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测我的运算力
小学信息技术:测测我的运算力
![小学信息技术:测测我的运算力](https://img.taocdn.com/s3/m/01115a670912a216147929cb.png)
《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做个生活小调查:你们自己买过文具吗?来,咱们现场演示一下?现在你有五元钱,要买老师手里的这支3.5元的碳素笔,请问老师需要找你多少零钱?师总结:口算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我们的考试中也少不了,可见口算的重要性。
口算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计算水平,现在你们想不想测测自己的口算能力?那么谁出题呢?老师有个好主意,让电脑为我们出题。
教师讲解并演示“小猫做加法”的实现过程。
师:同学们,看来这不是一只普通的“小猫”,那它是怎样做到的?你想不想自己动手编写这样一个程序?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测测我的运算力一、学生质疑,激发兴趣。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个程序有哪些特点?(1、每次出现不同的算式,而且出现的数据是随机的,让人无法猜测。
2、能够对做题者给出的答案进行判断,给出正确与否的提示。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可以把这些特点,归纳为两个:特点一:每次出现不同的算式,而且出现的数据是随机的,让人无法猜测。
特点二:能够对做题者给出的答案进行判断,给出正确与否的提示。
这两个特点,也是我们今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二、任务驱动,编写程序1、任务一:每次出现不同的算式,而且出现的数据是随机的,让人无法猜测。
师:大家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任务一。
开展探究活动:师:为了方便观察,我们把“答案”显示出来。
同学们,在舞台区左上角显示的“加数1”“加数2”“答案”三个显示窗口,这个三个窗口其实是三个“变量”。
师:那你知道什么是变量?有点难度是吗?我们一起来看,“加数1”“加数2”变量里面的数据是在随机变化的,这就说明“加数1”“加数2”变量里存储了很多数据,当我们运行程序时,数据就会随机产生,这时我们可以把变量看作一个盒子,把数据放到里面,用的时候再取出来。
一个变量只能存储一个数据,两个数据就需要用到两个变量。
变量在计算机语言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测测我的运算力》课堂练习及课文知识点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测测我的运算力》课堂练习及课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e70c3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0.png)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测测我的运算力》课堂练习附课文知识点一、填空题1 .在计算机程序中,会变化的数值叫做O2 .在《测测我的运弊力》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为变量_________ 和______ 赋值。
3 .逻辑判断“积木”中条件的设置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编写更的运算系统。
二、选择题1.在编程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变量的作用?OA.存储数据B.保持数据不变C.跟踪数据变化D.参与计算2.下列哪个步骤不属于创建变量的过程?OA.确定变量名B.为变量分配内存C.设徨变量初始值D.删除变量以释放空间3.在《测测我的运算力》一课的实践中,我们通常使用哪种方式来测试运算系统的正确性?()A.观察输出结果B.询问老师C.忽略借误提示D.不进行任何测试三、判断题1 .变量在编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程序的运行。
O2 .在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中,我们不需要学习如何为变量设置条件。
O3 .逻辑判断“积木”可以帮助我们编写出能够根据不同条件进行不同运算的程序。
O四、简答题1 .请简述在《测测我的运算力》一课中,学习变量的意义是什么?2 .在编写智能运算系统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技巧和方法?答案及解析填空题解析1 .【答案】变量【解析】变量是会变化的数值,用于在程序中存储和跟踪数据的变化。
2 .【答案】加数1;加数2【解析】在《测测我的运算力》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创建变量,并为这些变量(如加数1和加数2)赋值。
