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科学教案-跷跷板_2022年秋新青岛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科学教案-跷跷板_2022年秋新青岛版
(五四制)
【教学目标】
1、能用观看、体验和已有知识体会对杠杆尺平稳作出假设***说明。

能通过观看、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稳规律。

2、善于在游戏中发觉,提出问题,关怀人们运用杠杆平稳的技术成果,情愿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明白杠杆尺的平稳条件,了解天平的要紧构造,了解生活中的平稳现象。

案例背景分析:
本课以跷跷板为探究的切入点,研究杠杆的平稳原理及天平的结构特点。

然而,在本单元以“力”为探究主题的构建模式指导下,玩跷跷板、保持杠杆平稳也用到重力、压力等。

另外,本单元各课例均有“游戏”的成份,跷跷板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玩的一种玩具,让小孩们在玩中发觉,探究有关平稳的科学规律,激发科学探究的爱好。

学生课前玩一玩跷跷板
教师预备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实验记录表、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描述:
(一)师生交流导入课题
谈话导入:玩跷跷板是我们喜爱的一种游戏,能说一说玩跷跷板时的感受吗?出示有关玩跷跷板的视频资料。

师生交流,导入探究活动。

(二)猜想假设
1、玩跷跷板时,我们发觉了哪些有味的现象?
(1)学生小组交流玩跷跷板的发觉。

当两位同学的体重差不多、到跷跷板中心的距离差不多时,跷跷板就平稳了。

两名小同学能够把一名大同学跷起来等等。

(2)班内交流玩跷跷板的发觉。

(3)针对这些现象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制定方案
两个人体重不相同时,跷跷板如何样平稳?两个人体重一样,跷跷板也会不平稳?
(1)师生研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教师总结。

要使跷跷板平稳,与两边的体重及人到中心支点的距离有关。

(四)实施探究
(1)出示杠杆尺。

加入这确实是一个跷跷板,想让它两边平稳,应该如何办?两侧离支点的距离一样,或者有等量的刻度。

(2)学生探究式杠杆尺平稳的方法。

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际操作中使不平稳的杠杆尺变得平稳,并随时记录下杠杆尺平稳的要点。

(3)学生交流杠杆尺平稳的方法。

等臂平稳,也确实是说杠杆左边所承担的重力等于右边所承担的重力。

在此基础上,再对不等臂的情形进行研究。

学生用简单的示意图来表示。

(4)教师总结,提出新问题:在左右重力不等的情形下,如何达到杠杆尺的平稳?
现在,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

(五)展现交流
1、师生交流,教师总结。

在杠杆平稳时,不仅与所挂钩码的数量有关,还与钩码到支点出的距离有关。

2、说说生活中的平稳现象。

(1)交流生活中的平稳现象。

杂技演员利用横杆调整躯体平稳的情形。

利用天平测量物品质量。

骑自行车躯体要保持平稳。

平稳木运动员做动作时要保持躯体平稳。

(2)分析生活中平稳现象与跷跷板的联系。

(3)介绍天平的知识。

出示实物天平供学生观看和研究。

天平以及天平各部分结构。

包括指针、游码、托盘、底座、镊子、砝码等。

(六)归纳总结拓展创新
(1)师生探究天平的简单使用方法。

(2)教师总结。

自制简易小天平
【制作材料】细木条、硬纸片、线
【制作方法】
1、用平均的细木条(或塑料尺)作天平的横梁,在横梁的中间穿孔,栓一个提纽。

2、在横梁两端距中间孔等距离的地点穿孔,用两个同样的硬纸片做秤盘,把提纽挂起来,就成了一个小天平。

3、用几个质量已知的不同面值的硬币做砝码,用自制的小天平测量铅笔、橡皮、钢笔帽等物品的质量。

终止语:请同学们课下发挥你的聪慧才智,动动脑,动动手,看谁的制作更好,更新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