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急症的X线及CT诊断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急症的X线及CT诊断分析ppt课件
急腹症的X线诊断
胃和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腹部平片是本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主要表现为腹腔内游离气体,腹部立位照片可见新月状气影。 建议取左侧卧位5分钟,继坐立位5分钟后进行检查。有助于右
膈下气体显示,同时拍片取中心点在胸5-8较佳。 穿孔于胃后壁可见小网膜囊积气,穿孔入腹膜后间隙时表现腹
剂复查证实病灶位小肠内并小肠不全梗阻。手 术证实为一紧韧异常,可能性拟柿石的异物。
• 病例5,男性33岁,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呕吐,肛门停止 排便排气2天入院。检查腹肌稍紧并压痛,无反跳痛。 检查全腹CT平扫见胃囊明显充气扩张。十二指肠扩张, 内径约40MM。并显示上腹偏右可疑软组织密度占位, 大小约60X50MM,中央点状高密度,且可疑同心圆分 层状形态。无腹水。口服造影剂复查所见类同,远端
• 供血障碍的肠管出现多个胀气的肠曲,其 中小肠曲扩张程度往往较轻,液平面较短, 大肠曲扩张程度可轻可重.
• 肠壁增厚,皱襞增粗. • 脾曲截断征,见于肠系膜上动脉干阻塞的
病例,表现为脾曲以上的大小肠有轻度充 气扩张和液平,脾曲以下的大肠无积气液. • 肠系膜静脉积气或门脉积气.(临床的病史)
腹部急症CT诊断分析 省二民医院影像中心
• 病例7,男性75岁,反复中下腹痛1个月入院, 行全腹CT平扫示小肠充盈造影剂显示无异常, 盲肠重度扩张,内呈蜂窝状肠内容物,内径约 130MM。盲肠后方显示局限性腹膜增厚并脂肪 间隙浑浊。未见腹水及包块。拟结肠不全梗阻 并盲肠后方腹膜增厚改变,与阑尾相关。手术 拟慢性阑尾炎并粘连性右半结肠梗阻。
• 梗阻以下的小肠,大肠萎陷。
(2)绞窄性小肠梗阻
• (一)与单纯性肠梗阻相同。见气柱渐 高征等上述三种征像。见非闭袢性绞窄
• (二)与单纯性小肠梗阻表现相似,但 缺乏或无典型的肠腔气柱渐高征。如孤 立液平时。
• (三)“咖啡豆征”和“假肿瘤征”见 于闭袢性绞窄
(3)小肠扭转
• (一)腹部多个胀气积液的小肠曲,无肠腔气 柱渐高征,腹部中央区见范围不等的无胀气的 积液小肠曲区。
• 讨论:
• 腹部急症可选择的检查方法甚多,通常用立位腹部平 片发现膈下或腹腔游离气体,通常能与CT扫描所见腹 腔游离气体相符合。本文有一例胃窦部穿孔病人两次 拍片均未显示膈下游离气体,CT做出可能性诊断。腹 腔特别是腹膜后,小网膜囊内游离气体(病例1所见), CT扫描有较大优势。CT还能显示腹腔的少量积液,穿 孔周围的炎症及渗出。胰周及腹膜后游离气体对重症 胰腺炎的诊断亦有较大帮助(病例9所见)。腹腔游离 气体征像显示仅在类似肺窗条件下可与脂肪组织区分。 动态窗宽观察显得十分必要。
• CT横断扫描技术发展到今天,对腹部急症病人的诊断 意义是公认的,其中临床诊断的证实以及提出不同诊 断的正确率相当高。然而CT横断扫描技术应用范围不 断扩大。需要急诊影像医师为病人提供快速,准确与
最佳效价比的影像,帮助病人与临床医师获得最好的 诊疗结果。本文选择分析了本院02-5-10到03-9-30应用 腹部平扫诊断腹部急症病例12人,部分病例经手术证 实。提示CT全腹平扫对腹部急症病例有较大诊断价值, 诊断需结合临床,且诊断符合率有待提高。
麻痹性肠梗阻
• 大小肠广泛充气,轻度或中度扩张,液平面 少,疏浅.
• 充气扩张的小肠曲呈网格状征,充气扩张 的降升结肠外侧壁变平直.
痉挛性肠梗阻
• 痉挛近端的肠曲节段性扩张,液平面少面 浅.
