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计提减值准备是会计信息谨慎性要求的具体应用。

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除两项资产外,不再要求其余资产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但一旦有减值迹象,就应该进行减值测试,已经减值的,就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计入当期损益有两个科目,也是利润表的两个项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入信用减值损失,其他资产减值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原则上,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如果减值迹象消失或恢复一部分,可以在计提减值金额范围内做相反的处理,即可以转回;非流动资产一旦计提减值准备后,不允许转回,在处置资产时才能注销。

实务中常见计提减值准备的流动资产有: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存货;非流动资产有: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特定行业或业务还可能涉及消耗性生物资产、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的减值。

计提减值准备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商誉减值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由于商誉初始确认递延所得税“豁免”,后续确认无须考虑递延所得税问题。

下面通过案例来说明坏账准备及涉及递延所得税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要求企业应当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并确认损失准备。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

违约风险,指违约发生的概率;信用损失,指企业根据合同应收的现金流量与预期能收到的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现金流量缺口)的现值。

【例】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其经营地域单一且固定。

202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合计为3000万元(不含重大融资成分)。

考虑到客户群由众多小客户构成,甲公司根据代表偿付能力的客户共同风险特征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

甲公司对上述应收账款始终按照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假定此前没有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准备,所得税率25%。

甲公司适用逾期天数与违约损失率(请注意该指标理解为包含了折现成分)确定该应收账款组合的预期信用损失。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甲公司都将分析前瞻性估计的变动,并据此对历史违约损失率进行调整。

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计算
2020.12.31,应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 580 000
贷:坏账准备-应收账款 580 000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8000*25%=145000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45 000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45 000
2021年度假定实际发生损失180000元
借:坏账准备 180 000
贷:应收账款 180 000
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 180000*25%=45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45 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45 000
2021年12月31日,假定应收账款余额2300万元,经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为310000元,由于坏账准备的余额为400000元,应冲回90000元.
借:坏账准备 90 000
贷:信用减值损失 90 000
应收账款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310000元,冲回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22 5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2 500
【案例小结】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就是坏账准备的余额,期初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等于坏账准备的余额乘以适用税率。

期间无论如何变动,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否进行同步处理,最终一并处理的结果都应满足这个勾稽关系。

其余资产减值同样要遵循该逻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