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北区三小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5 掌声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5掌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掌声
课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为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残疾,从此变得很自卑。

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让大家轮流上台讲故事,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令她没想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

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言简情浓,通过英子动作、神态的变化,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巨大作用。

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通过一直以来的语文学习,学生对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

通过平时的培养与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引导、阅读来理解语言,感悟其情,而且学生善于把文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但是学生平时感受更多的是别人对他们的爱,却很少能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缺少关爱他人的情感体验,因此理解英子的内心感受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因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换位思考在本课的教学中尤为重要。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我为学生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殿堂。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把听、说、读结合起来,以品读为主,让学生在个性飞扬的读书声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谛。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能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3.尝试转换人称讲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去感受掌声中包含着的鼓励、关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主动关心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鼓励。

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了解变化的原因。

难点
通过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情变化。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关于掌声的故事。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
识字写字。

难点
用简练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一、揭示课题
1.由“掌”字引入课题,字理识字激发学习兴趣。

(1)说说你是怎么识记“掌”字的,引导分清形旁声旁.
师:“掌”字上半部分是“尚”字的变形,可识记为高尚的手。

(2)板书古文的“掌”字,与之对比。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掌声》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老师的读音,老师读完后说一说应注意哪些字音。

(“落” 和“调”是多音字,在文中分别读lào 和diào。

)
2.学生大声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借助拼音将生字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3.小组合作学习,识记生字,读通课文。

(1)组内互相检查字音读得是否正确。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合作读课文,互相指正。

4.集体汇报。

(1)由学生自己指名“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当裁判。

(2)出示本课生字词,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好的识记方法。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哪个字要提醒伙伴注意?
2.学生互相提示写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书写“班、默、腿、摇、晃",学生书空。

4.学生临写。

四、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标出自然段,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试着用两三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比一比谁讲得精练。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掌声
“落”和“调”是多音字:落lào调diào
6 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

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

直到书写傲、虚两个字,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能正确读写谦虚傲慢懦弱代价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对话、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字入手,导入新课
1。

师板书“缶”字。

(出示缶的图片)
(1)大家想一想,这节课中哪几个字带有缶?
(2)教师随机板书。

2.大家见过陶罐吗?
(1)(屏幕出示陶罐图片)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小肚子大的罐子.
(2)(屏幕出示铁罐图片)手指屏幕,这是?
3。

这节课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1)陶罐和铁罐.
(2)生随教师板书课题(补充缶)。

师指导“罐”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
(1)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出示词语,个别检查。

争辩恼怒御厨羞耻懦弱陶罐奚落轻蔑
掘开朴素流逝宫殿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预设点:
(1)重点指导懦弱、轻蔑、奚落、朴素的读音
(2)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3)出示和睦相处:[ chǔ]1。

居住 2.存在 3。

跟别人一起生活4。

决定,决断[ ch ù ]1.地方2.点、部分3.机关部门
师提问:在和睦相处中“处”读哪个音?
(3)生齐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2)出示课件,补充课文内容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陶罐。

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而铁罐却()。

三、再读课文,画出对话
1。

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
2. 生找到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3。

将画出的对话多读几遍,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四、指导书写回归文本
1.学生随机交流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2.指导“骄傲谦虚懦弱”的书写。

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

3.把词语送回到对话中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品读对话
1。

(出示图片),经过上节课的学习,请你观察人物的表情和神态,说说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生自由交流
(2)课文哪一处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
(3)原文中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由你“对陶罐和铁罐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问题切入复习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后顺势进入对话,帮助学生更好的品读。


2. 出示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预设点:
(1)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处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在朗读中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二、随堂练笔整体感悟
1。

出示对话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出示:“陶罐()地说"
“铁罐()地说”
(2)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2.出示完整对话整体感悟
(1)同桌自由练习对话
(2)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个别展示朗读(戴头饰)
三、以读代讲总结寓意
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1)齐读后点红“流逝",
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

(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生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
(1)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2)连铁罐的影子都没见到。

3。

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呢?
(1)陶罐,我想对你说
(2)铁罐,我想对你说
四、链接阅读
1.读通课本20页《北风和太阳》
2.说说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人们都说,预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陶罐和铁罐》以及《太阳和北风》两篇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的(),正视自己的()。

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下课多读一读,相信你们收获更多。

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谦虚而不懦弱骄傲自大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一、下面每组里有一个错误的音节,请用“—-”画出来,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1。