• 好发于青年女性,腹痛重,腹胀轻,肠鸣强, 经解痉治疗后胀气的肠曲位置,大小可有 变化或消失.
血运性肠梗阻
• 病例2,男性71岁。中风后右侧肢体偏瘫伴不能言语1 年。左侧腹部剧烈疼痛,向腰部放射痛1天,疼痛剧烈, 左侧腰及侧腹不许触碰,大小便无异常,B超多次检查 未见异常,尿常规无异常。全腹CT扫描常规窗宽位阅 片临时报告未见异常,曾与外院联合会诊可能性左侧 腰部筋膜炎。CT会诊经多种窗宽及窗位显示左肾周脂 肪间隙见斑片及絮状高密度影并向髂骨前腹膜后间隙
• 阑尾炎是十分常见的疾病,CT对急慢性阑尾炎 及怀疑有并发症者有诊断意义。本组例7,10, CT扫描显示与阑尾相关原因的肠梗阻疾病,两 例病均为慢性阑尾炎及相关并发症,CT诊断均
有提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特别是小儿。文 献报告CT扫描意义重大,但基层单位有待经验 积累。
• 本文例3,4,5,7,8,12分别为不同部位不同性质肠 梗阻病人。分别在CT扫描中做出可能病因及及梗阻部 位的诊断,而且基本正确。例3,CT拟诊小肠肿瘤, 结核不除外。术后病理示慢性炎症,但定位诊断仍较
• 病例11,女性30岁。左腰部疼痛1天,肾B超示 左肾包膜下阴影。检查尿常规未见异常,否认 外伤史,左肾区叩击痛明显。CT平扫示左肾影 增大,肾实质为弧形高密度影包绕,以肾下极 部明显。宽约5-15MM,下极呈高密度片状影。 肾周脂肪模糊。拟肾包膜下出血。经治疗痊愈。 未明确出血原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病例12,男性68岁。反复腹胀痛10余天,加剧 伴呕吐,肛门不排便排气3天入院,检查腹膨 隆,左上腹脾曲压痛,无反跳痛。CT扫描定位
• 病例9,男性45岁.慢性胰腺炎患者.现发热,上 腹部痛2天,伴休克1天入院.检查腹胀,上腹部明 显压痛,轻反跳痛.实验室检查示血尿淀粉梅不 高,全腹CT平扫示胰腺全程显示钙化,腹膜后 显示积气,肺窗位显示明显,并腹膜后血管界 面不清。诊断慢性胰腺炎。胰周及腹膜后蜂窝 组织炎并积气。手术显示胰腺硬,胰周显示弥 漫脓性分泌物及蜂窝状坏死组织,经治无效死 亡。
正确。在检查中口服造影剂重复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但只限于不全肠梗阻及相对慢性病人。例5为肠旋转不 良伴小肠扭转,仅提示影像似一类似肠套叠的软组织
包块影。未明确梗阻部位的存在,是一少见病,对小 肠部分扭转不太认识,造成误诊 .CT在诊断肠梗阻的 同时可以进一步明确梗阻的平面,原因,,严重程度。
膜后间隙积气征像,例如肾旁前间隙积气。
急性肠梗阻
• 影像学检查为腹部立卧位照片,部分病 例可作钡灌肠和钡餐检查。必要时可行 超声及CT检查,梗阻有原因和程度不同, 影像表现亦不相同。
• 立位拍片需包括膈面,卧位拍片需包括 盆腔。定位分析空肠皱襞多,回肠少但 连续。结肠见中断的半月皱襞。以此定 位。
• 病例8,男性78岁。右侧腹股沟嵌顿疝入院.入 院后予手法复位成功.次日感腹胀伴呕吐.肛门 停止排气排便.检查腹胀,下腹部压痛并轻反跳 痛.肠鸣音弱.CT平扫示小肠明显扩张及气液平. 盆腔内显示肠袢扩张积液,大小约19X10MM呈 咖啡豆形态并中央系膜增厚,系膜呈“螺旋征”。 输入及输出袢变形。并少量腹水.拟闭袢性小肠 梗阻.手术诊断下段小肠闭袢梗阻并绞榨.
