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题型(五)全方位突破基因分离定律相关题型学案(含答案)
2024届全国新高考生物冲刺热点复习:基因的传递规律(分离定律)
01
显隐性的判断
例1.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甲,要确定其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高茎出现,则甲为纯合子 C.选豌豆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D.选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分离定律的实质、发生时间及适用范围
细胞学基础
实质
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相同基因分离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杂合子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
1:1
减数分裂Ⅰ后期
发生时期
适用范围
①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
例.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二)交配类
02
遗传学的基本符号和概念
P(亲本) 、♂(父本) 、 ♀(母本) 、 F1(子一代) 、F2(子二代) 、×(杂交) 、⊗(自交)
课本P3-4
课本P5
例.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涉及了杂交、自交和测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测交和自交都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 B.测交和自交都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C.培育所需显性性状的优良品种时要利用测交和杂交 D.杂交和测交都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例.(2021·福建福州质量抽测)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假说内容的是( ) A.子一代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 C.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离 D.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独立的颗粒,不相融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基因分离定律习题及答案
基因分离定律习题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2.(2019届安徽合肥高三调研,6,2分)“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A.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推测,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了“3∶1”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D.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3.(2018湖南常德期末,9,1分)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B.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遗传现象D.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4.(2019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第二次月考,6,1分)下列遗传学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B.伴性遗传: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C.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5.(2019届江苏安宜中学期初测试,23,3分)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6.(2019届江苏安宜中学期初测试,20,2分)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控制白化病的基因遵循的遗传定律分别是( )A.1/4,分离定律B.1/4,自由组合定律C.3/8,分离定律D.3/8,自由组合定律7.(2018山东师大附中二模,15,2分)下列关于分离定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离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遗传B.孟德尔解释分离定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C.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F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1D.子代配子生活力相同、配子随机结合及个体存活率等条件会影响到子代的性状分离比8.(2019届山东德州夏津一中第一次月考,1,2分)下列有关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种群中,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C.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表现型之比为3∶1D.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9.(2018山东部分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34,2分)下列遗传现象中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A.两只黄鼠交配,所生的子代中黄鼠∶灰鼠=2∶1B.粉红花紫茉莉自交后代红花∶粉红花∶白花=1∶2∶1C.长食指和短食指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 S表示短食指基因,T L为长食指基因),T S 在男性中为显性,T L在女性中为显性D.人的神经性肌肉衰弱、运动失调等遗传病与线粒体DNA有关10.(2019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第一次月考,33,1分)在一个随机交配的规模较大的二倍体动物种群中,AA占40%,Aa占40%,有50%含a基因的雄配子致死,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 )A.1/5B.1/16C.1/10D.1/2011.(2018陕西长安一中月考,23,1分)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高三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中“提出问题”环节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D.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答案】B【解析】在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为什么F1都是显性性状,F2发生性状分离,且有一定分离比,A正确。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没有提出基因概念,B错。
用假设推理出测交实验结果,再进行实际实验验证,C正确。
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相关比例,提出问题,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能力。