暴风雨(bào)喵喵(miáo)()
2.孵蛋(fú)好饿(è)()
3.往前凑(zòu)偶尔(ǒu)()
二、读拼音,写词语。

qiángjiǎohēidòngzhǔnbèi
zhuàngdǎozhīzhūpiàoliɑng
三、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包()西()
()()
辟()几()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声音()的窗户
()的眼睛()的网
()地爬进()地响
五、仿写词语我最棒.
很久很久很很很很很很
吱吱呀呀(AABB式)
六、选词填空。

安心放心
1。

你(),我不会丢下你不管的.
2.我找不到一个()孵蛋的地方。

七、按要求写句子。

1.再过一个晚上,行吗?(补全句子)
,行吗?
2。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
..,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
事。

(用加点词写句子)
3.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
(缩句)
八、课内阅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

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

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

这是老屋第次做好事。

2。

老母鸡提出了什么要求?请你在选文中用“——”画出相关句子。

3.老屋有没有答应老母鸡的请求?这说明了什么?
九、课外阅读。

木匠的房子
一个穷木匠造了一间木房子.木房子很小很小,摆了一张小木床和一张矮木桌,只能住下他自己.
一天下大雨,一位老人敲门请求避雨。

木匠看看小小的房子,有些为难。

他想,能住下一个人就能待两个人。

木匠把老人请进屋里,老人就坐在地板上。

没过一会儿,一位可怜的妇女带着三个孩子敲门请求避雨。

木匠说:“进来吧!待得下两个人就能待六个人。


雨越下越大,陆续有路人敲门请求避雨。

最后,那很小很小的屋子里居然待了十一个人。

他们坐地板,坐床,站着,一起说说笑笑。

木匠笑着说:“只能住一个人的房子竟然待了这么多人,难道是房子变宽了?”大家笑着说:“不是房子变宽了,是心宽了。

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全世界的人!”
1。

小小的房子一共待了多少个人?
2。

短文中的穷木匠是个怎样的人?()
A。

心灵手巧B.心地善良C。

法力超常
3.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4.你想对穷木匠说些什么?
智慧巧链接
补全下列词语。

助()为()()善()施
()()送炭舍()为()
参考答案
一、1。

miáomiāo2.fúfū3.zòucòu
二、墙角黑洞准备撞倒蜘蛛漂亮
三、提示:根据平时的积累来写.
四、小小破旧明亮又大又漂亮飞快吱吱呀呀
五、示例:长长慢慢远远安安静静平平安安红红火火
六、1。

放心2.安心
七、示例:1。

你陪我一会儿 2.明天有暴风雨,因此我们的秋游计划取消了。

3.小鸡钻了出来。

八、1。

二2。

“等等,老屋!"……安心孵蛋的地方。

”3.老屋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这说明老屋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九、1.十一个人。

2.B3。

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全世界的人!4.示例:你是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我要向你学习。

智慧巧链接:人乐乐好雪中己人
用冰取火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会写10个生字,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2、一般技能: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思想感情: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运用智慧战胜困难.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养成正确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冬天玩过冰吗?感觉怎样?试想一下,用冰能取到火吗?该怎样取呢?你还有多少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把握不准读音的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认识它。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生字词:
1、要求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或其它方法快速记生字字型,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抄两遍.
3、再认真读课文。

四、反复读第一自然段:
1、边看图片,边想象,那里的天气怎样?你感受到什么?。

2、可以同桌互相描述,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描述。

3、再读第一段,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什么?
五、整体感知。

1、在南极变化无常的天气里,探险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
2、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

3、你能说说怎样用冰取火?
七、找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

八、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过渡:
探险队员遇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1、自由读
2、
3、4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问题,或是展开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3、什么是一筹莫展?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遇到的绝境。

4、指名读2、3、4段。

二、理解重点段
1、默读5、6、7段,你体会到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取火的过程.
3、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出什么?
4、小小的火苗燃起来了,它代表着什么?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此时的心情。

三、学写生字:
注意提醒学生使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来记住新生字。

四、小结:
谈本课收获。

作业设计:
写写读后感.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
一、照样子写句子。

例: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1.敌人被打得 .
2.鸟儿飞得。

3.他将教室打扫得。

二、把“的、地、得"填入括号里.
激烈( )赛跑项目开始了,我们在跑道上飞快()跑着,跑到终点,我们已经累()气喘吁吁.
三、我能接着横线上空白的部分往后写。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四、默写《采莲曲》.
参考答案
一、1.夹着尾逃跑了 2。

很高 3。

干干净净
二、的地得
三、弯弯的小桥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河,弯弯的小河旁边是那弯弯的小路,弯弯的小路旁边是那弯弯的小树.
四、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