• 病例10,男性68岁.陈发性腹痛5天,伴发热.腹透 示肠梗阻.CT扫描盲肠区钙化密度影,盆腔内膀 胱与直肠间见大小约72X81MM的包裹性异常 水样密度区,周边模糊.直肠明显外压改变,病灶 偏右侧.CT拟诊低位不全结肠梗阻.盆肠内直肠 旁占位,拟炎性包裹 阑尾区钙化灶.手术拟慢性 阑尾炎,并粘连.盆腔内脓肿.
(1)单纯性小肠梗阻
• 梗阻后期(24-48小时)可出现典型的X线征。 • 梗阻初期(6-7小时),可无阳性X线征,亦可
在近梗阻点附近出现少数小肠胀气或少数气液 平。 • (一)立位照片腹部见梗阻点以上气柱渐高征。 近梗阻点呈新月型,远离梗阻点呈倒“u”型。
• 卧位肠曲形态的变化是立位时呈倒U型, 短拱形和半月形的小肠曲,卧位时可伸 展为长管形或长拱形。
• 进一步检查需钡灌肠及空气灌肠。
单纯性大肠梗阻
• 梗阻以上结肠胀气扩张,可同时有积液或 积粪.
• 梗阻以上结肠壁张力高,结肠壁边缘可以 出现齿状切迹,梗阻点附近明显.
• 梗阻初期或不完全时,小肠可正常,或仅积 气.多个积气小肠并拢形成网格状气影.
• 梗阻后期小肠内容物及回盲瓣返液面积 液形成气液平.
• 2:结果:病例1,女性,85岁,以上中腹部持续疼痛 10小时就诊,曾在门诊拟“不全机械性肠梗阻”,腹 部立位平片显示多处小肠内短气液平。立位透视及拍 片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经胃管引流后症状缓解,次 日检查CT全腹平扫拟腹膜炎,可疑腹腔游离气体,右 肝下间隙区显示液性包裹大小约40X50MM,不除外肠 绞窄可能性,同时复查上腹立位点片未见膈下游离气 体。病人认为诊断不确定不同意手术。第三天疼痛加 剧不得不手术,手术拟胃窦部穿孔伴腹膜炎,腹腔中 大量积液。
• :资料与方法:12例中。男性9,女性3,年龄30-85岁。 其中消化道穿孔1例,左侧肾周间隙炎症1例,回肠末 段慢性炎性狭窄1例,上段空肠柿石伴上消化道梗阻1 例,肠旋转不良致小肠扭转1例,小肠平滑肌瘤致消化 道出血1例,慢性阑尾炎伴结肠不全梗阻1例,慢性胰 腺炎,重症复发1例。乙状结肠癌伴低位结肠梗阻1例, 盆腔较大脓肿伴不全低位结肠梗阻1例,闭袢绞窄性肠 梗阻1例,左肾包包膜下出血1例。全部病例均采取全 腹平扫,扫描层厚10MM,间断连续扫描,扫描野从 隔面到盆腔。其中4例经口服造影剂后二次扫描。仅1 例予增强扫描。
中诊断回肠下段结核,狭窄。病理示慢性炎症 性病变。
• 病例4,男性52岁,突发腹痛3 天 入 院 。 10 年前胃大部切除术后。两个月前上腹痛伴呕吐,
在外院住院一周痊愈,出院后两天再次发病,
反复上腹痛伴呕吐。又一次住院治疗近一个月,
拟诊慢性胃炎。经治疗后症状缓和出院。出院
后症状未消失,时上腹痛伴呕吐。再次发病症 状加剧就诊本院,行全腹CT平扫见上腹部上段 空肠区一大小约40X100MM的高密度占位,密 度不均呈蜂窝状。近端空肠扩张。经口服造影
延伸。左肾外缘薄带状水样密度影。拟诊左侧肾周间
隙炎症。经对症及抗炎治疗痊愈。复查病灶一周后吸 收明显。
• 病例3,女性46岁。反复下腹部疼痛1年,加剧 3天入院。曾在外院住院诊断拟慢性结肠炎。 全腹平扫示下段小肠扩张,并显示回肠下段区 近回盲部局限性肠壁增厚,约5MM,病灶范围 约110MM。肠腔变窄,肠壁周围脂肪结构模糊 并小结节影。口服造影剂后复查CT所见类同。 拟小肠肿瘤伴梗阻可能性大,结核不除外。术
曾口服钡餐检查三日后
卧位CT检查拟低位结肠占位
乙状结肠扭转
• 非闭袢性乙状结肠扭转X线表现与左半结 肠单纯性梗阻相同.
