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B.这次我本应考入一所重点中学,由于考试时身体不佳,只能就读于一所普通中学,真是明珠投暗了。

C.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D.有些干部急于事功,把群众不愿接受的一些致富措施强行落实,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2.句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__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_________已经是幸福的了。

_____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__其中任何
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A.即使也但是甚至而且B.只要就而况甚至而且
C.只要就但是特别况且D.即使也而况特别况且
3.下列句子句意明确的一组是:()
A.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B.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宿的问题可以由我们解决。

C.演员和观众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英雄的父亲。

D.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4.“马蹄声,孤独又忧郁地自远至近,洒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一句中,将属于听觉形象的马蹄声,巧妙
比拟为视觉形象的白色小花,使无影无形的声音,通过有形有色的花朵而具体化。

下列文句将听觉形象比拟为视觉形象的选项是:()
A.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

B.那小高楼上即刻发出求救的灯语,一明一灭着,有如乞儿的泪珠。

C.读旧日友人书,乃有众多管弦之音打从心窝里升起,首先是一组浏亮的喇叭,像一群蓝色小鸟扑着翅膀。

D.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5.对下列一段文字中加点词语中不得体的部分的修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鉴于办理税务登记的工作即将结束,尚有一些人未登记,兹把《通告》全文第二次公布,如有超过期限仍不登记者,则按《通告》规定处理。

A.“鉴于”改为“由于”,“把”改为“将”,“超过期限”改为“逾期”,“则”改为“就”。

B.“兹”改为“现”,“第二次”改为“再次”,“超过期限”改为“逾期”。

C.“即将”改为“就要”,“兹”改为“现”,“第二次”改为“再次”,“则”改为“就”。

D.“把”改为“将”,“第二次”改为“再次”“超过期限”改为“逾期”。

6.“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

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
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老子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孟子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孙子代言“一切皆有可能”。

7.《西游记》假借玄奘取经的史实,改写成长篇小说,流传中外。

下列有关《西游记》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
A.《西游记》叙述唐僧取经的历程,是一部以探险为题材的古代小说。

B.历史上的玄奘取经,只有孙悟空为伴;猪八戒、沙和尚和龙马是《西游记》添加的虚构人物。

C.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要玉皇大帝搬出天宫,让他来住,并且说:“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这表现了追求平等的斗争精神。

D.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场劫难终成正果,连孙悟空也皈依佛门成为斗战胜佛,无不表明宗教信仰对人心的重要作用。

8.在中国古代,称呼人要结合人物的辈分、身份、存亡等各种信息,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孟(伯)仲叔季是表示排行,如孟姜女指的是姜姓人家的大女儿。

B.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或反义,或同义,如:韩愈,字退之;班固,字孟坚。

C.唐太宗、汉高祖、隋炀帝等指的是皇帝的年号。

D.古人的字是成年时由前辈代取的,别号往往是自取,如苏轼自称东坡居士,陶潜自号五柳先生。

9.以“也”字为句尾词,《论语》、《孟子》及先秦诸子已多见,宋人散文亦好用之,其中使用“也”字形成特殊风格
而最为后人所称颂的文章是:()
A.苏洵《六国论》B.苏轼《留侯论》
C.曾巩《墨池记》D.欧阳修《醉翁亭记》
10.下引文章是一段古代寓言,横线内是“杨子”与“邻人”的对话,若按故事情节将(甲)、(乙)、(丙)、(丁)四句话依序
填入,哪一项最恰当?()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既反,问:“”曰:“”曰:“”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甲) 多歧路。

(乙) 奚亡之? (丙) 亡之矣。

(丁) 获羊乎?
A.甲;乙;丙;丁B.甲;丁;丙;乙
C.丙;乙;甲;丁D.丙;丁;乙;甲
11.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固然不错。

二、语言表达
下面是一副缅怀鲁迅的对联,依次填入空格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上联:以赤热心,,
下联:,写沉痛书,
①作冷静语②含慈母泪③共知长翰有深期④莫谓遗言犹讽刺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
三、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是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四、文言文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

