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黄鳝产卵量
黄鳝繁殖技术
黄鳝繁殖技术黄鳝是一种淡水鱼类,也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黄鳝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黄鳝繁殖技术对于保障黄鳝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鳝繁殖技术。
一、黄鳝的生殖特点1. 黄鳝的性别:雌雄异体。
2. 黄鳝的生殖器官:雄性有精巢和输精管,雌性有卵巢和输卵管。
3. 黄鳝的繁殖季节:春季到秋季是其主要繁殖期。
4. 黄鳝的产卵方式:黄鳝属于半洄游性底栖生物,在产卵时会选择适宜的底质进行产卵。
二、黄鳝繁殖技术1. 配对选种为了提高黄鳝幼苗的品质和数量,应该进行配对选种。
选择体型健壮、外貌美观、生长快速、抗病能力强等优良品种进行配对。
注意避免近亲繁殖,防止基因突变和遗传缺陷。
2. 繁殖场的建设黄鳝的繁殖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所以在建设繁殖场时应该选择水质清澈、水温适宜、水流缓慢的河流或池塘。
另外,还需要建造适合黄鳝生长和繁殖的栖息地,如沙滩、岸边等。
3. 饲养管理黄鳝是一种底栖生物,在饲养时应该注意提供适合其生活习性的环境。
喜欢在泥沙中觅食,所以在养殖池中要保持一定淤泥层。
另外,在饲料方面要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饲料,并注意控制喂食量。
4. 产卵管理为了提高黄鳝产卵率和幼苗成活率,应该进行科学管理。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产卵底质,如沙滩或岸边等。
其次,在产卵期间要保持水温稳定,并及时更换水质,保证水质清洁。
最后,要注意检查和清理产卵底质,避免底质污染和细菌滋生。
5. 幼苗管理黄鳝幼苗出生后需要特殊的管理。
首先要保持水温稳定,并及时更换水质,保证水质清洁。
其次,在饲料方面要选择适合幼苗口感的饲料,并注意控制喂食量。
最后,要定期检查幼苗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6. 疾病防治在黄鳝养殖中,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常见的黄鳝疾病有白点病、细菌性感染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应该加强养殖池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并注意提高养殖密度和饲料营养成分的平衡。
三、总结黄鳝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鱼类,在养殖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操作。
提高黄鳝产卵新招
一种提高黄鳝产卵率的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黄鳝产卵率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郭强,刘红,郭飞
申请号:CN201611079924.0
申请日:20161130
公开号:CN106719134A
公开日:
2017053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鳝鱼产卵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选择2m×2m×3m的产卵网箱,每个网箱中放入36尾,其中雌鱼16尾,雄鱼20尾,亲鳝的平均体重为70g,并在水箱中栽种水草;(2)向每个产卵网箱的水中添加200‑300g水质改善液;(3)每天每个产卵网箱中投放
120‑140g鲜鱼块,鱼块来自黑鱼肉,鱼块在投放前,将其放入营养液中浸泡2‑3小时;(4)亲鳝产卵期间,保持水温为23‑25℃。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有效的促进黄鳝亲鱼间的交配产卵,提高黄鳝的性腺功能,进而增加了产卵数。
