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愿望,再求佛也无用,因为佛有“三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三种愿望,再求佛也无用,因为佛有“三不能”
上周和朋友聊天时,他说想去庙里拜拜佛,祈愿求财。
朋友问我有什么推荐的好的寺庙,灵验一点的佛。
我一听便哭笑不得。
生活中很多朋友会对佛许愿,许的偏偏又都是些遥不可及的梦想。
当然这是人之常情,我们都会把希望达成的目的,却能力有限的事情,当作愿望去许,希望可以得到一些精神支撑,得到一些宗教加持。
但是真的光求佛就能实现吗?答案是否定的。
佛教的发愿,其实只是一种仪式,一种外在的表现,而真正想要实现内心所想更多的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
这三种愿望,再求佛也无用,因为佛有“三不能”,这个很多人都不知道。
01与佛交易的愿
佛学可以指导生活,具有大智慧,对佛的虔诚并不是为了佛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更不是为了佛可以化解我们遇到的难题,而是指导我们用行动去自己解决困惑,最关键的人还是自己。
求佛说到底是我们内心精神的一种期盼,我们之所以会信佛,也是为了明心修性,庙里的佛不论是金身还是木塑,其实于我们而言都是一种意识加持,全都是我们的心性,想要实现愿望主要还是靠自己。
佛是普度众生的存在,并不是你花大钱买了贡品,献了高香就能实现愿望,这并不是一种交易。
求佛实际上是对我们内心的一种精进,学习佛学也是我们不断修心的一个过程,对佛许愿,实际上是我们不断坚定内心、磨砺内心,这应该是我们实现愿望的动力。
若是拜了佛,许了愿,便不再为愿望而努力,一心期待事情有转机,那么终究不会实现。
所以拜佛也别许交易的愿,因为这不会实现,更是对佛的亵渎,若是真想有所得,那就要潜心磨砺,持续精进,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用行动获得。
02违背因果的愿
佛教中常说,一切皆有因果,若是自己种下恶因,那么恶果自然会来,想要消除业障,要靠自己的行动弥补,而非求佛。
自己种下的因,就要接受结的果。
违背因果的愿望,谁也无法凭空消除,求佛也是徒劳,佛教最讲求因果,若是求佛消除恶果,这便是违背。
之前看一个新闻说,有个人半路出家了,只说自己需要接受佛的洗礼,宁愿吃斋念佛,希望可以为自己化灾解难。
但是后来这个人被抓了,因为他身上背着命案,被警察抓到后,他说自己来庙中是希望可以在佛的身边获得救赎,消除自己的罪行。
但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杀人终要受到法律制裁,因果不空。
佛说,“善恶到头终有报,从来因果不用忙”。
自己种下的恶,终要自己去消解,妄图通过拜佛来消除自己的恶行,这太过荒唐。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恶行会招来恶报,自己种下的恶只能靠自己用行动去解决,拜佛许愿无济于事。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拜佛而消除自己的业障,更不能用许愿消除自己的罪行。
若是种下恶因,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弥补,发自内心去忏悔,多行善,种善因,而不是靠许愿,佛不会全盘接收你的恶,更无法扭转善恶。
03心怀疑虑的愿
《占察善恶业报经》中言,“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心意要精要专一,这样才能有感应,若是自己都带着疑虑,抱着犹豫,那么无论什么样的愿望都很难实现。
如果自己对一件事情本来就存有疑虑,却又要去求佛,求了佛却又心怀疑虑,这样反反复复不专一的心,是对信仰的不虔诚,也是行为的不坚定。
以前看新闻说一个酒鬼去求佛保佑自己平安康健,但是自己却酗酒依旧,有点不舒服便怀疑自己得了大病,然后就去求佛,但是从不戒酒,后来他甚至怨佛不保佑他。
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人,一方面从不信佛,但是遇到事又开始求佛保佑,若是事与愿违便开始埋怨,觉得不灵。
说到底求佛许愿是我们精神上的一种加持,这是对我们坚定信心的一种方式,但是若要实现自己的所想,最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行动和努力。
所谓佛即心兮,心即佛,心性坚定,清净,才能静下来去行动,摆正心态,才能更努力。
有目标就要有行动,一边怀疑一边前行,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只有坚定内心,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不许交易的愿望,不许违背因果的愿望,不许心存疑虑的愿望,多点踏实和坚定,多点努力才是实现愿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