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城市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3题;共46分)
1. (2分) (2015七上·宁津月考) 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 .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2分) (2020八下·曲阜月考)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诗词描写了鸟儿受到惊吓而飞起,说明生物能够()
A . 进行生长和发育
B . 发生遗传和变异
C . 对刺激作出反应
D . 排出体内的废物
3. (2分)(2018·顺义模拟) 回忆一下你所做过的以下实验,其中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4. (2分)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下面步骤正确的是()
A . 用餐巾纸擦拭载玻片
B . 将洋葱块直接放置显微镜下观察
C . 将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缓盖上
D . 染色时掀开盖玻片,滴入染液
5. (2分) (2016八上·汽开区期中) 植物细胞中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核
D . 细胞质
6. (2分) (2020七上·兰州期末)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 .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
C . 生物体能适应各种环境,并影响环境
D . 只动物才能对外界的刺激反应
7. (2分) (2015七上·旬阳期中) 盖盖玻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生物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这样做能()
A . 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B . 防止实验材料移动
C . 增强透明度
D . 防止水溢出
8. (2分) (2016七上·灌阳期中)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污点从视野中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A . 目镜上
B . 物镜上
C . 玻片上
D . 反光镜上
9. (2分) (2019七上·龙凤期中) 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B . 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C . “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D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0. (2分) (2015七上·包头期中)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对光时.显微镜视野太暗.可以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 . 显微镜的目镜10×,物镜40×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是50
C .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
D . 盖盖玻片时要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另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盖上
11. (2分)(2018·临渭模拟) 下列有关显微镜和临时装片的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再转动细准焦螺旋
B .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清水中涂刮取的碎屑
C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D . 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中有两个细胞核,细胞膜正在从中间缢裂,则该细胞正处于分裂阶段
12. (2分)进入20世纪后,每三年就有两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 . 自然灾害多
B . 动物天敌太多
C . 动物病害严重
D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3. (2分) (2018七下·姜堰期末) 与单细胞生物酵母菌相比,叶肉细胞具有()
A . 细胞膜
B . 细胞核
C . 叶绿体
D . 液泡
14. (2分)(2012·海南) 如图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其中染色的步骤是()
A .
B .
C .
D .
15. (2分) (2017七下·洪泽月考) 我们切西瓜或其它水果时流出的汁液来自()
A . 细胞质
B . 细胞核
C . 细胞液
16. (2分) (2017七上·梅江月考) 图甲和图乙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的两个视野,当
他将甲图所示视野转为乙图所示视野时,除转换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外,还应将装片向______移动。

()
A . 上
B . 下
C . 左
D . 右
17. (2分) (2015七上·北京期中) 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A . 有细胞构成
B . 新陈代谢
C . 应激性
D . 生殖和发育
18. (2分) (2015七上·潮安期中)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A . 以目镜倍数为准
B . 以物镜倍数为准
C . 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 . 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19. (2分) (2017七下·濮阳期末) 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壁的控制
B . 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较强分裂能力
C . 人成熟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23对,新分裂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23条
D . 所有植物体细胞的能量转换器都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两种
20. (2分)(2018·海安模拟) 试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地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名称所用试剂使用目的
A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碘液染色
B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清水溶解叶绿素
C制作人口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态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TB(溴麝香草酚蓝)溶
液验证二氧化碳是否存在
A . A
B . B
C . C
D . D
21. (2分)对物质进出细胞起控制作用的结构是()
A . 细胞膜
B . 细胞壁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22. (2分)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1、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4、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明亮的视野
A . 1324
B . 2134
C . 3421
D . 3214
23. (2分)做“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①选叶遮光②酒精脱色③黑暗处理④滴加碘液并冲洗⑤清水漂洗⑥观察变化
A . ①③②⑤④⑥
B . ③①②④⑤⑥
C . ③①②⑤④⑥
D . ①②③④⑤⑥
二、填空题 (共5题;共35分)
24. (6分) (2016七上·普宁期末)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如图所示,请你分析:
(1)该同学发现视野中有较大的污点,经转动转换器、移动玻片后污点都没有动,则污点最可能在________上.
(2)已知该同学使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10×,则该物像被放大了________倍.若想观察到更大的细胞,该同学应选择的物镜放大倍数________(填“5X”或“50X”)的镜头.
(3)即使是用碘液染色,并用高倍镜观察,该同学也不可能看到“口腔上皮细胞“的________(填:“细胞
壁”或“细胞质”或“细胞核”)
(4)在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中,能将细胞内部和外界环境分隔开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25. (14分) (2015七上·宜宾期中) 如图为两种类型的生物细胞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乙两种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细胞乙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种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别,你认为它们的差别是由________决定的。

(4)一般地,植物具有而动物不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____。

(5)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装换器是________。

(6)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内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糖分。

26. (1分) (2016九上·临川期中)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________.
27. (9分) (2018七上·彝良期末)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对光时应转动[________]________,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并转动反光镜,从而通过目镜观察到________视野为宜。

(2)图2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下列哪项组合 (填字母)。

A . ①和②
B . ②和③
C . ①和④
D . ③和④
(3)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乙,欲使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________方移动,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丙中①所示,如要看到②的视野,应调节甲图中显微镜的[________]________。

(4)观察时,光线较弱,可选用图甲中③的________面。

28. (5分) (2015七上·南安期中) 请分析回答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观察等相关问题:
(1)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如图1),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________倍.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染色时所用的染剂是________ .(从图2中选择)
(3)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与图3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相同.
(4)无论甲细胞还是乙细胞,遗传信息库都是[________] ________ .
三、综合题 (共1题;共8分)
29. (8分)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

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

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

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____
A . 瓶子的大小
B . 细菌的有无
C . 肉汤的多少
(3)乙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________
(5)“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
A . 巴氏消毒法
B . 腌制法
C . 脱水法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3题;共4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35分) 24-1、
24-2、
24-3、
24-4、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6-1、
27-1、
27-2、
27-3、
27-4、
28-1、
28-2、
28-3、
28-4、
三、综合题 (共1题;共8分)
29-1、
29-2、
29-3、
29-4、
29-5、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