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电话协议及其比较

合集下载

IP电话与传统电话的比较

IP电话与传统电话的比较

分析:IP电话与传统电话的优劣比较 1999/12/15 14:42 广州日报IP电话之所以发展迅速、备受人们关注,其主要原因是IP电话能节省大量长途电话费用,尤其是打国际长途电话。

传统电话是通过电话网传送的,而IP 电话是利用TCP/IP技术,通过因特网传送的。

IP电话和传统电话的区别主要也就在于传输技术上。

电话网是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即电话通信的电路一旦接通后,电话用户就占用了一个信道,无论用户是否在讲话,只要用户不挂断,信道就一直被占用着。

一般情况下,通话时总有一方在讲话、另一方在听,听的一方没有讲话也占用着信道,而讲话过程中也总会有停顿的时间。

因此用电路交换方式时线路利用率很低,至少有60%以上的时间被浪费掉。

而因特网的信息传送是采用分组交换方式,所谓分组交换,是把数字化的信息,按一定的长度“分组”、打“包”,每个“包”加上地址标识和控制信息,共享网络。

这样,可在一个信道上提供多条信息通路;此外在因特网上传送信息通常还采用数据压缩技术,被压缩的语音信息分组在到达目的地后再复原、合成为原来的语音信号送到接收端用户。

因此,利用因特网传送语音信息要比电话传送语音的线路利用率提高许多倍,这也是电话费用大大降低的重要原因。

造成IP电话质量不好的因素由于IP电话共享同一信道,当网络发生拥塞时,会造成用户数据包的丢失或数据传输时延增加,通话的质量大大降低。

另外,IP电话要把通话人说话的声音信号变换为数字的编码信号,再把数字信号“分组”、打“包”,还要用“存储—转发”的方式传送;在接收端还要解码、合成、复原等等,因此增加了一定的时延(例如编、解码的时延、缓存的时延等)。

时延超过了一定程度会使人感到不自然,一般来说,时延超过了400ms,就会感到难于忍受。

传统电话的时延几十毫秒,通话人是觉察不出来的。

传统电话有近百年的发展史,有着它固有的优势,如接续方便、质量可靠、服务完善等,而IP电话因出现时间短,虽然有信道利用率高、价位低廉等优点,但还存在着呼叫成功率低、质量不稳定、服务管理不完善等。

ip电话工作原理

ip电话工作原理

ip电话工作原理IP电话(Internet Protocol telephony)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协议进行语音通信的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数据包交换和网络传输。

下面将详细介绍IP电话的工作原理。

首先,IP电话将人的语音信号(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通过麦克风将语音转换为模拟电信号,然后经过模拟到数字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这个数字信号符合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音频编码标准,如G.711、G.729等。

接着,数字信号经过压缩编码处理。

这一步骤旨在减小语音数据的大小,以便在网络上传输和存储时占用更少的带宽和存储空间。

常用的压缩编码算法有G.711、G.729、G.723.1等,它们可以将语音信号压缩为较小的数据包。

然后,压缩后的数字数据被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数据包。

这些数据包包含了发送方和接收方的IP地址和端口号,以便正确路由和交付。

接下来,数据包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

数据包通过发送方设备(如IP电话机、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

数据包遵循互联网协议(IP)进行路由和传输,其中包含了发送方和接收方的IP地址。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包可能会经过多个路由器和交换机,只要能够确定正确的路由路径,数据包就能被准确地交付到目标位置。

最后,接收方设备收到数据包后,将数据包解码为数字信号,并经过数字到模拟转换器(DAC)转换为模拟电信号。

然后,通过扬声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人可以听到的声音。

整个过程非常快速,能够实现双向实时通信。

总结起来,IP电话的工作原理包括将模拟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使用压缩编码算法减小数据包大小、划分和路由数据包以进行网络传输、接收方解码并转换为模拟信号。

这种基于互联网的通信技术能够高效地进行语音通信,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沟通和业务交流。

ip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分别使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是

ip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分别使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是

ip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分别使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是IP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是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在数据交换技术上也有一些差异。

本文将分别介绍IP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所使用的数据交换技术。

1. IP电话电报IP电话电报是通过IP网络进行语音通信的一种方式。

它基于Internet协议(IP)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IP电话等设备进行通话。

