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412小学班主任 历年真题 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班主任试题
课程代码:004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最早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校
C.天津中西学堂
D.北洋武备学校
2.学校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主要的教育主体是( )
A.校长
B.级任老师
C.班主任
D.任课老师
3.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性内容是( )
A.健全班级组织
B.指导班级活动
C.搞好班级管理
D.开展班级教育工作
4.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A.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B.从感知行动思维为主要形式向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C.从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感知行动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D.从感官动作思维为主要形式向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5.小学儿童道德发展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低年级儿童主要是( )
A.以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
B.以社会反应作为自己情感体验的依据
C.以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为依据
D.以行为动机的善恶性质为判断的依据
6.根据塞尔曼的研究,4—9岁的儿童,往往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意愿和要求,这是儿童友谊发展的( )
A.无友谊概念阶段
B.单向帮助阶段
C.合作阶段
D.共享阶段
7.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是体现出班主任工作的_____原则.( )
A.民主平等
B.实践活动
C.以身作则
D.学生主体
8.班级群体发展的最好类型是( )
A.松散型
B.浮动型
C.集体型
D.集团型
9.班级内部平等的人际关系,首先体现在_____上.( )
A.师生关系
B.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C.教与学的关系
D.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10.由班主任召集并主持的该班科任教师的全体会议是( )
A.教研会
B.班级教导会
C.班会
D.班务会
11._____是班主任运用班级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工作.( )
A.班级生活管理
B.班级活动管理
C.班级学习管理
D.班级常规管理
12._____是班主任工作的起点和归宿,也是班级管理的准绳、依据和手段.( )
A.班级工作目标
B.班级工作计划
C.班级工作实施
D.班级工作总结
13.班级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集体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人活动
D.班会活动
l4.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的目的主要在于( )
A.教育学生
B.形成和建设班集体
C.培养劳动习惯
D.适应社会现实要求
l5.在班级个别教育中,对于自我防卫心理强,不肯轻易认错,或搪塞掩盖,或转嫁他人的学生,较适宜的谈话方式是( )
A.商讨式谈话
B.点拨式谈话
C.循异式谈话
D.突击式谈话
16.实践表明,转化后进生的最佳切入点是( )
A.后进生的心理矛盾
B.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C.良好的师生关系
D.正确的集体舆论
17.从评价内容上看,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应做到( )
A.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B.单项评价和整体评价相结合
C.量化反映和定性描述相结合
D.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
l8.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效果和( )
A.班主任工作过程
B.班主任工作实施
C.班主任自身素质
D.班主任教研活动
19.评价中受肯定的班主任,能够引发其他班主任的赶超意识,而自己又会为保持领先地位而再作努力,这体现了班主任工作评价的( )
A.激励作用
B.调节作用
C.鉴定作用
D.导向作用
20.从记忆目的上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_____占据主导地位.( )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直观识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提出班主任工作的民主平等原则的依据有( )
A.我国长期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
B.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C.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特点的反映
D.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E.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22.班主任工作的示范性是由_____所决定或规定的.( )
A.教育活动的性质
B.班集体的组织特征
C.国家的教育方针
D.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E.学校教育制度
23.班主任在工作中贯彻启发疏导原则的具体要求有( )
A.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B.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C.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D.鼓励为上,正面教育
E.尊重信任,严格要求
24.下列说法正确地反映了班级的作用的是( )
A.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B.班级是陶冶学生的熔炉
C.班级是社会的缩影
D.班级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课堂
E.班级是师生共同组成的群体
25.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有( )
A.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B.组织好班级教师集体和班级家长集体
C.落实学校管理目标
D.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E.做好班级常规管理
26.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
A.职责标准
B.素质标准
C.工作标准
D.效果标准
E.目标标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7.班主任培养和提高的主要途径是自修、培训和________________.
28.高级情感是指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______________.
29.______________是智力的核心,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重要途径.
30.班主任工作的______________原则要求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
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31.如何培养______________是班主任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
32.狭义上,班级活动又称______________.
33.一般地,对小学生影响较大的榜样有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教师和______________.
34.学生档案的记载形式,可以采用列表式,也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
35.______________是指对学习、劳动、课外活动、进餐、睡眠和休息合理地规定其时间和安排的顺序.
36.评价班主任工作效果也就是要考查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7.班级
38.后进生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简述班主任工作贯彻实践活动原则的具体要求.
40.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具有哪些标志?
41.简述班会的教育作用.
42.如何运用榜样开展班级教育?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3.试述班主任应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44.结合实际,谈班主任应如何处理班级偶发事件.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2分)
45.有一位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写的操作评语如下:
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一般,作业不整齐,爱好体育活动.
操行评语:"六一"运动会上,你得了双项第一,厉害;旗级少先队员的评比,你仅差一票,厉害;同学之间的小事,你常忍让,厉害;你发现没有,只要努力一下,把字写的漂亮,让脑子多思考一下问题,你就会更厉害.
试评析该班主任对该生所做的操行评定.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班主任试题
课程代码:0041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教育模式兴办新式学堂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20世纪20、3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 )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实践性内容。

