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修远双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修远双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6小题。
每小题1.5分,共69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孔子以爱人之心协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是
A.克已复礼、贵贱有序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存天理,灭人欲
D.兼爱、非攻
2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农民阶级反抗封建统治的需要
B.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C.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D.有利于结束诸侯争霸的局面
3老子的“道”是指
A.思维方式的概括 B治理国家的方法C天地万物的本原 D.道德修养的境界
4“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5 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①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②总结了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教训③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④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落后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①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武器③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④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
C.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8下列不符合宋代哲学思想发展特点的是
A.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B.朱熹是理学发展集大成者
C.认为气是第一性,理是第二性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9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潮有着本质的区别,根源是
A 国际环境不同
B 阶级基础不同 C政治目标不同 D. 思想观点
10 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技术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
A.魏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张之洞
12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1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似的因素是
A.提倡民主共和
B.提倡学习西方,强调变革
C.发展资本主义
D.推翻清朝统治
14“西学东渐”过程中出现的下列思潮,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与科学②君主立宪③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1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有①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有三次特别重大的会议,它们是
A.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B.八大、十四大、十五大
C.八大、十三大、十五大
D.七大、十四大、十六大
17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文化专制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闭关锁国对外政策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自然经济一起占统治地位
18粉碎“四人帮”后,发展高等教育的第一个举措是
A.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确定
B.教育大革命
C.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
D.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19宋元时期,我国文化高度繁荣,能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有:
(1)活字印刷术(2)郭守敬《授时历》(3)指南针用于航海(4)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1)(2)(3)(4)
B、(1)(2)(3)
C、(2)(3)(4)
D、(1)(2)(4)20为帮助贫困的失学少年上学,国家启动了:
A、科教兴国战略
B、希望工程
C、春蕾计划
D、《义务教育法》2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
①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②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产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百花齐放”主要是针对哪一个领域?
A.思想
B.学术
C.哲学
D.艺术
23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西汉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B.儒家思想已经过时
C.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
D. 黄老之学宣扬无为思想24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是在小说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三言”“两拍”
D、《红楼梦》25与中国古代戏剧的产生无关的是
A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B文人的推动 C统治者的因素 D对外交流的加强26关于亚里士多德及其观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他看来真理高于一切
B.其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造了控制论
C.他的研究从大量收集材料开始,经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后得出结论D.把希腊哲学的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精神发展到顶峰
27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不包括: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28中国四大发明中,技术雏形最早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2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A、整风
B、开展社会主义竞赛
C、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引导国际的和平与发展
30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
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 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31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32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 s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
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 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
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33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另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有过这种基本思想的包括:①林则徐②洋务派③早期维新派④维新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34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有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新三民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5“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
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篇》
36前期新文化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37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培育出杂交水稻
A、①③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38孔子的思想中自相矛盾的一组是①知之为知之②因材施教③贵贱有序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9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中的主要是
A.“和为贵”与“仁”的思想 B.农本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41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D.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42下列关于早期维新派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
B.他们的完整理论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出现
C.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他们提出一些改革主张但没有付诸行动43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因为①包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②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③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④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有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②建立统一战线③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①②③④
45中共“十四大”相对“十三大”的一个重大突破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D.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6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A 、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 、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提共3小题,共31分)
47请挖掘历史信息,探究历史问题。
(12分)
资料一: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因人而异。
探究一:(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4分)
资料二: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
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中国近代史》探究二:(2)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2分)
资料四: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欧美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儒学创新的契机》
探究四:(4)资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你如何该观点?(4分)
48材料1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材料2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
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
……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3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4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回答(10分):
(1)材料1与材料3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2分)
(2)材料2和材料3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2分)
(3)材料4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2分)
(4)据以上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
49“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观察下列图片,回答有关问题:(9分)
(1)写出以上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的名字。
(3分)
(2)三位伟人的思想理论成果分别通称什么?(3分)
(3)这些理论成果是如何推动中国历史的前进?(3分)
江苏丰县修远双语学校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测试试题
(选修)参考答案
26-30BBBCC
31-35DCABA
36-40BCDAB
41-46CBCBDC
48
(1)(2分)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2)(2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3)(2分)民主与科学。
(4)(4分)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