申请人:蚌埠市渔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33300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城关镇华府.御水湾小区23号楼2单元1004#
国籍:CN
代理机构: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李显锋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如何提高黄鳝产卵量
如何提高黄鳝产卵量养黄鳝要得到较好的效益,必须自己养种鳝。
黄鳝繁殖技术难度较大,在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了提高黄鳝产卵量的几项关键措施。
1.营造良好环境。
在黄鳝池里种植水草,如水稻、水浮莲、水花生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以利于亲黄鳝产卵。
2.调好水质水位。
亲黄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湖水或地下水,pH值应在6.2~7.8之间,水深20cm~30cm,新水池要进行脱碱处理。
3.放养密度要适当。
亲黄鳝个体要适中,最好选择100g~150g的黄鳝作产卵亲鳝,雌雄比例为1∶3~4,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0条左右。
4.投喂饲料要合理。
亲黄鳝繁殖季节在4月至9月,要投喂蛋白质较高的饲料,如鱼浆、蚯蚓等,同时搭配亲黄鳝全价配合饲料。
性成熟的亲黄鳝经过高蛋白饲料投喂后,一般5天~7天就会产卵,卵产在草或石头边,只要有白色泡沫就是亲黄鳝的产卵巢。
5.掌握好水温。
产卵季节,每天早上要巡池,发现有白色泡沫的卵巢,应将其轻轻地移人孵化池,采用微流水孵化。
受精卵吸入后膨胀到4mm左右,孵化时间随水的温度高低而变化,一般为1天~7天,水温25℃时,6天可全部完成。
幼苗孵出后,水温28℃经10天左右,体长达26mm,卵黄囊还没完全消失;再经过7天~10天卵黄囊就会完全收完,开始摄食水中浮游生物,可适当少量投喂小水蚯蚓。
经过35天左右,幼鳝生长至5cm~6cm,就可放入饲养池饲养,必须大小分开投放。
6.定时定量投喂。
不论是产卵亲黄鳝还是刚孵出的小苗,都要定时定量投喂。
产卵鳝每天投喂2次,早上8时左右、下午6时左右各投喂1次,每次喂量为亲黄鳝总体重的2%~3%。
幼苗每天在下午5时~7时投喂1次。
黄鳝养殖该如何提高产量?提高黄鳝养殖产量的方法
黄鳝养殖该如何提高产量?提高黄鳝养殖产量的方法黄鳝近年来深受水产养殖户欢迎的养殖项目,属于名贵的淡水鱼品种,不仅肉质细嫩,且营养价值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有着很高的养殖价值。
而在黄鳝的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做好地址、食料等方面的养殖工作十分重要。
那么,黄鳝养殖该如何提高产量?现将提高黄鳝养殖产量的方法介绍如下。
提高黄鳝养殖产量的方法1.选择地址:黄鳝池选择在安静、避风、向阳、近水的地方,大小可根据准备饲养苗种的数量而定,池壁尽可能的多修孔道以便黄鳝打洞潜伏,池底用含有机质较多的泥土,土质要求松软适度且厚度在15厘米左右,对经改造的沟、渠、涵一定要清淤。
此外高度不能低于1米,有条件的可砌围墙加以保静。
2.放水营造:地址选择完后用适量生石灰对全池消毒,7-10天后放水营造自然环境,池中可栽植一些漂浮植物,池周点缀适量杨柳树,待10-20天每米2面积放养3-5尾小鱼小虾,使池中充满生机,切忌不要用井水,因为井水不但含氧量低,而且井水中的许多矿物质容易使鱼池的环境与周围环境不合。
3.分批放养:在当年春分之后捕捉当地的一些野鳝投入池中,使它们先“安营扎寨”。
如果养殖户不急于求成,待15天左右,放养一批亲鳝,因为它繁殖力强,一次投放,可以连续捕捉,以每平米12对最佳。
以后,养殖户可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再分批投放,但总数量每平米不得大于20尾。
4.修筑跑道:黄鳝在黑夜或雪雨天很想另觅“居地”,为顺其自然可在池旁修筑1-2条“跑道”(可在建池中同时进行),跑道可采用水泥管(密封,不要灌泥,长度在2-3米)回环入池,或通向另一鱼池,使黄鳝的野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生长。
