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0分)[ID:13305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不带电的微粒不是分子就是原子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为氧化物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2.(0分)[ID:133036]如图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关,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是
选项气体X水温/℃
A氮气45
B氧气10
C空气80
D二氧化碳100
A.A B.B C.C D.D
3.(0分)[ID:133035]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l实验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B.若将图2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C.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D.图1和图2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4.(0分)[ID:133019]如图是探究可燃物红磷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准备)在完成整套装置气密性检查后按图所示装配仪器和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干燥管内充满了N2,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步骤)
①打开K1,打开K2,从a端通入O2;
②关闭K1,打开K2,点燃酒精灯;
③关闭K1,关闭K2,熄灭酒精灯,直到干燥管冷却至室温;
④维持上一步骤操作不变,点燃酒精灯。
下列实验步骤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5.(0分)[ID:133011]临近期中考试,箫明同学对所学知识进行了一些总结 ,其中正确的有()
①进行实验时如果酒精灯翻倒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②在微粒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③工业制氧气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
④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产生大量泡沫的水是软水
⑤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使固体受热均匀
⑥对着镜子哈气,可以证明呼出气体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的多
⑦木炭、硫粉、镁条、石蜡与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⑧陕西省内河流众多,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充沛的省份
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A.3条B.4条C.5条D.6条
6.(0分)[ID:13299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C.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7.(0分)[ID:132990]下列措施——理由之间,其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A.白磷要保存在水中——防止自燃B.加油站严禁烟火——防止爆炸
C.真空包装食品——防止缓慢氧化D.用扇子扇煤炉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8.(0分)[ID:13298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
C.凡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9.(0分)[ID:132969]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⑤
10.(0分)[ID:132967]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东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已知广口瓶的有效容积为240mL,充分反应后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入广口瓶中的体积为45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需要在集气瓶底部先放少量水
B.与拉瓦锡的实验相比,本实验不会产生汞污染问题
C.通过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8.75%
D.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实验过程中装置内温度的变化情况是先升高再降低
11.(0分)[ID:132959]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12.(0分)[ID:13295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逻辑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
13.(0分)[ID:133147](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
①四氧化三铁②水银③澄清石灰水④铁锈⑤洁净的空气⑥娃哈哈牌纯净水⑦加热
高锰酸钾完全反应的产物⑧冰水混合物⑨水⑩汽水
(2)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面文字中加点的部分。
小明发现,将生锈的铁钉(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_______和铁._______)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过一会儿,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得知:稀硫酸变黄是
因为氧化铁与硫酸
....._______构成的硫酸铁,.._______反应生成了由铁离子
..._______和硫酸根离子
另一种产物是由 n.个水分子
...._______构成的(n代表个数)。
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铁与硫酸反应
生成了氢气,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硫酸亚铁(标出硫酸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
(3)“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它是一种简单的
_______(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②天然气属于_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煤
b 石油
c 氢能
14.(0分)[ID:133135]2020年5月3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2星、和德四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所用燃料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常用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釜底抽薪”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15.(0分)[ID:133120]水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如图是水电解示意图。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在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如何检验该气体
_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水的三态变化和水的电解两个变化的区别______。
(3)新能源是开发应用是当今全球性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发展氢能源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有研究人员推出了“利用太阳能,以水为原料,大量生产氢气,并用作各种机械的动力燃料”这一设想,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这一设想能否实现?若认为能,请写出有关的两个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基本的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基本类型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基本类型__________。
②氢气作为燃料与现在广泛应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什么优点?(至少答两条)_________;
__________。
16.(0分)[ID:133096]科学家在不断研究水的开发和利用技术。
