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黄平县旧州二中九年级语文上第二次月考卷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州二中九年级语文上半期考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
题卡。

2、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阳夏.(xià)以数.(shuò)谏故相.(xiàng)公收而攻蕲.(qí)
B、唐雎.(jū) 悱.(fú)然腆.(tiǎn)着休祲.(qìn)将于天
C、乐.(yuè)毅因屏.(bǐng)人拙.(zhuō)病度.(duó)德量力
D、崩殂.(cú) 陟罚臧否.(fǒu) 商酌.(zhuó) 咨诹.善道(zōu)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泛滥海枯石烂沦陷语无论次
B、浮燥戒骄戒躁勉励再接再厉
C、取缔根深蒂固明智莫名其妙
D、普及迫不急待泄气一泻千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
胜一筹
...的歌手了。

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
....,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互相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
....,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D、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
....,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

4、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的好季节。

D、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5、下列作家,作品,朝代对应有误
..的一项是()
A、《陈涉世家》—司马光—西汉
B、《隆中对》—陈寿—晋朝
C、《出师表》—诸葛亮—晋朝
D、《唐雎不辱使命》—刘向—西汉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
..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
王尝闻布衣
..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忌庆也,仓鹰击于店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三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寡人欲与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
7、下面句子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C、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下面对选文分析不准确
...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经过,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的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6分)
二、古诗词填空(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9、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4),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5)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6),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10、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枫丹露白,冰封雪飘。

这四季更替的美景,使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请你从熟悉的古诗词(曲)中,写出描写某一季节景物的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

(2分)句子:,。

作者或题目:
三、阅读理解(本大题共三小题共46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5题(12分)
○1科学家们认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

尽管世卫组织29日提高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警戒级别,而且卫生官员也证实美国出现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但研究病毒的科学家们却渐渐达成共识,认为目前的混合型流感病毒变种并没有过去引起疫病大流行的那些病毒那么致命。

○2事实上,上月底首先在加州圣迭戈和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其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3众所周知,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在任何时候突变,成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

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明表明,目前的疫情爆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可以避免的。

○4田纳西州流感病毒学专家理查德维比说:“这种病毒与1918年的致命性病毒完全没法相比。

”1918年爆发的流感造成全球大约5000万人死亡。

○5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相似这一点似乎是不祥之兆。

它们都是在春天流感季节的末尾出现,两者似乎都是重点袭击年轻人和健康人,而不是老年人和婴幼儿,而且它们都是H1N1变种,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两个关键的蛋白类型,这两个蛋白类型主要决定着病毒的传染和扩散力。

○6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和国家卫生研究院周一上午公布了加州和德克萨斯州病人身上的病毒同已知的病毒(1918年的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5N1等)进行对比,之后发表了令人欣慰的消息
○7纽约西纳山医疗中心微生物学家彼得帕勒斯说:“这种病毒缺少某些特征”。

尤其突出的是,这种病毒缺少一种氨基酸。

那种氨基酸似乎会导致肺部增生病毒粒子使之更致命。

○8佐治亚大学流感专家拉尔夫特里普说,对这种病毒蛋白类型的初步分析表明,经历过1957年那场流感的人可能对这种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

1957年的那场流感疫情造成全球约200万人死亡。

○9这或许可以解释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上这种病毒的原因。

迄今,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为严重。

(选自《参考消息》2009年5月,
有删改)
11、科学家提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的依据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任选一处简要分析(2分)
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
.................(a)获得的越来越多的
初步证明表明,目前的疫情爆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
..(b)是可以避免的。

1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的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
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B、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随时突变,成为更温和或
者更危险的变种。

C、“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人们认为她与1918年的
流感病毒完全相同。

D、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原因可能是对
这种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

14、在第④和第⑤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一种方法来解释“甲型H1N1流
感”的特征?你觉得使用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材料,你能获取哪些信息?(3分)
材料一:四川省新闻办公室2009年5月17日下午宣布:与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包某某接触的最后一批人员解除医学观察,患者包某某也同时治愈出院。

(《钱江晚报》)
材料二:2009年5月17日,北京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是我国内地第三例输入性确诊病例。

患者为女性,18岁,北京人。

5月11日13时50分乘坐美国大陆航空公司CO89航班到达北京。

北京
卫生部门及时开展了对密切接触者的跟踪工作,全部密切接触者已查明并进行医学观察。

(《人民日报》)
(二)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22分)
柔弱的人
契诃夫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

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

您也许要用钱,您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您讲妥,每月三十卢布……”
“四十卢布……”
“不,三十……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三十付给教师的工资的……呶,您呆了两月……”
“两月零五天……”
“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