• 闭袢性乙状结肠扭转(1)腹部可见一巨大 胀气扩张的肠曲,横径约10-15MM,卧位时 呈巨大有咖啡豆形态,位中上腹偏左,立位 时有两个高而深的液平面.(2)肠壁系带向 下腹集中.(3)同低位结肠梗阻征.
一缺损,未明确肠梗阻。不除外异物或肠套叠可能性。 手术见小肠系膜明显变短,小肠较游离并旋转180度。 盲肠位置上移肝曲区。拟肠旋转不良,小肠扭转。尚 未坏死。
• 病例6,黑便3天住外院输血治疗后好转,再次 发病住本院,胃镜及肠检查未见异常。行口服 造影剂充盈小肠后平扫显示多段小肠充盈欠佳, 显示一局限性缺损,位中段小肠区呈软组织密 度,大小约43X43MM。二次扫描予低张后口 服造影剂充盈小肠区。显示中段小肠区一充盈 缺损并软组织密度占位,大小约40X50MM。 CT诊断小肠占位,拟平滑肌瘤可能性大。经手 术证实。
像示结肠及小肠不同程度扩张。轴位像示结肠
扩张并显示部分肠段内液平,乙状结肠扩张,
大量内容物置留。乙状结肠中下段见一环状狭 窄区 , 呈狭 颈 状 , 长 约32MM ,软 组 织厚 约 20MM。造影剂灌肠后远端肠管扩张,病灶段
仍明显狭窄。拟诊乙状结肠占位伴低位结肠梗 阻。手术证实,病理为粘液腺癌。
• (二)小肠曲的解剖位置异常,表现为空回肠 换位征和右上腹小肠曲增多征。
• (三)出现闭袢性小肠梗阻的特殊征像如小肠 曲向一处集中,花瓣状,车轮状,及假肿瘤, 咖啡豆。
急性肠套叠
• 腹部有时可见软组织肿块。右侧结肠内 气体少,梗阻时间长则有低位小肠梗阻 征。
• 小儿正常小肠区多边或方形充气影消失 代之长管部充气肠袢(卧位平片)。立 位多在右下腹部数个小液平。
急腹症的X线诊断
胃和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腹部平片是本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主要表现为腹腔内游离气体,腹部立位照片可见新月状气影。 建议取左侧卧位5分钟,继坐立位5分钟后进行检查。有助于右
膈下气体显示,同时拍片取中心点在胸5-8较佳。 穿孔于胃后壁可见小网膜囊积气,穿孔入腹膜后间隙时表现腹
剂复查证实病灶位小肠内并小肠不全梗阻。手 术证实为一紧韧异常,可能性拟柿石的异物。
• 病例5,男性33岁,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呕吐,肛门停止 排便排气2天入院。检查腹肌稍紧并压痛,无反跳痛。 检查全腹CT平扫见胃囊明显充气扩张。十二指肠扩张, 内径约40MM。并显示上腹偏右可疑软组织密度占位, 大小约60X50MM,中央点状高密度,且可疑同心圆分 层状形态。无腹水。口服造影剂复查所见类同,远端
• 供血障碍的肠管出现多个胀气的肠曲,其 中小肠曲扩张程度往往较轻,液平面较短, 大肠曲扩张程度可轻可重.
