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易错题集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易错题集锦
选择题
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中部放置一个冰块盒,右侧放置一个热水盒。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受热处气流上升
B.冷却处气流下沉
C.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D.垂直气流从低压流向高压
答案:
B
D
【提示】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略
略
2、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差值越大,城市热岛强度越大。
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市热岛强度随郊区范围的扩大而增强。
下图为2018年乌鲁木齐市城郊范围示意图,T1,郊区面积等于城区面积;T2郊区面积是城区面积的1.5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夏季白天的地表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序应为()
A.裸地建设用地植被水体
B.植被水体建设用地裸地
C.水体植被建设用地裸地
D.建设用地裸地植被水体
(2)据材料可推测,乌鲁木齐市随着郊区范围的扩大,郊区()
A.裸地占比增大
B.植被覆盖率增大
C.水体面积减小
D.建设用地占比增大
(3)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市冬季热岛强度大于夏季,其原因是冬季()
①城市建筑物密集、风速小,热量不易散失②城区地表温度下降较快③城区人为热源排放更多的废热④郊区水体冻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B
C
【提示】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1)本题考查地表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裸地含水量最低,比热容最小,地表温度最高;建设用地硬化地占比大,但夹杂有绿化地,地表温度低于裸地;植被地含水量高,且植物蒸腾耗热,地表温度较低;水体比热容最高,气温最低。
故A选项正确。
(2)本题考查热岛效应,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及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乌鲁木齐市热岛强度随郊区范围的扩大而增强,说明城郊温差增大,选项中只有郊区植被覆盖率增大可以降低郊区温度,导致城郊温差增大。
故B选项正确。
(3)本题考查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城市建筑物密集,阻力大,风速小,热量不易散失,城郊间热量交换不畅,增大了城郊间温差,热力强度增大,①项正确;乌鲁木齐市冬季严寒,城市居民取暖会使用更多的能源,同时排放出更多的废热,加剧城市热岛效应,③项正确。
故C
项选项正确。
3、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大气较稳定,气流下沉;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
当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高时,便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反之则出现拉尼娜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海区大气环流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当东南信风减弱时,往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①南美太平洋沿岸渔业增收②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③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④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C
【提示】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略
略
4、地球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读下图,完成4-5题。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为()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3)随着冬日的到来,近日南京路与香港路路口的三角梅也穿上了美丽的白衣过冬,白衣的作用为()
A.增加太阳辐射
B.增强地面辐射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减弱大气辐射
答案:
B
A
C
【提示】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1)B。
(2)A。
(3)C。
5、比湿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空气湿度,水库周边的比湿有着明显的周期性日变化。
如果不考虑背景风(盛行风)的影响,水库局部气流对水汽的水平输送是影响比湿的重要因素。
当空气水平流动较弱时,强烈的空气对流则
会导致近地面比湿降低。
左图示意密云水库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黑点为气象测站),右图示意水库周边比湿的日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夜间水库北比湿明显小于水库南,直接影响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海拔高度
D.山谷风与湖陆风
(2)关于水库周边比湿日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0水库南水平输送较强
B.10:00水库南对流扩散较强
C.15:00水库北水平输送较弱
D.20:00水库北对流扩散较强
答案:
D
B
【提示】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
(1)该库区范围小,气温、降水并不会有太大差别,AB错误;通过等高线分析,水库南北海拔都在100~200米之间,差别不大,C错误;水库北北侧为山坡,夜间山风显著,且山谷风与湖陆风风向一致,导致北部空气对流强烈,比湿降低,D正确。
故选D。
(2)3:00水库南比湿较低,水平输送较弱,A错误;10:00水库南比湿降低,对流扩散较强,B正确;15:00水库北比湿较高,水平输送较强,C错误;20:00水库北比湿较高,对流扩散较弱,D错误。
故选B。
6、2021年4月10日法国朗贡遭受了严重的冻害,当地农民点燃了数千只蜡烛保护葡萄园免遭冻害(如下左图所示),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左图中农民的做法目的是()
A.增强②
B.减弱④
C.减弱⑤
D.增强⑥
(2)右图中()
A.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②增强