有条件的还可利用跑道灌水,让黄鳝嬉戏,增强体质。
5.喂好食料:春夏交替之际是黄鳝生长最快的时候,可投喂螺蛳肉、蚯蚓、河蚌肉、蝇蛆、螟虫、动物内脏等。
秋季除上述饲料外,适当投喂一些麸皮、煮熟的小麦、蔬菜叶和小浮萍等植物性饲料,切忌投喂太多或变质饲料。
黄鳝养殖如何提高产量
黄鳝养殖如何提高产量黄鳝又被叫做鳝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产动物。
黄鳝的营养价值是非常丰富的,而且还有着一定的药效作用。
所以市场需求在不断上涨,因此对产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大。
所以提高黄鳝的产量是很多农户的当务之急。
那么怎么做才能够有效的提高黄鳝的产量呢?下面就跟专业人士一起来看看吧!1、场址选择场址的选择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黄鳝的产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黄鳝的养殖场址不宜选择在吵闹、风大、荫蔽且水源不足的地方。
根据饲养数量要控制好养殖场的大小。
然后在四周墙壁上多打孔道满足黄鳝的生活习性。
在池底要铺入适量肥力充足的泥土,保证土质足够松软,厚度控制在15cm左右2、合理放水在选好场址之后要对池塘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工作,消毒用剂以生石灰为主。
大约一周左右后再向池塘中放水,为黄鳝营造一个仿野生的生活环境。
在池塘中要适当栽植一些水草及漂浮植物。
有条件的可以在池塘周围栽树。
然后大约3周左右后在池塘内放入适量的鱼虾,为黄鳝提供充足的饵料,促进黄鳝的生长,提高产量。
3、分批放养黄鳝的放养工作最好是分批进行,这样能够使黄鳝尽快的适应养殖环境,进行繁殖。
在准备好池塘之后,在春分过后可在田中捕捉野生的黄鳝,放入池塘中。
然后在半个月左右后再放入一批亲鳝。
因为亲鳝的繁殖能力是比较强的,能够连续捕捞多次。
所以我们在放养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资金及承受能力合理分批放养。
4、饵料管理我们在养殖黄鳝的时候要注意了解好习性。
一般在春夏换季的时候,是黄鳝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
这个时候可适当提高饵料的质量,例如螺蛳肉、蚯蚓等。
并且还可以适当饲喂麸皮等草料,满足黄鳝生长对营养需求的全面要求。
在投喂饵料时要注意定点,不要轻易改变投喂地点。
然后也要注意投喂时间,不可在中午及太阳下山后进行。
5、疾病防治在选择鳝种时要注意以本地的鳝种为主,因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但是要注意不可选择有伤口及疾病的鳝种,防止感染传染疾病。
在投放鳝苗前要注意对鳝苗做好消毒工作,利用漂白粉等浸洗。
提高黄鳝繁殖力及健康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成果
提高黄鳝繁殖力及健康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
究成果
黄鳝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淡水鱼类,在养殖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为了提高黄鳝的繁殖力和健康高效养殖水平,需要进行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研究成果:
1. 繁殖环境优化:通过调控温度、光照和水质等因素,构建适宜的繁殖环境,促进黄鳝的生殖行为和繁殖成功率。
研究成果可能包括合适的孵化温度范围、最佳的光照强度和周期,以及适宜的水质参数。
2. 饲料配方研究:通过研究黄鳝的饮食需求和消化吸收特点,开发适合黄鳝生长和繁殖的营养配方。
研究成果可能包括合适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比例,以及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方案。
3. 繁殖季节调控:通过调控光周期、温度或其他适当的方法,控制黄鳝的繁殖季节,以实现规模化养殖和增加产量。
研究成果可能涉及季节调控的具体方法和最佳操作流程。