在IP电话电报中,语音信号被数字化并封装在IP包中以便于在网络中传输。

IP电话电报使用以下数据交换技术:1.1 IP协议IP电话电报主要依赖于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IP协议是一种分组交换的网络协议,它将数据分割成一系列的数据包,并沿着网络传输路径发送。

每个数据包包含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以便正确地将数据包交付给目标设备。

1.2 RTP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实时音频和视频传输的协议。

RTP定义了一种在IP网络中传输实时数据的标准方法。

在IP电话电报中,语音信号经过数字化后,使用RTP协议封装成数据包,并通过IP网络传输到接收方。

1.3 SIP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的通信协议。

在IP电话电报中,SIP协议用于呼叫建立、呼叫保持和呼叫结束等通信过程。

SIP协议通过发送和接收SIP消息来控制通话的建立和维护。

2. 专线电话专线电话是通过专用线路进行通信的一种方式。

它通常使用传统的电信基础设施,如电话线路、光纤等进行数据传输。

专线电话使用以下数据交换技术:2.1 数字电路专线电话使用数字电路进行数据交换。

数字电路将语音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数字信号,并在传输过程中保持信号的完整性。

在专线电话中,每个电话呼叫被分配一个独立的数字电路,用于在呼叫双方之间传输语音信号。

2.2 PCM编码PCM(Pulse Code Modulation)编码是一种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方法。

网络通信协议的比较与评价

网络通信协议的比较与评价

网络通信协议的比较与评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通信协议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网络通信协议已经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等。

这些网络通信协议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本文将就几种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进行比较与评价。

一、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种标准协议,也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它将数据分成了多个数据包进行传输,每一个数据包都有序号,可以确保数据包的正确性,同时可以进行重传。

优点:1、数据传输可靠性高。

使用TCP进行通信时,每一个包都有序号,接收方可以通过这些序号来判断包的正确性,如果出现丢包等情况,TCP会进行重传,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拥塞控制。

TCP有一套完善的拥塞控制机制,可以根据网络状况来进行数据发送的速率控制,从而避免网络拥塞。

缺点:1、传输效率低。

由于TCP采用了可靠传输的方式,需要进行序号确认、重传等操作,所以传输效率要比UDP低。

2、适合小数据量传输。

由于TCP每一个数据包都需要进行确认等操作,所以对于大数据量的传输并不适合。

二、HTTP协议HTTP协议是应用层协议,常用于万维网传输数据的协议。

WEB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的通信,以及客户机与WEB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都是基于HTTP协议的。

优点:1、应用广泛。

HTTP协议是应用层协议,可以用于传输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HTML文件、图片等。

2、简单易懂。

HTTP协议采用了文本格式进行传输,易于分析和修改。

缺点:1、安全性较差。

由于HTTP采用明文传输的方式,所以容易被黑客进行攻击,需要HTTPs等协议进行加密传输。

2、效率低。

HTTP协议每次传输数据都需要进行连接建立和断开等操作,这种方式在大量数据传输时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三、FTP协议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在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

优点:1、传输效率高。

FTP协议主要用于文件传输,可以通过断点续传等方式提高传输效率。

了解IP话机,从SIP协议说起

了解IP话机,从SIP协议说起

了解IP话机,从SIP协议说起2019-08-22IP电话,俗称桌面固话,桌面话机,是利用互联网或IP技术进行联通的新型电话通讯。

随着全球互联的趋势与网络布局范围延伸之广,跨境通信的需求暴增,IP电话多被应用于远距离长途通信过程。

如具代表的亿联智能商务话机T58A,把普通电话机和语音网关二者结合起来,通过连网,能够拨打所有电话,同时内部电话是免费的。

并且拥有内置5G WIFI、27个触控记忆键,16个SIP帐号等更多强大功能。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即初始会话协议)是IETF提出的基于文本编码的IP电话/多媒体会议协议。