A.健全班级组织
B.搞好班级管理
C.指导班级活动
D.开展班级教育工作
3.就某一研究对象或课题中的某一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的教育科研方法是( )
A.调查研究
B.个案研究
C.实验研究
D.文献研究
4.一般地,小学生生长发育高峰期开始的时间( )
A.女生比男生早2岁
B.女生比男生晚2岁
C.女生与男生大致相同
D.女生比男生早1岁
5.关于小学生道德判断发展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自律到他律
B.由概括到具体
C.由效果到动机
D.由自己到他人
6.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一般在小学( )年级。

A.二
B.三
C.四
D.五
7.一般地,小学儿童在( )岁时视敏度最好。

A.8
B.9
C.10
D.11
8.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中心环节是( )
A.“讲”
B.“带”
C.“表扬”
D.“练”
9.( )的态度和评价对小学儿童的自我评价形成起主导作用。

A.家长
B.班主任
C.科任教师
D.同伴
10.学校是以( )为单位实施个别教育的。

A.个体
B.班级
C.年级
D.教研组
11.班主任进行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拟定班级工作计划
B.班级常规管理
C.培养班集体
D.组织主体班会
12.少先队员超龄离队的年龄是( )岁。

A.12
B.13
C.14
D.15
13.班级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
A.目标、计划、实施、总结
B.计划、实施、检查、评定
C.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D.目标、计划、实施、检查
14.班级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文体活动
B.集体活动
C.个人活动
D.小组活动
15.小学生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要求,主要依据( )
A.小学生成长的特点
B.小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C.小学生成长的环境条件
D.小学生的劳动兴趣和需要
16.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
A.4月5日
B.3月10日
C.3月12日
D.3月20日
17.榜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A.树立榜样的威信
B.激发学校榜样的机动
C.转化为自觉行动
D.强强学习的自觉行动
18.在后进生的转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社会环境
B.人际关系
C.家长的帮助
D.学校的教育
19.( )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

A.班主任自身素质
B.班级学生的质量
C.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
D.班主任工作职责
20.在班主任工作评价的组织实施中,( )是评价的依据。

A.组织动员
B.确定标准
C.收集资料
D.分析判断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2分)
21.班主任工作的协调性特点主要表现为( )
A.协调好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B.协调好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
C.协调好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D.协调好班主任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对学生的教育影响
E.协调好德、智、体、美、劳五育对学生的影响
22.塞尔曼把儿童友谊发展分为( )等几个阶段。

A.不稳定阶段
B.单向帮助阶段
C.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
D.亲密的共享阶段
E.最高阶段
23.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有( )
A.社会角色不同
B.教育学修养水平的差异
C.教育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D.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缺乏联系
E.教育体制上的弊端
24.班级学生学习管理制度包括( )
A.学习检查制度
B.学习考试制度
C.学习总结制度
D.学习经验交流制度
E.学习奖励制度
25.下列班级活动中,属于课外阅读活动的有( )
A.知识竞争
B.宣传时事政策
C.演讲会
D.科技讲座
E.文艺作品欣赏
26.制定班主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有( )
A.方向性
B.全面性
C.先进性
D.模糊性
E.可行性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7.小学生理智感的发展表现在_______的扩展和加深上。

28.人的个性的核心是_______。

29.提出以身作则原则的依据之一是:教学活动都具有_______性。

30.校与与班主任的关系具有两重性,即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和_______关系。

31.班级内部平等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和_______上。

32.班级管理的_______是班级管理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

33.狭义的班级活动,亦称_______。

34.即兴性主题是利用教育实践过程中具有教育意义的_______而设计的班会主题。

35.后进生是指那些在_______状况下,品德不良、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儿童的学生。

36.班主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对_______的全面要求。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6分)
37.班级
38.班级常规管理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班主作应如何调节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40.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的最佳时机有哪些?
41.班级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2.班级个别教育的谈话法主要有哪些形式?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3.联系实际论述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途径。

44.结合实际,谈开展科技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七、案例分析题(共12分)
45.例如:一次,在模范班主任毛蓓蕾的班上,举行了“我们是红军的新一代”的诗歌朗诵比赛,一个有先天生理缺陷、吐字不清的学生小孙,在同学带动下走上讲台,她一气吐出“长征路上”四个字之后,好不容易才把“百花开”三个字迸出来。

