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文赋》原文与译文(6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机《文赋》原文与译文
陆机的《文赋》是一篇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主要探讨了文学创作的规律和方法。
本文将对其原文和译文进行详细解读,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一、原文
《文赋》原文:
吾子监兹昭晰,执是以应之,若兹事之终始,固当立名号,然后论其体性。
是以析理则揄辞以昭之,状物则拟象以写之,拟声则比曲以和之,拟色则设采以记之。
及至气貌山海,声采形文,莫不待丽词以宣其义,而达其意也。
故必使文以尽意,意以称文,情以应物,辞以逮意。
然后,使声之高下,抗坠长短,轻浊抑扬,互节其间。
尔其述志,必由气体,其舒也,则其疏也,其促也,则其密也。
夫神思之速,形不可滞,理不可稽,骖驾而游,扬波而观。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终也,在四维而彷徨,无所不至,及情思所止,然后反中而自得。
二、译文
《文赋》译文:
我的孩子,你看到这些明白的事理,拿着这个来应对,如果这件事的始终,本来就应该立个名号,然后讨论它的体性。
因此,分析道理就通过辞藻来显示它,描述事物就通过模拟形象来描绘它,模拟声音就通过比曲来调和它,模拟颜色就通过设置色彩来记录它。
至于气貌山海,声采形文,没有不等待华丽辞藻来宣示其意义,传达其意旨的。
所以必须使文辞充分表达意思,意思与文辞相称,情感与事物相
应,文辞能够表达意思。
然后,使声音的高低、升降、长短、轻重、
抑扬,互相调节其中。
至于述说志向,一定要依据气质,它舒展,就
疏朗;它急促,就紧密。
神思的速度,形态不可停留,道理不可稽考,驾驭着马匹游走,扬起波浪观看。
开始时,都收回视线,闭耳不听,
沉溺于思考,旁征博引,精神驰骋于八极,心灵游荡于万仞。
结束时,在四维之间徘徊,无所不到,等到情感思绪停止,然后回到中心而自
我领悟。
三、解读与赏析
陆机的《文赋》不仅是一篇关于文学创作的理论文章,更是一部
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
文章通过对文学创作过程的细致描绘,展现了
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1. 文学的本质与功能
在《文赋》中,陆机探讨了文学的本质和功能。
他认为,文学是
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和意象的艺术。
文学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是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感悟和表达。
因此,
文学创作应该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为首要任务。
2. 文学的创作过程
陆机在《文赋》中对文学创作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他认为,文学创作是一个从灵感激发到文字表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
要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来获取灵感和素材,然后通过构思、布局和
修辞等手段将这些素材转化为文学作品。
这个过程需要作者具备敏锐
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3. 文学的审美标准
在《文赋》中,陆机还提出了文学的审美标准。
他认为,文学作
品应该具有“文以尽意,意以称文,情以应物,辞以逮意”的特点。
这意味着文学作品应该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语言应该与思想
相称,情感应该与事物相应,文辞应该能够准确地表达意思。
同时,
文学作品还应该具有音乐性、节奏感和画面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能够感受到美的享受。
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理论著作。
通过对文
学创作过程的细致描绘和深入思考,陆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文学理论
观点,对于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文赋》也是一部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深
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文赋》是一部值得深入
研读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