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
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引兵而去。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
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

广军士大夫一军
皆哭。

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
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
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将兵:将军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鄙人:见识粗浅的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C.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

曾在抗击匈奴是杀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

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

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

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4】把下面的课内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五、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APEC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________,
________?”
(2)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高适《别董大》中有两句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相反,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

《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的观点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意。

六、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

要求:①要点全面;②不超过50字。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

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

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空鸟巢
刘照进
春天,总是在繁花绿叶间看到一些被遗弃的空鸟巢,像是村子的角落里失去烟火气的破败茅屋,房檐上蛛网密布,主人已不知去向。

大多数鸟儿并不选择去年的旧巢孵蛋育雏。

一棵树,一处房檐,石壁间长满荒草的缝隙,都有可能成为鸟儿暂时栖身的村庄。

它们在这块地域上衔草筑巢,构筑临时的家园,培育孩子,然后又匆匆地搬迁——这成了鸟儿世界难解的一道谜。

或许有一个词能够解开这样的谜团:安全感。

飞翔在空中的鸟儿,早已洞悉了脚下的危险。

一棵树似乎总是逃不开这样的宿命:风摧,雨打,雷劈,火烧,砍伐……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树的命运的不确定性让鸟儿失去准确而明智的判断,逃离是唯一的选择。

灾难来临,飞翔的姿势已无所谓优不优美,像战乱时期的难民,鸟儿匆匆从一棵树逃离到另一棵树,卑小的命运里饱含许多沧桑和流浪感。

细小的鸟巢依附树身,临空危悬,仿佛警惕的眼睛。

几乎无人知晓鸟儿的仇恨,它们内心的悲恸与哀怨常常被暗藏花香的语言忽略。

小时候,总喜欢上山去寻找树丛中藏着的新鲜鸟窝,这几乎是整个童年的乐趣和向往。

小小年纪,隐含许多成年的狡谲。

拇指大的几枚鸟蛋,颜色雪白,或者暗褐中夹杂着斑纹,婴儿一般地安睡在巢里。

一对幸福的夫妻携手在林间觅食,全然不知灾祸濒临。

一双幼嫩的小手取走了鸟蛋,仿佛偷摘邻家未成熟的瓜果一样随心所欲。

肇事者并不逃逸,仿佛有意滞留现场,观看伤心欲绝的父母怎样扯开喉咙怒骂。

强者的霸道遮掩了制度和道德的约束,弱者只有通过一张相对自由的嘴巴远距离地发泄愤慨。

恶毒的举止来源于对未知事件的好奇,对悲惨结局的出现毫不在意,人类的心灵永远无法装下对弱小生命的尊重。

家毁子亡,一春的希望瞬间化为乌有,鸟儿的伤心不亚于未亡人的恸哭,凄楚的哀叫电线一般绵长地划过那无边旷
野……
再次见到鸟巢的时间是今年三月。

阳台的花盆间不知什么时候悄悄筑起了一只鸟巢,妻子发现它的时候已经完全成型。

饭碗大的体积依旧做工精巧,仿佛记忆中某只鸟儿的手艺。

已经无法确切叫出这只鸟儿的姓名了。

玲珑小巧的身体,擅长飞翔,灰褐的羽毛,两翼有一抹雪白,像流线形的飞机,每天升降于我的生活周围。

惊喜之余,居然没敢告诉女儿,担心女儿毁了它的家。

幼时掏鸟蛋的一幕,依旧历历在目。

每一天,怀着期待暗中观察鸟儿下蛋、孵化小鸟、嘴对嘴地喂孩子们虫子,直到它们长大,把身体完全交给飞翔。

一只鸟儿从旷野迁徙到喧嚷的城市,是不是对高楼如林的城市的误读?空荡荡的鸟巢并不能给予答案。

好在,它依旧置于我家阳台,作为怀旧时抵达疼痛的路径。

每次回到老家都要惊叹故乡的变化,只是屋檐下再没见到燕子的新巢,地里迷惑鸟兽的稻草人也不见踪迹,曾经被祖母用来驱赶麻雀的竹制响器早已变成灰烬。

房脊上挂着几滴细微的鸟鸣,但那声音与儿时听到的鸟声大合唱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尚记着许多鸟儿的俗名:红肚儿,水鸦雀,啄木官(啄木鸟),地麻雀,夜老鼠(蝙蝠),牛屎雁,鬼鬼阳(阳雀),薅草包谷(布谷鸟),扁茶罐(脚鸡)……像幼时一同玩耍过的伙伴,多年之后,依旧能够轻易喊出他们的乳名。