这就是说,应付您六十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
“三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十二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有学习……您只和瓦利雅一人学习……您牙疼三天,我内人准您午饭后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还剩……嗯……四十一卢布。

对吧?”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满眶湿润。

下巴在颤抖。

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 ---一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

扣除二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哪,由于您的疏忽,
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十卢布……女仆盗走瓦里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玩忽职守,您应负一切责任,您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五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儿支取了九卢布……”
“我没支过!”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四十一减二十七净得十四。


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他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有支过……”
“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十四卢布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三卢布……三卢布……又三卢布……一卢布再加一卢布……请收下吧!”
我把十一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的说:“merci(谢谢——法语)。


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

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为什么‘谢谢’?”我问。

“为了给我钱……”
“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无怪啦!我和您开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我要把您应得的八十卢布如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经给您装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的脸上的神态看出了一个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跟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她羞羞地过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悟想到:
“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节选自《外国优秀短篇小说选》)
16、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概述(5分)
17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结合上下文,分析小说是如何将柔弱的人的
18、尤丽娅感谢“我”,我为什么却“憎恶”而又“不安”?(5分)
19、你从尤丽娅“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的回应中,看出小说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4分)
20、下面属于契诃夫小说作品中的人物的一项是(2分)()
A、屠格涅夫
B、夏洛克
C、奥楚蔑洛夫
D、伏尔泰(三)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21—24题。

(12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

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
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节选自《陈涉世家》)
2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会.天大雨(2)为天下唱.
(3)今亡.亦死(4)扶苏以数.谏故
2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山峡》)
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
○2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24、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2分)
四、综合性学习(12)
25、请你参加与“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有关的综合性学习。

(1)请为下面的实施方案补充活动主题。

(2分)
要求:任选一个节日;补充的主题应突出节日特点,并与有活动主题的语言形式相同。


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3分)
歌唱祖国(歌词)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3)请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写一段祝福语,用上提供的词语。

(50字左右)(4分)
的思念之情(3分)
五、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中,谁对你的影响最大?这个人怎样影响了你?怎样牵动着你的情思?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你在方格稿中留下最美的文字。

请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得人名、校名、地名。

旧州二中九年级语文上半期考试答题卡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二、古诗词填空(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9、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4)、,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5)、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6)、,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10、句子,。

作者或题目:
三、阅读理解(本大题共三小题共46分)
(一)(12分)
11、科学家提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的依据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人任一处简要分析(2分)
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
.................(a)获得的越来越多的
初步证明表明,目前的疫情爆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
..(b)是可以避免的。

1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14、在第④和第⑤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一种方法来解释“甲型H1N1流
感”的特征?你觉得使用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3分)
(二)(22分)
16、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概述(5分)
17、(6分)
18、尤丽娅感谢“我”,我为什么却“憎恶”而又“不安”?(5分)
19、你从尤丽娅“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的回应中,看出小说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4分)
20、下面属于契诃夫小说作品中的人物的一项是(2分)()
(三)(12分)
2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会.天大雨(2)为天下唱.
(3)今亡.亦死(4)扶苏以数.谏故
2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
○2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24、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2分)
四、综合性学习(12)
25
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3分)
(3)请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写一段祝福语,用上提供的词语。

(50字左右)(4分)
的思念之情(3分)
五、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中,谁对你的影响最大?这个人怎样影响了你?怎样牵动着你的情思?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你在方格稿中留下最美的文字。

请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得人名、校名、地名。

旧州二中九年级语文上半期考试答案
................
一、选择题
........................................
项的“否
..
....”.应读“
...p.ǐ”
2.、.C.【解析】重点考查学生形近字字形的区别,
................................A.选项中“语无论次”中的论应
写为“伦”;
..............................D.选项中的“急”应写为“及”。

......B.选项中的“浮燥”应写为“浮躁”;
3.、.C.【解析】使用对象错误
..........
4.、.B.【解析】
....A.前后矛盾,前面说的是“会不会”“能不能”两个方面,后面只说.............................
一个方面,要么去掉“会不会”“能不能”,要么在“提高”前面加“能否”;...................................C.项.
主宾搭配不当,应将“好季节
.........D.项乱用介词,掩盖了主语,应
..........................”改为“好地方”;
将“使”去掉。

.......
5.、.A.【解析】《陈涉世家》的作者应是“司马迁”而不是“司马光”
............................
6.、.D.【解析】“谢”,道歉。

...........
7.、.C.【解析】
.........................A.、.B.、.C.、.D.四句语气分别为疑问、陈述、反问和感叹语气。

