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州市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滕州市统计局
滕州市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6月15日)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的部署要求,我市组织开展了第三次经济普查。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
普查对象是在滕州市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通过这次普查,摸清了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摸清了全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查实了服务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
普查数据通过国家、省以及枣庄市的质量验收。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滕州市统计局、滕州市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全市第三次经济普查的主要综合数据公布如下。
其他普查数据将随着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的进度,以不同方式陆续公布。
- 1 -
第一部分综合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1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0800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4926个,增长83.86%。
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活动单位13109个,增加5433个,增长70.78%。
个体经营户97673个,增加26723个,增长37.66%。
其中,有证照个体经营户53523个(详见表1-1),有证率54.80%。
表1-1 单位与个体经营户情况
- 2 -
- 3 -
图1-1 单位与个体经营户的数量与结构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3568个,占33.04%;制造业2713个,占25.12%;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731个,占16.03%。
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58622个,占60.02%;制造业10764个,占11.0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8790个,占9.00%(详见表1-2)。
表1-2 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情况
注:表中法人单位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3个;个体经营户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活动的个体经营户306个。
图1-2 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数
2013年末,全市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8054个,比2008年末增加4328个,增长116.16%。
其中,内资企业占99.6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24%;外商投资企业占0.12%。
在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67.83%(详见表1-3)。
表1-3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情况
二、从业人员和企业资产
2013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88665人,比2008年末增加144416人,增长41.95%。
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363403人,比2008年末增加84947人,
- 5 -
增长30.51%。
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83139人,占37.48%;建筑业96417人,占19.73%;批发和零售业87138人,占17.83%。
在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94119人,占53.42%;制造业52753人,占14.52%;建筑业35897人,占9.88%(详见表1-4)。
表1-4 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情况
- 6 -
注:表中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33人;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合计数含从事
农、林、牧、渔服务业活动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945人。
图1-3 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
2013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含铁路运输业和金融业)的企业资产总计1541.52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占
62.34%,第三产业占37.66%。
三、小微企业
2013年末,全市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小微企业法人单位7793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96.76%。
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工业2839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35.25%;批发业2771个,占34.41%;零售业737个,占
- 7 -
9.15%。
2013年末,全市小微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98407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69.76%。
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工业161951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37.86%;批发业70800人,占16.55%;建筑业29510人,占6.90%。
2013年末,全市小微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48.17亿元,占全部企业资产总计的48.53%。
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工业479.55亿元,占全部企业资产总计的31.11%;批发业139.50亿元,占9.05%;建筑业37.01亿元,占2.40%(详见表1-5)。
表1-5 按行业分组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和资产总计情况
- 8 -
注:表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小微企业法人单位1个,从业人员3人,资产总计0.06亿元。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1022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12.69%。
2013年末,全市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08194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
25.29%。
五、主要经济结构变化情况
2013年末,在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占74.58%,比2008年末提高了11.18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7.46%,下降了4.94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单位占17.96%,下降了6.24个百分点。
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87.53%,提高了1.85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8.94%,下降了2.25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单位占3.53%,提高了0.39个百分点。
在法人单位中,第二产业占29.60%,比2008年末下降
- 9 -
了8.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70.40%,提高了8.08个百分点。
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第二产业占62.56%,比2008年末下降了7.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37.44%,提高了7.78个百分点。
在个体经营户中,第二产业占16.66%;第三产业占83.34%。
在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第二产业占24.73%,第三产业占75.27%。
第二部分第二产业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901个,从业人员209817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45.85%和16.33%。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2876个,占99.1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5个,占0.52%;外商投资企业10个,占0.34%。
在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77.28%(详见表2-1)。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6.3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65%,外商投资企业占2.00%。
在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60.08%(详见表2-1)。
- 10 -
表2-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情况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167个,制造业2713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1个,分别占5.76%、93.52%和0.72%(详见表2-2)。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11.29%,制造业占87.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1.42%。
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
15.63%、12.58%和11.09%(详见表2-2)。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全市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54.50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08.56%。
(详见表2-2)。
- 11 -
表2-2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和资产总计情况
- 12 -
(三)企业研发活动
2013年,全市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或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59个,比2008年增长742.8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12.19%。
2013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3075.60人年,比2008年增长139.94%。
2013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73924.0万元,比2008年增长122.24%;R&D经费投入强度为0.82%,比2008年提高0.12个百分点(详见表2-3)。
- 13 -
表2-3按行业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及投入强度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326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73件,分别比2008年增长270.45%和565.38%;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53.07%,比2008年提高23.57个百分点。
(四)高技术产业(制造业)
2013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16个,比2008年末增长60.00%;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3.74%,比2008年提高1.56个百分点。
2013年末,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12100.1万元,比2008年增长
1940.91%;R&D经费投入强度为3.20%,比2008年提高2.90个百分点,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2.60个百分点(详见表2-4)。
- 14 -