这时毛老师发现坐在末排的一个学生努着嘴在学她,眼看小孙继续朗诵下去就会引起哄堂大笑,既会影响比赛效果,又会伤害小孙的自尊心。

毛老师立刻用眼神示意同学鼓掌。

掌声一停,毛老师鼓励大家说:“同学们,小孙决心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精神,上台来朗诵,这很好,看到同学有难,应该怎么办?”“帮助她!”同学们大声回答。

“对!一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这才是红军的好作风。

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和她来朗诵”。

顿时整个教室响起了响亮的朗诵声,
小孙的声音融汇在大家的声音里。

朗诵完毕,小孙激动地走回自己的座位。

试分析该案例体现了模范班主任毛蓓蕾的什么优秀素质,并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说明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哪些方面的素质。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班主任试题
课程代码:0041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1895年,盛宣怀设立的(),是中国学校教育分级分班之始。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天津北洋武备学堂
D.天津中西学堂
2.()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性内容。

A.健全班级组织
B.搞好班级管理
C.指导班级活动
D.开展班级教育工作
3.一般地,男生从()岁起进入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A.10—11
B.11—12
C.12—13
D.13—14
4.在下列班主任教育科研方法中,侧重于在实践中去核对、验证教育理论的方法是()A.实验研究 B.个案研究
C.调查研究
D.观察研究
5.一般认为,小学生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转折的关键时间在()
A.三年级
B.四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6.理智感是人们对()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A.社会道德现象
B.个体道德行为
C.认识活动成就
D.实践活动成效
7.小学低年级儿童主要以()作为自己情感体验的依据。

A.社会反应
B.道德行为规范
C.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
D.外化的抽象道德观念
8.对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班主任的态度和评价
B.家长的态度和评价
C.和同龄人的交往活动
D.和成年人的交往活动
9.班级的“动态陶冶”作用是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A.班级集体的环境和氛围
B.班级集体的活动
C.班级集体中的同伴
D.班级的教师
10.一般地,小学每个学期应开()次班级教导会。

A.1
B.2
C.3
D.4
11.在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
A.制定计划的准备工作
B.细心研究学校工作计划
C.写出计划草案
D.确定计划
12.狭义的班级活动是指()
A.班级的教学活动
B.班级的管理活动
C.班级的课外活动
D.班会活动
13.在小学生一日生活常规中要求小学生一天学习时间不可超过()
A.5个小时
B.6个小时
C.7个小时
D.8个小时
14.在组织带领学生劳动的过程中,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要发挥()
A.激励作用
B.指导作用
C.控制作用
D.榜样作用
15.一般而言,适用于性格内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的谈话方式是()A.渐进式 B.批评式
C.循异式
D.谈心式
16.班级个别教育的情感纽带是()
A.热爱学生,坦诚相待
B.尊重学生,关心信任
C.严格要求,民主公正
D.鼓励表扬,正面教育
17.从班级个别教育方法的角度看,“让学生轮换当干部”属于()锻炼法。

A.技能型
B.智力型
C.能力型
D.规范型
18.决定偶发事件性质的基础是事件()
A.发生的原因
B.造成的危害
C.发展的过程
D.发生的范围
19.一般而言,后进生的兴趣以()为主。

A.间接兴趣
B.直接兴趣
C.单一化兴趣
D.多样化兴趣
20.在班主任工作评价的组织实施中,()是评价的前提。

A.分析判断
B.组织动员
C.确定依据
D.评价结果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
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
A.入队前的教育
B.组织观念教育
C.队员的奖励和处分工作
D.超龄队员的离队工作
E.少先队的队伍建设
22.班主任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个别指导常用的方法有()
A.行为模式纠正法
B.社会视角转换法
C.角色扮演法
D.正向行为强化法
E.负向行为强化法
23.下列情感体验中,属于高级情感的有()
A.愉悦感
B.恐惧感
C.成就感
D.荣誉感
E.悲痛感
24.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A.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
B.有坚强的领导信心
C.有共同的活动
D.有正确的集体舆论
E.有健全的组织和规章制度
25.概括地说,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依据主要有()
A.学校工作目标
B.学校工作计划
C.班级教学目标
D.班级集体的实际情况
E.班级学生的个别差异
26.班主任对班会的指导包括()
A.对内容和形式的指导
B.对计划和准备的指导
C.对每个细节的具体指导
D.对组织过程的指导
E.对偶发事件的具体指导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8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7.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等。

28.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从游戏转为。

29.个体个性基本形成的标志是的成熟。

30.根据班级群体的多变因素及其凝聚程度,班级群体可分为松散型、集团型、和集体型四种类型。

31.作为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之一,激励法包括目标激励法和激励法。

32.从性质来看,少先队具有革命性、和独立自主性。

33.小学生操行评定标准的制定,一要依据党在新时期的教育目的,二要依据《》的各项要求。

34.班级体育锻炼的基本内容有两操、课外体育锻炼和。

35.班主任组织班级学生的劳动,其准备工作包括劳动准备、准备和组织准备。

36.集体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教育学生集体,二是。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7.启发疏导原则
38.班级管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简述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特点。

