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考试重点.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口贸易:商品生产国和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对外贸易依
存度: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额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关税同盟:是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而
缔结的同盟。
除了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外,成员国还对同盟外的国家建立了共同的、统一的
关税税率,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无关。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理位置邻近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让渡自己的部分经济或政治主权,建立起超国家的管理机构,以集团的力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内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和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对外构建种种显性或隐性的贸易壁垒,以追求地区和民族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
〃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
即禁止出口。
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月艮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
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
国
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
进口配额制:
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
一个数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时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允许进口,超过配额则不准进口,或
者征收较高的关税、附加税或罚款后才能逬口。
出口信用保险:是由保险机构或保险公司承保出口贸易中,出口商由于境外的商业风险或政治
风险而遭受损失的一种特殊保险,是为出口商提供出口风险的保障措施。
产业内国际贸易:是指某国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进口又出口同一产业的产品的现象。
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的经济体之间的分工。
扌旨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而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型态。
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
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分工。
水平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指由国家设立专门的机构对本国商业银行向岀口商,逬口商,逬口国银
行提供岀口借贷资金而岀面担保,当贷款人拒绝还款时,由该机构按承保的金额予以补偿,从而支
持商业银行向岀口商提供贷款,以达到鼓励岀口的一种政治措施。
1 •里昂惕夫之谜。
内容:为检验H・0理论,里昂惕夫利用美国投入产出表来计算美国进口替代品和出口产品中劳动与资本的含量。
却发现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与H・0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2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主要内容:_国生产上的绝对优势来源于该国的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
产成本方面相对于对方国家的同样产品来说处于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国家就应该分工生产并出
口这种产品。
如果一国在另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方面相对于对方国家的同种产品来说处于绝对劣势,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应该生产这种产品,本国所需应从对方国家进口,这样的结果对于参加贸易的双方都是有利的。
3•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和评价:
内容: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效率较低,即没有任何绝对优势,仍有可能存在互利贸易,该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这就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这就是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这一原理就是比较优势理论,其
核心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4•简述区域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并举例。
(一)特惠关税区/优惠贸易安排:中国巴基斯坦优惠贸易安排。
(二)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区。
(三)关税同盟:南部非洲关税同盟。
(四)共同市场:中美洲共同市场。
(五)经济同盟:欧盟。
(六)完全经济一体化:无。
5•关税的主要特点及其分类(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
特点:L以进岀国境或关境的货物和物品为征税对象。
2.以货物进出口统一的国境或关境为征税环节。
3.是一种间接税。
4.具有涉外统一性,执行统一的对外经济政策。
5.由海关机构代表国家征收。
分类:A・按征收的对象分: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B.按待遇等级分:普通税/最惠国待遇税/普惠税/特惠税/进口附加税(反补贴税,反倾销税)/差价税C.按征税标准分:从量税/
从价税/复合税/选择税D.按征收目的分: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6•外汇倾销及其作用和条件。
外汇倾销: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夕卜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
作用:1、外汇倾销的本币贬值会降低本国岀口产品的价格水平,从而提高岀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岀口。
2、外汇倾销使外国货币升值,提高了外国商品的价格水平,从而降低进口产品的国内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控制进口规模。
条件:L货币贬值的程度要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2.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
3.其他国家不同时采取另外的报复性措施。
7•出口加工区及其优惠规定.