3 .【答案】智能【解析】逻辑判断“积木”中的条件设置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编写出更智能、更灵活的运算系统。
选择题解析1.【答案】B【解析】变量的主要作用是存储数据、跟踪数据变化和参与计算。
选项B”保持数据不变”不是变量的作用。
4 .【答案】D【解析】创建变量的过程包括确定变量名、为变量分配内存和设置变量初始值。
删除变量以释放空间是变量使用完毕后的操作,不属于创建过程。
5 .【答案】A【解析】在测试运算系统的正确性时,我们通常通过观察输出结果来判断程序的运行情况。
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三册全册教案
![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三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85997c9ec3d5bbfc0a743f.png)
第1课闪亮登场打招呼【教学重点】初步认识Scraino界面,了解坐标的概念掌握应用“动作”、“外观”、“等待”等“积木”实现角色移动和说话的方法通过搭建“积木”感受编程的乐趣,激发对科技的热爱【教学难点】掌握应用“动作”、“外观”、“等待”等“积木”实现角色移动和说话的方法【教具准备】计算机。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认识scraino界面。
1、选中角色,将“事件”模块中的拖动到脚本区中。
2、将“动作”共中的拖动动到脚本区已有“积木”下方,设置x、y为舞合中央位置坐标(0,0)。
3.将“外观”块中的拖动到已有“积木”的下方将“Hello”修改为“大家好”。
4.点击,测试动画效果。
(二)夏季已经过去了小半,夏雨也唤醒了荷花,池塘里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
今天我们的咔嗒小课堂来教大家用Scraino编程软件画一朵荷花,我们先来看看,荷花做出来的最终样子。
有没有觉得很漂亮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通过Scraino软件,怎么画出一多美丽的荷花,首先我们先定。
位,这里我们的定位是x0,y0。
选择你所要面向的方向90度,接下来设定画板和画笔的值,先设定将画板上的东西全部擦除,以免画板上有以前留下的痕迹。
然后再设定画笔的颜色为红色,画笔的粗细为3,开始落笔。
我们需要画出一个菱形,首先将画笔移动90步,然后向右旋转45度后再移动90步,最后右转135度,这时候我们可以改变一下画笔的颜色,设定画笔的颜色增加5,稍做等待,重复以上步骤2次。
这时一个菱形就画出来了,再画下一个菱形的时候,将画笔旋转22.5度,重复画菱形的操作16次,一朵荷花就画好了,最后我们抬笔,将画笔移出x-200,y100。
是不是很简单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试着做一下,画一朵夏日荷花,慰藉一下自己躁动的小心情。
了(三)练一练,根据上面的讲解说明自己练习操作。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吗?课下自己可以进一步练习操作。
泰山版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4.测测我的运算力(共16张PPT)
![泰山版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4.测测我的运算力(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fd651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6.png)
判断对错
任 务 二
争当智能出题小能手。(添加变 量,设置变量范围。 )
变量是什么
?
加数1 1—10
加法算式
加数2 1—10
答案
加数1+加数2
探究活动:
(1)如何创建“加数1、加数2、答案”三个变 量。
(2)如何设置变量的范围,运用“运算模块” 中的积木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小秘籍:
创建“变量”后,勾选变量名前的方框,可让变量出现 在场景中。如果取消勾选,变量则会呈隐藏状态。
教学方案
我们一起来总结
添加变量
设置变量范围
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试
牛 刀
设计测试“10以内的乘法”口算
显 程序
身
手
1.新建3个变量,分别是“因数1、因数2、积”;
操
作
2.把“因数1和因数2”变量的数值范围设置为1-10;
测测我的运算力
教学方案
一起来当小老师。(初步体验机器人
任务一:
出题并判断对错的过程 )
我们一起 来闯关
争当智能出题小能手。(添加变量,
任务二:
设置变量范围。 )
任 务
一起来当小老师。(初步体验机
一 器人出题并判断对错的过程 )
教学方案
我们一起来交流
如果你是小机器人,你会怎么 做?
教学方案
我们一起来总结
大 3.将“积”变量设置为两个因数相乘;
比 4.添加积木,询问算式的答案;
武
5.判断结果:如果回答正确,则显示“你真棒,答对
了!”;若是回答错误,则显示“别失望,继续努力!”
