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浙江地理学考选考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下列哪个城市被称为“世界地理的中心”?
A. 纽约
B. 伦敦
C. 罗马
D. 北京
2.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C. 毛乌素沙漠
D. 库布其沙漠
3. 下列哪个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A. 阿尔卑斯山脉
B. 喜马拉雅山脉
C. 安第斯山脉
D. 天山山脉
4.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A. 中国
B. 俄罗斯
C. 加拿大
D. 美国
5. 下列哪个气候类型被称为“地中海气候”?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
2. 澳大利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

()
3. 地球上的经纬线都是平行的。

()
4. 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和降水是主要的环节。

()
5. 地球上的板块运动是导致地震和火山的主要原因。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 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______、县三级。

2. 世界上的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______。

3.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__。

4. 地球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

5. 地球上共有______个时区。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简述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 简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3. 简述地壳运动的类型。

4. 简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5. 简述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请根据地图,计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

2. 请分析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

3. 请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4. 请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 请分析我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分析我国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 请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在地图上标注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简要介绍。

2. 请绘制一幅我国地形剖面图,并说明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设计一个实验,模拟水循环的过程。

2. 设计一个旅游线路,串联我国东部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3. 设计一个调查问卷,了解你所在社区的环境保护意识。

4. 设计一张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的海报。

5. 设计一个关于地球板块运动的模型。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请解释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

2. 请解释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 请解释什么是城市化以及其衡量标准。

4. 请解释什么是地质年代及其划分依据。

5. 请解释什么是生态足迹。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思考并分析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挑战。

2. 思考并分析如何通过地理知识来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

3. 思考并分析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思考并分析如何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5. 思考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
1. 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地理学如何帮助人们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2. 分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利用地理优势促进产业升级。

3. 描述在环境保护中,如何通过地理学知识制定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4. 讨论在城乡规划中,地理学如何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5. 分析在旅游业发展中,如何通过地理学知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答案
1. B
2. A
3. B
4. B
5. D
二、判断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三、填空题答案
1. 市
2. 北冰洋
3. 尼罗河
4. 格陵兰岛
5. 24
四、简答题答案
1.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五带的产生等。

2. 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纬
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
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3. 地壳运动的类型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4.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
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5. 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人口稠密地区和人口稀疏地区
的分布上,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五、应用题答案
1. 答案因地图未提供而无法确定。

2.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地理环境差异主要表现在气候、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

3.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公转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了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4.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示例:地形影响城市布局,气候影响农作物种植等。

5. 我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开放程度等方面。

六、分析题答案
1. 长江流域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对农业的影响: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但也易发生洪涝灾害。

2.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等。

影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生态系统改变等。

七、实践操作题答案
1. 答案因具体的世界文化遗产未提供而无法确定。

2. 答案因地形剖面图的具体要求未提供而无法确定。

1. 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

2. 地理现象与原理:涉及地球运动、气候形成、水循环、地壳运动等。

3.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包括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4. 地理应用能力:如地图使用、地理数据分析、地理调查等。

各题型所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详解及示例: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如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地理现象等。

判断题:检验学生对地理概念和现象的理解,如地球运动、行政
区划等。

填空题:测试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如世界之最、地理术语等。

简答题: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地理概念和现象,如地球公转、我国地理位置等。

应用题:考查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地图分析、地理环境差异等。

分析题: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现象的能力,如气候对农业的
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等。

实践操作题: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如地图
标注、地形剖面图绘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