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同步练习5(人教版九年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课程标准解读:
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一)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二)
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在2 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2、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一)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二)
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任何时代都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4、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选项前的字母编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
A.最高理想 B.共同理想
C.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D.“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
2.下列关于我们的最高理想与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相互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
A.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发展方向
B.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
C.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最终目的
D.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
3.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下列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桃李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我们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还很穷,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创业,就是要吃点苦,否则不可能有今后的甜。

”邓小平讲的这段话说明 (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B.艰苦创业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
C.艰苦奋斗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D. 艰苦奋斗精神在各行各业发扬光大
5.关于艰苦奋斗,在中学生中有种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时代不同了,艰苦奋斗过时了
B.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精神
C.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要代代相传
D.任何理想的实现过程,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6.当代中国青年的最主要的社会责任是()
A.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
B.享有权利的同时,又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C.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邓小平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辛万苦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这表明()
A.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功成名就,干出一番事业
B.共产主义理想是鼓舞一切人前进的最伟大、最崇高的理想
C.崇高的理想产生伟大的力量,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
D.理想和信念是革命取得成功的的唯一有利条件
8.胡锦涛在“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里要求“坚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重要论述是()
A.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作风的高度概括
B.针对党内的腐败现象而提出来的
C.强调生活条件好了,也不应该享受
D.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希望
9.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中学生,要想能够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能够胜任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少年应该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B.青少年应该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C.青少年应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
D.青少年只要努力学习好就行了
10.近年来,很多大学毕业生毅然放弃了东部优越的就业环境,主动到祖国西部去建功立业。

对大学生志愿到祖国西部服务,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体现
B.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C.只有到西部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D.有正确的择业观
11.瓦尔德内尔从小痴迷乒乓球,小时候抱着乒乓球拍睡觉,经过刻苦训练和钻研,发明了关于乒乓球的许多新技术,成为一代球王。

这一事例说明()
A.只有天才才能成功
B.创新同艰苦奋斗是对立的
C.只有痴迷才能创新
D.努力学习、勇于探索是创新的基础
12.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两句话实质上
是强调 ( )
A.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 B.牢记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天上不会掉馅饼,人不能守株待兔 D.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13.20世纪60年代,中国便提出了自己的载人航天计划,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梦想终于成
为现实。

这表明 ( )
A.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4.对我国目前的小康生活水平,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低水平的 B.高度发展的
c.发展不平衡的 D.不全面的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应该立足于 ( ) A.全国人民的心愿 B.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C.中国的基本国情 D.国家的基本国策
16.对艰苦创业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 ) A.创业实践离不开创业精神,因为艰苦创业精神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
B.如果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进,就不用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了
C.我国人民缺少艰苦创业精神
D.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此后就没必要发扬了
二、不定项选择题
17.对艰苦创业的正确认识包括 ( )
A.艰苦创业只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需要发扬一下的精神
B.艰苦创业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
C.艰苦创业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理想
D.艰苦创业除了包含物质消费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倡导一种精神
18.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就要使 ( )
A.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B.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C.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D.每一个人都能够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19.全国劳动模范邓建军,17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学习,踏实工作,不断创新,由一名普通的青年工人成为新世纪的“能工巧匠”,成为知识型工人的楷模。

这说明()
A.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 B.艰苦创业要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青年成才既要刻苦学习,又要注重实践 D.青年为祖国立志成才,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
20.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下列各句能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有()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1.为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我们应做到()
A.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
B.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C.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D.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2.近年来,许多大学生放弃东部优越的就业环境,主动到祖国西部去建功立业。

对此,正确的认识有()
A.这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
B.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C.只有到祖国西部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D.西部的就业机会比东部多
23.“劳模”可以说是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的代名词,然而,今年姚明当选为“全国劳模”使人们对“劳模”和“艰苦奋斗”精神有了更多的思考。