2.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六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所有相关性状的遗传现象【答案】C【解析】孟德尔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A错误;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配子中,B错误;孟德尔在观察纯合亲本杂交得F1和F1自交结果出现性状分离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的比例分离呢?在此基础上,孟德尔进行了演绎推理,并通过测交实验证实了自己的假说,C正确;生物的性状遗传很复杂,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只能解释有性生殖生物部分相关性状的遗传现象,D错误。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基因的分离定律)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基因的分离定律)汇编 〖2023年高考真题〗1.(2023∙海南∙高考真题)某作物的雄性育性与细胞质基因(P、H)和细胞核基因(D、d)相关。
现有该作物的4个纯合品种:①(P)dd(雄性不育)、②(H)dd(雄性可育)、③(H)DD(雄性可育)、④(P)DD(雄性可育),科研人员利用上述品种进行杂交实验,成功获得生产上可利用的杂交种。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杂交,产生的后代雄性不育B.②③④自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且基因型不变C.①和③杂交获得生产上可利用的杂交种,其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需年年制种∶ D.①和③杂交后代作父本,②和③杂交后代作母本,二者杂交后代雄性可育和不育的比例为31 2.(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种真菌(有多个不同菌株)感染引起的。
水稻中与该病害抗性有关的基因有3个(A1、A2、a);基因A1控制全抗性状(抗所有菌株),基因A2控制抗性性状(抗部分菌株),基因a控制易感性状(不抗任何菌株),且A1对A2为显性,A1对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
现将不同表现型的水稻植株进行杂交,子代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3:1B.抗性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抗性:易感=1:1C.全抗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1:1D.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易感=2:1:1〖2022年高考真题〗1.(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半乳糖血症是F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研究发现F基因有两个突变位点I和II,任一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F突变成致病基因。
如表是人群中F基因突变位点的5种类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类型突变位点 ① ② ③ ④ ⑤I +/+ +/‐ +/+ +/‐ ‐/‐Ⅱ +/+ +/‐ +/‐ +/+ +/+注:“+”表示未突变,“‐”表示突变,“/”左侧位点位于父方染色体,右侧位点位于母方染色体 A.若①和③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B.若②和④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C.若②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D.若①和⑤类型的男女婚配,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2.(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遗传物质DNA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D.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3.(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匍匐鸡是一种矮型鸡,匍匐性状基因(A)对野生性状基因(a)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
高三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
为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C.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答案】C【解析】用假说-演绎法解答。
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后代雄株都是突变性状,雌株都正常,A正确。
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后代雌株都是突变性状,雄株都是正常,B正确。
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后代雌株和雄株都是正常,则Q和P值分别为0、0,C错。
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后代雌株和雄株都是一半正常,一半突变,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
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
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无芒×♀有芒(♂AA×♀aa)B.♂无芒×♀有芒(♂Aa×♀aa)C.♂无芒×♀无芒(♂Aa×♀Aa)D.♂无芒×♀无芒(♂AA×♀Aa)【答案】A【解析】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如果A基因发生突变而变为a基因,这时无芒的纯合子父本AA产生含a的配子,当遇a的雌配子时,形成受精卵aa,将来发育的植株表现出隐性性状,所以最佳的杂交组合为父本为显性纯合子,母本为隐性纯合子。
基因分离定律学案及答案.doc
P A 高茎X 早矮茎F) _____________ I 自交F 23高茎矮茎():()对分离现象的解释a 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b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其中,纯合子是:高茎 矮茎F 2 ():()隐性遗传因子 —存在,有杂合子,三种情4(2) Fi 的《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 出题人:于飞飞审稿人:赵志铃第一课时分离定律【课堂探究】 一、 基本概念1. 自花传粉:O异化传粉:。
2. 父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母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3. 去雄:是指除去 的;去雄应对其进行 处理。
4.杂交::杂交符号:自交:自交符号:5. 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
相对性状:举例: 6. 显性性状:举例: . 隐性性状:举例:性状分离:o 7 .纯合子:举例:杂合子:举例:二、 孟德尔试验相关内容1、豌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a 豌豆, ,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 ob 豌豆 明显。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 早高茎X 占矮茎IFi ___________I 自交c 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d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一起来正确书写遗传图解:(1)纯合亲本的杂交【课堂巩固】1. 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一饲养员让两只杂合豚鼠杂交,其一胎所产生的小豚鼠可能 是 ()A,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 B. 75%黑色,25%白色C.有黑色也有白色D,以上可能都有2.下列四组交配中,能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的一组是()A. A A X A aB. A A X a aC. A a X A aD. A a X a a3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遗传因了组成是()A. DDXddB. DDXDdC. DdXDdD. DdXdd4.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欲知一株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的办法是()A.让它与另一株纯种高茎豌豆杂交B.让它与另一株杂种高茎豌豆杂交C.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杂交D.让它进行自花授粉5.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所决定的。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真题汇总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真题汇总含答案1. (2021·6月浙江月选考)某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YR∶Yr∶yR∶yr=1∶1∶1∶1。
