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作文指导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作文导学案
【训练目标】
■了解描写人物应抓住的主要方面,掌握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技法点拔】
方法一:
■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要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如:
△他穿一身旧制服衣裳,高大的身板有些单薄。

一张瘦条脸上,栽着一些不很稠密的胡须,由于脸色显出一种病容似的苍白,那胡须看起来倒黑森森的。

他实际上除过气管有些毛病外,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病。

只是因为多年来体力劳动少此,身板才显得单薄了一些。

(《平凡的世界》)
△那鼻子之大,衬得全身都小了。

据说实在是大得出奇,鼻梁是拱起的,鼻上全是疙瘩,颜色青紫,像茄子那样,鼻尖盖过嘴巴两三指宽。

这样一个颜色青紫、疙疙瘩瘩的拱梁大鼻,使他那张脸奇丑不堪。

(《堂吉诃德》)
△我们家的“吃东西大王”外婆体重一百七十斤,怎么样?够重的吧!她有个“超级大肚子”,那个大肚子让她往公交车上一站时,就得占三个人的位置。

她吃东西也多,就像几天不吃饭永远也吃不饱一般。

外婆长着一张圆圆的脸,眉毛淡淡的,眼睛小小的,一笑起来只有一条缝儿,就像一个弯弯的小月牙。

△八成新的上衣上,五个纽扣掉了四个,唯一幸存的一个也只靠一根线系着挂在胸前;大敞着怀,里边穿一件红色绒衣;裤腿挽到膝盖上,湿漉漉的直往下滴水;大冷的天,却光着脚,脚腿水痕还未干;站在门口呼哧呼哧喘着气,挂在头发根上的一片枯树叶随着一晃一晃的。

小辫上扎着一对大红绸蝴蝶结,就像美丽的玫瑰花在调皮地跳动。

■神态描写:人物的神态就是人物的神情姿态,主要通过人物面部的表情变化显露出来。

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采奕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眉开眼笑、目不转晴等。

描写人物的神态,常常与人物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等结合在一起。

如:△老班长看到这情况,皱起眉头,说:“怎么了,吃不下?……”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

(《金色的鱼钩》)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草船借箭》)△少校上了年纪,身材高大威壮,五官粗犷强悍,一副磐石模样。

但尽管如此,他的仇人还是找到了动摇他的手段。

此刻他脸色煞白如死尸,比死尸更骇人。

宽大的额头痛苦地紧抽,两条眉毛拧成一条灰白的直线,眼睛充血,目光狂乱,颤抖的唇边挂着白色的口水,浑身激动得抖个不停,就连处于压倒一切的羞辱之中,也竭尽自尊想镇定下来。

(《我亲戚莫利纽克斯少校》)
■行动描写:这里所说的行动,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动情节发展的那些行动,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止在内。

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使读者透过人物的“所作所为”作
出相应、相似、相关而不相悖的判断。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药》)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于华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表现了在社会最底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唉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薜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菜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却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红楼梦》)
湘云、探春的豪爽,黛玉、惜春的娇柔,宝玉的娇纵,贾母的欢快,王夫人、薛姨妈的失态,无不表现得活灵活现,在对照中展示出了鲜明的个性。

■语言描写: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

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语言描写不是孤立的,常常与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结合起来。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作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

”县官接了一句:“满天下皇家瑞气。

”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刚好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也不同。

秀才读书人,语言讲文采,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

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表明自己不是想拖丈夫的后腿,但是有去探望丈夫的“充足理由”。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没有理由的理由,很“要紧的话”,当然必须当面嘱咐。

水生的女人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知道前两位的话不能“自圆其说”,只好另想办法,搬出“婆婆”做理由,最后还不忘加一句“有什么看头啊!”表白自己,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荷花淀》)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

其方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直接描写,它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另一类是间接描写,它可借助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如: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非常恰当的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鲁迅《阿Q正传》)
简洁,很好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化了出来。