下图是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过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该转化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3)该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17.(0分)[ID:133081]完成下列各题
⑴、物质的变化分_______变化和____变化,其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_______。
⑵、根据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分析,灭火可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下列操作需要的仪器:量取液体的体积______,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_______,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______,收集气体_____,向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可用____或____。
⑷、甲醛的居室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根据它的化学式CH2O,可以作出4点推断(本题多解)_____
⑸、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是由_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实验室对药品的使用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固体药品用量为___________,液体药品用量为______。
⑺、元素x与y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差为5,之和为29,则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
⑻、发射火箭N2H4(联氨)作燃料,N2O4作氧化剂,燃烧后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8.(0分)[ID:133065]055型驱逐舰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研究所设计、江南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共同承建的、装备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新型舰队防空驱逐舰。
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及隐形性能,该舰可以成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海外利益的实力担当,更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利剑先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驱逐舰的舰体用到了钛合金,钛合金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2)055驱逐舰采用燃油驱动,该舰在行驶过程中能量转化全过程是_____________;
(3)在制作该驱逐舰时,常用乙炔(C2H2)进行焊接金属,实验室可以用电石(CaC2)和水反应制得乙炔气体,同时生成一种碱。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
19.(0分)[ID:13306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①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_____;
② 切割玻璃用的玻璃刀上镶嵌有金刚石,利用了金刚石______的物理性质;
③ 高压液态氢是推进火箭的主要燃料,利用了H2的________性;
④ 降低土壤酸性常用的物质是_____;
⑤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⑥ 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⑦ 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属于______肥(选填“氮”、“磷”或“钾”),由______种元素组成,2 mol NH4HCO3中约含有______个氢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0.(0分)[ID:133062]如下图所示是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简图,请仔细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④所指过程的含义:①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在⑤⑥所指的过程中,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的CO2,放出氧气,另一层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⑦所示的过程中臭氧层中的臭氧在日光的作用下转化成了O2。
臭氧是淡蓝色气体,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
①写出图示中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两个角度,分析氧气和臭氧的相同点、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研究发现,如今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要高于百万年前的水平。
①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B.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D.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
②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③下列反应都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判断,会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化学反应是_______(填序号)。
A.C+O2CO2
B.CH4+2O2CO2+2H2O
C.石油+氧气二氧化碳+水
D.2NaHCO3Na2CO3+H2O+CO2↑
④下列反应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试判断,对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CO2+2NaOH==Na2CO3+H2O
B.6CO2+6H2O C6H12O6+6O2
C.CO2十H2O==H2CO3
(5)①目前家用汽车主要燃料是汽油,汽油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是
___________。
②为使汽油在内燃机的汽缸中充分燃烧,采取的措施有:
通过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汽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汽缸的进风口吸入足量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0分)[ID :133222]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请从石墨、氧气、二氧化硫、甲烷、碳酸钙等物质中选择(用化学式)填空。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
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
II.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_____、天然气等。
新燃料液氢是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在助燃剂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Ⅲ.尿素()22CO NH ⎡⎤⎣⎦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优质肥料。
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2322CO 2NH CO NH X +→+,则X 的化学式为_____;尿素的摩尔质量是_____,其中碳、氮、氧、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尿素中氮元素百分含量为_____。
IV.烟道气中含有大量2CO ,经“捕捉”可用于生产甲醇()3CH OH 。
①“捕捉”2CO :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2CO 溶解于甲醇,得到2CO 的甲醇溶液。
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
(填化学式)
②用“捕捉”2CO 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2.(0分)[ID :133185]根据有关燃烧和燃料的知识回答:
(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
23.(0分)[ID :133184]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与氧反应放出的___,由于煤中含有_____等元素,燃烧后排放的气体会形成酸雨,酸雨降到土壤中会影响____.
(2)汽车使用的汽油或柴油都是_____加工的产品。
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的一条措施是____.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之一是____.