4. 疾病防控研究:黄鳝养殖中常常会出现病害问题,如寄生虫、细菌感染等。
研究可以聚焦于黄鳝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包括疫苗研发、药物预防和治疗方法等。
5. 遗传改良研究:通过选择优良品种、优化育种方法等手段,提高黄鳝的繁殖力和生长性能,为养殖业提供高质量的种苗。
研究成果可能包括黄鳝遗传指纹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评估和亲本选择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黄鳝的繁殖力和健康高效养殖水平,为黄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提高黄鳝产量需要掌握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提高黄鳝产量需要掌握的养殖技术有哪些?黄鳝又叫鳝鱼,体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
头长而圆,常生活在稻田、小河、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那么提高黄鳝产量需要掌握的养殖技术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一、网箱设计1、网箱结构箱体要求质量好,网眼密,呈中型敞口式。
网箱面积20米2左右;网箱长5.4米,宽3.4米,高1.0米,其水上部分为0.4米,水下部分为0.6米。
网箱设置最少要求在水深1.5米以上。
新制的网箱放入水中,必须经过3-5天浸泡,有害物质散发消失后方可放养鳝种。
2、网箱设置箱体用支架固定在水中,支架为毛竹和角铁、网箱悬挂在支架上,网箱上四角连结在支架的上下滑轮上,便于网箱升降、清洗、捕鳝,网箱内鳝群栖息环境随水位变化而变动、箱体之间相隔宽1.5米。
在南昌市水产养殖场桃溪水产队一口2100㎡精养鱼池内共设置了26个网箱,箱体总面积520㎡。
二、鱼池的选择鱼池网箱养殖黄鳝,就是将网箱设置在理想的鱼池中进行。
黄鳝对环境适应性较强,为底栖生活,它喜栖于腐殖质多的浅水水体中。
鱼池是网箱养殖黄鳝的栖息环境,环境条件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黄鳝的生长,网箱养殖黄鳝的鱼池,要求符合精养鱼池条件:1、鱼池的面积5亩左右为宜,池深3米,水深2-2.5米;水中无杂物,透明度15-20厘米,鱼池底部要平坦,向排水方向稍倾斜;鱼池排灌自然,避免串灌,预防疾病传染。
2、鱼池用水泥或石块护坡更好。
3、鱼池地势要稍高,背风向阳,周边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不受污染。
4、鱼池方向东西向,这样可增加鱼池日照时间,溶氧充足,有利于鱼池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黄鳝养殖池中保持一定的肥度,对提供溶解氧有利,因溶解氧的主要来源于水中的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水中溶氧3米g/L以上时,黄鳝活动正常,同时也有利于鱼池中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生长繁殖,增加黄鳝对浮游动物的摄食量。
东西向对避风有好处,可减少南北风浪对鱼埂冲刷和网箱的飘打。
黄鳝养殖技术进阶如何进行繁殖与孵化
黄鳝养殖技术进阶如何进行繁殖与孵化黄鳝养殖技术进阶:如何进行繁殖与孵化黄鳝养殖作为一种传统养殖业,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然而,如何进行黄鳝的繁殖与孵化一直是广大黄鳝养殖者所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黄鳝养殖技术的进阶方法,详细阐述黄鳝的繁殖与孵化过程。
希望能对黄鳝养殖者有所帮助。
1. 选种与配对黄鳝的选种与配对是繁殖的基础。
首先,选择具有良好生长特性和疾病抗性的黄鳝,确保品种的优良性。
其次,配对时应注重雄性和雌性的血统匹配,以提高后代的遗传质量。
2. 确定繁殖环境为了保证黄鳝繁殖成功,需要提供合适的生态环境。
黄鳝繁殖要求水质清洁、水温适宜、氧气充足。
在养殖池或槽中,应当设置适当的水草、石块等,提供合适的栖息地。
