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分析
张敏;路亘;林玲;夏仁海;王静妮;付凯
【摘要】@@ 近年来,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被证明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敏感、无创性客观指标.本文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与不合并心功能损害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24h时域指标分析比较,旨在探讨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特点及血压与HRV的关系.
【期刊名称】《贵州医药》
【年(卷),期】2011(035)001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张敏;路亘;林玲;夏仁海;王静妮;付凯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553028;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553028;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553028;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553028;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553028;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553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近年来,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被证明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敏感、无创性客观指标。

本文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与不合并心功能损害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
(H RV)24 h时域指标分析比较,旨在探讨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特点及血压与HRV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原发性高血压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分级、分层标准[1]。

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评定按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衰心功能分级法[2]。

1.2 研究对象 2007-01-2009-10就诊于我院的37例原发性高血压(EH)(心功能正常)组和37例原发性高血压(心功能Ⅱ~Ⅳ级)组患者为受试者。

原发性高血压(心
功能正常)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57.0±6.1)岁;原发性高血压(心功能Ⅱ~Ⅳ级)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60.8± 4.6)岁;对照组为正常健康人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54.1±8.3)岁。

排除房颤、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装有起搏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冠心病、继发性高血压,所有受试者监测前夜及当天禁饮咖啡、茶、酒,禁止吸烟,避免运动及情绪波动,受试前两周末服用影响心率变异性的血管活性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抗胆碱能药等)。

1.3 研究方法采用DMS三通道动态心电分析系统,分析系统为 Holtwin 6.0 Gold,记录器型号为:DMS.300-6,24 h动态心电记录,记录后读卡回放,经分析软件及人
机对话方式处理,排除非窦性QRS波,进行HRV时域分析:(1)SDNN:24 h内全
部正常心动周期(NN)期间的标准差;(2) SDANN:每5 min 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3) RMSSD: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4) PNN50:相邻NN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数。

1.4 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 11.5进行处理,测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
著意义。

2 结果
3组间心率变异性(HRV)24 h时域指标比较显示,SDNN、SDANN、RMSSD、
PNN50在高血压心功能正常组及心功能Ⅱ~Ⅳ级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心功能Ⅱ~Ⅳ级组明显低于高血压心功能正常组,见表1。

表1 各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时域指标的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EH(心
功能II~IV级)组比较P<0.05组别 n SDNN(ms) SDANN(ms) RMSSD(ms) PNNSO(%)对照组37 135.3±27.5 120.0±23.6 38.4±22.7 15.2±16.3 EH(心功能正常组) 37 117.3±9.2# 107.5±14.8*28.9±6.1*7.1±4.3# EH(心功能Ⅱ~Ⅳ
级组) 37 80.1±24.6#*72.6±23.8#*23.0±11.5#*3.9±6.2#*
3 讨论
HRV作为检测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无创指标,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判断。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植物神经功能
紊乱,即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和迷走神经活性下降,在EH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率变异性下降[3]。

研究发现心率变异性下降是EH的危险因素,
参与EH的始动机制,而且与EH的靶器官受损相关[4,5]。

有足够的流行病学证据支持自主神经系统在高血压发展和血压调节中起重要作用[6]。

HRV时域指标中, SDNN反映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总张力的大小,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总的调控情况。

SDANN、SDNN反映交感神经张力的变化,当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时其值降低。

RMSSD、PNN50反映副交感神经张力的变化,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时其值降低。

本组资料表明,两组高血压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
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一定程度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高血压心功能Ⅱ~Ⅳ级组H 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均明显低于高血压心功能正常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随着高血压病情发展,心功能受损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亦加重,提示高血压患者H RV降低程度与其心功能受损程度
有密切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交感肾上腺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过高及迷走神经明显受损有关,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时神经激素的激活更明显。

HRV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指标[7],高血压者HRV降低,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加大。

因此,定期观察HRV与血压改变情况,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识别高危人群,积极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对防治靶器官损害、避免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5-179.
[3] 李味美,吴盛标,吴胜楠,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心率变异性的比较[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 17:322-324.
[4] Ruikuri HV,Ylitalo A,Pikkujamsa SM,et al.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systemic hypertension ii.Am J Cardiol,1996,77:1073-1077.
[5] Singh JP,Larson MG,Tsuji H,et al.Reduc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new onset hypertension:insights into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Hypertension,1998,32:293-297.
[6] 尹红霞,陶贵周.心率变异性的临床以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2,22(7):432-433.
[7] 张燕,张旭明,伍卫,等.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性、压力反射敏感性与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28(3):224-2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