交流收获,分享经验
课
说课稿《测测我的运算力》
![说课稿《测测我的运算力》](https://img.taocdn.com/s3/m/918851b5aaea998fcc220eee.png)
《测测我的运算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1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测测我的运算力》。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4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Scraino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后,开设的更高层次的任务,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会编写简单的小程序,本课操作性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对一些简单的程序进行编写,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1、了解变量的作用,能够用变量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逻辑判断积木中条件的设置方法和技巧;3、通过设计、测试运算力程序,掌握智能系统的实现方法,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设置变量,掌握逻辑判断积木中条件的设置方法和技巧。
难点:掌握智能系统的实现方法,通过编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五、教法学法教法: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和任务驱动法两种教学方法。
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游戏导入首先进行一个数学加法运算的小游戏:让每个学生出五道100以内的加法练习题,然后同桌互换,来计算出答案。
再由出题人核对答案是否正确。
通过人工出题,计算答案,再核对答案,既浪费时间又费脑子,如果利用电脑小程序来出题,便会大大的节省时间。
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利用Scraino软件编写运算力的小程序。
2、提出任务,探索新知任务一:创建变量该任务通过教师操作演示创建变量的方法,让学生观看其操作步骤,学会如何创建变量。
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并创建三个变量:加数1、加数2、答案。
成之后,找一名学生上台操作演示。
通过该任务,让学生掌握创建变量的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_《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_《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ae0fcd1d4d8d15abf234e36.png)
《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巧构思今天我们来设计一个测试加法运算力的小程序。
引导学生构思: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总结:1、随机出题2、智能判断对错并板书。
分析问题,相互交流,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
理清编程思路,让学生养成先构思,再编程的好习惯。
任务一:创建变量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让小猫随机出题。
师:小猫每次出的题都不一样,这些数从哪儿来呢?——引出变量师:到底什么是变量呢?1、同学们打开导学案,自主学习,了解什么是变量。
2、师借助教具演示变量的作用师概括:变量就是存储数据的容器。
如何创建一个变量呢?(师演示)学生尝试操作学生演示师评根据构思逐步实现预设程序效果。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观看教师演示,了解变量的作用。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创建三个新的变量。
让学生了解变量的作用,并掌握创建变量的方法。
培养学生小组协作、勇于探究的能力。
任务二:给变量赋值师:创建了三个变量就相当于创建了三个盒子,现在盒子里面还是空的,接下来,我们需要干什么?引出:给变量设置数值。
师:要给加数1设置数值,需要用到哪些指令?(PPT示)师:强调答案的赋值,不能手动输入,要在变量里面选。
生演示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变量的隐藏)再次强化变量的作用。
学生选择正确指令为加数1设置数值。
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完成赋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修改程序,并调试运行。
以任务驱动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学会为变量赋值,并了解程序调试的重要性。
落实教学目标一任务三:智能判题对与错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第二个问题:让小猫对我们输入的答案进行判断,并给出正确或错误的提示。
请同学们思考:小猫是怎样判断对错的呢?引导出条件指令和比较指令,请同学们将指令按正确顺序组合(PPT示),实现智能判断对与错。
演示学生作品学生参照导学案,尝试设计“智能判断对与错”。
学生完善程序让学生掌握条件的设置方法和技巧。
完整体验Scraino编程的一般过程:构思——编程——调试、修改--分享。
【教学设计】 测测我的运算力
![【教学设计】 测测我的运算力](https://img.taocdn.com/s3/m/6e64bd83caaedd3382c4d3c1.png)
第一单元体验图形化编程4 《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龙口市第二实验小学唐亚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变量的含义和作用,知道随机数积木和逻辑判断积木的功能,清楚用随机数积木设置变量范围和在逻辑判断积木中设置条件的操作步骤。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能够完成添加变量、设置变量范围的操作,能够设置“逻辑判断积木”中的条件,并针对不同的答案给出相应的回复,从而运用课上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设计测试运算力程序,解决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够增强课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养成主动思考、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添加变量并运用随机数积木设置变量范围。