3. 促进产卵为了促进黄鳝产卵,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控制水温在25-28摄氏度,增加黄鳝的产卵意愿。
其次,增加黄鳝的饵料摄入量,提供多样化的饵料,如小虾、鱼饵等。
同时,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刺激黄鳝的生殖激素分泌。
4. 收集与处理鳗卵当黄鳝产卵后,需及时收集和处理鳗卵。
首先,在产卵季节将产卵良好的母鳗和父鳗分别放入产卵箱中,保证鳗卵的质量。
然后,使用细网将鳗卵收集起来,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消毒、除去杂质等。
5. 孵化过程对于黄鳝的孵化,需注意以下环节。
首先,将处理过的鳗卵放入孵化箱中,保证水温控制在28-30摄氏度。
其次,确保水质清洁,提供适当的氧气。
同时,每天检查孵化箱内是否有死亡的鳗卵,及时清理并记录。
孵化期一般在7-10天左右。
6. 幼苗养殖孵化后的黄鳝幼苗需要特殊的养殖管理。
首先,给予适当的饵料,如小型浮游生物等。
其次,定期更换水质,保持生长环境的卫生。
此外,注意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疾病和异常情况。
7. 生长与销售黄鳝的生长期一般为3-4个月左右,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饲养管理。
定期清理养殖场的环境,确保水质清洁。
适当调整饵料配方,提供高蛋白质的饲料。
当黄鳝达到市场要求的体型后,可以进行销售。
春养黄鳝 技巧必备
春养黄鳝技巧必备黄鳝养殖方法简便,饲料广,成本低,见效快,乡村家庭都可因地制宜进行养殖。
今向农民朋友介绍其养殖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及最新方法。
春季黄鳝发病率较高,养殖黄鳝的广大农民必须科学饲养。
鳝苗繁育新鱼选择用于繁育的鳝种,雌鳝宜选择体长35厘米以上,重50—150克,腹部膨大有透明带,生殖孔红肿的鳝种,有卵粒者最佳;雄鳝宜选长55厘米以上,重150克以上,腹面有血丝斑纹,挤压腹部能流出透明液,镜检可见精子的鳝种。
以2—3条雌鳝搭配1条雄鳝为宜。
催产繁殖可采用充气、增大换水量,调整养殖密度以及提供优质饵料等措施,对种鳝自然催产,提高其繁殖力。
还可一次性注射lrh—a,雌鳝每50克体重注射10微克,雄鳝每尾注射15—25毫克,雄鳝比雌鳝早24小时进行胸腔注射。
注射时,深度不超过0.5厘米,注射量不超过1毫升,催产效果最佳。
人工授精一手用毛巾握住雌鳝前部,另一手向后挤压腹部,如遇泄殖腔堵塞,可剪开泄殖腔,再进行挤卵,挤出的卵放入经过消毒处理的缸或面盆中。
杀死选好的雄鳝,将精巢剪碎磨细,用100目筛网包住剪碎的精巢把精液挤入盛卵容器中,充分搅拌5分钟,用清水洗去精巢残余和血污,将受精卵放入可控温的孵化器或室内进行孵化。
不论卵子多少,至少要用2尾以上的雄鳝授精。
控温孵化孵化水深以10厘米左右为宜,中途宜经常换水,但温差不得超过4℃。
水温越高孵化所需时间越短。
鱼苗培育宜用水泥池,池内适当施入少量粪肥水供丝蚯蚓繁殖,水面放养水葫芦等水生植物。
鱼苗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0尾左右,1—2个月后,鳝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即可移至成鳝池饲养。
病害防治黄鳝放养前8—10天,用生石灰100克/平方米清池消毒;养殖过程中,每30天用水管插入池底灌入20ppm的过氧化钙溶液,进行池底增氧,防止池底淤泥因缺氧腐败而导致黄鳝发病,每15天用15mmp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
另外,每5天每100公斤黄鳝用大蒜素20克,每日投喂一次,连用3天,预防疾病。
提高黄鳝产卵量六措施
提高黄鳝产卵量六措施
荣林
【期刊名称】《农家致富》
【年(卷),期】2004(000)017
【摘要】选好场地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在养殖池里种植水草,如水花生、水浮莲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以利于亲黄鳝产卵.
【总页数】1页(P40)
【作者】荣林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6.4
