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教您识破唐三彩陶马真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马在秦代作战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牵引战车和骑兵都需要优秀的马匹。
马的形象在当时的艺术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秦俑坑中出土的陶马就是这种形体骏美,健壮且善于奔跑、勇于冲锋陷阵的战马形象的表现。
陶马的身体比例十分匀称,全身轮廓优美,肌肉富于弹性,骨骼和肌肤都有非常细腻的起伏变化。
其中马的头部是艺术家们着力表现之处。
唐三彩陶马是唐代雕塑艺术品种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
洛阳出土的唐三彩陶马具有较高艺术、经济和收藏价值。
博物馆、艺术馆、社会个人收藏家总是重金收购,作为艺术瑰宝收藏。
而以制作假古董发财致富的人,自然把仿唐三彩陶马作为生财之道,生产出各种形象和规格的三彩马。
一般粗制滥造和新手做的赝品很容易鉴定,而有几十年制作经验的高手,特别是那些工艺技术力量很强的三彩陶厂精心仿制的仿品判断起来很难。
那么如何判定呢?日前,瓷库中国小编了解到如何对唐三彩陶马进行真伪辨别的知识和方法,以下几点可供收藏爱好者参考。
第一,体会唐三彩陶马的时代气氛。
唐三彩陶马是雕塑艺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产物。
大唐盛世,文化教育艺术发达,孕育出生机勃勃的雕塑艺术。
唐三彩各种形象的马都器宇轩昂,有个性、有情调、有姿态,用内在的劲而发外在的形,线条流畅,骨肉停匀,神完气足,加上斑斓绚丽的彩釉,使马的雕塑不同凡响。
唐朝以后没有一个时代的马的形象有唐马这样多姿多彩,这样神骏。
假古董制造者首先是没有这样高超的技艺,也没有大唐盛世的时代气氛,他们根本就无法塑出三彩马这样的艺术形象。
他们只能照考古发掘品,博物馆陈列品和出版物上的形象模仿。
模仿不是创作,既没有生活体验,又没有激情,塑造的马外形可以像马,但没有生气,比如线条不够流畅,气宇不轩昂。
图:唐三彩陶马
真正洛阳唐三彩陶马的头、颈、背脊、肚腹、臂部、腿蹄的结构,用富有弹性的线条组成流畅而有力的形体,变化自然。
而假陶马面部扁平,眉骨、鼻梁、嘴唇起伏变化不大,比
较死板。
颈部线条太直,太僵硬,丰满的胸部和臀部为了夸张,做得几乎呈方形,没有真品的圆润感。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真品生机勃勃,强烈的时代精神,把人引导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社会,三彩马就是光辉灿烂的大唐文化的一个体现。
假陶马则死气沉沉,没有生机。
这个体会有助于对真假三彩马的判断。
第二,胎体本质特征上的区别。
真品用北方次生高岭土作胎,经过采掘、挑选、粉碎、淘洗、捏练等工序制成胎泥,这些工序不精细,颗粒大小不一。
成胎后经过素烧,淘汰不合格者,再上釉,以低于烧胎的温度再烧釉。
这种三彩马被埋于地下一千多年,胎体有粉化剥蚀现象,胎色白中略微泛红,且白度不高。
假古董用现代瓷土,原料经机器粉碎,胎体既细且白,棱角分明,没有剥蚀粉化现象。
第三,制作工艺品网上的区别。
唐代工匠用陶泥先完整塑一陶马,做成陶花,然后用陶花成型。
做前要将马分解为头颈、曲干、腿和尾等部分,分别做成陶花,将陶泥填入陶花,挤压结实,取出粘结成型。
一件真唐马,自腹腔孔内向里看,胎体厚实,粘接痕迹清晰。
赝品胎体较薄,内壁平滑,没有粘接痕迹。
第四,从造型上看真伪。
真品头较小,两眼上的眉骨粗大而隆起,颈部上细下粗,背、肚、臂部肥硕圆润,收得很紧,腿部上端粗短,下端细长,骨骼纹理清楚,矫健而精神。
赝品也很逼真,但其与真品的以上特征比有明显差异,其头较大,骨骼条线不清晰,肚子松弛,肥的较多,没有矫健感。
第五,从颜色上辨真伪。
真品釉层较厚润,颜色沉稳。
由于一千多年时空变幻,釉分子重新组合排列;因地下潮湿等因素作用,釉光莹润,颜色雅致悦目;多有开片,片纹细,似在釉下,如蜜蜂翅膀。
而赝品釉层稀薄,流动性大,釉光发木,明亮刺眼,光泽不自然。
偶有开片,但片纹显露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