理解并运用逻辑判断积木来判断对错。
2.教学难点:对变量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四、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已经上四年级了,我听数学老师说咱班同学的口算能力特别强,老师想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吗?好,现在请大家坐好,老师要开始出题了!第一题29+31=?谁来回答?他说的对吗?非常好,请坐。
老师再想一个难度大点的,我可想好好想一想,请听好!63+32=?嗯,这道题也难不倒大家。
同学们的回答都很顺畅,但是老师才出这两道题就感觉有点费劲儿了。
我们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每天都要出许多口算题,可把他们累坏了,但我们计算机是最擅长做这样重复的事情,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我们的Scratch软件为一年级老师编写一个进行口算训练的程序,一起来学习《测测我的运算力》。
【设计意图】:教师引用学生最为熟悉的数学学科中的口算题作为导入,为的是更容易引发学生对实际生活问题的思考,从而能够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习惯,提高问题解决意识。
(二)快乐体验环节教师带领学生体验Scratch软件中的小机器人如何出题,让学生感受到机器人出题的方便、快捷和智能。
第4课 测测我的运算力
![第4课 测测我的运算力](https://img.taocdn.com/s3/m/1940f271a6c30c2259019ec8.png)
3.将变量“加数1”和“加数2”的设定值修改为“运算”模块中的。
本活动操作的第一步是创建变量。首先要创建三个变量,两个“加数”,一个“答案丨在创建变量时,变量前的方框是否勾选,决定变量是否显示在场景中。
教师备课活页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板书
设计
测测我的运算力
变量存储数据
教师课堂教学反思
姓名
学科
信息技术
周次
第五周
本节课是Scraino软件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的一课,课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完成教材内两个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操作,通过增加变量的方法让自己的测试程序变得更加"智能〃。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即学生对于"变量〃的理解。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变量例子,例如"星期几〃,如果用一个变量来存储,可以存储为"星期一〃"星期二〃等信息,并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更多变量的例子,让学生真正理解"变量〃的意义。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现实,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评价语言,切不可将学生思维的火花扼杀在萌芽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我来说〃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往往比较缺乏表达问题的能力,所以要从小学阶段就"保护〃好学生表达的勇气,这一点是非常重要.
二次备课
展示导入:
师:今天马戏团里的演员们要进行算术比赛,团长要求小猫负责出题,可是小猫感到很难,它不会呀,这可怎么办?眼看晚上就要进行比赛了,你们愿意帮助小猫吗?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帮助帮助小猫吧!
一、新建变量和运算符号: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第3册《测测我的运算力》优质试讲教案教学过程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第3册《测测我的运算力》优质试讲教案教学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3e58080a910ef12d2bf9e7ca.png)
测测我的运算力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测测我的运算力》,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小丽在干什么呢?师:嗯,小丽在测试妹妹的运算能力呢!都是100以内的加法。
你看小丽累的满头大汗,脸都红了。
师:前面这位同学这,你举手了,是不是有话要说?师:嗯,这样出题解题太麻烦了!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吗?师:这位同学你也举手了,想说什么?哦,对,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scraino 编程软件设计一个测试运算力的小程序啊?师:嗯,你的想法太棒了!请坐。
怎样设计这样一个小程序呢?让我们带着这样一个疑问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测测我的运算力》去寻找答案吧!二、自主探究师:我们要设计这个小程序,首先要知道整个程序的流程是什么?师:你来说,哦,开始--出题--答题--判断师:同学们再想一下,100以内的加法运算,加数1和加数2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动态变化的呢?师:对啊,这里的“数”是没有固定的值的,随时可以发生变化,我们就称之为变量。
(板书:变量)变量可以看作一个盒子,把数字放在里面,用到时取出来。
一个变量只能存储一个数据,两个数据就需要用到两个变量,让两个数相加,实际上也就是把存储在它们里面的数据相加。
师:为了能实现计算机随机出题,我们就先来学习怎么新建变量。
请同学们看任务一:新建变量“加数1”、“加数2”、“答案”同学们可参照课本活动指导,独立完成任务。
有没有信心,好,开始。
师:老师看到大家都端正了坐姿,想必都已经完成了,谁来到前面给大家展示一下呢?师:前排这位同学这,你举手最快,你来分享吧!师:嗯,1、第一步,他先选择“变量”模块,创建三个名为“加数1”“加数2”“答案”的变量。
2、第二步,依次添加三个“将设定为”(变量积木)积木至脚本区,分别将变量对象设置为“加数1”“加数2”“答案”。
3、第三步,将变量“加数1”和“加数2”的设定值修改为运算模块中的“在1到10间随机取一个数”;4、第四步,将“运算”模块中的加法算式拖入变量“答案”的数据框中,然后将变量“加数1”“加数2”拖入到加法算式的“数值”框中。
测测我的运算力
![测测我的运算力](https://img.taocdn.com/s3/m/9663461076c66137ee0619aa.png)
(4)分别将变量对象设置为加数1,加数2,答案。