【相关文献】
1.提高黄鳝产卵量的措施 [J], 王华
2.提高南美白对虾亲虾产卵量的技术措施 [J], 黄东明
3.提高原种单蛾产卵量的技术措施 [J], 马欣;黎明
4.提高广西拟水龟产卵量的技术措施 [J], 张益峰;何为;陈世富;韦昌用;赵忠添;陆专灵
5.提高黄鳝产卵量的措施 [J], 王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高黄鳝产卵孵化6法
提高黄鳝产卵孵化6法
余继升
【期刊名称】《专业户》
【年(卷),期】2001(000)006
【摘要】养黄鳝,种苗,是关键,怎样得到优质黄鳝苗,一般要从正规黄鳝繁育场引进,最好自己养殖种黄鳝,因黄鳝繁殖技术难度较高。
笔者把自己近6年繁殖黄鳝苗的实践经验,归纳如下6条,供参考。
【总页数】1页(P24)
【作者】余继升
【作者单位】湖北麻城市黄金桥科技开发区商苑西区8-199号市名特水产研究所438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6.4
【相关文献】
1.提高黄鳝产卵孵化6法 [J], 余继升
2.雌性特异蛋白质复合物促黄鳝性腺发育,提高黄鳝孵化率 [J], 王浩;刘荣臻
3.如何提高黄鳝产卵孵化量 [J], 姜祝飞
4.提高黄鳝产卵孵化方法 [J], 余继井
5.提高黄鳝产卵率的方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鳝高产要点
黄鳝高产技术要点
近几年,黄鳝野生资源枯竭,导致市场供不应求。
目前,人工养鳝多处于暂养、精养阶段,经济效益很不稳定,为了获得高产高效,本人经实践总结了黄鳝高产技术的要点如下:<p><p> 一、鳝池修建<p><p>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避风向阳的地方,鳝池最好为椭圆形或切角的长方形,每口池以15—30m2为佳,池底用砖或石块砂浆砌,用水泥勾缝,池边墙顶做成“T”型,新池建好后用水浸泡一周,后添入30—40cm的泥土。
放苗前周用每平方0.2公斤的生石灰消毒,水深为20—30cm,并铺设水花生,覆盖面20%,水花生进池时注意消毒,再用水冲净。
<p><p> 二、鳝种的来源与放养<p><p> 主要来源于市场收购,要求无病无伤,活动正常,规格基本一致的鳝种,放养前还须进一步筛选,用一个大容器配成3%的食盐水,放入鳝种,游动正常的做为养殖对象,跳出盆外的或不动的则淘汰。
放养时水温要超过15℃,不宜太早,一般每平方放养2—3公斤,以每公斤25—35尾为好,不同规格切忌混养,鳝池中搭配放养泥鳅,比例为鳝:鳅等于3:1,起到增氧、去污的效果。
<p><p> 三、日常管理<p><p> 鳝种入池要进行饵料的驯化保证其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做到科学喂养,一般日投喂量为鳝鱼体重的6—10%,或配合饲料4—6%(2天一次),日投喂量随温度上升而提高。
由于投饲量大,水质极易恶化,20℃以下一般一周换水一次,高温时1—2天即换水一次,及时的捞残饵、排污. <p><p>。
黄鳝催产技术
黄鳝催产技术黄鳝催产技术1.催产剂的用量:用促黄体激素释放素类似物(LRH-A),以0.1~1微克/克体重剂量较为适宜;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1~5国际单位/克体重的剂量,其催产排卵均为有效范围,但以2~3国际单位/克体重催产最为适宜。
黄鳝对LRH-A与HCG的催产效应还与性腺自身成熟度有密切关系。
5月上旬,繁殖季节开始不久,激素引起排卵效应不明显。
6月至7月为繁殖盛期,激素具有明显诱导排卵的效应。
8月卵巢逐渐退化,对激素反应减弱,诱导排卵效果差。
所以,在不同时间要依卵巢成熟程度酌情增减催产剂量,雄鳝为雌鳝剂量的1/2。
2.效应时间:采用LRH-A或HCG催产,效应时间为1~5天。
效应时间和催产剂量关系不大,但与水温和注射次数有关。
试验表明,当水温为30℃时,效应时间约在40小时;而水温低于27℃时,则效应时间在50小时以上。
另一试验表明,在水温23℃时用相同剂量的LRH-A催产时,一次注射的效应时间为83~160小时,而两次注射则可缩短至23~81小时。
3.催产注射剂的配制:LRH-A和HCG均为白色结晶,用生理盐水溶液将其充分溶解,按LRH-A0.3微克/克体重+HCG2~3国际单位/克体重精确计算剂量,吸入注射器内备用。
每尾亲鳝注射量以0.5~1毫升为宜,不宜超过1毫升。
