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地理试卷分析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年级地理试卷分析范⽂
分析试卷能让⽼师和学⽣各有所得。
下⾯是由店铺整理的7年级地理试卷分析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7年级地理试卷分析范⽂(⼀)
⼀、试卷特点
(⼀)试卷结构
本套试卷共分两个⼤题,分别是单项选择题、填空题、题型全⾯分值⽐例较理,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考察,重点考察实验探究,有利于考察学⽣的能⼒。
(⼆)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题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基本现象的理解,尽可能从基础知识着⼿,题⽬的难度中等偏难,灵活性较强。
(三)体现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试题体现了过程与⽅法,从⽣活⾛向物理,从物理⾛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察的同时,对实验探究、信息搜集与处理等多种能⼒进⾏了考察。
(四)加强了物理与⽣活实际的联系
试题增⼤可与实际联系的⼒度,有很多试题的情景取之于⽣活中,学⽣都⽐较熟悉。
体现了从⽣活⾛向物理,从物理⾛向社会的新理念。
(五)加⼤了实验探究的考察⼒度
试卷中的实验与探究作为⼀个独⽴的⼤题旗帜鲜明地单列出来,考察学⽣对实验现象处理数据的能⼒。
⼆、卷⾯反映出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学⽣不能灵活应⽤物理知识分析和解释⾃⼰⾝边的物理现象?这表明学⽣的学习过程脱离⽣活实际?也说明“从⽣活⾛向物理?从物理⾛向社会”的课程理还未真正在课堂上⽣根、开花、结果。
让学⽣在快乐中学习、在与时代共舞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这个理念的具体实施就是要把物理知识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再还原到具体情景中去。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防⽌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教学⽅法,要密切联系学⽣所熟悉的⽣活、⽣产、科技的实际,要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
让学⽣的头脑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规律,⽽是随时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情景化,情景问题理性化。
2、学⽣的语⾔⽂字表达能⼒⼤部分不强。
看不准、算不对、画不全、说不清的现象很普遍。
学⽣要么想不到,即使想到了也说不出。
说出来的⼜不全⾯,不能准确完整的表达出⾃⼰的意思。
学⽣基本技能差的重要原因之⼀就是在平时教学中的养成训练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能让学⽣说的、做的,教师⼀定不要代替。
要多给学⽣表达表演的机会,让学⽣不仅仅想说、敢说,还要会说、善说。
不仅仅想做、敢做,还要会做、善做,把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
3、学⽣在综合应⽤题上失分严重,这反映了我们对学⽣审题、作图、计算、提问质疑、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评估、信息收集和处理、分析归纳、综合运⽤以及⽅法迁移等⽅⾯的培养还远远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有针对性训练,切实把⽅法的训练和能⼒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重视起来
4、学⽣对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的运⽤仍不得要领,⾯对探究性试题感到束⼿⽆策,这是教学中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忽视“过程与⽅法”造成的。
7年级地理试卷分析范⽂(⼆)
这次地理期末考试的范围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命题⾯向全体同学,从考察基础知⼊⼿,突出重点难点,注重学科基本技能的掌握。
整个试题难易适中,学⽣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较好的完成答题,从考试结果来看,总⼈数56⼈,优秀17⼈,及格42⼈。
基本完成了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
试卷总分50分,共有⼆种题型:1、选择题,2、⾮选择题。
分值⽐例是:24分、26分。
第⼀⼤题,选择题,12个⼩题,每题2分,共计24分。
其中,基础题8道,占2/3,中档题4道,占1/3,难题、偏题没有出现。
学⽣多数失分在中档题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学⽣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灵活,不能举⼀反三,做题时不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尤其是在地理知识点的实际应⽤⽅⾯学⽣还有待提⾼。