(5)将变量加数1,加数2的设定值修改为运算模块中的在1-10间随记取一个数。(随机数“积木”)
(6)将运算模块中的+拖入变量答案的数据框中。
(7)然后将变量加数1加数2拖入到加法算式的数值框中。
3.问……并等待回答积木
教后
反
思
(8)设置好以上程序后运行程序,那么我们设置好了简单变量的运算。
2.智能判断对与错
(1)用“侦测”模块中的问……并等待语句提示做题者输入答案。
(2)用“控制”模块中的“如果……那么……否则”积木,就可以让电脑比较做题者输入的答案与电脑计算出来的答案是否一致。
(3)显示与隐藏变量,勾选变量前面的小方框。
备课人
靖婷婷
课题
4.测测我的运算力
课型
新授
课时
1
目标
了解变量的作用,能够运用变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逻辑判断积木中条件的设置;通过设计测试运算力程序,体验智能系统的实现方法。
重难
能够运用变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逻辑判断积木中条件的设置;
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极域电子教室、Scraino软件
三、拓展思维,发展创新
1.修改随机数取值范围,让电脑能够呈现100以内的加法算式。
2.用“声音”模块替换呈现中的说模块,让电脑能根据判断结果发出不同的提示声音。
3.修改程序中的哪一部分可以实现减法运算?如果被减数比减数小怎么办?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测测我的运算力
1.变量
2.随机数积木
教法
小学信息技术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42894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c.png)
小学信息技术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标题:培养小学生的运算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概述:运算力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运算力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本篇文章将针对小学生的运算力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结合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一种全面发展学生运算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定:1.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以及运算中的常用技巧;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其运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3. 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进行数学运算,并理解信息技术在运算过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a. 数的认识与辨别;b. 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c. 运算中的常用技巧和口算方法。
2. 教学方法:a. 情境化教学法: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b. 游戏化教学法:通过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巩固运算的知识和技能。
c.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电子课件等信息技术工具,提供视觉化、多媒体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
三、教学步骤:1. 引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四则运算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与演示:a. 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用PPT或电子课件呈现数的概念与辨别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的基本概念。
b.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的讲解与演示,结合具体例子进行操作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运算规则和技巧。
3. 游戏与实践:a. 设计数学游戏,如计算比赛、数独、口算闯关等,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巧。
b.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在线口算竞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口算练习,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检查与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个人练习等方式检查学生对于四则运算的掌握程度,解答学生的疑惑,进一步加深对运算的理解。
小学信息技术_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_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bfd8f64700abb68a882fb9d.png)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三册《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建立新变量,并利用变量进行计算。
(2)掌握逻辑判断“积木”中条件的设置方法和技巧。
(3)学会使用侦测模块中的“询问......并等待”、“回答”积木。
2.过程与方法根据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并实践,在任务驱动的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学会自评和他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Scraino设计、测试运算力的程序,掌握智能系统的实现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学生对Scraino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和探究能力。
【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新建变量,为变量赋值。
