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课时4 巧解平衡及速率图像题题型冲关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时4 巧解平衡及速率图像题题型冲关练习
1.(2017·西安模拟)现有下列两个图像:
下列反应中符合上述图像的是( )
A.N2(g)+ΔH<0
B.+O2(g) ΔH>0
C.4NH3(g)++6H2O(g) ΔH<0
D.H2(g)++H2O(g) ΔH>0
解析由左边的图像可知,温度越高生成物的浓度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由右边图像可知,相交点左边未达平衡,相交点为平衡点,相交点右边压强增大,平衡被破坏,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可逆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且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

N2(g)+ΔH
<0,为放热反应反应,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A不符合;
+O2(g) ΔH>0,为吸热反应反应,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B符合;4NH3(g)++6H2O(g) ΔH<0,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但为放热反应反应,C 不符合;H2(g)++H2O(g) ΔH>0,为吸热反应,但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D不符合。

答案B
2.(2016·山东济南检测)已知反应X(g)+ΔH>0,将X和Y以一定比例混合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
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方程式中n=1
B.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升高温度
C.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大压强
D.0~5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0.08 mol·L-1·min -1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到5 min时,X、Y和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此时X的浓度减少了 2.0 mol/L-1.6 mol/L=0.4 mol/L;Z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所以根据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n=1,A正确;10 min时,X、Y、Z 的浓度均增大,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因此改变的条件一定不是温度,B不正确;由于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反应,因此根据图像可知,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大压强,C正确;0~5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0.08 mol·L-1·min-1,D正确。

答案B
3.(2017·日照调研)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A和B,发生反应aA(g)+。

反应过程中,物质A的体积分数和C的体积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T2之前A的体积分数减小,C的体积分数增大,是因为反应未
达到平衡,T2之后A的体积分数增大,C的体积分数减小,是因为反应在T2时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项正确,
C、D项错误。

在T1和T3时,A的体积分数均与C的体积分数相等,
但T1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A项错误。

答案B
4.如图表示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Z(g) Δ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8 min时,反应停止
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
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
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程度减少
解析8 min时X的浓度不再变化,但反应并未停止,A项错误。

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X的浓度变化为1.0 mol·L-1-0.15 mol·L-1=0.85 mol·L-1,转化率为×100%=85%,B项正确。

ΔH<0,正反应放热,故升高温度,平衡将逆向移动,则X的转化率减小,C项错误。

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但是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v正>v逆,即逆反应速率减小得快,D项错误。

答案B
5.在一定条件下,甲醇发生脱氢反应生成甲醛:
+H2(g),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醇脱氢反应的焓变ΔH<0
B.600 K时,Y点甲醇的v正<v逆
C.从Y点到Z点可通过增大压强
D.在T1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8.1
解析分析图像可知,甲醇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该脱氢反应是吸热反应,ΔH>0,A错误;600 K时,Y点在平衡曲线之上,可通过减小甲醇的转化率达到平衡,即应使平衡逆向移动,故此时甲醇的v正<v逆,B项正确;在Y点时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转化率减小,不能到Z点,C错误;在T1 K时,仅仅知道甲醇的转化率是不能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D错误。

答案B
6.用NH3催化还原NxOy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
反应Ⅰ:4NH3(g)++6H2O(l) ΔH1
反应Ⅱ:2NO(g)+ΔH2(且|ΔH1|=2|ΔH2|)
反应Ⅲ:4NH3(g)++3O2(g)+6H2O(l) ΔH3
反应Ⅰ和反应Ⅱ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及其大小关系如下表:
(1)
(2)相同条件下,反应Ⅰ在2 L密闭容器内,选用不同的催化剂,反应
产生N2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计算0~4分钟在A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速率v(NO)=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顺序是:Ea(A)>Ea(B)>Ea(C)
B.增大压强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是因为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单位时间内H—O键与N—H键断裂的数目相等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K值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3)一定条件下,反应Ⅱ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NO)∶n(O2)∶n(NO2)=2∶1∶2。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再充入NO2气体,分析NO2体积分数——φ(NO2)的变化情况:恒温恒压容器,φ(NO2)________;恒温恒容容器,φ(NO2)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一定温度下,反应Ⅲ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此时容积为3 L,c(N2)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X如图所示,若在t1时刻改变一个条件,曲线X变为曲线Y或曲线Z。

则:
①变为曲线Y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为曲线Z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t2时降低温度,t3时达到平衡,请在图中画出曲线X在t2~t4内c(N2)的变化曲线。

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反应Ⅰ和反应Ⅱ,温度升高时,K 值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故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焓变小于0。

将反应Ⅰ-反应Ⅱ×3得反应Ⅲ,则ΔH3=ΔH1-3ΔH2=2ΔH2-3ΔH2=-ΔH2,因为ΔH2<0,所以ΔH3>0,反应Ⅲ是吸热反应。

(2)①v(NO)=v(N2)=×=0.375 mol·L-1·min-1。

②生成的N2越多,则活化分子越多,活化能降低,A错误;增大压强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是因为增加了活化分子的浓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B错误;单位时间内H—O键与N—H键断裂的数目相等时,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已经达到平衡,C正确;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K值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D正确。

(3)恒温恒
压容器中的平衡是等效平衡,φ(NO2)不变;恒温恒容容器,再充入NO2气体,等效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φ(NO2)变大。

(4)①曲线Y比曲线X先达到平衡,但平衡状态相同,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曲线Z条件下,N2的浓度由2 mol·L-1瞬间增大到3 mol·L -1,容器体积应由3 L减小到2 L,改变的条件是:将容器的体积快速压缩至 2 L。

②该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c(N2)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减小,直到达到新的平衡。

答案(1)吸热
(2)①0.375 mol·L-1·min-1 ②CD
(3)不变变大
(4)①加入催化剂将容器的体积快速压缩至2 L ②图像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