如同孙中山、甘地和卡斯特罗一样,曼德拉也很快意识到西式的时尚服装不能为他的政治目的服务。
五六十年代,越来越多的种族隔离法律出台,抵抗运动也越来越激烈,曼德拉作为抵抗运动的领袖,很快就被当局视为危险人物。
1962年8月,他被逮捕,10月15日,当局对他开庭审判。
穿什么衣服出庭,至关重要,他决定回归非洲传统:“星期一早上,我披着一件传统的科萨族的豹子皮的Kaross进入法庭,我没有穿西装打领带。
支持我的群众全都举起拳头振臂高呼:Amandla Ngawethu(给我们力量)!人群就像充了电一样,其中很多是我的朋友和家人,许多人从我的老家特兰斯凯长途跋涉而来,温妮也在头上佩戴了传统的珠饰,她穿着一条到脚踝的科萨长裙。
我选择传统的服装,因为我要强调我作为一个非洲黑人走进白人法庭的象征意义。
我的背上肩负着我的人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那天,我感觉到我代表着整个非洲民族,继承了非洲艰难但高尚的历史及其不可测的未来。
这件传统的Kaross也表示了我对白人司法机构的各种细节的藐视。
我非常清楚,白人当局会觉得我的Kaross是一种威胁,就像许多白人会觉得真正的非洲文化是一种威胁一样。
”他以这件类似披肩的传统非洲Kaross作为对所有非洲力量的召唤,号召大家一起反对种族隔离制度。
他达到了他的目的。
以后的二十多年是漫长的监狱生活,曼德拉的唯一希望,是衣服能够发挥它们最原始的功能:保暖。
《漫漫自由路》中写道:“那是6月,非常冷,我们的衣服是一条短制服裤,一件
卡其衬衫和一件棉布外套,鞋子是露着脚趾的凉鞋。
我们在罗本岛上的工作是碎石头,我们都在户外,天非常冷,没有任何挡风的东西。
非常冷,一直冷到你的骨头里。
”
出狱之后,十八年前的4月27日,曼德拉当选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但他面对的,却是一个分裂的国家。
如何能让整个国家团结,让他绞尽脑汁。
南非能有今天,能够和平过渡与转型,除了“真相与和解”等政治活动外,那件跳羚队的6号橄榄球衣也起了至关重要的润滑与磨合的作用。
1995年,世界杯橄榄球赛在南非举行,最后的决赛是南非对新西兰。
橄榄球一向是白人的体育运动,是种族隔离种族压迫的象征。
那天,曼德拉穿着绿色的6号球衣出场,全场沸腾。
那件球衣让跳羚队赢得冠军,也让南非真正开始转型为彩虹民族。
当时南非球队中唯一的黑人队员Chester Williams后来回忆说:“那天比赛前,曼德拉来到我们的更衣室,穿着跳羚隊的球衣。
事情变得很简单,我们必须赢这场球。
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会穿西装打领带,他的打扮改变了整个球队的士气和精神,也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心态。
”所以,那场球赛不只是一场球赛,那场球赛和那件球衣给了整个南非凝聚力。
中国有中山装,南非有曼氏衬衫,南非人亲切地称之为Madiba Shirt。
这是一种南非设计师设计的用非洲蜡染真丝花布做成的宽松的衬衫。
这种衬衫宽大舒服,衣身稍长,不用掖进裤子中。
曼德拉在许多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都穿这种衬衫,有的色彩非常花俏鲜艳,这让他常常在一群西装笔挺的国际领袖之中脱颖而出,表现出他的自信,以及他多年牢狱生涯之后对衣服的舒适度的追求。
1996年,他去英国访问,住在白金汉宫,穿的就是曼氏衬衫。
国家元首与英国女王会面而不穿西装,这相当少见。
据说,之后阿玛尼还打电话去问他,为什么没有穿他送的那套西服。
所以,曼德拉既是西式的总统,也是非洲传统的部落酋长。
(闫蕊森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歌以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