2.教学难点:变量积木和运算模块中积木的组合运用。
【教学准备】红蜘蛛教学广播系统、Scraino软件、教学课件、微视频、学习评价软件。
一、情境导入1、听说我们班同学都是计算小能手,所以老师用Scraino设计了一个测试运算力的小游戏(它不仅能够自动出题还能判断是否正确)出题考一考大家,同学们敢不敢接受它的挑战?师生一起玩“小猫出题”,进行互动,激发创作热情。
2、我们一起看题,看谁反应最快!师生一起玩“测试运算力”的小游戏,进行互动,激发创作热情。
(单击绿旗开始执行程序,我们会发现加数1和加数2都会随机显示为1-50之间的数,从而实现小猫自动出题。
当输入的答案正确,小猫说:“恭喜,你的答案正确!”否则,答错时小猫说:“答案错误,继续努力!”)同学们,小脑瓜转的真快,反应真灵敏。
你想不想自己来能当主考官,用Scraino设计一个测试运算力的小游戏,考一考你的小伙伴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测测我的运算力》。
板书:测测我的运算力。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一起玩“测试运算力”的游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顺利的引出课题。
二、范例研习,分析游戏(一)探究游戏流程,认识变量1、我们要设计这个小游戏,首先要知道整个游戏的流程是什么?生答:开始——出题——答题——判断。
小学信息技术_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_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152cca6ba0d4a7303763a0b.png)
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目标:1.了解变量的作用,能运用变量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逻辑判断“积木”中条件的设置方法和技巧3.通过设计、测试运算力程序,掌握只能系统的实现方法,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变量的使用和理解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传统出题方法与先进出题方法的对比,通过对比,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请面向老师坐好,我们准备上课了!上课!请坐!师:同学们,听数学老师说,咱们班同学的口算能力特别强,丁老师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男生女生轮流抢答,男生作答的时候女生来判断对错,女生回答的时候男生判断,听懂了吗?(老师抽,不说话男女生各练习两个)大家果然很厉害!为了带大家做这个小游戏,老师可费了不少劲做准备呢,我要准备纸质的加数题卡,还得麻烦同学来当评委判断对错,有一只小猫说,你们这样做太麻烦了,这些事情我一个人就能快速地全部搞定!你们想不想见识一下它的本领呢?快快把它请出来吧!大家一起来体验一下,怎么样?智能吧!你想不想学着设计一个?好,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个这样的智能程序,测测自己的运算力吧(板书课题:测测我的运算力)。
二、做中学下面请大家来大胆猜一猜,要设计这样的一个运算程序,应该有哪些步骤?生:要有数,要列算式,要智能判断对错;(板书:数、算式、智能判断对错;)师:再仔细观察一下程序中的加数,你发现了什么?生:数在不断变化师:你知道下一次将出现什么数吗?师:对啊,猜不到,这些数都是随机变化的;在程序中,我们要把这些随机数存储下来,就要用到我们的第一个新朋友——变量。
怎样创建一个变量呢?活动一用“变量”存储数据出示要求:1、根据课本22页活动指导中的第1步的提示,新建变量;2、继续根据活动指导中2、3、4步的提示,给变量设置合适的参数值;3、完成的同学,帮助组内有困难的同学;4、时间6分钟。
师:时间到,请所有同学双手平曲放桌上;我们让一名小老师来演示一下他的设计过程,一定要说清楚使用的是哪个模块中的哪个积木;生:边说边演示新建变量(演示过程,最后强调把答案前的对号去掉,不然答案接着就在舞台上),师将相关板贴贴到黑板上;师(发现错点):老师在巡视中发现有个同学是这样设计的,我们来运行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呢?哦,他把“将---设定为”积木用成了“将----增加为”,原来不同的积木有不同的功能,我们在设计程序的时候,要根据需要合理选择;好了孩子们,看黑板,刚才我们通过创建加数1,加数2和答案三个变量,并给它们赋予合适的参数值,实现了随机出题的效果;总结提升语:所以变量就像一个容器,它能存储不断变化的数据。
泰山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
![泰山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aa9c0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8.png)
泰山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测测我的运算力》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运算练习,巩固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通过有趣的卡通插图和丰富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规则,但对一些复杂运算的技巧和策略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规则,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运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运算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难点:学生能通过策略和技巧,解决一些复杂的运算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分组合作法”等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卡通插图和练习题的PPT,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2.练习题:准备一些四则运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小组分工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和责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卡通插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一些四则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解题情况,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复杂的四则运算题目。