第⼆⼤题,⾮选择题,即读图解答题,共3个⼩题,共计26分。
读图题的三个⼩题,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做过了,特别是在复习阶段,针对读图、识图能⼒进⾏了专项训练,但是在这次考试中还是失分较多,分析其原因发现,很多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不够扎实。
另外还发现学⽣读题不够仔细,有漏填的现象。
读图能⼒的培养依旧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今后要加强发展学⽣读图⽤图的学习,不断的养成读地图学习地理的良好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细⼼认真的做题习惯。
今后地理教学,要改变过去只注重课本知识、注重死记硬背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要注重师⽣共同参与的学习⽅法,要加强“请学⽣读⼀读、看⼀看、想⼀想、请找⼀找这个图上有什么?总结⼀下有什么特征。
”的“⾃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尽快适应课改基本理念和教学⽅法,以提⾼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7年级地理试卷分析范⽂(三)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3班的地理教学⼯作,在⼯作中我积极备课、认真教学,努⼒做到以学⽣为本,努⼒成为学⽣的良师益友,按要求完成领导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
现将本学期地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如下:
⼀、试题结构
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为开卷。
考试内容包括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亚洲、第七章与我国邻近的⼀些国家和地区、第⼋章东半球的⼀些国家和地区、第九章西半球的⼀些国家和地区、第⼗章极地地区。
题型及题量分别为:选择题为25个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选择题为6个⼩题,共50分。
⼆、试题特点
(1)本次七年级期末地理试卷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突出重点、难点。
试题难度适中,⼤部分题⽬都是平时教学中学到的内容。
本次考试通过单项选择题,来巩固学⽣的地理基础知识,通过有代表性的综合填图题,以训练学⽣的基本技能,从⽽实现地理事实、概念、原理以及地理事物分布等各项知识和技能的整合。
学⽣总体把握较好,以及格和优秀⼈数特别是⾼分⼈数来看,都⽐往次地理考试有所提⾼。
(2)注重对地理学科素养考查
在⽇常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掌握学习地理学科的⽅法的培养,让学⽣通过读图、识图、分析地图从⽽解决问题,这⼀点在本次中考试卷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如:第6、13、14、28、29、30、31等题。
三、成绩概况:
年级平均分为分69.23,最⾼分9,5分,最低分20分,及格数72.29,出优率16.87,
四、教学启⽰
(1)答题不规范,⽐如说第29题选择题,⼀个问题涉及到好⼏个知识点,很多同学只回答其中的某个知识点就以为答完题了;审题能⼒还有缺陷,不善于提取有价值信息:有时答⾮所问,有时同⼀问题,换⼀种提问⽅式就不会解答了。
(2)从学⽣得分率来看,选择题错误最多的是第7、10、12、18、和19题,第7、18题是关于不同国家的特点的分析,是书中的难点,因为同学们这学期刚接触到区域地理,再加上七年级学⽣年纪⼩,分析能⼒差,⽣活经验不⾜,所以出错在所难免;第10题是南极地区的⽩⾊沙漠的原因分析,题⽬⽐较灵活,在课本内容上是找不到答案的,这⼀题丢分,说明很多同学对知识的重点掌握较差,开卷考试没有重点记忆。
第19题是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丢分多。
综合分析题中第28、29题丢分⽐较多,原因包括两⽅⾯:第⼀:本学期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平时做练习时间和单元测试的时间⼏乎没有;第⼆:学⽣理解能⼒、审题能⼒、语⾔表述能⼒太差,都有待提⾼。
其次是26题,国家和所属地区、旅游胜地连线,反应出学⽣读图能⼒、做题技巧不够,有待提⾼。
(3)在今后的教学中的努⼒⽅向:提⾼课堂教学效率,努⼒培养学⽣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将地理知识与⽇常⽣活紧密结合,继续培养和加强读图、识图训练、分析解决问题语⾔表述能⼒的培养。
建议:今后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增加以形成地理基本技能为主的活动和练习;增加以巩固地理基础知识为主的课堂活动和练习;增加以分析对⽐,掌握地理我特征为主的课堂活动和练习;增加以运⽤地理基本原理分析,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课堂活动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