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寯藻研究现状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
现代交际·2018年12期
作者简介:郭敏,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祁寯藻,字叔颖,号实甫,山西寿阳平舒人,历经四
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久居中枢要职。
在内忧外患的清代中晚期,他作为道光、咸丰、同治的老师,为皇帝建言献策。
他的言行对清代中晚期政局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是一位为国为民的优秀政治家。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博学多才、造诣精深的学者。
他提倡朴学,倡导经世致用,是宋诗派的代表人物,书法也为后人称誉。
从晚清以来至今,陆续不断地有研究祁寯藻的学术成果问世。
在这其中,关于祁寯藻诗歌的研究占比例较高,有从祁寯藻的人生经历分析其诗歌作品及其诗风的形成。
如张剑的《祁寯藻诗歌管窥》,作者从祁寯藻的平顺的仕途经历说明其诗歌多为讴歌升平之作,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儒家的道德责任感又使其创作出不少关注民生的诗歌作品。
文章还分析了祁寯藻因在官场久居,所以慢慢形成谨言慎行、谦恭持重的性格,使他的诗歌作品呈现出平和敦厚的诗风。
有从祁寯藻诗歌的内容分析其性情志趣的。
如张厚余的《祁寯藻诗初探》,指出从祁寯藻质朴的文笔反映出其对平民疾苦的同情与怜悯,其奔放洒脱处又反映出热爱祖国山河的真性情。
关于祁寯藻的交游方面,有祁寯藻与友人的交游。
如刘长海的《祁寯藻与何绍基交游叙略》,文章阐述了祁寯藻与何绍基有共同的旨趣,都主张兴经学,在多次交流中增进了友谊,在与士人的聚会言谈中传播经学思想,促进了经学的发展,都提倡宋诗,诗风强调温柔敦厚,互相切磋书法技艺,二人在晚清书法界也有一定影响。
还有祁寯藻与地方官的交游,如刘玉华的《祁寯藻与寿阳令的交游》,文章叙述了祁寯藻回寿阳在为其母守丧期间与道光年间的寿阳县令钟汪杰的交往。
钟汪杰作为当地有名的大儒与祁寯藻谈古论今,鉴赏古物,对寿阳当地的民风民情进行深入交流,关心百姓生活。
两人共同对寿阳当地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关于祁寯藻农学思想方面,如杨常伟的《祁寯藻农学思想研究》。
文章以祁寯藻的农学专著《马首农言》为蓝本,分析了在其中蕴涵的农学思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畜制宜。
积累前人农业技术经验,结合当地农民的生产经验,实地调查和探访,亲自下地观察作物生长,这种钻研探索的精神值得后世学习。
祁寯藻的农学思想在现在看来大多是正确的,到今天也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关于祁寯藻政治思想方面,有从内政角度阐释祁寯藻政治思想的,如闫浩的《祁寯藻思想初探》。
文章阐述了祁寯藻终身以民众和国家利益为主要思考决策目的,通过其自身努力设立道德规范标杆,强调道德教化,以民为本,关心民众疾苦,爱惜民力,为民请命等史实突显祁寯藻典型士大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恭顺、爱民以及恪守纲常的群体特点。
有从抵御外侮角度阐释祁寯藻政治思想的,如冀满红的《祁寯藻与鸦片战争》。
文章叙述了祁寯藻在鸦片战争期间,坚决主张禁绝鸦片,顽强抵抗英国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祁寯藻建议道光皇帝建造大船大炮,重视海战,这一建议呈现出祁寯藻有近代海防思想,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祁寯藻从维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角度出发,积极主张严禁鸦片和抗击英国侵略者,并为之付诸行动,体现了其勇敢爱国的优秀品质。
关于祁寯藻与曾国藩的关系方面,如赵立波的《祁寯藻对曾国藩的两次重大影响》,文章叙述了祁寯藻一句话救了曾国藩,一句话免了曾国藩两件事,反映出晚清的权谋政治。
