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食堂施工图设计文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食堂施工图设计文件
一、建筑说明
1.本工程为地上两层,总建筑面积1557.25m2,建筑高度9.450m,室内外高差0.450m。

2.墙身在-0.060m处无圈梁的需设防潮层,做法为60mm厚C15细石混凝土防潮带。

3.建筑墙体在±0.000m以下部位采用烧结实心砖,用M10水泥砂浆砌筑,
±0.000m以上部位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用M7.5混合砂浆砌筑。

4.所有100mm厚的内墙为硅镁轻质隔墙板。

5.砌筑墙预留洞待管道及设备安装完毕后,用细石混凝土填实。

6.雨水斗、雨水管采用圆形白色的UPVC,雨水管公称直径为DN100。

7.凡设有地漏的房间应做防水层,图中未注明整个房间做坡度者,均在地漏周围1m范围内做1%~2%坡度坡向地漏。

有水房间的楼地面应低于相邻房间20㎜以上或做挡水门槛。

8.所有的内门窗玻璃均采用单层白色玻璃。

9.所有的高窗玻璃应有一道为刻花玻璃。

10.室内外各项露明金属件的油漆为刷防锈漆2道后再做同室内外部位相同颜色的油漆。

11.本设计所有阳角须做护角,做法为20mm厚1:2.5水泥砂浆压实赶光,高度距地面1800mm,宽度为50mm。

二、室内外工程做法
三、结构说明
1.主体为框架结构,采用独立基础。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2.拟建场地自上而下为杂填土(0.3~1.5m)、素填土(
3.9~5.2m)、粉质黏土和圆砾。

地下水位较深。

3.采用换填灰土垫层来处理地基。

换土的平面范围为自基础外边缘向外扩出1.0m,深度为素混凝土垫层下 1.0m,保证挖除基底下所有的素填土层或杂填土层,采用三七灰土分层夯实至素混凝土垫层底标高(要求压实系数≥0.97),承载力不小于130kPa。

4.开挖基槽时,不应扰动土的原状结构。

如径扰动,应挖除扰动部分,选用二八灰土进行回填处理,压实系数应大于0.94。

5.机械挖土时,坑底应保留300㎜厚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

6.混凝土基础底板下(除注明外)设10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每边扩出基础边100㎜。

7.基坑回填土及位于设备、地面、散水、踏步等基础之下的回填土,必须用素土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8.混凝土强度等级:独立基础为C30;框架柱、梁,楼板、楼梯均为C25;圈梁、构造柱为C20;雨蓬、挑檐为C30。

9.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单位:㎜)(图中注明者除外)
(1)混凝土基础梁40;基础板:下部40,上部25。

(2)柱:地下与土壤接触面35,其余部位30,且不小于纵筋直径。

(3)梁:室外露天环境35,室内潮湿环境30,其余部位25,且不小于纵筋直径。

(4)室内潮湿环境楼板20;其余各层楼板、楼梯板和其他混凝土墙15;当建筑
耐火等级为一级时,楼板及楼梯20;构造柱、圈梁、非承重构件及厚度≥400的墙25。

(5)对有覆土的地下结构,其顶板上部钢筋保护层:梁35,板25。

10.梁侧面构造筋同《03G101—1》的有关要求,拉筋ф8@400。

11.主次梁交接处,在主梁上、次梁两侧附加密箍,每侧3根,直径同箍筋。

12.板中未注明的分布筋均采用ф6@200。

13.凡在板上砌轻质隔墙或厚度为120mm的墙时,应在墙下板内底部增设加强筋3ф18,并锚固于两端支座内各500㎜。

14.楼板、屋面板如遇洞口,当D≤300㎜时,钢筋绕过洞口,不需截断(D为洞口宽度或直径),洞边可不设附加钢筋;当300㎜<D≤1000㎜时,钢筋于洞口边可截断并弯曲锚固,于每洞边上排增设加强钢筋2ф12;当洞口D>1000㎜或洞边有集中荷载作用时,洞边应加梁,详施工图。

15.管道井内钢筋在预留洞口处不得截断,待管道安装后用高一级膨胀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逐层封堵,板内负筋锚入梁内不少于L D(L D为锚固长度)。

16.对于外露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女儿墙、挂板、栏板、檐口等构件,当其水平直线长度超过12m时,应设置伸缩缝,缝宽20㎜,缝内应用防水弹性材料嵌填,伸缩缝间距≤12m。

17.砌体与混凝土柱的连接及圈梁、过梁、构造柱的要求
(1)与后砌隔墙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墙柱,应配合建筑图在墙体位置沿混凝土墙柱高每隔500㎜插2ф6预埋筋,锚入墙柱内不小于180㎜,在砌体内通长设置。

(2)与圈、过梁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柱、墙,应在圈梁纵向钢筋处预埋插筋,锚入柱、墙内不小于35d(d为钢筋直径),伸出柱、墙外不小于700㎜,并与圈、过梁钢筋搭接。

(3)所有隔墙当墙高大于4m时,应于门窗顶或墙高中部设圈梁一道,在墙洞顶处的圈梁截面及配筋应不小于洞口相应的过梁;圈梁宽度同墙厚,圈梁高120㎜,上下各配筋2ф10,ф6@200。

除设置圈梁外,隔墙砌筑尚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图集要求,电梯井筒处填充墙每半层设一道圈梁,圈梁与墙同宽,高度240㎜,上下各配筋2ф12,ф6@200。

(4)后砌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配2ф6水平钢筋,并与其两端相交墙体拉结牢。

(5)墙长大于5m时,后砌隔墙顶部应与楼、屋盖结构构件拉结:梁、板应预埋插筋Ø8@1000,埋入梁或板不小于250㎜,伸入墙不小于300㎜,且端部做90度弯曲;斜砌砌体砌筑时用不低于M5水泥砂浆填实。

(6)当圈梁被洞口切断时,应在洞顶设置一道不小于被切断的圈梁断面和配筋的钢筋混凝土附加圈梁,其配筋尚应满足过梁的要求,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0㎜。

当两圈梁高差≤500㎜时,圈梁也可沿洞口垂直拐弯与过梁连成框架。

(7)门窗过梁:墙砌体上门窗洞口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端部伸入墙内240㎜,宽度同墙厚,荷重仅考虑1/3高度墙体自重,如下表所示。

过梁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mm
(8)当墙长超过层高2倍或墙端无通高的侧向支撑时,应于墙端设方形构造柱,内设纵向钢筋4ф10(四角),上下锚入梁内400㎜,箍筋ф6@200。

(9)填充墙的下列部位应加构造柱:
①填充墙的转角处,单片墙的端头处,楼电梯间四角。

②墙长大于5m且小于10m(长度范围内无框架柱或混凝土墙)时,在墙长二分点处。

③墙长大于10m(长度范围内无框架柱或混凝土墙)时,在墙长三分点处。

④悬挑梁上墙端头及转角、T角部。

构造柱除图中注明者外,均宽同墙厚,高250㎜,配筋4ф12,ф6@100/200。

在楼板施工时,构造柱上下端与楼面相交处应预留插筋,或在相应位置预留埋件,将构造柱主筋与之焊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