下列关于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理解正确
的有
A.艰苦奋斗就是要过苦日子,就是要不计报酬,无私奉献
B.不同时代,艰苦奋斗精神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C.不怕艰苦,勇于开拓创新是当代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表现
D.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行为
三.非选择题
24.材料一: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叶笃正、吴孟超两位院士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2005年10月,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同时送上太空。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对实现你的人生理想有什么启示?
25.中学生小聪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当爸爸妈妈劝他要注意节俭时,他说:“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已经是小康水平了,还讲什么艰苦奋斗?”
请对小聪的观点加以辨析
26.材料一:冯艾两次参加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支教活动,她和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一样,默默地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努力改变那里的贫穷和落后。

他们身上都传递着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精神的力量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充满激情和活力,更加勤勉务实且富于创造,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加坚强而豁达、乐观而向上,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材料二:“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冯艾为何能在艰辛中依然感到快乐?
27.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市某社区为此特地开展社区市民论坛:“”,市民王某说:“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

”市民李某说:“小康就是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

”市民江某说:“小康就是接受良好的教育精神生活充实”。

假如你是该论坛的主持人,
(1)请你给该市民论坛拟订一个名称。

并为该论坛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点评以上三位市民的说法。

(3)结合以上知识,给我市小康社会的建设提出三条建议(从不同角度),并说明理由?
28.材料一:江苏省吴江市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吴江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改造自我。

他们提出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第一素质就是要有“远大理想。


材料二: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农民”之一的吴江青年王平,几年来带领伙伴们共疏浚河道100多条。

这位“精卫填海我挖河,愚公移山我造田”的青年农民,正是把做“挖泥大王”当做自己的理想。

材料三:“太行赤子”张荣锁,放着“百万富翁”的日子不过自讨苦吃,把太行深山一个与世隔绝的“极贫部落”变成一个闻名遐迩的“小康群体”作为自己的理想。

在他的带领下,经过8年艰苦创业,实现了这个理想。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为什么说:“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第一素质就是要有‘远大理想’”?
(2)王平和张荣锁的事迹对我们青年学生选择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何重要启示?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3.C4.A5.A6.D7.C8.A9.D10.C11.D12.B 13.A 14.B 15.C 16.A
二、不定项选择
17.BCD18.ABC19.ABCD20.ABD21.ABCD 22.AB 23.BCD
三、非选择题
24.答:①我们必须像“两弹”人和航天人那样,树立崇高人生理想。

实现共同理想,振兴中华,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

②我们必须像“两弹”人和“航天”人那样,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具有伟大的奉献精神(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25.答:小聪的说法是错误的
(1)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①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都被视为成就事业不可
缺少的力量、一种崇高的美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过时
②在新时期,青少年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必须将其发扬光

26.冯艾在艰辛中依然感到快乐的原因在于:(1)冯艾具有艰苦奋斗精神。

她在工作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投身创业实践,不畏艰辛,不断战胜困难和挫折,所以她感到快乐。

(2)冯艾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她在扶贫济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3)冯艾在扶贫支教过程中,不仅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而且还会带动更多得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共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所以她感到快乐。

27.(1)名称:你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子的?标语:大家一起奔小康,幸福生活人人有;你我共建小康社会,旧貌换新颜。

(2)点评:三位市民的说法都片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指多方面达小康,如:政治上:民主、法制社会;经济上:人民富裕、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文化上:精神文明发展好,人民素质高;环保等方面,三位市民仅从某一方面来理解。

(4)如:坚持可持续发展,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等。

28.(1)理想作为思想观念和价值目标,它可以构成人们自觉行动的动机,成为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一个人树立了远大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奋斗方向,就能把个人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正确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工作中展现人生价值。

(2)青年学生在选择理想时,必须把个人志向同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同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在为崇高的、远大理想的奋斗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顽强的毅力,艰辛的劳动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王平和张荣锁的事迹都说明了这一点。

学╝优╝中(考$,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