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师用书 苏教必修5苏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师用书苏教必修5苏教
人类基因组方案及其意义
本课话题——责任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人类基因和人类权利的全球宣言》写进了针对基因平安的相关内容,并要求各国遵守。
对这个问题的防范,关系到每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也关系到每一个有责任心的科学家,而且要保证民众的知情权。
〞
《人类基因和人类权利的全球宣言》涉及全人类的平安问题,一旦落入生物恐怖分子之手,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每个国家,每一位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都应当承当起这个责任。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
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
在当时,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成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
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当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
——邹韬奋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
——西塞罗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似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
——狄更斯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
——爱默生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辜.负( )说明..
( ) 框.架图( ) 胰.
岛素( ) 鉴.定( ) 衍.
生物( ) 携.带者( ) 核苷.
酸( ) 【答案】 ɡū chǎn kuànɡ yí jiàn yǎn xié ɡān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与⎩⎪⎨⎪⎧参与.〔 〕赠与.〔 〕(2)纤⎩⎪⎨⎪⎧纤.维〔 〕纤.
绳〔 〕 (3)解⎩⎪⎨⎪⎧解.读〔 〕押解.〔 〕浑身解.数〔 〕(4)累⎩⎪⎨⎪⎧积累.
〔 〕劳累.〔 〕果实累累.
〔 〕 【答案】 (1)yù yǔ (2)xiān qiàn (3)jiě jiè xiè (4)lěi lèi léi
2.语境辨析法
(1)该小区整体规模.
( )还是非常大的,并且物业类别也有很多,近期也经常会有一些情侣模.
( )样的人前来咨询房源信息。
(2)唯有找准症.( )结,再对症.
( )下药,才能刹住公款出国旅游这股歪风。
【答案】 mó mú zhēnɡ zhènɡ
第2步写字形——微妙无穷方块字
(1)⎩⎪⎨⎪⎧làn〔 〕用门kǎn〔 〕lán〔 〕褛(2)⎩⎪⎨⎪⎧màn〔 〕哈顿màn〔 〕骂màn〔 〕草
(3)⎩⎪⎨⎪⎧和xié〔 〕kāi〔 〕油xié〔 〕同(4)⎩⎪⎨⎪⎧huàn〔 〕者ɡǔ〔 〕惑酒zhōnɡ〔 〕
(5)⎩⎪⎨⎪⎧dàn〔 〕生垂xián〔 〕tǐnɡ〔 〕而走险(6)⎩⎪⎨⎪⎧里程bēi〔 〕pí〔 〕气奴颜bì〔 〕膝
(7)⎩⎪⎨⎪⎧jiē〔 〕开jié〔 〕尽全力xiē〔 〕息(8)⎩⎪⎨⎪⎧比yù〔 〕坚贞不yú〔 〕瑕不掩yú〔 〕
【答案】 (1)滥 槛 褴 (2)曼 谩 蔓 (3)谐 揩 偕 (4)患 蛊 盅 (5)诞 涎 铤 (6)碑 脾 婢 (7)揭 竭 歇 (8)喻 渝 瑜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防范·防范
两者都是动词,表示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防范〞表示戒备,多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或威胁,表示努力防止某种情况发生。
“防范〞表示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防止伤害,多指针对具体的危险,现实的威胁,表示时刻准备行动。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方案》还强调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酒后、有滋事或暴力倾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人群的就诊平安________(防范/防范)制度。
(2)由于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酸的味道,村民几乎不大愿意在外面待着,就算要出门,也得戴上口罩,做好________ 。
(防范/防范)
【答案】(1)防范(2)防范
2.反映·反响
两者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都有对客观事物及其影响做出相应的表现的意思。
作动词时,“反映〞表示向上级或有关单位申诉意见、报告情况,也指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客观事物的实质,可带宾语,一般是主动的;“反响〞表示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应对,不带宾语,一般是被动的。
作名词时,“反
映〞是指对事物性质状态映照的表现形式;“反响〞本义指物质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定变化的客观现象,如“物理反响〞“化学反响〞等,又比喻事情所引起的反响。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此次集中行动,将组织开展5次严查,主要采取路面严格盘查、重点布控查处、快速________(反响/反映)拦截三种形式,确保10月底前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的70%。
