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直观体验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一、说教材
简单了解一下本册教材的内容体系:我们知道,三年级下学期是《品德与社会》的第二学期,这册教材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是由近及远、逐步拓展学生视野。
第一单元,“话说社区”;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内容涉及自己的家乡以及周边城市;第三单元,“东西南北中”,内容范围扩大到了我们的祖国;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就是认识整个世界。
教材这样编排,正是随着认识领域的扩展,螺旋上升,逐步丰富内涵。
而今天《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一课就是第三单元“东西南北中”里的第二课,是在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和家乡,并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放眼整个祖国。
这一课,学生有了前一课对祖国行政区的认识,以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自然、人文景观为代表,并要求学生能够适当延伸拓展,开阔视野,在增进对祖国的了解中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纵向来看,它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体系中有着衔接作用,既是对一二年级初步认识祖国版图,地域气候特色的一个深入,又是对以后五十六个民族和国情国防认识的一个认知基础,爱国基调。
二、说学生学情
三年级学生在一二年级《国庆节》、《我爱五星红旗》等等《品德与生活》课的学习中,对祖国的幅员辽阔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在这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我国的行政区》中,了解了祖国的版图,体会到了东方大国的强大,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但是,这个基础还不够,因为学生对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只知其名,却缺乏感性的认识,他们之中有些根本就没有走出过嘉兴,更不要说亲近祖国的大山大河了。
所以,一旦课前准备的不充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融入课堂氛围,在情感激发方面也会较难达成目标。
三、说课时分配和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是,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二是,搜集整理关于祖国锦绣河山的名诗名句;三是,保护长江、黄河。
基于这三个内容量大和学生学情,我把本课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这样,第二课时就
能集中于祖国各处风光人文资料的展览和保护环境的实践导行。
而第一课时,除了了解祖国的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外,还要知道我国是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
所以,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道我国是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
2、初步了解祖国的长江、长城、黄山及黄河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的自信心。
这一课时的重难点确定为:
1、初步了解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领会它们能成为中国锦绣河山、灿烂文明的象征的原因,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2、指导和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为了攻克这两个重难点,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设计。
四、说教学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注意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搜集信息,搜集关于祖国锦绣河山和文明成就的名人言论、诗词等。
这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之中,去感受、去体验,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
其次,本课时教学还注重了学生的直观体验和情感激发。
刚才学生学情分析中提到过,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图片、数据、诗词、歌曲、动画演示等直观体验的教学方式,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加深对长江黄河等的了解。
第三点就是注重学生自主参与,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上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掌握知识,充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能力。
这一点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会有提及。
五、说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我设计了三个大环节.
(一)、激情导入
我是这样设计的:
1、谈话:同学们,我们中国人和龙很有渊源,都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你知道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藏着哪些龙吗?下面我们来听一听这首《大中国》。
播放《大中国》的音乐。
生反馈。
(板书:长江,黄河) 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中国龙。
大家在地图上把长江和黄河找出来。
(请一生从中国行政地图中找找长江和黄河。
)
2、初步认识黄河和长江:看地图动画演示长江黄河流程。
你看黄河是什么样子的?长江又是什么样的?那么我们用不同颜色的笔,去画一画它们的模样。
(描一描,反馈)
(设计意图)长江、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是我国源远流长灿烂文化的发源地。
我以歌曲《大中国》引入,寻找中国的两条巨龙,长江与黄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题。
然后动画演示,还有学生动动笔,描一描长江、黄河,都能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这两条巨龙的位置以及流向特点。
(二)、美景动情
我是这样设计的:
1、创设情境,小游客游长江
⑴认识长江:我们先来认识长江吧。
看这条巨龙横穿祖国的东西大地。
全长6393千米,成为了我国第一大河。
你知道长江是从哪儿来的吗?它又奔向哪里?仔细听这首《长江之歌》。
交流反馈:它是从青海的各拉丹冬雪山走来的,最后奔流到东海。
各拉丹冬雪山上的雪融化成了淙淙流水,经过了许多的省,市,自治区。
最后流入东海。
我们一起来找一找长江都经过了哪几个省,市,自治区。
⑵长江之旅:长江所到之处风景如画,我们去欣赏长江沿岸的风光吧!各位小游客坐稳了,游船正式起程了。
我们第一站来到了青海,长江的源头就在这里,长江源头的这段河流,我们叫它沱沱河。
它就在各拉丹冬雪山边。
那儿的景色可迷人了。
让我们一睹为快。
(点击:各拉丹冬雪山游览点)
我们继续前进,去湖北省,看看长江中游的风景。
(点击:湖北游览点)这里有著名的长江三峡。
这是瞿塘峡,这是巫峡,这是西陵峡。
在这里还有一个很伟大的水利工程就是三峡水电站。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从1993年开始建造,到2009年完工,建造时间是17年。
为了这个水利工程,我们很多老百姓移民到别的省去居住。
我们的船再继续前进,现在来到了长江下游。
这里有我国最繁华的都市——上海,它是长江进入海口。
那儿是怎样的一派风光呢?(点击:上海游览点)
师小结:我们经过了这次长江之旅,你心里有什么想要说吗?(3)古诗欣赏:
长江,我们的母亲河,从源头的沱沱河,到风光旖旎的长江三峡,到繁华的入海处--上海市,多少年来,不知引发了多少人的奇想,留下了多少赞美的诗篇,让我们一起来赞美长江吧!