B.多云的白天气温比较低,和③有关
C.使对流层大气明显升温的是⑤
D.雾霾天时,会导致⑥在夜间减弱
答案:
D
B
【提示】
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1)点燃蜡烛,烟雾里存在二氧化碳,夜晚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从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故选D。
(2)可吸入颗粒增加,会削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②应减少,A错误;
白天多云,会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B正确;
⑤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地面是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C错误;
雾霾天,空气湿度变大,在夜晚增强大气逆辐射,D错误。
故选B。
7、湖陆风是指在较大湖面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局地性环流现象。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县
城北的燕山丘陵之中,面积约为180平方千米。
下图示意密云水库研究区某日某时刻(背景天气较稳定)近地
面气温与风场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时刻最可能是()
A.4月16日2:00
B.6月16日2:00
C.8月16日15:00
D.10月16日15:00
(2)观测发现图示时刻水库北侧与南侧的风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中风速较大的一侧及其成因是()
A.北侧湖风与山风相互叠加
B.北侧湖风与谷风相互叠加
C.南侧湖风与山风相互叠加
D.南侧湖风与谷风相互叠加
(3)6月10日,若天气晴朗,下列四地点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B
B
【提示】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解析:
(1)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北半球大陆上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出现在7月份,而海洋上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
(2)根据陆地和水库因比热容的差异,水库升温慢,气温相对较低,形成高压;周围地区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
(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
(1)由图可知,此日密云水库附近等温线温度为30°C左右,说明为夏季;风由密云水库吹向四周(陆地),根据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白天陆地升温比湖泊快,湖泊处形成高压,风从湖泊吹向陆地。
综合以上信息,此刻为8月16日15:00的可能性最大。
故选C。
(2)由材料可知,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北的燕山丘陵之中,图中水库北侧,等高线发生明显弯曲,推测地形为谷地。
白天谷地吹谷风,与北侧的湖风风向基本一致,二者叠加导致北侧风速较大。
故选B。
(3)读图分析,四地的经度差异很小,日出时间基本一致。
图中只有一条200m等高线,但等高线下方有水库,可以推测等高线下方为地势较低处,等高线向北凸出为山谷地形。
图中①位于等高线下方,地势最低;而②、③、④位于山坡,④背向日出方向,而白天山坡升温比山谷快,②的温度比③高,说明②处海拔高于③处,且面向日出方向,因此四地点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②。
故选B。
8、近年来,滑翔伞运动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极限运动之一。
滑翔伞需要借助自然上升气流达到滑翔与滞空目的,图1示意了滑翔伞运动的部分自然动力原理。
图2是我国某大型滑翔伞训练基地(30°N,120°E附近)地形图。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图2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这项运动,因其()
①起飞场位于山谷,地形较低平开阔
②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
③起飞场高度适中,与山麓落差约370米
④全年气候暖湿适合训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如图1所示,在图2中甲、乙两地驾滑翔伞滑翔和滞空需要借助不同的上升气流,其中()
A.在甲地主要借助山脊气流上升
B.乙地上升气流白天比夜晚强烈
C.甲地气流不会受人类活动影响
D.在乙地主要借助热气流上升
(3)壶源溪流域多个乡镇荣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为了建设“美丽乡村”,下列措施和行为合理的是()
A.村民在河流中采砂取石,创收致富
B.在河流周边建立规模化牲畜养殖场
C.大力开办冶金厂、电镀厂和造纸厂
D.适度开发漂流、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答案:
C
B
D
【提示】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解析:
(1)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2)考查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3)考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解答】
(1)读图可知,图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起飞场位于山脊中,①错。
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②对。
起飞场海
拔约410米,山麓海拔在0-50米之间,两地落差约370米,③对。
根据经纬度,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④错。
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读图可知,在甲地等高线稀疏为平地,A错误。
由于白天山脊地区气温较夜晚高,上升气流强烈,B正确。
甲地地势平坦,人类活动密集,可能有城市热岛效应,C错误。
在乙地(为山脊部位)应借助山脊气流上升,而不是借助热气流上升,D错误。
故选B。
(3)在河流中采砂取石,会产生环境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A错误。
在河边建设牲畜养殖场会对河流水质产生不利影响,B错误。
大力开办冶金厂、电镀厂等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C错误。
可以适度开发漂流及农家乐等项目,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做到可持续发展,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