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会计准则⽐较研究
2019-08-28
摘要:⽐较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促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我国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论⽅法,完善会计准则制度架构,提⾼会计从业⼈员综合素质,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环境。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0⽂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5-913X(2014)07-0163-01
由于历史、经济等原因,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较⼤,但随着我国逐步融⼊全球经济并成为重要⼀极,我国的会计准则也随着企业“⾛出去”和全球化的趋势,逐步与国际准则靠拢。

经过⼗多年的努⼒,我国会计制度改⾰已取得了长⾜的进步,但是离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还有很⼤的差距。

本⽂就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了⽐较分析,并就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与对策。

⼀、中外会计准则⽐较研究的意义
(⼀)学习世界各国会计发展的普遍规律
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经济、法律等环境的不同,使各国的会计制度和处理⽅法等都存在较⼤差异。

研究各国会计制度发展历程,可总结的会计发展的普遍规律,有利于给予我国会计制度的建⽴和完善以启⽰,避免少⾛弯路。

(⼆)探索适应中国的会计模式
由于各国的国家制度不同,形成了各⾃不同的会计模式,它们的存在均有其合理性。

对各国会计模式进⾏研究,有利于选择和确定适合我国的会计模式。

(三)建⽴和完善会计学科体系
我国⽬前的会计学科体系还存在较多的漏洞和缺陷。

通过对中外会计准则进⾏⽐较, 了解和分析外国会计学建⽴的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向,研究各国会计学科体系的内在联系,丰富和充实我国会计学科体系的内容, 弥补我国会计学科体系中的漏洞,逐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学科体系。

⼆、中外会计准则差异的具体表现
(⼀)货币资⾦/现⾦
我国货币资⾦/现⾦账户统⼀归为“货币资⾦”,并设“现⾦”、“银⾏存款”、“其他货币资⾦”等明细账户,分类⽐较细致严谨。

这种设置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

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货币资⾦的管理不够完善,加强货币资⾦的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资本的最基本要求。

相较⽽⾔,国际上通⽤的会计制度中,通常将该类账户归类为“现⾦”账户,⽽没有更细的分类。

(⼆)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资产价值计量使⽤公允价值。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量应⽤在⾦融⼯具、房地产,农业,企业合并等业务的会计处理当中。

⽽我国公允价值的使⽤过程中,不但存在利⽤公允价值调节操纵企业资产与利润的问题,⽽且在实际中的运⽤也存在较⼤难度。

在我国的新准则中明确了公允价值的适⽤范围不仅包括初始计量,还包括后续计量,⽽后续计量的部分就存在公允价值怎样确定的问题,怎样规避⼈员利⽤公允价值调节利润收益的情况发⽣。

(三)企业合并
我国会计准则规范,兼顾了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且明确在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权益法进⾏核算,⾮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成本法进⾏会计处理。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只规定了⾮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法,采⽤核算⽅法也是购买法,⽽没有关于权益法的内容。

(四)资产减值准备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已经提取的减值准备,以后年度不得转回,以防⽌企业单位利⽤资产减值准备达到调节企业利润的⽬的。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发⽣了减值可以计提减值准备,以后年度如相关资产实际价值发⽣变动时,可以将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

三、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建议
(⼀)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论⽅法
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化等多⽅⾯的差异,各国的会计体系也存在较⼤差异。

我国在制定和实施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应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实际状况,同时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较,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实际运⽤中有效果好的理论⽅法,并加以改进,逐步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致。

(⼆)完善会计准则制度架构
虽然我国新会计准则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度架构的相关内容,但是由于思想、⽅法等⽅⾯的差异,并未形成⼀套系统的制度架构。

因此我国应加快建⽴和完善会计准则制度架构,来指导和规范我国会计操作实务,避免会计⼯作中的随意性,保证会计制度⽔平的逐步提⾼。

(三)提⾼会计从业⼈员综合素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任职资格条件中将专业技能和职业背景放在⾸要位置,⽽地区代表性还在其次。

我国⽬前对这⽅⾯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不够,使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处于劣势地位。

我国应加⼤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研究培训⼯作,加强培养专业性的师资⼒量,重视继续教育和培训机构建⽴,加强⾼校会计⼈才培养。

(四)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环境
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法律、社会意识等环境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有着重要影响。

市场经济基础薄弱、法律环境条件、社会上会计意识觉醒程度不够,需要⼴泛借鉴西⽅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度全⾯的会计法规,加强监督机制,在市场要素和监管体系⽅⾯作出深⼊的研究,寻找到正确的⽅法,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前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根据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起与我国社会制度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势在必⾏,并⼤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思想⽅法,主动地参与到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中去。

参考⽂献:
[1] 贾芳.中外会计准则差异与趋同[J].企业研究,2012(2).
[2] 读书⼈⽹友.浅议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2) [J].读书⼈,2010(14).
[3] 胡波艺.浅谈国内会计准则 [J].现代经济信息,2010.
[4] 王晔,刘彬.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分析―环境因素分析[J].⽯家庄理⼯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8(2).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中外会计准则⽐较研究
被举报⽂档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