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课件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只有在实践中不 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 日益丰富。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是没 有发展前途的。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 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 力的重要保证。这说明,文化创新求
热播电视剧《乡村爱情》取材于农村的真实生活;《离骚》《九歌》 《水浒传》《三国演义》均取材于民间,在民间口述文字的基础上加 工形成。 思考:
文化创新的主体是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怎么做?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 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进取,才能创造出无愧 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文化工作者必须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文化源于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 现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 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这说明,文 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中国书法的发展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与唐代另一位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 了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著名的“柳体”。“柳体”的出现, 丰富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为中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 思考:为什么说“柳体”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的书法艺术?
这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 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印刷技术的革命
雕版印刷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但也有不便之处:印一种书就得雕一 回木板,费时费力,无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一旦这部书不再重 印,那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没用了。
到了11世纪中叶(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 刷方法——活字印刷术,将我国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但活字印刷费 时费力,效率低下,无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现在,王选院士主持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汉字印刷术“告别 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他被称为 “当代毕昇”。
思考一:我国印刷技术的变革体现了什么道理?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雕版印刷术的缺点、活字印刷术的优点、 激光照排技术的优点。从而得出结论: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 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 新问题。
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开展以来,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采风活动始终倡 导文学艺术家、宣传文化工作者、新闻出版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贴 近群众,听民情,系民愿,采民意,写民声,挖掘人民群众中源源不断的爱 国主义热情和高尚道德情操,反映改革发展和人民心声,用激情描写新时期 的英雄模范恩物和亿万人民的创造智慧。 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这是一个摇篮和摇椅的组合产品,当妈妈坐在摇椅上给躺在摇篮里的宝 宝读一本书或者唱催眠曲的时候,宝宝可很容易入睡。当孩子长大后, 家长可以很方便地拆掉摇篮再组合成一个摇椅。由此可见,创新极大地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我们所讲的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
思考二:为什么古代的人们不能使用方便快捷的激光照排技术?
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 充足的条件。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个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 一场战争”
比彻·斯托夫人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美国在统一前,南方仍然实行农奴制度, 广大的黑人在庄园中辛苦劳作,深受剥削,命运悲惨。斯托夫人在和他们的接 触中,深深地被他们的不幸命运所打动,最后饱含感情地创作出了著名的小说 《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问世后,深深地感染了美国的民众,要求废除农奴 制、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这为最后的统一奠定了浓厚的民意 基础。后来,林肯总统在谈及这本书时曾强调,“一个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 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 。 思考:为什么“一个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