△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

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

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

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

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

……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王愿坚《粮食的故事》)
内心独白式: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我”与儿子洪七给山上的红军送粮,在途中遇到了敌人。

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

最后,“我”毅然牺牲了儿子,使“我”的崇高品质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她又擦了一根。

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就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冒着热气。

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安徒生《卖火柴的女孩》)
梦境幻觉式:刻画出小女孩天真、单纯和对温饱渴求的心理。

同时,又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和黑暗。

方法二: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人物的细节描写涵盖了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和心理描写等。

如:
△有下象棋者,久而无声响,排闼视之阒不见人,原来他们是在门后角里扭做一团,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在他的口里挖车呢。

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憨得可爱。

我曾见过二人手谈,起先是坐着,神情潇洒,望之如神仙中人。

俄而棋势吃紧,两人都站起来了,剑拔弩张,如斗鹌鹑,最后到了生死关头,两个人跳到棹上去了!(梁实秋《下棋》)
△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

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

(鲁迅《阿Q正传》)
这个行为细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

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

■侧面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先前对贾宝玉的介绍,就是借王夫人之口和林黛玉之“想”侧面进行的。

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这回时写道:“文有正衬,有反衬。

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

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

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这天晚上她真是惊人的美……当她出现的时候,一个个脑袋此起彼伏,连舞台上的演员也对着她望,她仅仅一露面就使观众这样骚动。

(《茶花女》)
△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掌柜说,“哦!”“他仍旧是偷。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辨,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这里作者通过酒客的谈论,从侧面表现孔乙己因偷丁举人家的书而被打的悲惨遭遇,为下文孔乙己爬来喝酒的悲惨命运作了铺垫,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孔乙己被打的惨剧,但通过酒客的话,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而这种想象可能远远超出了直接正面对被打场面的描写。

■白描勾勒:指不用或少用色彩浓烈的修饰性词语,不加渲染烘托,只是用简洁质朴的文字,勾勒人物形象的一种写法。

它的特点是语言平实,线条清晰。

例:△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祝福》)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藤野先生》)
寥寥数语,就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工笔细描:指用细腻的笔触对人或事物作详尽而细致入微的描摹,它常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讲究铺陈渲染,语言精巧细腻,富于色彩。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红楼梦》)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
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的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阿累《一面》)
■漫画夸张:指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对人物外貌中最具特色的部位进行描绘的一种写法。

它的特点在于从“点”上用力。

通常用在作者需要加以鞭挞、批评的喜剧性人物身上。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

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他戴着黑眼镜,穿着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

……(《装在套子里的人》)
△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个部位,会把视线挡住。

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

白皙皙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

由于胖,鼻子、眼睛就显得特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采有神。

(《卖蟹》)
通过描写,塑造出“过滤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洁考究,富态优裕,高人一等。

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嘲笑。

【片断赏析】
指出下列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人物性格特点。

1.“怎么办呢,该不该上去呢?”唐明贼似的看看四周,比先前更紧张了,两腿在桌底下直发抖。

“去,一定得上去,这是最后一个竞选项目了,为了以后同学们能对我另眼相看,我一定要竞选到这劳动委员。

……可是……”唐明深深地咽下一口口水,头低得快贴到桌上了,呼吸更急促了。

“李华一下来,我就上去……”他这么想。

2.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3.蒙蒙细雨。

公园内,一个穿着洁白小天鹅裙的女孩挣脱爸爸的手向前跑去。

她停在一摊污水前,从水里捡出两角钱。

污水湿了她的小手,污水脏了她的白裙。

“阿姨,阿姨,您的钱!”她叫着,几步跑到一位妇女身旁,仰起秀丽的小脸,甜甜地笑着。

那妇女看了看那被污水浸湿了的两角票子,皱皱眉头说:“不是我的!”扭头走开。

女孩愣在那儿,心中犯疑:明明看见钱是从那阿姨钱包里掉下来的嘛!小女孩抬起头又望了望那位妇女,可巧那位妇女回身瞥了她一眼。

爸爸赶上来,打落女孩手中的钱,钱又飘进那摊污水。

小小女孩茫然站着,睁大了眼睛……
4.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5.我第一次见到钱理群,他40岁出头,貌似一个年富力强的恶僧,风风火火地走来走去。