出口加工区:扌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港口或邻近港口 ,国际机场的地方,划出一定的区域, 新建和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础设施以及免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国企业在区内投资设厂,生产以岀口为主的制成品加工区域。
有两种类型:L综合性出口加工区,即在区内可以经营多种岀口加工工业。
2专业性出口加工区,即在区内只准经营某种特定的出口加工品。
优惠规定:1.关税的优惠规定。
2.国内税的优惠规定。
3.放宽外汇管制的规定。
4.放宽外国企业投
资比率的规定。
5.投资保证规定。
8•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
反倾销税:指对实行商品倾销的逬口商品征收的一种逬口附加税。
条件:L岀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
2.对逬口国的某一部门产生实质性损害或构成严重威胁。
3.倾销行为与逬口国某工业部门产生的实质性损害有实际因果联系。
9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成立后,对同盟成员国内的就业,产出,国民收入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称为关税同盟的
动态效应。
具体包括:1.规模经济效益:由于成员国生产规模扩大而产生的效应。
2. 促进竞争效应:指成员国相互取消关税后迫使厂商参与竞争而产生的效应。
3.刺激投资效应:指关税同盟建立后引起投资增长而产生的效应。
4.促进技术进步:关税同盟成立后,市场扩大,竞争加强,投资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等因素,均可以使厂商增加硏发投资,从而导致技术不断进步。
5.优化资源配置:关税同盟建立后,市场趋于统一,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在要素价格均等化定律的作用下,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地区流向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地区,从而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10.H-O定理的逻辑推导过程
首先,商品价格在国际间的相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其次,各国商品的国内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前提条件。
再次,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率的不同决定的。
最后,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
•论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提出的。
主要内容是:阶段产地特点贸易流向要素密集型
创新阶段在本国开发新严品,
并在国内投入生产。
在国内外没有竞争对
手,创新企业垄断生产
和销售。
出口到与创新国家收
入水平相近的国家或
地区。
技术知识密
集型
成熟阶段到水平相近的国家建
立子公司,利用当地
各种廉价资源,降低
严品成本。
随着技术的成熟,国内
岀现竞争对手/国外岀
现仿制品,导致竞争增
加。
发明国的对其他发达
国家的出口减少直到
停止
技能资本密
集型
标准化阶段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建
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从
事产品生产。
技术和产品均已实现标
准化,企业增多,竞争
更加激烈,产品成本与
价格日显重要。
创新国国内需求转向
从国外进口。
资本要素任
很重要,非熟
练劳动投
入大量增加
销售下降阶段工业发达国家在该产
品领域的竞争力下
降,发展中国家成为
主要出口国
新产品的生产元全标准
化,发达国家竞争力削
弱发展中国家凭借资源
和劳动力优势降低成
本,扩大规模。
发展中国家成为净出
口国。
劳动资源密
集型
有利影响:1•减少贸易摩擦,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贸易环境2.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转变。
3.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业务比重高、对外债务规模大的行业而言是长期利好;4•有利于扩大进口,提高本国过消费者福利。
5•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国际金融资本对人民币的投资,即人民币将成为人们的财富借以保值升值的购买对象,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国际上将产生“黄金效应"。
6.人民币升值,利于偿还外债,7•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实现人民币成为国际通用性货币的进程
不利影响:1.岀口增长将受到制约2.直接压缩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3.增加了企业应收外汇的结汇损失: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在出口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出口收汇的人民币减少了, 而采购成本和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几乎没有变化,其结果是利润空间遭到压缩,甚至亏损。
4.对以出
口业务为主、外币资产高的企业冲击较大,特别是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低附加值、低^润出口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
5.人民币升值后导致的投机行为将不可避免地盛行6.人民币升值,导致进口增加,从而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
7.造成我国出口行业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13 •东盟一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自由贸易区:只在两个或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将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对非成员方仍保持独立的贸易保护措施而形成的一种经济一体化组织。
特点:1•区域集团内部的自由贸易,2.成员经济体没有一致的对外关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于2010年1月1日。
积极影响•自贸区建成后关税壁垒逐渐消除,区内各国将获得更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2•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竞争效应。
3•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贸易谈判中的地位。
4•自贸区建立后,会刺激投资的增长,促进技术的进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资源的配置。
5•区内成员国间相互取消关税还可以减少行政开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走私及稽查走私的费用开支。
6•改变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减少美日欧等市场的依赖。
促进我国岀口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7•促进我国进出口商品的结构进一步改善。
8•扩展中国资源,能源的进口渠道,塑造稳定的国际能源战略通道。
消极影响•关税降低和部分市场开放将冲击国内产业并带来持续的贸易逆差:随着关税逐渐降低乃至完全取消,大量的东盟国家的优势产业将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国内发展尚不成熟、缺乏竞争力的产业会造成一定冲击。
(热带农产品行业)
2•东盟经济波动和外贸运作成本的增加将对中国贸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中国东盟自
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将会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双方之间的依赖程度也必然会进一步加深。
一旦东盟内部出现轻微的波动,中国的相关产业必然会受到牵连,遭到相同的冲击,从而影响中国本身的正常发展。
3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短期竞争对中国贸易发展的消极影响:在出口市场结构方面上,中国与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都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在岀口商品结构上,中国与东盟均以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岀口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特别集中在如服装、组装类电子产品以及日用品等品种上,基于各成员国在岀口产品结构和岀口市场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的竞争,加上由于自贸区的建立造成的市场开放,中国在岀口市场上来自东盟的竞争会越来越强劲,而且有可能在短期内造成竞争大于合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