是人的欲望打断了鸟儿的飞翔。

那么多的鸟儿已被死亡收藏。

那么多的鸟儿,像宝贵的眼泪,被我们随意挥霍。

天空是一只倒悬的巨巢,衔着地球这枚鸟蛋——一枚病变的鸟蛋,正在加深天空的空度。

(选自《陶或易碎的片段》,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大多数鸟儿不选择旧巢孵蛋育雏,是因为它们觉得旧巢不够安全。

B.儿时偷鸟蛋只是因为好奇,无心之失却让鸟儿受到伤害,作者对此感到遗憾。

C.作者用心守护阳台上的鸟巢,“惊喜”“期待”等词都表达了他弥补旧过的真诚。

D.“我”能喊出乳名的鸟儿如今却已被“死亡收藏”,作者对伤害鸟类的行为十分愤怒。

E. 结尾的比喻,指向人类生存的巨大空间,“加深天空的空度”既是伤叹也是警示。

【2】鸟巢被鸟儿遗弃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原文概括。

【3】试探究文章以“空鸟巢”为题目,有何好处?
八、其他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7社会大学英雄榜”显示,登上胡润百富榜的2000多位资产达20亿及以上的企业家中,有一半人没有全日制本科或研究生学历。

胡润表示:“按照社会标准,这些人或许最不可能成功,但他们成功了。

通过做这个报告,让我学到了‘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


对于这份榜单结果,或者胡润的观点,你有什么样的思考?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②自拟题目;③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述层次清楚;④不少于300字。

山东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B.这次我本应考入一所重点中学,由于考试时身体不佳,只能就读于一所普通中学,真是明珠投暗了。

C.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D.有些干部急于事功,把群众不愿接受的一些致富措施强行落实,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答案】B
【解析】明珠投暗: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

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同“明珠暗投”。

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急于事功:指做事急于求成。

2.句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__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_________已经是幸福的了。

_____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__其中任何
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A.即使也但是甚至而且B.只要就而况甚至而且
C.只要就但是特别况且D.即使也而况特别况且
【答案】A
【解析】第一空前后是让步关系,排除BC,第四空前后是递进关系,排除D。

3.下列句子句意明确的一组是:()
A.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B.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宿的问题可以由我们解决。

C.演员和观众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英雄的父亲。

D.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答案】B
【解析】A项“几个学校的领导”歧义;C项“这位英雄的父亲”歧义;D项大家对“护林员揭发”还是“问题”感到气愤,有歧义。

点睛: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

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见到“和”等连接的句子注意查
找语句歧义;见到省略句注意查找省略的成分是否明确,查找语句歧义;还要注意有些词语具有多义性,注意分析,此题“近200”既能修饰“人”又能修饰“字”,造成歧义。

4.“马蹄声,孤独又忧郁地自远至近,洒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一句中,将属于听觉形象的马蹄声,巧妙
比拟为视觉形象的白色小花,使无影无形的声音,通过有形有色的花朵而具体化。

下列文句将听觉形象比拟为视觉形象的选项是:()
A.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

B.那小高楼上即刻发出求救的灯语,一明一灭着,有如乞儿的泪珠。

C.读旧日友人书,乃有众多管弦之音打从心窝里升起,首先是一组浏亮的喇叭,像一群蓝色小鸟扑着翅膀。

D.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答案】C
【解析】ABD都是视觉形象相比喻,为普通的比喻,C项为通感。