我以为这是一位很勤勉的进修教师──若干年后,我也曾被误认作进修教师,然而是不勤勉的。

及至慕名去听钱理群的课,发现原来就是那个恶僧,不禁心中一动。

他一张口,我就被吸引住了——我欣赏的老师甚多,但能这样吸引我,使我在课堂上基本不做其他事情的老师,仅此一位。

他汹涌的激情,在挤满了几百人的大教室里奔突着,回荡着。

他深刻的见解,时而引起一阵急雨般的掌声,时而把学生牢牢钉在座位上,全场鸦雀无声。

即使在冬天,他也满头大汗,黑板擦就在眼前,他却东找西抓寻不见,经常用手在黑板上乱涂着……
6.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

“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欧也妮•葛朗台》)
7.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

(《药》)
8.那是一个炎夏的正午,父亲坐在田垄上吃着他送的饭,也是吃到浅底的时候,几粒黄色的谷露了出来,“扔掉吧,阿爸。

”“胡扯!”父亲像豹子一样吼了一声,他一辈子也没见父亲如此愤怒过,接下的情形更让他终生难忘:父亲将筷子插在田垅上,用那满是泥巴的手将谷粒一粒一粒地拈起来放进嘴里,锁着眉头,然后是艰难的一咽……“孩子,那是咱农家的血汗呀!”父亲对满腹委屈的他说。

9.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妇抱着儿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惦念。

”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上前道:“老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儒林外史》)
10.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的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

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以下最后的努力要了他的命。

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冰凉的手,可是他看不见。

11.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

天明未久,华大妈
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

化过纸,呆呆地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

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多了。

(《药》)
这一个片断所写的的环境,清明时节,分外寒冷,显得异常悲凉。

这一气氛与人物的行动、外貌楔合,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悲苦。

我们写人物的时候,也要注意运用环境,可以用环境与人物的行动肖像互相烘托,比如写一个热闹的聚会和朋友兴高才烈的言行及笑脸;同样,也可以用环境与人物的行动肖像进行对比烘托,同样是写一个热闹的聚会,你也可写发现为聚会不停忙碌的母亲白发又多几根。

12.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13.比较下面两段语言描写,体会怎样才能使语言描写更富有感染力。

◆玻璃窗被砸坏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走了过来,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

”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

”董小天不承认。

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
◆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走了过来,瞪着眼:“谁弄坏的?”捣蛋鬼董小天冷笑道:“又没有人叫我们要看好窗玻璃?”旁边的张小勇做了个鬼脸:“哈……好凉快哟!”这一下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她大声说:“是董小天,他和张小勇拿扫把逗打,张小勇推了董小勇一把,董小天一火,抡起扫把朝他打去,张小勇一躲,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

”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

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不肯承认?”老师望了望四周,说:“还有谁看见了?”
【佳作欣赏】
举手投足之间
2008年全国高考湖北卷
外公弥留之际,外婆整夜地陪他低声聊天,或者看着他,仿佛时间也静止了。

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

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

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讲完一段,爷孙俩都饿了。

于是外公蹑手蹑脚钻进厨房,趁外婆没在,夹几片刚炸好的鸡排,赶忙回来和我分享,像一个小孩子。

有几次外公被外婆“人赃并获”,只得被外婆打手。

然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准备开饭,那个时候,真开心。

有时外婆买菜,用了很长时间。

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边不住张望,希望看到外婆的身影。

可是当得知外婆是为了买我们爱吃的正宗牛肉,走远路时,外公又喜笑颜开起来。

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

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

外婆来了,却不大高兴,原来为大家准备的餐具中少了外公的,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

外婆说:“昨晚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

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他该是高兴的。

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外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