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测评
![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测评](https://img.taocdn.com/s3/m/b2464f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6.png)
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测评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为了评估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水平,学校和教育机构经常会进行数学运算能力测评。
一、数学运算能力测评的重要性数学运算能力测评是评估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测评,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强项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学习计划的调整。
同时,数学运算能力测评也对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数学运算能力测评的内容数学运算能力测评主要包括基本的数学四则运算、百分数、比例、分数、整数、小数、平方根等方面的应用题目。
其中,四则运算是数学运算能力的基础,是其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石。
而百分数、比例、分数、整数、小数、平方根等的应用题目,则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进行考察。
三、数学运算能力测评的方法1. 笔试形式数学运算能力测评可以采用笔试形式进行,学生通过纸上作答,完成一系列数学题目。
这种形式可以客观、全面地评估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但是需要考虑试卷设计的科学性和区分度。
2. 电子测评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测评已经成为一种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数学运算能力测评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上的软件或者网页完成作答,并进行自动化评分和数据分析。
这种方法既节省了人力资源,又提高了评估效率。
四、数学运算能力测评的意义1. 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运算能力测评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运算薄弱环节,帮助学生和教师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针对性的教学辅导。
通过定期的测评,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
2. 优化教学策略数学运算能力测评为教师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帮助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有效地应用测评结果,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质量。
3. 评估教育质量数学运算能力测评是评估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测我的运算力观评课报告
![测测我的运算力观评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925de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a.png)
测测我的运算力观评课报告前言本次观评课主题为“测测我的运算力”,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计算能力进行测试和评估的课程。
运算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因此,对自己的运算力进行评测和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从个人体验和课程学习效果两个方面来进行介绍、分析和总结。
个人体验在参加本次观评课之前,我以为自己的运算力还不错。
但是在接受了测评环节后,我才发现自己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之处。
在第一个测评环节中,我需要快速计算两数之和或两数之差,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个环节充分考验了我的口算和注意力,可我做得并不好。
往往在追求速度和正确率之间做出了牺牲,最终答错了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
在第二个测评环节中,我需要快速对比两个数字的大小,并选择正确的符号进行填写。
这个环节虽然比第一个环节要简单一些,但是在面对一些小数和负数时,我还是会出现失误。
在总体评分环节中,我获得了评级为“普通”。
虽然我不太满意我的评级,但是这个数量级的分数也确实反映了我现阶段的实力水平。
课程学习效果在整堂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口算能力和注意力的基础知识,这让我对自己在口算方面的“短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老师还讲解了一些弥补短板的方法和技巧,如多花时间练习口算、多注意运算符号和特殊数字等等,这些技巧可以在课后的练习中进行实践。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观评课程的学习,我对自己的运算力水平和短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课堂中老师讲解的技巧和方法也让我有了更加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案。
希望通过这些练习,我能够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
小学信息技术-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课件设计ppt
![小学信息技术-测测我的运算力教学课件设计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6626f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7.png)
(2)看看测试者输入的答案与电脑计算 出的答案是否一样。
(3)如果一样那么提示回答正确;否则 提示回答错误。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三、计算求和
思考:修改程序 中的哪一部分可 以实现乘法运算?
