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德镇御窑遗址活化利用谈历史文化建筑消防安全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景德镇御窑遗址活化利用谈历史文化
建筑消防安全对策
【摘要】:历史文化建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消防安全,本文通过具体
案例,编制《设计指引》,在现场勘查和火灾风险分析评估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建立总体布局框架,加强消防措施,达到了相应安全标准。

【关键词】景德镇;历史文化建筑;活化利用
引言
景德镇遗址保护性开发一期工程是以御窑厂为中心的实验区,总面积共约
20.3公顷,片区内有大量建筑遗存以及历史环境要素,笔者参与遗址片区活化利
用(改造)消防设计,建立总体布局框架,优先利用改造现有消防设施,不满足
技术标准时,在不改变尺度和风貌的情况下,加强防灾措施以达到安全标准。


项目编制的《陶阳里建国瓷厂及御窑厂片区消防设计指引》作为了地方标准于2021年2月颁布执行,用于规范指导景德镇其它历史文化建筑的改造。

一、现场勘察和风险分析
首先,对防护对象开展现场勘查,进行火灾风险分析。

勘察确定耐火等级、
防火间距、安全疏散宽度、消防设施、防雷设施、消防救援条件等均存在不足,
同时发现多种火灾危险源存在,具体情况如下:1.火灾荷载值大,火灾初期扑救难;2.防火间距不足,消防道路不通畅;3.消防设施设备落后,灭火用水供给难;
4.电路以及配电设施老化、绝缘损坏,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严重,防雷设施缺失;综合以上情况,该项目火灾风险等级为极高火灾风险。

二、建立消防总体布局
2.1划定消防道路
按《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要求,将消防道路规划分为四级,占
地面积>5000㎡的建筑组团或多层公共建筑设置一般消防车道;5000㎡≥占地面
积≥3000㎡的建筑组团或多层公共建筑,至少设置小型消防车道;占地面积<3000㎡的建筑组团或多层公共建筑,如无法设置一般消防车道或小型消防车道时,设置摩托车消防车道或步行消防道,而且区域内建筑首层安全出口距最近消防摩
托车道或步行消防道的行走距离不应大于50m。

2.2建立消防分区
2.2.1设置防火组团
防火组团类似于防火分区划分,该项目建筑密集连片,多为二层以下建筑,
因此引入“防火组团”概念,将一个防火组团设置成一个防火分区,以避免进行“伤筋动骨”的拆改,将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修改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并适当有
所放宽,限制总建筑面积,防止组团内火灾荷载过大。

每个防火组团内建筑最大
允许占地总面积不应大于3000㎡,且总建筑面积不能超过9000㎡。

防火组团间
的防火间距不小于2米,当不满足要求时,按本文要求增强防灾措施。

2.2.2设置防火控制区
防火控制区由数个防火组团组成,可以理解为更大面积的“防火分区”。


制区之间利用现存或增设的防火墙、消防道路、水系、广场、绿地将项目分隔为
若干建筑面积不超过20000㎡的防火区域。

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第5.3.5条对地下或半地下商店的要求,提出防火控制区面积最大不大于20000
㎡。

相较于防火组团,防火控制区的防火分隔要求更为严格,防火控制区的防火
间距不小于2米,当不满足要求时,按本文要求增强防灾措施。

2.3规划消防力量
根据关于印发《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社区
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和江西省地标《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DB 36/T 1087-2018的要求设置微型消防站,目标是救早、灭小和“3分钟
到场”扑救初期火灾,微型消防站保护半径不超过500m。

根据所管辖城区内消防
道路情况配置小型消防车、消防巡逻车和消防摩托车。

老城区内所采用的消防摩托至少需要能够携带喷雾灭火装置或手抬机动泵及水带、枪头、消火栓闸阀套筒等工具。

三、火灾模拟数据
笔者团队分别采用火灾模拟软件PyroSim和人员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 对项目的结构、功能、火灾荷载及消防设施进行消防安全评估、分析和研究,对总体布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确保安全措施能保证必需疏散时间。