若该个体自交,其F1中基因型为Yy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16 B.1/8 C.1/4 D.1/2 【答案】B【解析】解法一:亲本是YyRr,由教材知识易得F1中YyRR=1/8。
解法二:棋盘法。
2.(2021·1月浙江选考)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 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 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A Y A Y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A Y a个体与A Y 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基因型B.若A Y a个体与A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表现型C.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D.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答案】C【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A 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A Y A Y胚胎致死,因此小鼠的基因型及对应毛色表型有A Y A(黄色)、A Y a(黄色)、AA(鼠色)、Aa(鼠色)、aa(黑色),据此分析。
【详解】A、若A Y a个体与A Y A个体杂交,由于基因型A Y A Y胚胎致死,则F1有A Y A、A Y a、Aa共3种基因型,A正确;B、若A Y a个体与Aa个体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有A Y A(黄色)、A Y a(黄色)、Aa(鼠色)、aa(黑色),即有3种表现型,B正确;C、若1只黄色雄鼠(A Y A或A Y a)与若干只黑色雌鼠(aa)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 Y a (黄色)、Aa(鼠色),或A Y a(黄色)、aa(黑色),不会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C 错误;D、若1只黄色雄鼠(A Y A或A Y a)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AA)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 Y A(黄色)、AA(鼠色),或A Y A(黄色)、Aa(鼠色),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D正确。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 专题突破5 基因分离定律拓展题型突破
典例突破
4.山羊胡子的出现由B基因决定,等位基因Bb、B+分别决定有胡子和无 胡子,但是Bb在雄性中为显性基因,在雌性中为隐性基因。有胡子雌山 羊与无胡子雄山羊的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1,F1中的2个个体交配产生F2(如 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中雌性表现为有胡子 B.F1中雄性50%表现为有胡子
基本模型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 现象,这种现象主要通过性激素起作用。如男性秃顶的基因型为 Bb、bb, 女性秃顶的基因型只有bb。但注意: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型虽然都 与性别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传方式——伴性遗传 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后者基因 在传递时并不与性别相联系,这与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有本质区 别。从性遗传的本质为:表型=基因型+环境条件(性激素种类及含量差异)。
典例突破
F2中的无角雄牛(aa)和无角雌牛(Aa∶aa=2∶1)自由交配,则F3中有角 牛的概率为2/3×1/2×1/2=1/6,B错误; 根据亲本和F1的表型可推知,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上,且有角为显性性状,C错误; 在F2的无角雌牛(Aa、aa)中,杂合子(Aa)所占比例为2/3,D正确。
பைடு நூலகம்
典例突破
F1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EE∶Ee∶ee=3∶4∶1,ee产生的雄配子全部 存活,Ee产生的含e基因的雄配子中1/3存活,据此可求出F1产生的雄配子 比例为3/4E和1/4e,产生的雌配子比例为5/8E和3/8e,再根据雌雄配子的随 机结合可求出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EE∶Ee∶ee=15∶14∶3,因 此F2中基因型为ee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32,C错误; 从亲本→F1→F2,基因e的频率逐代降低,E基因和e基因频率的差值越来越 大,则基因型Ee的比例会逐代降低,D正确。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5单元 第2课时 基因分离定律基础题型突破
基本模型
(2)杂合子(Aa)连续自交, 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 交n代后,显性个体中, 纯 合 子 比 例 为 (2n - 1)/(2n + 1) , 杂 合 子 比 例 为 2/(2n +1)。如图所示:
基本模型
4.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 如某种生物的基因型AA占1/3,Aa占2/3,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求后代 中基因型和表型的概率。 (1)列举法
√C.与纯合紫茎番茄杂交
D.与杂合紫茎番茄杂交
1234
设相关基因为A、a,紫茎为显性,令其自交,若为纯合子,则子代 全为紫茎,若为杂合子,子代发生性状分离,会出现绿茎,A不符合 题意; 可通过与绿茎纯合子(aa)杂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紫茎,则是纯合 子;如果后代有紫茎也有绿茎,则是杂合子,B不符合题意; 与紫茎纯合子(AA)杂交后代都是紫茎,故不能通过与紫茎纯合子杂 交来鉴定,C符合题意; 通过与紫茎杂合子(Aa)杂交,如果后代都是紫茎,则是纯合子;如 果后代有紫茎也有绿茎,则是杂合子,D不符合题意。
第2课时 基因分离定律基础题型突破
课标要求
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 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题型一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基本模型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基本模型
2.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
基本模型
3.合理设计杂交实验进行判断
典例突破1
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 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典例突破5