• 肠壁增厚,皱襞增粗. • 脾曲截断征,见于肠系膜上动脉干阻塞的
病例,表现为脾曲以上的大小肠有轻度充 气扩张和液平,脾曲以下的大肠无积气液. • 肠系膜静脉积气或门脉积气.(临床的病史)
腹部急症CT诊断分析 省二民医院影像中心
• 病例7,男性75岁,反复中下腹痛1个月入院, 行全腹CT平扫示小肠充盈造影剂显示无异常, 盲肠重度扩张,内呈蜂窝状肠内容物,内径约 130MM。盲肠后方显示局限性腹膜增厚并脂肪 间隙浑浊。未见腹水及包块。拟结肠不全梗阻 并盲肠后方腹膜增厚改变,与阑尾相关。手术 拟慢性阑尾炎并粘连性右半结肠梗阻。
• 梗阻以下的小肠,大肠萎陷。
(2)绞窄性小肠梗阻
• (一)与单纯性肠梗阻相同。见气柱渐 高征等上述三种征像。见非闭袢性绞窄
• (二)与单纯性小肠梗阻表现相似,但 缺乏或无典型的肠腔气柱渐高征。如孤 立液平时。
• (三)“咖啡豆征”和“假肿瘤征”见 于闭袢性绞窄
(3)小肠扭转
• (一)腹部多个胀气积液的小肠曲,无肠腔气 柱渐高征,腹部中央区见范围不等的无胀气的 积液小肠曲区。
• 讨论:
• 腹部急症可选择的检查方法甚多,通常用立位腹部平 片发现膈下或腹腔游离气体,通常能与CT扫描所见腹 腔游离气体相符合。本文有一例胃窦部穿孔病人两次 拍片均未显示膈下游离气体,CT做出可能性诊断。腹 腔特别是腹膜后,小网膜囊内游离气体(病例1所见), CT扫描有较大优势。CT还能显示腹腔的少量积液,穿 孔周围的炎症及渗出。胰周及腹膜后游离气体对重症 胰腺炎的诊断亦有较大帮助(病例9所见)。腹腔游离 气体征像显示仅在类似肺窗条件下可与脂肪组织区分。 动态窗宽观察显得十分必要。
• CT横断扫描技术发展到今天,对腹部急症病人的诊断 意义是公认的,其中临床诊断的证实以及提出不同诊 断的正确率相当高。然而CT横断扫描技术应用范围不 断扩大。需要急诊影像医师为病人提供快速,准确与
最佳效价比的影像,帮助病人与临床医师获得最好的 诊疗结果。本文选择分析了本院02-5-10到03-9-30应用 腹部平扫诊断腹部急症病例12人,部分病例经手术证 实。提示CT全腹平扫对腹部急症病例有较大诊断价值, 诊断需结合临床,且诊断符合率有待提高。
麻痹性肠梗阻
• 大小肠广泛充气,轻度或中度扩张,液平面 少,疏浅.
• 充气扩张的小肠曲呈网格状征,充气扩张 的降升结肠外侧壁变平直.
痉挛性肠梗阻
• 痉挛近端的肠曲节段性扩张,液平面少面 浅.
• 好发于青年女性,腹痛重,腹胀轻,肠鸣强, 经解痉治疗后胀气的肠曲位置,大小可有 变化或消失.
血运性肠梗阻
• 病例2,男性71岁。中风后右侧肢体偏瘫伴不能言语1 年。左侧腹部剧烈疼痛,向腰部放射痛1天,疼痛剧烈, 左侧腰及侧腹不许触碰,大小便无异常,B超多次检查 未见异常,尿常规无异常。全腹CT扫描常规窗宽位阅 片临时报告未见异常,曾与外院联合会诊可能性左侧 腰部筋膜炎。CT会诊经多种窗宽及窗位显示左肾周脂 肪间隙见斑片及絮状高密度影并向髂骨前腹膜后间隙
• 阑尾炎是十分常见的疾病,CT对急慢性阑尾炎 及怀疑有并发症者有诊断意义。本组例7,10, CT扫描显示与阑尾相关原因的肠梗阻疾病,两 例病均为慢性阑尾炎及相关并发症,CT诊断均
有提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特别是小儿。文 献报告CT扫描意义重大,但基层单位有待经验 积累。
• 本文例3,4,5,7,8,12分别为不同部位不同性质肠 梗阻病人。分别在CT扫描中做出可能病因及及梗阻部 位的诊断,而且基本正确。例3,CT拟诊小肠肿瘤, 结核不除外。术后病理示慢性炎症,但定位诊断仍较