(2)优秀的影视作品总能让观众一而再地品味温习,因此一部影片在视频平台的播放量也从侧面________(反响/反映)着观众的认可度。
【答案】(1)反响(2)反映
3.解读·诠释
两者都有解释说明的意思。
“解读〞表示阅读解释、解析,如解读信息编码;多表示字、词、句的疏通、理解;有时还表示研究、体会、领会。
“诠释〞表示说明、解释、解说,使别人明白;多表示对思想内容的挖掘。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中国信保总经理罗熹为我们________(解读/诠释)分析了全球投资风险,并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应对建议。
(2)四所获奖高校就其效劳工程分享经验,并呼吁大学生投身志愿效劳活动,共同________ (解读/诠释)青春的意义。
【答案】(1)解读(2)诠释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以下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9月16日,美国首都华盛顿海军总部发生耸人听闻
....的枪击案,造成包括一名枪手在内的13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 )
请说明理由:
【答案】ד耸人听闻〞成心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一般不是真实的。
此句中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故应用“骇人听闻〞。
2.治疗儿童慢性咳嗽,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才能到达比拟好的治疗效果。
( ) 请说明理由:
【答案】√“对症下药〞针对病症用药。
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此句是用了其本义,符合语境。
3.因为丈夫脑部受损银行卡密码记不住导致取钱难,妻子心急如焚,无所适从
....。
( ) 请说明理由:
【答案】ד无所适从〞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强调选择的困难,此句中是强调“妻子〞内心着急,不知怎么办是好,所以用“不知所措〞较好。
[常识·速览]
[识作者]
基因组学家——杨焕明
杨焕明,1952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市。
著名基因组学家,国际“人类基因组方案〞中国主持人,长期从事基因组学研究,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1%序列的测定立下了汗马功绩,并使中国成为这一被称为“二十世纪登月方案〞的宏伟目标的成员国之一。
他的诸多研究工程使我国基因组研究得以跻身世界前沿。
2002年被《科学美国人》评为年度科研领袖人物。
2007年12月27日,中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探背景]
20世纪初期,人类发现了生命的根本规律之一——遗传规律。
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提出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模型,翻开了人类认识生命奥秘的大门。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DNA克隆技术和后来蓬勃开展的转基因技术、动植物克隆技术,让人类对生命奥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几乎人类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类基因组方案诞生了。
人类基因组方案最早在1985年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杜尔贝克提出。
1990年10月,国际人类基因组方案正式启动。
中国于XXXX年9月获准参加人类基因组方案并承当了1%的
测序任务。
作为国际“人类基因组方案〞中国主持人,本文作者杨焕明教授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l%序列的测定作出了重大奉献。
[巧识文]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属于演讲稿,语言通俗易懂。
在结构上,为了适应学术演讲的需要往往安排得条理清楚,纲目清楚。
学习中,要善于筛选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整体·感知]
全文通过介绍人类基因组方案的科学地位及六大导向性的意义,说明了该方案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可以奠定揭开生命最终奥秘的根底,反映了当前领先于科技前沿的基因组研究的重大突破和广阔前景,表达了人文关心性和科学严谨性,并呼吁人们要加强国际性合作,走良性开展的科研之路。
[文脉·梳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
【答案】①人类基因组方案的巨大意义②人文化
③人类基因组方案启动可能引起的后果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前两段,答复下面的问题。
1.试概括第一段作者陈述了几个观点。
【答案】①人类基因组方案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为三大“尖端〞工程之一;
②由美国发起,少数有实力的国家参与,中国是其成员国之一;③这一工程规模宏大。
2.如何理解第二段“人类基因组方案〞的科学宗旨与具体目标?
【答案】作者以高度精练的语言概括了“人类基因组方案〞的科学宗旨和具体目标。
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它关系着说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二是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奠定揭开人体奥秘的根底。
这个“定时、定量、定质〞的目标,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意义非同寻常,可谓艰巨而荣耀。
二、阅读课文第三至十段,答复下面的问题。
3.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案】该段总说人类基因组方案的导向性意义,有总领后文的作用。
4.第五段中的“里程碑〞的比喻有什么作用?