创建3个变量: 加数1 加数2 答案
思考:1、隐藏变量 2、重命名 3、删除变量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三、计算求和
任务二:设置变量的值(可参照课本22页活动指导)
三、计算求和
任务三:智能判断对与错(可参照课本23页活动指导)
1、隐藏答案变量;
2、判断对错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1)询问测试者答案是多少?测试者回答。
再见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四、谈收获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数学运算能力测试
![数学运算能力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52e4b6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5.png)
数学运算能力测试数学运算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日常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不仅需要了解他们的计算速度,还需要考察他们的思维灵活性、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方式。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数学题目,对读者的数学运算能力进行测试。
一、整数运算1. 计算:108 ÷ 4 × 6 + 15 - 27答案:712. 简化:(3 + 4) × (2² - 5)答案:-73. 求解:5 × (12 - x) = 80,求 x 的值答案:-4二、分数运算4. 计算:1/2 + 3/4答案:5/4 或 1 1/45. 计算:2/5 × 3/8答案:3/20 或 0.156. 求解:1/(x - 2) + 1/(x + 2) = 1/3,求 x 的值答案:x = 5 或 x = -5三、小数运算7. 计算:0.2 × 0.3 + 1.5 ÷ 0.5答案:2.18. 计算:3.6 ÷ (0.2 × 2)答案:99. 求解:0.5x + 0.25 = 3,求 x 的值答案:x = 5 或 x = 10四、代数运算10. 计算:(a + b)² - a² - 2ab答案:b²11. 解方程:2x + 3 = 9,求 x 的值答案:x = 312. 解方程组:2x + y = 73x - y = 5求 x 和 y 的值答案:x = 2,y = 3五、几何运算13. 计算三角形的周长:边长分别为15 cm、20 cm、25 cm的三角形答案:60 cm14. 计算圆的面积:半径为5 cm的圆的面积答案:78.5 cm²15. 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分别为4 cm、6 cm、8 cm的长方体的体积答案:192 cm³通过以上题目的测试,我们可以看出数学运算能力的强弱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备课
精品文档,安心下载,
放心使用
本学期总第课时
本单元(课)课时授课日期主备人
课
题
测测我的运算力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Scraino变量的作用,能运用变量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逻辑判断积木中条件的设置方法和技巧。
3、通过设计测试运算力程序,掌握智能系统的实现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变量的设置和运用。
教学难点:条件判断的使用技巧。
教案复备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笔的运用,使用画笔编写程序,画出漂亮的图形,
而且还能旋出更好看的图形。
这节我们这学习设置变量,并使用变量设计程序,来一次智能出题,看看我们的运算能力。
二、新授内容
(一)变量介绍
变量可以看成一个盒子,把数字放到里面,用到时再取出来。
(相
当于一个未知数)
见课本21页三位同学的对话。
找三位学生分别扮演,进行对话,了解变量的使用。
(二)让电脑出题
分析:课本21页上面的做中学内容。
数据的随机出现,另外是判断。
步
教案复备骤
(三)创建变量
创建变量时,应写明变量名称。
点数据―――新建变量。
注意建好三个变量后,变量前面的方框如果打上勾,那么舞台会
显示,不打勾,不显示。
教案复备(四)模块的运用
这里使用到了数据模块、侦测模块和运算模块,各个模块的功能不
一样,要综合运用才能完成运算。
简要介绍各个模块能用到的命令。
(五)运算编程
一步跟着一步的让学生跟着操作。
最后验证效果。
三、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变量的设置和使用变量编写一个运算程序,在这里
用到了数据模块、侦测模块和运算模块,各个模块的命令不同,产
生的效果也不同,应多加练习。
板书设计测测我的运算力
1、变量介绍
2、编写运算程序
作
业
自己在家中试着编写程序。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