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复习讲学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复习讲学稿
南京师范⼤学附属实验学校“教学开放周”教学案
授课⽼师章兵
⼀、基本信息
⼆、中考考试说明
三、主⼲知识整合
复习导⼊:
1、按时间填写重⼤事件:
1914—1918年: 1919年1⽉: 1921—1922年:
1939—1945年: 1947年3⽉: 1955年: 1991年:
2、⼩结:
(1)、“世界格局”的含义: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国际⼒量结构或战略态势。
(2)、“极”的含义:指的是,对国际事务影响⼤的或。
3、⼩结: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的三次变动
(1)、第⼀次世界⼤战后,形成了
(2)、第⼆次世界⼤战后,形成了
(3)、苏联解体后,暂时形成了“”的局⾯,
总体趋势是向格局发展
(⼀)、⼀战后的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苏州中考】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次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这⼀性质的是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奥地利独⽴问题
《九国公约》内容节录: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尊重中国之主权、独⽴与领⼟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据此请回答:该条约名义上标榜什么?其实质⽬的何在?
第⼀次世界⼤战曾经在⼀个时期内给了⽇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九国公约》签订后,⼜使中国回到了⼏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配的局⾯。
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泽东
中考试题回眸:
1、1919年1⽉,27个国家的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
在5个多⽉的会议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
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
A.这些国家代表的素质不⾼ B.会议主办国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C.会议内容与这些国家毫⽆关系 D.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轻重
2、1919—1920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控制这次会议的国家是(10苏州模拟)
A.英法美 B.英⽇美 C.英法⽇ D.英美德
3、《九国公约》主要解决下列哪个国家的问题?(10南京模拟)
A.苏联 B.德国 C.中国 D.⽇本
4、决定在战后成⽴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10扬州中考)
A.雅尔塔会议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会 D.凡尔赛会议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2010苏州模拟)
材料⼀:
领⼟: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
军事:禁⽌该战败国实⾏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数不得超过10万
殖民地:该战败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个战胜国⽠分。
材料⼆:第⼀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及领⼟与⾏政完整。
……
(三)施⽤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材料三:
在对材料⼆:条约评价时,⽑泽东说:它“⼜使中国回复到⼏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配的局⾯。
”
请回答:
(1)材料⼀属于哪个条约的内容?其中领⼟⽅⾯法国除收回阿尔萨斯外还收回了什么地⽅?(2分)
(2)根据材料:⼆、三,判断材料⼆所签订的条约名称叫什么?(1分)
(3)因材料⼀中的战败国在中国⼭东的权益由⽇本继承,由此在中国引发什么事件?(1分) )
(4)根据上述材料,战后确⽴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 (2分)
史料研读:各⽅对《凡尔赛和约》的看法
材料⼀:“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国元帅福煦
材料⼆:“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在⽕⼭⼝上的。
”
-----列宁
材料三:“这是胜利者所做的蠢事。
”
-----丘吉尔
谈⼀谈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看法?
评价:
练习衔接:
1、⼆战后初期,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我们或可以预料⼀下这样的情形两个⼤国都可以毁灭对⽅的⽂明和⽣机,虽然⾃⾝也处于危境。
“这⾥的”两个⼤国“指的是:(南京中考) A.英国和德国 B.美国和苏联 C.德国和⽇本 D.英国和法国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只有永远的利益)
2、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946年3⽉5⽇,丘吉尔在美国密苏⾥州的富尔敦市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亚海边的的⾥雅斯特,⼀幅横贯欧洲⼤陆的铁幕已经降
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不处在苏联的势⼒范围之内……”
(1)、丘吉尔的演说表明了西⽅国家对苏联的态度发⽣了什么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产⽣这样的变化?
(⼆)、⼆战后的政治格局—两极格局
1、美国的“冷战”政策
中考试题回眸
1、⼩磊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帮助他找出其中的错误(09扬州中考)
A.⽬的: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C.⽅式:采取⼀切⼿段 D.正式展开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
D.是否推⾏霸权政策
2、两极格局
中考试题回眸
1、右图漫画反映的重⼤历史事件(2010苏州中考)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C.华沙条约组织的建⽴ D.古巴导弹危机的发⽣
2、“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门。
”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A、苏联解体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西洋公约组织的建⽴
D、科索沃战争
3、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年底)
(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中考试题回眸
1、下表反映了西欧国家对美国战争政策的态度变化。
从中能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2010南京建邺区⼀模)
A.欧洲⼀体化进程加快
B.世界多极化趋热⽇益明显
C.西欧与美国反⽬成仇
D.冲突与战争成为世界主题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政治格局表现为:(2010宿迁中考)
A.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对峙
B.多极化趋势发展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制
(四)、⼩结:现代世界经历了以下不同时期的政治格局:
(1)、第⼀次世界⼤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次世界⼤战后:两极格局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
四、实战模拟训练
1、⼀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的新秩序满怀信⼼;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中考题)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三国同盟 D.三国协约
2、对美国“冷战”政策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②采取除战争以外的⼀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③“冷战”全⾯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④它是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弱国⽆外交,落后遭欺凌。
中外历史上⽆数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充分表明了这⼀深刻道理。
在《九国公约》中体现弱国⽆外交的是
A.中国赔款2100万元 B.中国各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本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确定列强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4、⼩亮准备找“冷战”的相关知识,可以⽤那组关键词在⽹上搜索: (2010⽆锡中考)
A.杜鲁门主义、《北⼤西洋公约》、苏联解体
B.《北⼤西洋公约》、马歇尔计划、科索沃战争
C.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北⼤西洋公约》
D.珍珠港事件、马歇尔计划、欧共体
5、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历史话语。
下列语汇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冷战②美苏争霸③⼀超多强④东欧剧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6、⼩张探究“⼆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取材不符合这⼀主题的是
A.《美苏“冷战”始末》 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
C. 《“⼀超多强”局⾯的成因》
D.《萨拉热窝事件揭秘》
7、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进,前两次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相⽐,不同点是(08南京中考)
A.合作与对抗并存
B.⼤国作⽤举⾜轻重
C.在世界⼤战后形成
D.带有⼤国强权⾊彩
8、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政治格局表现为(2010宿迁中考)
A.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对峙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 雅尔塔体系 D.多极化趋势发展(⼆)材料题9
图⼀图⼆图三
请回答:
1、图⼀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爆发前剑拔弩张的⽓氛?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图⼆反映的是⼆战以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种格局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3、图三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这种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如何?
4、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但是世界还存在⼀些威胁和平与稳定的因素,你认为
有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