8.、.B.【解析】
................................B.项中选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是些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
拒绝“易地”,但这不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高潮部分是选文第二段。

...................................
二、
..
9.、(略)
....
10..、开放性题目,答案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
三.
(一)
...................................11..、“目前的混合型流感病毒变种并没有过去引起疫病大流行的那些病毒那
么致
..命”。

或“这种病毒缺少一种氨基酸。

那种氨基酸似乎会导致肺部增生病毒粒..................................
子使之更致命”。

或“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或“目前.....................................
的疫情爆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可以避免的”。

.....................
12..、(
..................................a.).处加点词语写出了“初步证据”的来源(渠道),增加信息来源的真实性
和科学性。


...................................b.).处“可能”表示猜测语气,不排除特殊情况的发生,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任选一处,
....................2.分。

意思对即可)
13..、.C.【解析】选项
....
..................1918
....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人们认为它与
.....H1N1
......C.说“‘甲型
年的流感病毒完全相同。

”注意其中的“完全相同”这
....................................个说法,而原文第⑤段开头
是这样说的:“‘甲型
......相似
..这.
....年的流感病毒..........H1N1
.............1918
....流感’病毒首次查出时,它与
一点是不祥之兆。

”可见“完全相同”是不正确的,只是“相似”而非“相同”。

其.....................................
他三种说法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相同或类似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
14..、方法:作比较(比较说明、对比)作用:准确的说明甲型
...1918
....
....流感与..........................H1N1
年的流感病毒相似点与不同点。

(不同点:致命性强弱不同;相似点:流行季节、....................................
重点袭击对象、病毒类型相似)(
....2.分)
..
....1.分,作用...............3.分。

方法
15..、①对于“甲型
....流感”比
......
....较温和。

材料
.............H1N1
....流感”不必恐慌,因为“甲型
.......H1N1
一印证“甲型
...................
....流感”是可以治愈的,疫情时可以控制的。

......H1N1
②.因为病毒主要
...................................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所以只要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跟踪和隔离,疫
情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我国已有防止流感疫情的成功经验,对与患者密切接触者....................................
的跟踪工作、医学观察工作做的很到位。


.......2.分,答对两个的
.......3....................3.分。

答对一个得
分。

仅结合材料一、二而未结合上文得
...................2.分)
(二)
...
16..、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与家庭教师尤利娅结算工钱,在“我”蛮不...................................
讲理、故意克扣工钱的过程中,她只是一味退让、妥协,没有丝毫的反抗,“我”....................................
对她的表现十分愤怒,但最终还
..........................是给了她应得的八十卢布。

17..、起初在“我”的无理取闹中,尤利娅还本能地进行争辩,接着随着“我................................”.的步
..
步紧逼,尤利娅开始屈服,然后还善良地坦白自己曾“支取了三卢布”,最后拿着....................................
被“我”无理克扣后仅剩的十一卢布说“谢谢”。

小说通过对“我”蛮横逼迫和尤....................................
利娅怯弱退缩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将“柔弱的人”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一步步展现....................................
出来了。

....
18..、因为尤利娅的逆来顺受、懦弱到了如此地步,使“我”无法忍受,所以“我”
...................................
感到憎恶。

由此,“我”联想到社会上“尤利娅”们的不抗争,对这种普遍的病态....................................
现象感到不安。

.......
19..、描写的是一个强权
.........横行霸道、弱者逆来顺受的黑暗社会。

.................
20..、.C.【解析】
.............A.项屠格涅夫出自《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B.项夏洛克出自《威尼
斯商人》,
..............................C.项奥出蔑洛夫出自契诃.....D.项伏尔泰出自《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
夫的小说《变色龙》。

..........
21..、(
............
........(.2.)“唱”通“倡”,首发。

..1.)适逢,恰巧遇到
(.3.)逃跑
...(.4.)多次、屡次。

.......
22..、.C.【解析】例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只有
................................C.项中的“以”的意思与之
相同。

...............B.项的“以”无实意,表顺接的关系。

...................A.项的“以”是“比得上”的意思。

D.项的“以”意思是“用、凭借”。

...............
2.3.、①同样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
..........1.分)...............2.分。

“等”“死国”各
②全国的老百姓苦于秦王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注意“苦秦”的翻译)
................................
24..、扶苏贤明,项燕爱士卒,诈称扶苏、项燕有号召力。

........................
25.、(1)(2分)
(..③...................................
歌颂了祖国的壮丽河山。

④表现了中华儿女团结奋进、自信乐观的精神风貌(
....................................3.分)
(.3.).、示例:我衷心的祝福
..................................亲爱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幸福安
康。

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
(.4.)、示例: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