24.(0分)[ID :133183]如图所示,将两小块白磷放在a 、b 处,将b 处浸泡在30℃热水中,然后通入氧气,观察到:a 、b 处很快都自燃,且b 处比a 处先燃烧。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
25.(0分)[ID:133174]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
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正在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
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正在开发的部分能源: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④氢气、⑤风能、⑥潮汐能、⑦太阳能、⑧“可燃冰”等。
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_。
(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3)埋藏于海底,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困难的能源物是___________。
(4)你认为,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以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6.(0分)[ID:133161]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某同学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引起火灾,就此事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条件看蚊帐是_____.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导致火势扩大的原因是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B.跳楼逃生C.匍匐前进到安全处
(4)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参考答案】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C
2.C
3.D
4.C
5.B
6.B
7.D
8.D
9.A
10.C
11.D
12.C
二、填空题
13.①②⑧⑨③④⑤⑥⑦⑩①⑧⑨①⑧⑨Fe2O3FeH2SO4Fe3+nH2O75有机化合物不可c
14.热值高(或产物是水无污染)清除可燃物
15.水分子氧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不变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发生改变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氢气氧气水化合反应热值高产物不污染环境
16.2H2O2H2↑+O2↑水开发利用了自然能源环保无污染【解析】(1)反应①是电解水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2)反应中先是由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然后氢气和氧气又反应生成水故可循环利用
17.物理化学化学变化隔绝空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量筒胶头滴管坩埚钳集气瓶药匙纸槽甲醛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C:H:O=1:2:1;甲醛的相对分子量为30;甲醛不是氧化物三+6固体只
18.抗腐蚀性好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CaC2+2H2O=C2H2↑+Ca(OH)2—2价
19.CO2硬度大可燃熟石灰CH46HCl+Fe2O32FeCl3+3H2O氮4602×1024【解析】①根据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解答;根据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解答;根据氢气的可燃性解答;
20.工厂汽车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动物的呼吸需要氧气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2O33O2组成元素相同分子构成不同BCABCBCO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以促进燃烧增大氧气浓度以促进燃烧【解析
三、解答题
21.
22.
23.
24.
25.
26.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比如:中子不带电,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比如:高锰酸钾含有氧元素,但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点灯发光,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C。
2.C
解析:C
【分析】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白磷的
着火点在40℃左右,使白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A、氮气不支持燃烧,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是水温不够40℃,白磷不能燃烧,错误;
C、空气中含有氧气,水温超过白磷着火点,能使白磷燃烧,正确;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错误;
故选C。
3.D
解析:D
A、在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作对照,可以说明温度都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才能燃烧,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故正确;
B、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热水的温度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象,故正确;
C、图1中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故正确;
D、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可以为白磷的燃烧提供热量,还可以为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故错误;
故选:D。
4.C
解析:C
探究可燃物红磷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先探究燃烧需要氧气条件,关闭K1,打开K2,点燃酒精灯,红磷不燃烧,燃烧需要氧气;再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条件,关闭K1,关闭K2,熄灭酒精灯,直到干燥管冷却至室温,打开K1,打开K2,从a端通入O2,红磷不燃烧,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维持上一步骤操作不变,点燃酒精灯,红磷燃烧,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有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故正确的实验步骤的排序为②③①④;
故选:C。
5.B
解析:B
①进行实验时如果酒精灯翻倒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火焰,正确;
②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在微粒中不一定相等,故错误;
③工业制氧气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正确;
④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产生大量泡沫的水是软水,产生大量浮渣的水是硬水,故正确;
⑤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故错误;
⑥对着镜子哈气,可以证明呼出气体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的多,正确;
⑦木炭、硫粉、镁条与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石蜡与氧气的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故错误;
⑧陕西省属于黄土高原,海拔较高,水资源较短缺,故错误。
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错误;
故正确的有4个,故选B.
