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慈城导游词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慈城导游词3篇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设立慈溪县,县治便设于今天的慈城镇。

县名的得来,是因为一个感人的故事:东汉时期,这里有个叫董黯的孝子,自小丧父,由母亲含辛茹苦抚养长大。

后母亲顽疾难治,想喝娘家大隐溪水,董黯便每日往返60多里路为母担水。

其母心疼儿子劳累,就让董黯在大隐溪边搭建茅屋,两人居于溪边,几年后董母的顽疾竟然治愈。

乡人有感于母慈子孝,便将大隐溪改名为慈溪,东汉和帝还对董黯进行了表彰。

由此建县时便定名为“慈溪”。

1954年,为方便统一管理“三北”(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北部)地区的棉区生产,国家对这一带的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三北地区全部归属慈溪县管辖,县治迁往浒山镇,原慈溪县南部地区则归属余姚县(包括慈城和当时尚未出土的河姆渡遗址所在地)。

这样调整的结果就是割裂了文化:现在的慈溪市只有中东部一部分是属于原先的慈溪县的,而大部分都属于原来的余姚县(包括浒山)——所以余秋雨说自己生是余姚人,长是慈溪人;而“上海闻人”虞洽卿也由镇海人变成了慈溪人——而慈城呢,不久后又划归宁波市江北区管辖,由县城沦为一个普通镇,由此沉寂——但也正因为这样的沉寂,才使得它保存了大量的旧建筑老房子,保留了古镇的风貌,并在21世纪得到旅游开发,成为远近闻名的古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