按照火灾蔓延最不利的情况,以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歌舞娱乐场所进行设置模拟参数,参数包括防火分隔措施、疏散距离、疏散净宽度、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条件。

经火灾模拟需要加强措施的:以代表性建筑组团彭家下弄为例,在喷淋、排烟均有效情况下,燃烧2408.3s后火灾开始蔓延至相邻建筑,在出现喷淋失效、排烟有效情况下,燃烧1440.7s后火灾开始蔓延至相邻建筑;调整共墙,使其突出屋面400mm后,再次进行火灾模拟,在喷淋排烟均有效情况下,燃烧2608.4s 后火灾仍不会蔓延至相邻建筑,在出现喷淋失效、排烟有效情况下,燃烧1800s 后火灾仍不会蔓延至相邻建筑。

全疏散区域的模拟疏散情况,各建筑组团在150m范围内的人员均向附近主干路及安全疏散区域进行疏散,在745.2s内人员可以全部疏散完毕,小于喷淋失效、排烟有效情况下的火灾蔓延时间(即1440.7s),可以保障人员在危险来临之前疏散至安全区域。

四、技术措施
4.1防火间距
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第5.2.2条,结合景德镇陶阳里建国瓷厂及御窑厂片区周边建筑特点,进行了适当放宽,局部加强的方式控制火灾蔓延。

防火控制区划分处相邻两座建筑较高一侧建筑采用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不限。

较低一侧建筑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m。

防火控制区划分处相邻两
座建筑开设门、窗、洞口时,门、窗、洞口均应设置常闭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隔板,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m。

防火控制区划分处屋顶突出的可燃承重构件应采用涂
刷防火涂料或包覆不燃材料的方式提高耐火极限。

难以达到上述要求时,应采用
耐火极限 3.0h的防火材料包覆较低一侧建筑突出的可燃承重构件并延伸至屋顶,延伸深度应与较高一侧建筑外沿不小于3m。

局部区域因文物、肌理保护等原因确
难以达到上述要求时,可采用防护冷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设置固定式屏障式水
幕加强防火分隔。

防火组团划分处相邻两座建筑较高一侧建筑采用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不限。

较低一侧建筑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m。

防火组团划分处相邻两座建筑
开设门、窗、洞口时,门、窗、洞口均应设置常闭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隔板,防
火间距不应小于2m。

4.2安全疏散
建筑的安全出口或疏散门不宜少于2个。

建筑面积不大于600㎡,且每层建
筑面积不大于300㎡,且不超过三层,二、三层总人数不超过30人,可设置一
个安全出口或疏散门。

人员疏散设施净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确有困难时,楼梯
最小净宽度不小于0.55m,但应限制人员使用数量,二层及以上各层的使用人数
之和不超过30人。

建筑内最远疏散距离不应大于40m,如果建筑内设置敞开式天
井时,最远疏散距离不应大于50m。

4.3结构防火
建筑修缮改造过程中应对原有结构的耐火等级进行加强处理,改造后耐火等
级不得低于原有等级。

对非文物和非历史建筑进行改造,优先考虑增强建筑构件
的耐火等级,利用砖石建筑形成防火保护。

4.4消防给水及消防电气
文物建筑和用于生产、展览、商业运营等用途的历史建筑和改造建筑均应按
严重危险级配备灭火器。

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内应选择对文物危害性较小的灭火
器类型。

室外消火栓压力平时运行工作压力不小于0.14MPa,火灾时水力最不利
室外消火栓的出水流量不小于15L/s,且供水压力从地面算起不小于0.10MPa。

室外消火栓应加密设置,间距应不大于50m。

建筑内使用明火的部位、采用大功率烧陶用电设备部位,应设置悬挂式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

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宜在其周边选择适当的高位设置能完全覆盖保护区、基本覆盖控制区的图像型火灾探测器。

参考文献:
[1]张帆, 李欣蔚.景德镇御窑遗址重点遗存保护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6, 37(28):2.
[2]王颖.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具体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9):2.
[3]朱志高, 汪良良.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