• 病例11,女性30岁。左腰部疼痛1天,肾B超示 左肾包膜下阴影。检查尿常规未见异常,否认 外伤史,左肾区叩击痛明显。CT平扫示左肾影 增大,肾实质为弧形高密度影包绕,以肾下极 部明显。宽约5-15MM,下极呈高密度片状影。 肾周脂肪模糊。拟肾包膜下出血。经治疗痊愈。 未明确出血原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病例12,男性68岁。反复腹胀痛10余天,加剧 伴呕吐,肛门不排便排气3天入院,检查腹膨 隆,左上腹脾曲压痛,无反跳痛。CT扫描定位
• 病例9,男性45岁.慢性胰腺炎患者.现发热,上 腹部痛2天,伴休克1天入院.检查腹胀,上腹部明 显压痛,轻反跳痛.实验室检查示血尿淀粉梅不 高,全腹CT平扫示胰腺全程显示钙化,腹膜后 显示积气,肺窗位显示明显,并腹膜后血管界 面不清。诊断慢性胰腺炎。胰周及腹膜后蜂窝 组织炎并积气。手术显示胰腺硬,胰周显示弥 漫脓性分泌物及蜂窝状坏死组织,经治无效死 亡。
正确。在检查中口服造影剂重复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但只限于不全肠梗阻及相对慢性病人。例5为肠旋转不 良伴小肠扭转,仅提示影像似一类似肠套叠的软组织
包块影。未明确梗阻部位的存在,是一少见病,对小 肠部分扭转不太认识,造成误诊 .CT在诊断肠梗阻的 同时可以进一步明确梗阻的平面,原因,,严重程度。
膜后间隙积气征像,例如肾旁前间隙积气。
急性肠梗阻
• 影像学检查为腹部立卧位照片,部分病 例可作钡灌肠和钡餐检查。必要时可行 超声及CT检查,梗阻有原因和程度不同, 影像表现亦不相同。
• 立位拍片需包括膈面,卧位拍片需包括 盆腔。定位分析空肠皱襞多,回肠少但 连续。结肠见中断的半月皱襞。以此定 位。
• 病例8,男性78岁。右侧腹股沟嵌顿疝入院.入 院后予手法复位成功.次日感腹胀伴呕吐.肛门 停止排气排便.检查腹胀,下腹部压痛并轻反跳 痛.肠鸣音弱.CT平扫示小肠明显扩张及气液平. 盆腔内显示肠袢扩张积液,大小约19X10MM呈 咖啡豆形态并中央系膜增厚,系膜呈“螺旋征”。 输入及输出袢变形。并少量腹水.拟闭袢性小肠 梗阻.手术诊断下段小肠闭袢梗阻并绞榨.
• 病例10,男性68岁.陈发性腹痛5天,伴发热.腹透 示肠梗阻.CT扫描盲肠区钙化密度影,盆腔内膀 胱与直肠间见大小约72X81MM的包裹性异常 水样密度区,周边模糊.直肠明显外压改变,病灶 偏右侧.CT拟诊低位不全结肠梗阻.盆肠内直肠 旁占位,拟炎性包裹 阑尾区钙化灶.手术拟慢性 阑尾炎,并粘连.盆腔内脓肿.
(1)单纯性小肠梗阻
• 梗阻后期(24-48小时)可出现典型的X线征。 • 梗阻初期(6-7小时),可无阳性X线征,亦可
在近梗阻点附近出现少数小肠胀气或少数气液 平。 • (一)立位照片腹部见梗阻点以上气柱渐高征。 近梗阻点呈新月型,远离梗阻点呈倒“u”型。
• 卧位肠曲形态的变化是立位时呈倒U型, 短拱形和半月形的小肠曲,卧位时可伸 展为长管形或长拱形。
• 进一步检查需钡灌肠及空气灌肠。
单纯性大肠梗阻
• 梗阻以上结肠胀气扩张,可同时有积液或 积粪.
• 梗阻以上结肠壁张力高,结肠壁边缘可以 出现齿状切迹,梗阻点附近明显.
• 梗阻初期或不完全时,小肠可正常,或仅积 气.多个积气小肠并拢形成网格状气影.
• 梗阻后期小肠内容物及回盲瓣返液面积 液形成气液平.