5.对下列一段文字中加点词语中不得体的部分的修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鉴于办理税务登记的工作即将结束,尚有一些人未登记,兹把《通告》全文第二次公布,如有超过期限仍不登记者,则按《通告》规定处理。

A.“鉴于”改为“由于”,“把”改为“将”,“超过期限”改为“逾期”,“则”改为“就”。

B.“兹”改为“现”,“第二次”改为“再次”,“超过期限”改为“逾期”。

C.“即将”改为“就要”,“兹”改为“现”,“第二次”改为“再次”,“则”改为“就”。

D.“把”改为“将”,“第二次”改为“再次”“超过期限”改为“逾期”。

【答案】D
【解析】原文属公文体,应结合文体特征,准确选用恰当词语。

6.“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

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
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老子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孟子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孙子代言“一切皆有可能”。

【答案】B
【解析】老子、庄子崇尚“无为”;孟子善辩;孙子兵法虚虚实实,千变万化。

7.《西游记》假借玄奘取经的史实,改写成长篇小说,流传中外。

下列有关《西游记》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
A.《西游记》叙述唐僧取经的历程,是一部以探险为题材的古代小说。

B.历史上的玄奘取经,只有孙悟空为伴;猪八戒、沙和尚和龙马是《西游记》添加的虚构人物。

C.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要玉皇大帝搬出天宫,让他来住,并且说:“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这表现了追求平等的斗争精神。

D.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场劫难终成正果,连孙悟空也皈依佛门成为斗战胜佛,无不表明宗教信仰对人心的重要作用。

【答案】C
【解析】A项,应为神魔小说;B项,历史上玄奘一人去取经;D项,表明了作者吴承恩的认识局限性。

8.在中国古代,称呼人要结合人物的辈分、身份、存亡等各种信息,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孟(伯)仲叔季是表示排行,如孟姜女指的是姜姓人家的大女儿。

B.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或反义,或同义,如:韩愈,字退之;班固,字孟坚。

C.唐太宗、汉高祖、隋炀帝等指的是皇帝的年号。

D.古人的字是成年时由前辈代取的,别号往往是自取,如苏轼自称东坡居士,陶潜自号五柳先生。

【答案】C
【解析】“太宗”“高祖”是皇帝的庙号,而“炀帝”的“炀”字则是他死后给他的谥号。

9.以“也”字为句尾词,《论语》、《孟子》及先秦诸子已多见,宋人散文亦好用之,其中使用“也”字形成特殊风格
而最为后人所称颂的文章是:()
A.苏洵《六国论》B.苏轼《留侯论》
C.曾巩《墨池记》D.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D
【解析】注意积累,《醉翁亭记》使用“也”较多,是文章的一大特征。

10.下引文章是一段古代寓言,横线内是“杨子”与“邻人”的对话,若按故事情节将(甲)、(乙)、(丙)、(丁)四句话依序
填入,哪一项最恰当?()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既反,问:“”曰:“”曰:“”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甲) 多歧路。

(乙) 奚亡之? (丙) 亡之矣。

(丁) 获羊乎?
A.甲;乙;丙;丁B.甲;丁;丙;乙
C.丙;乙;甲;丁D.丙;丁;乙;甲
【答案】B
【解析】注意根据文段的意思进行合理的分析。

11.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固然不错。

【答案】⑥②①③⑤④
【解析】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

二是句式、修辞要一致。

三是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

根据所给语段的话题,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全段依照总-分-总的思路展开。

⑥②为总说(由“固然”到“不过”);①③⑤分
说(“有一些……可以”“有一些……却无法”“还有一些……完全不能”),由浅入深;④是总结性文字(“总之”)。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语言表达
下面是一副缅怀鲁迅的对联,依次填入空格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上联:以赤热心,,
下联:,写沉痛书,
①作冷静语②含慈母泪③共知长翰有深期④莫谓遗言犹讽刺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
【答案】B
【解析】对联想要仄起平收,所以③必须是最后。

将其它选项都排除了。

然后结合内容进行佐证即可。

【考点】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三、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