40.建设班级教师集体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1.确定班会主题的步骤是什么?
42.简述处理偶发事件应注意的问题。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3.联系教育实际,谈谈班主任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意识。

44.班级活动与教学活动的不同点是什么?
七、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45.谢苗是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创办的高尔基工学团的一名学生。

曾因打架偷窃等恶习而一度离开了工学团。

后来,当他和同伴决裂重新回到工学团以后,马卡连柯不仅热情欢迎他,还在工作上委以重任。

一次,马卡连柯派谢苗去银行领取500卢布,回来问清谢苗已数过之后,就放心地收下。

但谢苗心里却不踏实,怀疑老师是在试探他。

过一段时间,马卡连柯又让谢苗去银行领取2000卢布,并给他一支手枪自卫,还让他骑上工学团的唯一的一匹马。

面对老师的信任,谢苗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紧握手枪、跃马飞奔,很快取回钱款让老师查收,可马卡连柯没有查,并诚恳地说:“我相信你不会搞错,我知道你和我一样诚实。

”从此以后,谢苗彻底改变,不仅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且还继承了马卡连柯的神圣事业,从事教育流浪儿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试分析说明以上案例中马卡连柯对谢苗的转化教育过程集中体现了班主任工作的哪一条原则,并联系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贯彻这一原则。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班主任试题
课程代码:004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颁发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负责一个年级全部或主要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老师称为( )
A.级任教师
B.级任导师
C.班主任
D.级主任
2.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以对学生的正面教育为主,这是班主任工作的( )特点所决定的。

A.创造性
B.主导性
C.激励性
D.崇高性
3.在健全班级组织中,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 )
A.班集体的建设
B.班级教师集体的建设
C.班级家长集体的建设
D.少先队的建设
4.小学生平均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为( )小时。

A.8—10
B.9—11
C.10—12
D.11—13
5.从整个小学时期来看,小学生身高与体重处于( )时期。

A.平稳增长
B.加速增长
C.减速增长
D.非平稳增长
6.一般地,小学男生最喜欢的颜色依次是( )
A.红、黄、橙、白
B.黄、白、橙、红
C.黄、蓝、绿、红
D.红、绿、蓝、黄
7.一般地,小学儿童在( )岁时能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的概念。

A.7—9
B.8—10
C.9—11
D.10—12
8.小学高年级儿童开始以( )作为自己情感体验的依据。

A.社会反应
B.道德行为规范
C.内化的具体道德观念
D.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
9.按照塞尔曼的儿童友谊发展阶段论,6—12岁儿童正处于( )阶段。

A.单向帮助逐渐成熟
B.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
C.亲密的共享
D.不稳定的单向帮助
10.对班级学生群体发挥集团主导作用的班级正式群体是( )
A.班级教师群体
B.班级少先队中队
C.班级内各学习小组
D.班级课外活动小组
11.班级教导会是由班主任召集并主持的该班( )的全体会议。

A.学生的家长
B.班级学生
C.学生和家长
D.科任教师
12.班级管理的( )是班级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

A.计划
B.实施
C.检查
D.总结
13.为保持教室亮度,一般要求教室窗的透光面积与教室地面面积之比应大于( )
A.1∶5
B.1∶6
C.1∶7
D.1∶8
14.主题班会要取得效果,首要的工作是( )
A.活动的组织准备
B.博采众长,集思广益
C.班会的实施和指导
D.确定和设计好主题
15.巩固全班劳动成果,向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环节是( )
A.劳动思想教育
B.肯定劳动成绩
C.抓好劳动总结
D.搞好劳动检查
16.在班主任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中,关系到课外阅读效果如何的首要因素是( )
A.教育学生端正读书的态度
B.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书刊
C.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D.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17.( )是班级个别教育的制度保证。

A.热爱学生,坦诚相待
B.尊重学生,关心信任
C.严格要求,民主公正
D.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18.( )是处理偶发事件的开端。

A.分析原因
B.调查研究
C.把握性质
D.缓解矛盾
19.评价班主任工作效果就是要考查( )
A.班主任对其工作内容的履行
B.班主任工作的过程表现
C.班主任对工作任务的完成
D.班级学生的质量
20.从评价结果来看,班主任工作评价的要求是( )
A.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B.单项与整体相结合
C.总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
D.纵向与横向相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关于我国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处于上升期
B.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期
C.小学五年级到六年级处于上升期
D.城乡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
E.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22.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有( )
A.社会角色不同
B.教育体制上的弊端
C.二者之间的缺乏联系
D.分工不同
E.素质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