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协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建设协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应用研究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及特点
海绵城市概念最早由新加坡提出,其核心理念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在城市规
划和建设中保留、重建和利用自然水文循环系统,实现城市内外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管理。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包括:
1. 低影响开发(LID):海绵城市建设强调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地表径
流系统,通过采取低影响开发技术,减少城市的硬质铺装和土地利用,增加绿色植被和透
水面积,减少雨水径流,提高城市自然水文循环系统的容量和弹性。
2. 综合水管理:海绵城市建设强调城市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利用,包括雨水、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综合利用,通过建设雨水花园、生态湿地、人工湿地等设施,协同利用
城市内外水资源,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 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建设强调在城市空间中融入生态修复和保护,通过建设生态
廊道、湿地公园等设施,恢复城市的自然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二、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意义
城市黑臭水体是指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和生活垃圾等污染源
的排放和集中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导致城市水体腐败、富营养化等问题,水质恶化、臭味
扰民的现象。
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改善城市水环境: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设施,增加城市
的绿色植被和水体面积,提高城市自然水文循环系统的容量和弹性,改善城市水环境,减
少黑臭水体的产生。
2. 减少污染物的输入:海绵城市建设通过低影响开发和综合水管理,减少城市地表
径流和污水的输入,降低城市水体的污染负荷,减少黑臭水体的污染和造成的水质恶化。
海绵城市建设协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可以采取多种技术途径:
1. 建设雨水花园: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设置雨水花园,将雨水与土壤结合,通过自然
植被和土壤的过滤和吸收,净化雨水,减少雨水径流和污染物输入。
2. 建设生态湿地:在城市空间中建设生态湿地,通过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作用,减少城市污水的排放和黑臭水体的产生,提高城市水体的水质。
3. 利用地面透水铺装:采用透水铺装技术,增加城市的透水面积,减少城市的硬质
铺装和土地利用,提高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净化效果。
海绵城市建设协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虽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
面临一些关键技术和挑战:
1. 技术标准和规范: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需要建立和完
善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水体治理的深度融合。
2. 技术成本和投入: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和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技
术投入和资金支持,如何有效降低技术成本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3. 综合管理和运营: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综合管理和运营,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和社
会公众的协同合作,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
4. 园区规划与建设: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与城市园区规划和建设深度融合,需要建立
健全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体系,提高城市园区建设的海绵性和生态性。
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城市在实践中探索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水体治理的协同应用,取
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
新加坡通过在城市建设中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建设雨水花园等方式,有效改善了城市黑臭水体问题。
国内一些城市也在探索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水体治理的结合,如南京市雨花台区通过建设生态湿地和雨水花园,改善了黑臭水体问题。
六、结论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力,对城市黑
臭水体治理具有很大的帮助。
海绵城市建设协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还面临一些关键技术和
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我们应加强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协同应
用研究,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的深度应用,为改善城市水环境和提高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