(4)导游考考你:
欣赏了美丽的长江,现在该认真回答导游的几个问题。
看哪个小组表现最棒。
A、长江源头是()河;
B、长江的中游有美丽的()风光;
C、长江的入海口是()市;
D、长江经过()个省、市、自治区;
E、长江全长()千米。
(设计意图)在认识长江时,通过扮演游客的角色让学生在活动中对长江的景色有个充分的感性认识。
千古流传的诗词名句,让学生对祖国的这条巨龙增添敬畏、崇敬之情。
“导游考考你”这一环节,让学生对长江的认识有一个系统的梳理。
2、创设情境欣赏黄河
⑴认识黄河:
引入:现在大家一起来到祖国的北方,去欣赏祖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的壮观景象。
观赏录像。
教师介绍:黄河全长5464千米。
它的源头在青海的巴颜喀拉山。
它又经过了哪些省,市,自治区呢?我们来找找。
(有9个)最后流入渤海。
⑵那么黄河有哪些景观呢?黄河景观:壶口瀑布、小浪底风景区、郑州黄河风景区等,你的感受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形容!
⑶观赏黄河
现在我们就去观赏黄河最佳的地点——壶口去欣赏黄河的风光。
老师推荐了一位小导游来向大家介绍。
⑷学生当导游介绍黄河:
A、各位游客,大家随着我一起去黄河边走走吧。
看黄河的壮观景象,准会给你带来惊喜。
来吧!
B、这是著名的壶口瀑布,奔腾的黄河水就从这五十多米宽的“壶口”猛跌落到几十米的河底,形成极为壮观的壶口瀑布;然后翻起滚滚波浪,飞流直下。
唐朝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是在说此景。
每年都有不少的游客来观赏这壮观的景色。
你看这里还有一条美丽的彩虹呢!
C、冬天的壶口瀑布,也很美丽,你看那奔腾咆哮的黄河水不见了,只见河面上结着厚厚的冰,挂着长长的冰柱。
(设计意图)做游客、做导游,都是为了让学生对黄河有一个充分的感知感悟,进而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系统介绍知识的能力。
同时也是一种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方式。
3、多名小导游介绍搜集到的长城、黄山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简略)(续板书:长城黄山)
(设计意图)考虑到时间问题,这一步我做了详略处理。
以长江黄河的内容为主,观赏长江黄河的图片和诗词材料,给了学生形象的视觉效果,让学生感受到了长江黄河的美丽与壮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同时,也不能够完全放弃黄山和长城的教学内容,因为长江和黄河它们代表的仅仅是江河,我国的山川、名胜并不包含在内。
所以教学时,这一步我打算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角色,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图片资料和文字材料,让学生对这两处山川美景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这样的详略处理,既是选择性处理教材,又能让学生领会它
们能成为中国锦绣河山、灿烂文明的象征原因,也就激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三)、总结、活动指导
我是这样设计的:
1、同学们,欣赏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壮丽雄姿,聆听了老师和同学的补充介绍,我们能感受到它们的壮美!但是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仅是我国锦绣山河中最有代表的一部分,其实,在我国还有数不胜数的名山大川,你知道哪一些?(续板书:锦绣河山……)
2、今天,我们就去找找这些祖国各处风光景物的图文资料。
方法引导:
(1).你打算如何完成“风景线”、“山川颂”的搜集要求?阅读搜集要求。
(2).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资料?(推荐“百度百科”这个门户网站)
(3)、提示:风景图片、门票、明信片等可以收入“风景线”,诗词可以收入“山川颂”。
(设计意图)方法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搜集图文资料,也能独立进行归类整理,锻炼了学生的资料搜集整合能力。
同时,“百度百科”这个网页里的资料准确又详尽,介绍给学生,不仅品德课能使用,以后对其他课程的资料搜集也是很有帮助的。
六、说板书
长江黄河
锦绣河山
长城黄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