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精品系列讲义:必读书目《朝花夕拾》(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二)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少儿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觉,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作品侧重剖析了“卧冰求
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种封建孝道不
管少儿的性命,将“肉麻看作风趣” ,“以不情为伦纪,诽谤了先
人,教坏了后代”。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倡导复古的偏向予以了尖
利的抨击。

阅读《二十四孝图》,达成以下各题。

1.鲁迅先生以为“能够勉力仿效的”不难做到的是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三个孝道故事。

以为“可疑”的故事是哭竹生笋;以为“有性命之虞”的故事是卧冰求鲤;而最为讨厌的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故事。

2.《二十四孝图》中鲁迅为何获得二十四孝图后既快乐又扫兴?
答:由于“以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独有”,因此很高
兴;但是那上面宣扬的是封建的伦理道德,让他“知道孝有这样之
难,关于先前痴人说梦,想作孝子的计划,完整无望了?”这使他败
兴。

3.“但是我已经不只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 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
子了”“ 但我此后总怕听到我的父亲母亲愁穷, 怕看见我的鹤发的祖母, 总感觉她是和我不两立 , 起码 , 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阻碍的人。


这是鲁迅读了郭巨埋儿故过后发的感触。

4.文中“绅士赤条条的躺在冰上面”借用的是卧冰求鲤的故事,《晋书 ?王祥传》说他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
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 ,借用的是子路负米的传说。

子路侍奉父亲母亲时,自己只吃粗劣的饭菜,为父亲母亲到百里之外去背米。

”鲁迅在文中说,学“子路负米”
其实不难,而“卧冰求鲤”则有点危险。

这里用以嘲讽公民党反动派统
治期间的社会情况,“ 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 ,但却极少看见那
些“绅士”、“将军”为老百姓做出近似“卧冰求鲤” 、“子路负米”
这样的善事来。

5.“阻碍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 特别广大, 也特别长远, 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 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段文字出自《二十四孝图》,句中“麻胡”之说出自《开河记》,记录说隋炀帝命令麻叔谋开凿卞渠,麻叔谋喜爱蒸食小儿。

因此此刻北京常用“粗心子”这句话来恫吓孩子们。

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指出了反对白话、倡导复古的偏向的危害之大。

《五猖会》记述儿时期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迫、喜悦的心情,
和被父亲逼迫背诵《鉴略》的败兴而难过的感觉。

指出强迫的封建教
育对少儿本性的压制和残害。

阅读《五猖会》,达成以下各题。

1.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繁忙场景和结尾部分“家
中由慌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亮的对照,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衬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败兴而难过感觉,突出强迫的封建教育对少儿本性的压制和残害。

2.“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实质作者担忧什么?
答:(明确)心理描绘。

“我”在父亲的“压迫”下显得不安,不想背书但又无能为力;担忧的不单是可否背出,更担忧可否去看赛会。

3.如何理解文中写“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为何说背书如梦呢?
答:背书完整部是被迫的,机械的,并且对所背诵的内容完整不
理解,因此说如“梦似的” 。

说出了在父亲绝不管及孩子心理时的无
奈和烦忧 . 表现了当时封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少儿身心健康的巨大
危害。

4.如何理解作者背完书,父亲同意他去看五猖会时,“五猖会的喧闹,关于我仿佛都没有什么粗心思”?
答:“关于我仿佛都没有什么粗心思。

”就是由于清晨心情太压
迫了,童心已经遇到了伤害。

5.“在百静中,我仿佛头里要伸出很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朗读的声音发着抖,忧如暮秋的蟋蟀,在
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如何的心情? 这篇文章揭露了什么样的主题?
答:出自《五猖会》,记述儿时期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迫、喜悦
的心情,和被父亲逼迫背诵《鉴略》的败兴而难过的感觉。

指出强迫
的封建教育对少儿本性的压制和残害。

《无常》描绘儿时在乡下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快而公正的形象遇到公众的喜爱,是由于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
判是在阴间”。

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义”、“正义”旗帜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阅读《无常》,达成以下各题
1.无常是一个什么形象?鲁迅对无常持什么态度?这样写有什
么意图?
答:是一个全身雪白,粉面朱唇,眉黑如漆,开朗而幽默的招人
喜爱的鬼,是一个“鬼而人,理而情”,爽快而公正的勾魂使者。

鲁迅对无常持敬重及赞叹感情。

嘲讽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并且想告诉人们:连鬼都犹如
此善心,人又应当怎么样呢。

2.鲁迅如何刻画无常这一形象的?
答:先写小时候对无常的惧怕,和此刻对他的敬重作对照,并且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对照,突出无常的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