【答案】用“里程碑〞作比喻,生动形象地指出了序列化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划时代意义。
5.文章从哪些方面分析说明了人类基因组方案的重大意义?各方面的中心意思是什
么?
【答案】第一,规模化。
生物学家第一次从整个基因组的规模去认识、研究一个物种或多个物种(通过比拟基因组学)的全部基因。
第二,序列化。
生命科学以序列为根底,这是新时代的生命科学区别于以前的生物学的最主要的特点。
第三,信息化。
人类基因组方案的成功,是借助了生物信息学,也借助于把地球变小的网络。
第四,医学化。
人类基因组方案已经把它的成果医学化,已在医学方面为人类造福。
第五,产业化。
人类基因组方案将带动21世纪生物产业的开展。
第六,人文化。
从人文角度来说,连同人性、人权、平等、社会结构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都将重新讨论。
三、阅读课文第十一段至文末,答复下面的问题。
6.第十一段说:“人类基因组方案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请概括带来了哪些冲击。
【答案】①任何“优生〞“劣生〞的观点,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更是不符合人性的,所以要善待他人;②基因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的参考书,所以要与我们的基因建立起和谐关系,善待自己;③一个成员的基因组信息,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隐私,要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④人类与生物自然的联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通过基因研究,人类将更好地建立符合人性人文,又与自然和谐的新的文明。
[话题·互动]
话题: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自然科学也不例外。
它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灾难。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
学生甲: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科学技术也不例外。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接受,细菌可以用于科学实验,使科学家发现科学真理,但二战时纳粹分子却将它应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我的观点:
【答案】观点一:“科学是把‘双刃剑’〞是因为科学技术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以为各种目的所利用。
比方在战争中,正义与非正义的双方都可能使用同样的科技手段;科学技术在创造之初,人们对它将来的开展总是不可能获得全面的认识,对它可能产生的危害性缺少全面科学的评估。
观点二:我们要建立起科学的道德伦理观念,构建合理运用科学的自律体系和阻止、防范科学被不当使用的预防机制,树立可持续开展观念,构建和谐社会,使科学永远造福于人类。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总分结构让说明更清晰
文章先从整体上说明人类基因组方案的重要地位及意义;然后分别从规模化、序列化、信息化、医学化、产业化、人文化六个方面介绍人类基因组方案对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产业开展的意义;接着,作者又分五条说明人类基因组方案给社会带来的冲击;最后,作者谈了基因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
从而形成了条分缕析的总分结构,使说明更加清晰,易于读者接受。
2.写法指导
总分结构巧安排
首先,“总〞与“分〞之间一定要有联系,即“总〞是对“分〞的概括,是“略〞;“分〞是对“总〞的扩展,是“详〞,二者在本质上有着一致性。
其次,文章主体局部的分写,不是纵式结构关系,就是横式结构关系。
因此,在谋篇布局时,就必须综合地运用纵式结构法、横式结构法和总分结构法,既要考虑好全文的总分结构的安排,又要考虑好主体局部或按纵式或按横式来组织安排材料。
3.迁移应用
请运用“总分结构〞或“分总结构〞,自选对象,写一段文字。
100字左右。
【参考例如】(例如)画家喜爱鹰。
爱鹰的健美,它像欢跃的海水迎着夕归的帆船那么美丽;爱鹰的声音,它短促而悠扬的歌唱,嘹亮、清脆,好似在遥远的天边吹着哨音,使人忘记忧愁与痛苦;爱鹰的眼神,它那目光像一团火焰,燃烧在画家心里,使人产生美丽的梦想;爱鹰的雄姿,它那“一飞冲天〞的身影,像黑夜中的流星,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责任,让人勇往直前
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会议确定中国承当1%的测序任务,按方案,“工作草图〞要在XXXX年春末完成。
对中国来说,从XXXX年9月到XXXX年的春末,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面对自己争取来的挑战,以杨焕明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不畏艰难,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团结一致,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人类做出了奉献。
【应用角度】“面对挑战,勇往直前〞“责任〞“努力与成功〞等。
2.精彩应用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梁启超对自己负责,生命因此而耀眼;对他人负责,生命因此而靓丽;对社会负责,生命因此而永恒。
范仲淹,缘于对民众负责,而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颂词;文天祥,缘于对国家负责,唱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死抉择的民族颂歌;杨焕明及“人类基因组方案〞团队,缘于对社会负责,怀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完成了中国承当的1%的测序任务。
责任并不是一个华美而轻松的辞藻,它朴实而又厚重,严肃而又崇高。
它是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源泉。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责任不仅是一道法律的底线,更是一道道德的风景。
责任,生命绚烂的元素;社会,因责任而和谐美好!