假设羊的毛色遗传由一对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一个随机 交配多代的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需对羊群进行 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色个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淘汰前,该羊群中黑色个体数量多于白色个体数量 B.白色羊至少要淘汰2代,才能使b基因频率下降到25%
2023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专题05 遗传定律的发现与应用(解析版)
专题05遗传定律的发现与应用目录:1.2023年真题展现考向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考向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考向三伴性遗传的规律及应用考向四相关实验综合(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2.真题考查解读3.近年真题对比考向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考向二相关实验综合考向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4.命题规律解密5.名校模拟探源6.易错易混速记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种真菌(有多个不同菌株)感染引起的。
水稻中与该病害抗性有关的基因有3个(A1、A2、a);基因A1控制全抗性状(抗所有菌株),基因A2控制抗性性状(抗部分菌株),基因a控制易感性状(不抗任何菌株),且A1对A2为显性,A1对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
现将不同表现型的水稻植株进行杂交,子代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3:1B.抗性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抗性:易感=1:1C.全抗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1:1D.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易感=2:1:1【答案】A【解析】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据题干分析可知,全抗植株是A1A1,A1A2,A1a,抗性植株A2A2或者A2a,易感植株是aa。
AD、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有六种交配情况:A1A1与A2A2或者A2a交配,后代全是全抗植株;A1A2与A2A2或者A2a交配,后代全抗:抗性=1:1;A1a与A2A2交配,后代全抗:抗性=1:1;A1a与A2a交配,后代全抗:抗性:易感=2:1:1。
A错误,D正确;B.抗性植株A2A2或者A2a与易感植株aa交配,后代全为抗性,或者为抗性:易感=1:1,B正确C.全抗与易感植株交,若如果是A1A1与aa,后代全为全抗,若是A1A2与a,后代为全抗:抗性=1:1,若是A1a与aa,后代为全抗:易感=1:1,C正确。
2013高考总复习闯关密训生物卷专题5遗传地基本定律Word版含答案(人教版)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考查知识点试题难易分布基础中档稍难基因分离定律1、2、4、5、6、7、10、12、3、 11、 1317、 26、 27显性相对性8基因自由组合定律9、 18、 22、 25、 2819、 21、23、 29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14、 16、 2015 、24实验30第Ⅰ卷 ( 选择题,共 50分)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答案】 C【解析】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实验中豌豆必须具有一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同时亲本必须是纯种,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必须进行有性杂交,该过程中正反交实验都要做,才能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2、人的前额V 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见图)。
约翰是平发际,它的父母亲都是V 形发尖。
约翰父母生一个平发际女孩的概率是()A. 1/4B. 1 /2C. 1/16D. 1/8【答案】 D【解析】由题中条件(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和约翰是平发际,它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判断出平发际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的性状,且约翰父母亲都是显性杂合,所以他们生一个隐性孩子的概率为1/4 ,题目还要求是女孩,则再乘1/2即可,所以最后就是1/8 。
3.将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
问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和玉米的显、隐性个体的比例都是3∶1C.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4.某雌( XX)雄( XY)异株植物,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题型五全方位突破基因分离定律相关题型一、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
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
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组。
(2)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茎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组。
审题关键(1)由题干A组实验所显示的信息为“红花杂交的后代分离出白花现象”,由此可判断白花为隐性性状。
(2)由题干信息可知在第二组实验中只取了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可判定D组为测交类型,亲本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又由E组结果可知紫茎亲本为隐性纯合子。
答案(1)白色 A (2)紫茎D、E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1)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两个家系中不同遗传病的表现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可知,致病基因为________性基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致病基因为________性基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关键(1)图甲中5号个体和6号个体均为患者,而其子代9号个体表现正常,则致病基因为显性。
(2)图乙中7号个体和8号个体均为正常,而其子代11号个体表现为患者,则致病基因为隐性。
答案(1)显5号个体和6号个体均为患者,而其子代9号个体表现正常(2)隐7号个体和8号个体均为正常,而其子代11号个体表现为患者(其他答案合理也可)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没有患病而后代表现出的患病性状为隐性性状,如图甲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白化病为隐性性状。
系谱图中“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都患病而后代出现没有患病的,患病性状为显性性状,如图乙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多指是显性性状。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与a 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
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审题关键(1)题干“随机选出的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的结果是3头有角和3头无角,由此只能推知亲本一方为杂合子,一方为纯合子。
但无法确定显隐性关系。
