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梁画栋应犹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雕梁画栋”这个成语足以证明中国古代传 统建筑雕饰彩画的发达和辉煌。彩画构图严谨, 图案复杂,规定明确,它们就像画龙点睛时那绝 妙的一笔,令整个建筑脱胎换骨、灵动非凡,给 人无尽的想象力。
10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Encyclopedia collection 收藏百科
雕梁画栋应犹在
晨 菲
起巧夺天工的古代建筑,除了气势恢
说宏的外部构造让人驻足垂涎,一些匠 心独运的小细节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比如那些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彩画。
中国彩画历史悠久,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特 点,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风 靡当代,流传百代。但在建筑学上,彩画最初不 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保护木材,起到防潮、 防腐、防蛀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地其 装饰性更加突出,成为古代宫殿建筑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
我国在建筑中应用彩画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 时期,不过当时的彩画图案和颜色都相对简单, 到秦汉时期的彩画图案丰富了一些,南北朝时, 外来艺术流入中国,中国建筑也汲取了很多外来 元素,创造出了很多纹饰,并在颜色上形成了木 制红和墙面白的基本色调,到了唐代,彩画主要 有赤白、红绿、五彩三种色调,纹样也更加饱满, 彩画的位置大多集中在建筑外檐的柱身上。宋代 是中国建筑彩画的辉煌时期,
它颠覆了唐代以赤白装为主调的装饰手法, 将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介绿结 花装、杂间装等多种风格和形式做到极致,画面
层次鲜明,色彩绚丽,灵活舒展。明代彩画多素 简,颜色单纯,基调多为冷色调,常见的建筑彩 画多为青、绿两色反复间杂,而纹饰也是简单的 “一波三折”“五彩祥云”等。进入清代,建筑 彩画艺术发展到了高潮,为了彰显当时的国力昌 盛,清代的彩画多贴金,纹饰、颜色复杂绚烂, 统治者更是将彩画列为建筑礼制中的一部分,强 化了彩画的规格级别。
彩画按级别高低排序大致可分为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和玺彩画中多包含各种不 同的龙和凤的图案,并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 主要用于紫禁城外朝的重要建筑以及内廷中帝后 居住的等级较高的宫殿。旋子彩画画面多用简化 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可以贴金 粉,也可以不贴金粉,一般用于宫殿或寺庙中。 苏式彩画画面多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 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一般用于园林中 的小型建筑。
10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Encyclopedia collection 收藏百科
雕梁画栋应犹在
晨 菲
起巧夺天工的古代建筑,除了气势恢
说宏的外部构造让人驻足垂涎,一些匠 心独运的小细节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比如那些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彩画。
中国彩画历史悠久,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特 点,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风 靡当代,流传百代。但在建筑学上,彩画最初不 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保护木材,起到防潮、 防腐、防蛀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地其 装饰性更加突出,成为古代宫殿建筑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
我国在建筑中应用彩画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 时期,不过当时的彩画图案和颜色都相对简单, 到秦汉时期的彩画图案丰富了一些,南北朝时, 外来艺术流入中国,中国建筑也汲取了很多外来 元素,创造出了很多纹饰,并在颜色上形成了木 制红和墙面白的基本色调,到了唐代,彩画主要 有赤白、红绿、五彩三种色调,纹样也更加饱满, 彩画的位置大多集中在建筑外檐的柱身上。宋代 是中国建筑彩画的辉煌时期,
它颠覆了唐代以赤白装为主调的装饰手法, 将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介绿结 花装、杂间装等多种风格和形式做到极致,画面
层次鲜明,色彩绚丽,灵活舒展。明代彩画多素 简,颜色单纯,基调多为冷色调,常见的建筑彩 画多为青、绿两色反复间杂,而纹饰也是简单的 “一波三折”“五彩祥云”等。进入清代,建筑 彩画艺术发展到了高潮,为了彰显当时的国力昌 盛,清代的彩画多贴金,纹饰、颜色复杂绚烂, 统治者更是将彩画列为建筑礼制中的一部分,强 化了彩画的规格级别。
彩画按级别高低排序大致可分为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和玺彩画中多包含各种不 同的龙和凤的图案,并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 主要用于紫禁城外朝的重要建筑以及内廷中帝后 居住的等级较高的宫殿。旋子彩画画面多用简化 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可以贴金 粉,也可以不贴金粉,一般用于宫殿或寺庙中。 苏式彩画画面多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 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一般用于园林中 的小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