• 2:结果:病例1,女性,85岁,以上中腹部持续疼痛 10小时就诊,曾在门诊拟“不全机械性肠梗阻”,腹 部立位平片显示多处小肠内短气液平。立位透视及拍 片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经胃管引流后症状缓解,次 日检查CT全腹平扫拟腹膜炎,可疑腹腔游离气体,右 肝下间隙区显示液性包裹大小约40X50MM,不除外肠 绞窄可能性,同时复查上腹立位点片未见膈下游离气 体。病人认为诊断不确定不同意手术。第三天疼痛加 剧不得不手术,手术拟胃窦部穿孔伴腹膜炎,腹腔中 大量积液。
• :资料与方法:12例中。男性9,女性3,年龄30-85岁。 其中消化道穿孔1例,左侧肾周间隙炎症1例,回肠末 段慢性炎性狭窄1例,上段空肠柿石伴上消化道梗阻1 例,肠旋转不良致小肠扭转1例,小肠平滑肌瘤致消化 道出血1例,慢性阑尾炎伴结肠不全梗阻1例,慢性胰 腺炎,重症复发1例。乙状结肠癌伴低位结肠梗阻1例, 盆腔较大脓肿伴不全低位结肠梗阻1例,闭袢绞窄性肠 梗阻1例,左肾包包膜下出血1例。全部病例均采取全 腹平扫,扫描层厚10MM,间断连续扫描,扫描野从 隔面到盆腔。其中4例经口服造影剂后二次扫描。仅1 例予增强扫描。
中诊断回肠下段结核,狭窄。病理示慢性炎症 性病变。
• 病例4,男性52岁,突发腹痛3 天 入 院 。 10 年前胃大部切除术后。两个月前上腹痛伴呕吐,
在外院住院一周痊愈,出院后两天再次发病,
反复上腹痛伴呕吐。又一次住院治疗近一个月,
拟诊慢性胃炎。经治疗后症状缓和出院。出院
后症状未消失,时上腹痛伴呕吐。再次发病症 状加剧就诊本院,行全腹CT平扫见上腹部上段 空肠区一大小约40X100MM的高密度占位,密 度不均呈蜂窝状。近端空肠扩张。经口服造影
延伸。左肾外缘薄带状水样密度影。拟诊左侧肾周间
隙炎症。经对症及抗炎治疗痊愈。复查病灶一周后吸 收明显。
• 病例3,女性46岁。反复下腹部疼痛1年,加剧 3天入院。曾在外院住院诊断拟慢性结肠炎。 全腹平扫示下段小肠扩张,并显示回肠下段区 近回盲部局限性肠壁增厚,约5MM,病灶范围 约110MM。肠腔变窄,肠壁周围脂肪结构模糊 并小结节影。口服造影剂后复查CT所见类同。 拟小肠肿瘤伴梗阻可能性大,结核不除外。术
曾口服钡餐检查三日后
卧位CT检查拟低位结肠占位
乙状结肠扭转
• 非闭袢性乙状结肠扭转X线表现与左半结 肠单纯性梗阻相同.
• 闭袢性乙状结肠扭转(1)腹部可见一巨大 胀气扩张的肠曲,横径约10-15MM,卧位时 呈巨大有咖啡豆形态,位中上腹偏左,立位 时有两个高而深的液平面.(2)肠壁系带向 下腹集中.(3)同低位结肠梗阻征.
一缺损,未明确肠梗阻。不除外异物或肠套叠可能性。 手术见小肠系膜明显变短,小肠较游离并旋转180度。 盲肠位置上移肝曲区。拟肠旋转不良,小肠扭转。尚 未坏死。
• 病例6,黑便3天住外院输血治疗后好转,再次 发病住本院,胃镜及肠检查未见异常。行口服 造影剂充盈小肠后平扫显示多段小肠充盈欠佳, 显示一局限性缺损,位中段小肠区呈软组织密 度,大小约43X43MM。二次扫描予低张后口 服造影剂充盈小肠区。显示中段小肠区一充盈 缺损并软组织密度占位,大小约40X50MM。 CT诊断小肠占位,拟平滑肌瘤可能性大。经手 术证实。
像示结肠及小肠不同程度扩张。轴位像示结肠
扩张并显示部分肠段内液平,乙状结肠扩张,
大量内容物置留。乙状结肠中下段见一环状狭 窄区 , 呈狭 颈 状 , 长 约32MM ,软 组 织厚 约 20MM。造影剂灌肠后远端肠管扩张,病灶段
仍明显狭窄。拟诊乙状结肠占位伴低位结肠梗 阻。手术证实,病理为粘液腺癌。
• (二)小肠曲的解剖位置异常,表现为空回肠 换位征和右上腹小肠曲增多征。
• (三)出现闭袢性小肠梗阻的特殊征像如小肠 曲向一处集中,花瓣状,车轮状,及假肿瘤, 咖啡豆。
急性肠套叠
• 腹部有时可见软组织肿块。右侧结肠内 气体少,梗阻时间长则有低位小肠梗阻 征。
• 小儿正常小肠区多边或方形充气影消失 代之长管部充气肠袢(卧位平片)。立 位多在右下腹部数个小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