(2)由题干可知第(2)问中的实验材料为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该牛群中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有AA 和Aa ,隐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 ,若Aa 和Aa 个体杂交则子代会出现aa 个体,而aa 个体杂交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3)由题干信息“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因此若要观察杂交子代性状表现是否出现性状分离,必须要进行多对杂交实验。
答案 (1)不能确定。
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 ,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 和Aa ,AA 的后代均为有角,Aa 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理论值。
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 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
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
或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无角牛与无角牛杂交(无角牛×无角牛)。
如果后代出现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
合理设计杂交实验判断1.(2018·深圳中学模拟)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①黑色马×棕色马→1匹黑色马②黑色马×黑色马→2匹黑色马③棕色马×棕色马→3匹棕色马④黑色马×棕色马→1匹黑色马+1匹棕色马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B.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C.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D.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色马和棕色马肯定都是纯合子答案 B解析四种不同的杂交组合都无法确定显隐性,但可以确定在黑色马×棕色马→1匹黑色马+1匹棕色马的杂交组合中,肯定有杂合子。
2.下列关于性状显隐性或纯合子与杂合子判断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B.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C.甲×乙→甲∶乙=1∶1→甲为显性性状D.花粉鉴定法:只有一种花粉→纯合子,至少有两种花粉→杂合子答案 C解析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这是显性性状的概念,A项正确;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用性状分离的概念判断显隐性,B项正确;测交实验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C项错误;花粉鉴定法:只有一种花粉→纯合子,至少有两种花粉→杂合子,用配子法判断显隐性关系,D项正确。
3.(2017·河南月考)如图是某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从系谱图分析可得出( )A.母亲的致病基因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B.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并且在常染色体上C.男女均可患病,人群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D.致病基因为隐性,因为家族中每代都有患者答案 B解析如该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则母亲的致病基因既可传给儿子也可传给女儿,A项错误;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家族中代代有患病者,很可能是显性遗传病。
由于第Ⅰ代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有正常个体,所以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并且在常染色体上,B项正确;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则后代男女发病率相等,C项错误;因家族中每代都有患者,所以致病基因为显性的可能性大,D 项错误。
4.如图是某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
据图分析,甲病是位于____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遗传病;乙病是位于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遗传病。
答案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号和2号均患有甲病,但他们有个正常的女儿(5号),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号和2号均无乙病,但他们有个患乙病的女儿(4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5.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
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
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
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__________,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__________性基因突变为__________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__________,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__________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答案(1)1∶1隐显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2)1∶1毛色正常解析(1)若为基因突变,又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要想表现毛色异常,则该突变只能为显性突变,即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设相关基因为A、a,突变体基因型为Aa,正常雌鼠基因型为aa,所以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
(2)采用逆推法,先假设为亲本中隐性基因的携带者之间交配导致的异常性状,则此毛色异常的雄鼠(基因型为aa)与同一窝的多只正常雌鼠(基因型为AA或Aa)交配后,不同窝的子代表现型不同,若雌鼠基因型为AA,后代全部为毛色正常鼠,若雌鼠基因型为Aa,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是1∶1。
6.小鼠的正常尾与弯曲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有发育良好的纯合正常尾雌、雄小鼠各一只,纯合弯曲尾雌、雄小鼠各一只,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假设子代个体足够多)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与结论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实验思路:任取两只不同表现型的雌雄小鼠交配,观察子代表现型结果与结论预测:若子代只表现出一种表现型,则亲代中雌性小鼠为显性,雄性小鼠为隐性;若子代雌雄小鼠各表现出一种表现型,则亲代中雄性小鼠为显性,雌性小鼠为隐性解析任取两只不同表现型的雌雄小鼠交配,若子代只表现出一种表现型,则亲代中雌性小鼠为显性,雄性小鼠为隐性,即X a Y×X A X A→X A Y和X A X a;若子代雌雄小鼠各表现出一种表现型,则亲代中雄性小鼠为显性,雌性小鼠为隐性,即X A Y×X a X a→X a Y和X A X a。
二、一对相对性状遗传中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三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