6.B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只有分子还有原子和离子;故选项错误;
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故选项正确;
C、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还可能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但人类利用的能量不一定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D
解析:D
A. 白磷要保存在水中——防止自燃,是因为白磷的着火点低,故正确;
B. 加油站严禁烟火——防止爆炸,是因为加油站里有可燃性的汽油、柴油等贮存在油罐内,若遇到明火易发生爆炸,故正确;
C. 真空包装食品——防止缓慢氧化,是因为真空包装可隔绝空气或氧气避免了食品发生氧化反应,故正确;
D. 用扇子扇煤炉火——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因为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无法改变,故错误。
故选D。
8.D
解析:D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氧气、高锰酸钾中都含有氧元素,但是氧气、高锰酸钾都不属于氧化物。
故选项错误;
B、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故选项错误;
C、该气体如果能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就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例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气、臭氧等单质。
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A
解析:A
【解析】
解:①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
②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
③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
④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
⑤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停车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
故选:A。
10.C
解析:C
【解析】
铁生锈是铁和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A .纸袋内的铁粉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在氯化钠的作用下,锈蚀速率加快,但是集气瓶内事先加入少量的水,故A 正确;
B .拉瓦锡的实验中用到的药品是金属汞,汞有毒;而该实验中用到的是铁粉、活性炭粉、氯化钠等,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B 正确;
C .进入广口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也就是广口瓶内氧气的体积,所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5mL 100%18%240mL
⨯≈,故C 不正确; D .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此过程放出热量,实验过程中装置内温度的变化情况是先升高再降低,故D 正确。
故选C 。
11.D
解析:D
【分析】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这三要素。
A 、石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不是清洁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 不正确;
B 、炒菜时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故B 不正确;
C 、钻木取火可以实现摩擦生热提高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实现了燃烧,故C 不正确;
D 、锅底出现黑色,那是碳C,说明没有完全燃烧,所以应该调大进风口,是参与燃烧的氧气更多,使得燃烧更充分,故D 正确。
故选D 。
12.C
解析:C
【解析】
A 、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不是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CO 和CO 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正确; D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不正确,还可能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二、填空题
13.①②⑧⑨③④⑤⑥⑦⑩①⑧⑨①⑧⑨Fe2O3FeH2SO4Fe3+nH2O75有机化合物不可c 解析:①②⑧⑨ ③④⑤⑥⑦⑩ ①⑧⑨ ①⑧⑨ Fe 2O 3 Fe H 2SO 4 Fe 3+ 2-4SO nH 2O 6
4Fe S O + 75% 有机化合物 不可 c
(1)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①四氧化三铁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②水银是汞的俗称,属于纯净物;③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属于混合物;④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混合物;⑤洁净的空气由不同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⑥娃哈哈牌纯净水,由不同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⑦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的产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混合物;⑧冰、水是同种物质,所以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⑨水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⑩汽水由不同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所以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②⑧⑨;属于混合物的有③④⑤⑥⑦⑩;属于化合物的有①⑧⑨;属于氧化物的有①⑧⑨。
(2)氧化铁是由氧元素和铁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Fe 2O 3;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为Fe ;硫酸的化学式为H 2SO 4,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符号为Fe 3+;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其符号为2-
4SO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n 个水分子表示为nH 2O ;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
硫酸亚铁中铁元素显正二价,氧元素显负二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正六价,表示为64Fe S O +。
(3)①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100%16
⨯=75%,它是一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②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属于传统化石能源,氢能属于新能源,故属于新能源的是c 。
14.热值高(或产物是水无污染)清除可燃物
解析:热值高(或产物是水,无污染) 25222C H OH+3O 2CO +3H O 点燃 清除可燃物 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所以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并且氢气燃烧的热值高。
故填:热值高或产物是水,无污染。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5222C H OH+3O 2CO +3H O 点燃。
“釜底抽薪”是将锅底部的木柴拿走,就不能继续燃烧了,抱走木柴是清除可燃物。
故填:清除可燃物。
15.水分子氧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不变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发生改变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氢气氧气水化合反应热值高产物不污染环境
解析:水分子 氧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不变,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发生改变 水−−−→太阳能氢气+氧气 分解反应 氢气+氧气−−−→点燃水 化合反应 热值高 产物不污染环境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故在b 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氧气方法: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带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