2013年末,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7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9件,分别比2008年增长850.00%和512.50%;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64.47%,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11.40个百分点。
表2-4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及投入强度
图2-1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及投入强度
- 15 -
- 16 -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
R&D 经费投入强度
1
2
3
4
5
6
医药制造业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二、建筑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 310个,从业人员96417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76.14%和56.02%。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00%。
在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52.58%。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00%。
在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
22.22%。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31.29%;土木工程建筑业占14.52%;建筑安装业占23.22%;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占30.97%(详见表2-5)。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73.57%;土木工程建筑业占6.33%;建筑安装业占10.86%;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占9.24%(详见表2-5)。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全市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07.43亿元(详见表2-5)。
表2-5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和资产总计情况
- 17 -
第三部分第三产业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3568个,从业人员87138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198.50%和283.12%。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9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08%。
在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65.22%(详见表3-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8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2%(详见表3-1)。
表3-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情况
- 18 -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78.70%,零售业占21.30%。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85.38%,零售业占14.62%(详见表3-2)。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99.66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376.32%。
其中,批发业173.46亿元,零售业26.20亿元,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479.31%和221.15%(详见表3-2)。
表3-2 按行业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和资产总计情况
- 19 -
- 20 -
图
3-1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图3-2 按行业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171个,从业人员6831人(详见表3-3)。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00%。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81亿元(详见表3-3)。
表3-3 按行业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从业人员
和资产总计情况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164
- 21 -
个,从业人员4131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16.30%和11.12%。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00%。
在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65.85%。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00%。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31.71%,餐饮业占68.29%。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31.47%,餐饮业占68.53%(详见表3-4)。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全市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为8.90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26.12%。
其中,住宿业1.77亿元,餐饮业7.13亿元,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181.10%和99.89%(详见表3-4)。
表3-4 按行业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和资产总计情况
- 22 -
图3-3 按行业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结构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45个,从业人员624人。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02亿元(详见表3-5)。
表3-5 按行业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从业人员和资产总计情况
- 23 -
- 24 -
五、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67个,比2008年末增长79.5%。
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84个,比2008年末增长68.6%。
物业管理72个,房地产中介服务11个。
201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6791人,比2008年末增长86.7%。
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3866人,比
2008年末增长81.3%。
物业管理2731人,房地产中介服务194人。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26.91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280.9%。
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321.17亿元,物业管理5.54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0.19亿元(详见表3-6)。
表3-6 按行业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和资产总计
情况
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376个,从业人员7159人。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00%。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全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91亿元。
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82个,从业人员2372人。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44亿元(详见表3-7)。
表3-7 按行业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从业人员和资
产总计情况
- 25 -
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41个,从业人员2803人。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00%。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全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62亿元(详见表3-8)。
表3-8 按行业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法人单位数、从业人员和
资产总计情况
九、金融业
- 26 -
2013年末,全市共有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8个,从业人员 1063人。
十、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年末,全市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56个, 从业人员1995人。
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17个,从业人员381人。
2013年末,全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54亿元,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0.59亿元。
十一、教育
2013年末,全市共有教育法人单位439个,从业人员19347人。
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422个,从业人员18786人。
2013年末,全市教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01亿元,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31.22亿元。
十二、卫生和社会工作
2013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433个,从业人员10822人。
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415个,从业人员10635人。
2013年末,全市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 27 -
0.24亿元,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3.32亿元。
十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13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104个,从业人员1420人。
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26个,从业人员418人。
2013年末,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4亿元,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19亿元。
十四、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13年末,全市共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1731个,从业人员28421人。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62.92亿元。
- 28 -
注释:
[1]小微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确定。
[2]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要求,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标准确定。
[3]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单位。
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具体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4]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5]R&D经费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6]表中的“-”表示该项没有数据。
-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