一件事是曾国藩直言进谏,咸丰皇帝听了大为不快,想要处罚曾国藩,但祁寯藻斗胆劝言“主圣臣直”,曾国藩得以安然无恙;另一件事是曾国藩打了胜仗,咸丰皇帝想要晋封他,祁寯藻得知后劝告皇帝不能让曾国藩拥兵掌权,害怕其权势过重威胁到皇帝的利益。
皇帝对曾国藩的提防之心导致了曾国藩在战场上时常被掣肘。
祁寯藻的两次进言让曾国藩的仕途发生两次转折。
祁寯藻作为皇帝的老师,晚清大儒士,忠君之心拳拳可鉴,文臣保守形象尽显。
关于祁氏家族方面,有对祁寯藻嫡裔的研究,如沈建中的《祁寯藻嫡裔事迹述考》,作者参阅了很多资料,梳理了从祁世长之后开始的正支主要后裔事迹,反映了祁氏家族后裔的发展概况,显示了一个官宦世家后人的各个方面。
还有对祁氏家族地方权威影响的考察,如邓庆平的《名宦、宗族与地方权威的塑造——以山西寿阳祁氏为中心》,文章介绍了山西寿阳祁氏家族作为一个地方性的士家大族运用其社会资源逐渐树立其地方权威的过程。
祁氏家族得以发展的代表人物祁寯藻是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并一步步接近中枢。
祁寯藻成为“帝师”后,经常向皇帝举荐寿阳名士;给寿阳地方捐款修建庙宇、水利工程等惠民项目;为庙宇题写楹联、匾联;为寿阳当地士绅家族撰写墓志铭;以身作则树立道德楷模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做法,以祁寯藻为代表的祁氏家族在寿阳树立了地方权(下转第95页)
祁寯藻研究现状概述
郭敏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
“三代帝师”祁寯藻在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历任户部、吏部侍郎、军机大臣等要职,对晚清政局有一定影响。
近些年来学术界关于祁寯藻的研究也日趋深入,主要集中在其诗歌研究、交游、农学思想、政治思想、与曾国藩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上。
虽对其家族研究也有一些文章,多侧重于其家族对于寿阳的地方性影响方面,但是对其家族主要人物的系统性研究还存在空白。
关键词: 祁寯藻 研究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096-02
95
等。
奏议部分有:道光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至同治四年五月初二日期间,祁寯藻向皇帝上书言事,参政议政的文本。
题本部分有:咸丰元年四月十四日至咸丰四年十一月十六日期间,祁寯藻作为地方高级官员向皇帝报告政务的文书。
这些史料可以管窥晚清时期的社会状况、政治状况、祁寯藻的个人情况。
档案与县志主要有:中国第一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宫中朱批”等卷宗、中国第一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中国第一档案馆编《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清)马家鼎编《寿阳县志22卷》等,这些可以作为辅助性资料对祁寯藻进行进一步探究。
从学术界研究现状上来看,对祁寯藻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系统,包括农学、文学、政治学、历史学、文献学等方面。
相关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祁寯藻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形成了一些专题研究。
但是目前学界对祁寯藻的研究深度、广度等与其“三代帝师”、晚清重臣、一代儒宗的地位还远远不相称,还有比较大的研究空间和进一步突破的领域。
比如对其家族主要人物的系统性研究还存在空白,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史料进行阐释分析研究。
责任编辑:孙瑶
(上接第96页)威。
而这种地方权威消失后,当地的民众仍然保持对祁氏家族地方权威的记忆,这有利于我们认识地方名人资源对当地的影响以及利用名人资源凸显当地特点。
关于祁寯藻研究,现在所留存的史料主要有资料汇编《祁寯藻集》,其中包括谱传、日记、信札、随笔、杂记、诗词、奏议、题本、祭文、墓志、碑记等。
谱传部分有:《祁大夫字说》《祁氏世谱》《鹤皋年谱》《观斋行年自记》《季弟幼章行略》等等,这些是撰写祁寯藻家世的主要资料。
