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彭阳县实施林地补充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彭阳县实施林地补充的思考
摘要阐述实施林地补充的重要性和主要途径,并提出了落实林地补充的保障措施,以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林地补充;重要性;途径;保障措施;宁夏彭阳
根据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的大方针,把握好林地资源永续利用的主线,实行林地资产化管理,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补充林地,使林地的补充工作既能符合彭阳县林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又能为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从而顺利实现林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更好地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1-3]。
因此,补充林地势在必行,其是促进区域生态文明,推动彭阳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
1 林地补充的重要性
1.1 补充林地是林业永续发展的前提
彭阳县现有林地既要承担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的任务,又要承担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任务,林业要永续发展,必须做好补充林地工作,做到占补平衡或是补大于占,才谈得上发展林业。
1.2 补充林地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举措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只解决了林业经营的体制制约问题,并未解决林业后续发展的问题。
权是依附于地而存在的,要不断补充林地,才能有力地巩固林权。
1.3 补充林地是实践“生态立县”战略的重要保障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沙固土、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发展林业有利于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补充林地有利于“生态立县”战略的稳步实施,可以满足社会对生态多样化的需求。
2 林地补充的主要途径
从近几年彭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及林业发展情况分析,林地补充主要是“林”的形式,有退耕还林、移民迁出区的生态林、新发展经济林、城镇景观林和通道防护林等。
2.1 退耕还林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的坡度分级调查结果,全县还有坡度大于25°的耕地65781.80hm2实行退耕还林。
因此,规划期内可增加林地面积约3 214.08hm2。
2.2 生态移民
全县自然条件严酷、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的北部山区、水库淹没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生态移民迁出区共有7600hm2土地,可用于生态林业建设。
2.3 经济林建设
在红茹河流域、孟塬、刘塬以及适宜发展经济林的区域发展经济林13 333.33hm2,这部分增加的林地面积可归为商品林建设范围。
2.4 城镇林业
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增加了生态绿地,同时也发展了城市林地,其次村庄绿化是城镇绿化的延伸,美化家园的重要内容,也应纳入城镇林业建设范围。
2.5 通道防护林
2011—2020年全县新、改建公路里程达到1042km,纳入通道防护林带建设。
3 林地补充的保障措施
3.1 加强宣传,提高林地补充重要性的认识
林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必须大力宣传《实施条例》《森林法》《宁夏林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深入开展国土、生态、环境、资源等基本国情和国策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林地补充的重要性[4-7]。
3.2 加强队伍建设
林地补充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县、乡2级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作用,一是要健全林政机构,如森林派出所、基层林业工作站等,加强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要强化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制度和业务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林地补充工作稳步、健康推进[4-7]。
3.3 加强领导,健全管理制度
领导是林地补充规划得以实施的关键所在,各级领导要采取有效措施,层层
落实,使林地补充规划顺利实施,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完成[4-7]。
3.4 强化技术支撑,提高林地补充管理水平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与“3S”技术,完善林地地籍管理制度,动态监测林地占补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违规行为。
利用数字影像信息技术,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内容为林地补充管理与动态监测,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4-7]。
3.5 规范规划修订,健全规划管理体系
林地补充规划编制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精心组织实施。
应严格按规划要求补充林地,确保林地补充工作落到实处。
各乡镇可在林地补充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制定实施细则。
3.6 加强对规划执行的监督管理,落实监管责任
为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规划运作实施体系,要依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土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确保林地补充规划有章可循[4-7]。
3.7 加强林地林权管理
对新补充的林地,应认真组织林地林权的实地勘界,明确林地林木性质和权属,统一确权发放林权证,做到图、文、表一致,人、地、证相符[4-7]。
3.8 加强政策引导,增加林地补充资金投入
林地补充工作涉及执法管理体系、生态林工程建设体系、商品林工程建设体系等多个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保障林地补充所需的经费,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4 参考文献
[1]彭扬,丁党生.林业在建设绿色环保生态文明社会中问题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10(5):55-59.
[2]黄建民.浅论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J].绿色科技,2010(10):112-113.
[3]陈功苗.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浙江林业,2010(9):12-13.
[4]廖建伟,叶慧群,胡则良,等.遂昌县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实施规划的
保障措施[J].绿色科技,2011(6):108-109.
[5]周文学.彭阳县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保障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28,230.
[6]胡杏飞.浙江省遂昌县森林生态景观建设构想[J].华东森林经理,2008,22(4):60-62.
[7]俞文仙,楼建华,阮建刚.富阳市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实施规划的对策措施[J].华东森林经理,2011,25(4):46-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