注射液要随配随用,不能放置太久,注射第一针后,剩余的药液可放置在冰箱中,下一针注射时可以再用。
如果没有冰箱,则第二针注射时要重新配制。
4.注射方法:采用5~10毫升医用注射器,4~6号针头,注射器要经过水煮消毒10分钟或用酒精消毒。
注射有腹腔注射和胸腔注射两种,由于黄鳝体形细长,胸腔较小,一般宜采用腹部卵巢注射,效应也较快。
注射时要两人配合,一人用毛巾或纱布握住黄鳝,使腹部朝上,下面用毛巾垫好,双手固定鳝体,另一人擦干注射部位的水分,将针头朝鳝头方向、与鱼体保持45~60度的夹角、于卵巢部位刺入腹腔,深度不超过0.5厘米,将注射液慢慢地推入鳝腹腔中,抽出针头时用酒精棉花球压在针眼处,轻轻揉动以避免注射液流出,这样做还能起消毒作用。
黄鳝的人工催产技术介绍
黄鳝的人工催产技术介绍
亲鳝经过细心哺育,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便可选择性成熟好的雌雄个体举行人工催产。
性成熟好的标志是:雌鳝腹部膨大松软,卵巢轮廓显然,腹部呈橘红色,微透亮,生殖孔红肿;雄鳝腹面有血丝状斑纹,轻压腹部有白色透亮物流出。
常用催产剂是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使用LRH-A为主。
使用量因亲鳝的个体大小而有所不同,普通是个体大的用量大些,个体小的用量就小些。
假如使用HCG,一次性注射时使用剂量按每克体重用2个国际单位计。
亲鳝(雌、雄)体重与LRH-A用量的关系如下:
1、亲雌鳝的体重为20~50克,LRH-A一次性注射时的用量推举值为5~10微克;亲雌鳝的体重为50~150克,LRH-A一次性注射时的用量推举值为50~150微克;亲雌鳝的体重为150~250克,LRH-A 一次性注射时的用量推举值为15~30微克。
2、亲雄鳝的体重为120~300克,LRH-A一次性注射时的用量推举值为15~20微克;亲雄鳝的体重为300~500克,LRH-A一次性注射时的用量推举值为20~30微克。
注射部位为腹腔,进针深度不超过0.5厘米,每尾亲鳝注射的催产剂药液量为1毫升。
因为亲鳝的效应时光与性别有关,通常是雄性鳝的效应时光比雌性鳝的短,所以在实际生产当中,雄性亲鳝的注射时光要比雌性亲鳝晚24小时左右。
将经过催产注射后的亲鳝放入网箱
中暂养,水深保持在30~40厘米,并注重常常冲加新水,水温保持25~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黄鳝产卵量
养黄鳝要得到较好的效益,必须自己养种鳝。
黄鳝繁殖技术难度较大,在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了提高黄鳝产卵量的几项关键措施。
1.营造良好环境。
在黄鳝池里种植水草,如水稻、水浮莲、水花生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以利于亲黄鳝产卵。
2.调好水质水位。
亲黄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湖水或地下水,pH值应在6.2~7.8之间,水深20cm~30cm,新水池要进行脱碱处理。
3.放养密度要适当。
亲黄鳝个体要适中,最好选择100g~150g 的黄鳝作产卵亲鳝,雌雄比例为1∶3~4,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0条左右。
4.投喂饲料要合理。
亲黄鳝繁殖季节在4月至9月,要投喂蛋白质较高的饲料,如鱼浆、蚯蚓等,同时搭配亲黄鳝全价配合饲料。
性成熟的亲黄鳝经过高蛋白饲料投喂后,一般5天~7天就会产卵,卵产在草或石头边,只要有白色泡沫就是亲黄鳝的产卵巢。
5.掌握好水温。
产卵季节,每天早上要巡池,发现有白色泡沫
的卵巢,应将其轻轻地移人孵化池,采用微流水孵化。
受精卵吸入后膨胀到4mm左右,孵化时间随水的温度高低而变化,一般为1天~7天,水温25℃时,6天可全部完成。
幼苗孵出后,水温28℃经10天左右,体长达26mm,卵黄囊还没完全消失;再经过7天~10天卵黄囊就会完全收完,开始摄食水中浮游生物,可适当少量投喂小水蚯蚓。
经过35天左右,幼鳝生长至5cm~6cm,就可放入饲养池饲养,必须大小分开投放。
6.定时定量投喂。
不论是产卵亲黄鳝还是刚孵出的小苗,都要定时定量投喂。
产卵鳝每天投喂2次,早上8时左右、下午6时左右各投喂1次,每次喂量为亲黄鳝总体重的2%~3%。
幼苗每天在下午5时~7时投喂1次。
(作者:杨玉凤;谭思雄;张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