还有《祁氏支祠记》《先君祭文》等辅助性资料,这些可以了解祁氏家族总体概况,是研究祁氏家族的重要史料。
日记部分有:记述朝廷礼仪的《枢廷载笔》、陪同刑部侍郎黄爵滋巡视浙闽海防的《奉使记》、嘉庆二十一年(1816)的《观我斋日记》、咸丰十一年(1861)的《息园日记》、同治年间的《静默斋日记》、奉命查办陕甘总督布彦泰案的《甘肃查办全案》、咸丰四年(1854)至十年(1860)蒙恩致仕期间的《养闲余录》等等。
信札部分主要以家信为主。
随笔部分有:《思复斋随笔》《食笋斋日课》《实斋随笔》等。
杂记部分有:《寿阳祁氏遗稿》《律赋存稿》
陕西方言的区域对比及双言现象
在描写方言一般特征的同时,我们应重视陕西方言渗透层和叠架层的研究,感悟地域交界间语言的相似性,联系历史和现状,以保证对陕西方言全方位多角度的掌握和学习。
四、结语
通过探讨陕西内部方言的分布和特殊区域的双言现象,我们不仅可以从词汇的细小差异中感悟不同区域文化的差别,更能从中体会多种文化之间的交融。
对多种方言在现实阶段的对比研究,有助于发现方言在异域之间丰富的文化内涵,理清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脉络。
因此,在当代推广普通话的大环境下,方言的这种文化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保护方言就是保护地域文化的血脉,这才是保证方言永久传承的重要性所在。
参考文献:
[1]陈荣泽.关中地区山东方言岛语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10-14.
[2]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评述[J].现代外语,2001,24(1):87-88.
[3]兰玉英.四川客家的双言现象[J].西昌学院学报,2014,26(4):1-2.
[4]Ronald Wardhaugh, 祝畹瑾.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00.
[5]孙立新.陕南方言略说[J].方言,1988(2):132-141.
[6]杨春霖.陕西方言内部分区概说[J].西北大学学报,1986(4):65-70.
[7]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356-357.
责任编辑:孙瑶
布在阎良、富平、三原、临潼等地。
交互使用陕西方言和山东方言进行交流是“山东村”生活方式的一大特色。
双言表现形式。
在双言环境中,方言交际过程主要包括两种语码:一种是移民个人之间的常用的移民语言;另一种指较正式的当地方言,它主要发生在移民成员与当地居民或移民之外成员之间。
(1)根据交际对象灵活交换:对陕西人说陕西方言,对山东人说山东方言。
例如:如果在街上闲逛,邻居之间偶遇,
(山):吃了吧?做(zǒu)啥去(qì)啊?(陕):弄(nēng)撒去(qì)啊?
(2)使用山东话的同时穿插陕西话。
例如:妈妈一般哄摔倒的孩子时会说:你快别(baì)叫唤了先,叫俺看看股(gòu)子是不是摔(shuǐ)成两瓣儿了。
(3)直接用山东方言和陕西方言对话。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陕西媳妇嫁入“山东村”,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多人虽然不会说山东话,但听懂是绝对没问题的。
(以下是一个嫁到本村的山东媳妇和说陕西话的婆婆之间的对话。
)
婆婆(陕):倩倩,你木看给娃吃撒啊?
儿媳(山):娘,刚(jiáng)才才给她吃个俩饼干儿,还(hà)不饿(wò)。
婆婆(陕):奥,那就(zōu)好。
三、异省临界共享方言
对方言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钻研某中心地区方言的典型特征,却对方言过渡区语音的渗透与重叠状况投入太少精力。
陕北方言与山西中北部、内蒙古南部和甘肃北部方言的发音之间存在很多相似和联系,同属一个语音系统。
关中山西南部、河南省、甘肃天水等地区的汉语方言有着较高相似度。
陕南因地靠甘肃南部、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区,他们的方言也呈现出显著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