[佳作·领悟]
对DNA的思考
①如果说格雷的第一张人体解剖图解开了人体结构之谜,奠定了近代医学的根底,那么人类基因组图谱就是第二张解剖图,它给人类医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困惑。
②女娲造人之始,上天便赐予了我们眼睛。
有一天人们用它第一次在水中惊奇地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而后人们通过镜子看自己。
直到现在,人们又通过基因这一特殊的镜子,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由此审视世界。
③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基因研究利用的广阔前景。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运用,水仙的基因已被植入水稻,使之含铁量明显增高;随着人们对基因的了解,克隆技术应运而生,第一只克隆羊多利活生生地站在了人们面前;随着克隆技术的开展,人类器官可以被克隆,有望用新器官接替人们已老损的器官……如此种种让人觉得人类似乎已可充当第二个上帝,或者说第二个女娲了。
④有人说,上帝总是一手拿着答案,一手握着问号。
当瑞士科学家对转基因水稻惊叹不已的时候,人们发现几年来水稻经自然筛选的基因被污染了;当克隆羊多利刚出生不久,人们便发现克隆动物会未老先衰。
更令人担忧的是克隆引发的伦理问题。
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这必将导致社会关系的混乱;另一方面,克隆技术如果被利用在人身上,很容易引发“人口优化论〞,导致种族歧视。
由此引发的灾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也可能成为第二个“撒旦〞。
⑤现今上海很流行一种“克隆人〞的行业,只要顾客把想要克隆的部位浸入一种特殊的液体,五分钟后取出,经过特殊处理,就可做成与被克隆局部一模一样的晶莹剔透的模本了。
这种模本可以是任何颜色,任何形状,一切全由顾客做主。
或许有一天,我期望人类也能够像控制这种被“克隆〞出来的玩偶一样控制基因技术的弊端。
⑥但无论基因技术的前景如何,无论基因技术的开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无论它会把我们推向希望还是死亡,能进一步地认识自己,认识真实,逼近真理,这总是令人欣喜的进步。
⑦况且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充满矛盾的,生与死、利与弊、美与丑、高尚与卑下,任何事物都存有两面性。
正是这种多元性构成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因此对于基因技术所带来的
利和弊,我们何不用一种更宽容、更客观的姿态去面对?不必惊慌失措,更不必因噎废食。
⑧再者,矛盾本身其实并不可怕。
无数次大爆炸造就了现在的宇宙;80亿年前一次偶然的大爆炸创造了地球;人类也是在与自身和环境的矛盾斗争中走出丛林,成为今天的万物灵长的。
因此,在基因技术利和弊的抉择中,在矛盾的碰撞中,也许会撞出一片新的空间,产生一种新的生机,实现人类的新进步。
1.学开头
文章首先从格雷的第一张人体解剖图入笔,引出了人类基因组图谱,进而提出了对人体构造的疑惑,以这种类比的方式开头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2.悟引用
第②段作者引用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由女娲赐予我们眼睛来看自己,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通过基因来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世界。
3.学语言
本文语言生动幽默,如第③段画线的句子,把人类说成上帝或女娲,是因为人类利用基因进行克隆。
从而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易于理解。
4.悟结构
③④两段在结构上都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如第④段,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利就有弊。
先用上帝作类比总说,再举例分说,最后点出危害。
5.悟手法
全文说理客观、全面,且具有一种辩证的力量。
最后两段,说明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但矛盾本身并不可怕,举例论证了世界的矛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