用于建立、修改并且终止多媒体会话。

SIP协议可以用于发起会话,也可用于邀请成员加入已经用其他方式建立的会话。

其网络组件基本分为用户代理和网络服务器,其中的SIP用户代理作用为发起呼叫请求与相应呼叫请求。

SIP协议是基于文本的协议,类似于HTTP协议,实现方式简单、高效,并可以借鉴许多IP网络中基于文本的协议研究成果。

并且SIP 协议具有可扩展强的特点,通过与其他协议的结合可以更容易地建立起很多新的增值服务。

一般SIP话机的呼叫流程可以分为:注册流程、注销流程、基本呼叫建立过程、会话更改流程、正常呼叫建立过程、被叫忙呼叫释放等。

而这个过程的实现,也是检验通信服务商研发水准的环节。

例如亿联SIP-T53W系列商务话机,用户无需手动配置和升级话机,只需上电联网,话机即可完成自动部署连接,全程简易流畅新体验。

SIP协议是会话的操作协议,指在应用层面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SIP协议规定了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的基本机制。

这些多媒体会话包括视频会议系统、远程教育、IP电话及其它相类似的应用。

在基于SIP协议的应用中,每一个会话可以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应用内容,可以是普通的文本数据,也可以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音频、视频数据,还可以是诸如游戏等应用的数据,因此,SIP的应用具有巨大的灵活性和潜力空间。

ip电话解决方案

ip电话解决方案

IP电话解决方案概述IP电话(Internet Protocol Telephone)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协议传输语音的通信方式。

传统的电话通信采用的是模拟信号传输,而IP电话则将语音数字化后,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从而实现了更高质量的通信。

IP电话解决方案是为了满足企业通信需求而设计的一套集成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

本文将介绍IP电话解决方案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以及优势,并提供一些常见的IP电话解决方案供您参考。

基本原理IP电话解决方案基于互联网协议(IP),利用数据网络进行语音通信。

传统电话通信是通过模拟信号进行传输,而IP电话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后,通过互联网传输语音数据包,再解密还原为语音信号。

整个过程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语音采样:IP电话解决方案会将语音信号采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一般采用每秒8000次的采样率。

2.数字信号压缩:通过压缩算法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减小数据包的大小,提高传输效率。

常用的压缩算法有G.711、G.726、G.729等。

3.数据包传输:将压缩后的语音数据包通过互联网传输至目标设备。

4.数据包解压缩:接收端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解压缩,还原为原始的数字信号。

5.语音合成:将解压缩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发出声音。

基于以上原理,IP电话解决方案实现了高质量、低成本的语音通信。

组成部分一个典型的IP电话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IP电话终端IP电话终端是实现IP电话功能的硬件设备,一般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呼叫按钮、显示屏等。

它可以连接到企业的局域网中,通过互联网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IP电话终端一般支持各种通信协议,如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H.323等。

IP电话服务器IP电话服务器是整个IP电话解决方案的核心部分,它负责电话呼叫的管理、信号转换、用户认证等功能。

IP电话服务器通常运行在企业的服务器上,可以支持多个IP电话注册和呼叫转接。

IP电话技术以及与传统电话的对比

IP电话技术以及与传统电话的对比

IP电话技术以及与传统电话的对比和传统的语音网络一样,IP电话中主要的技术问题仍然是信令、寻址和路由。

此外,还有延迟问题,下面分别进行讨论,并和传统电话技术,即语音网络进行对比。

一、信令在语音网络中,信令的任务是建立一种连接。

信令出现于网络入口处。

它选择线路建立网络通道,而且(在远程站点)通知呼叫到达信息。

完成一次电话的通话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信令,首先,提起电话时,系统向PBX发送一个“摘机”信号,PBX就会发拨号音进行响应,然后电话向PBX传送拨号数字。

PBX和电话之间的信号交换称为站点环绕信令。

PBX收到来自电话机的拨号数字后,开始进行处理。

在转接过程中,又要用到多种信令,如信道辅助信令(CAS)、通用信道信令(CCS)等,最终完成电话的接续。

IP电话网络中,有三种类型的信令:●从PBX到路由器的信令●路由器之间的信令●从路由器到PBX的信令企业内部网络作为中继线路连接PBX,PBX通知企业内部选择中继线。

从PBX到企业内部网络的信令可以是选择中继线时使用的通用信令,如FXS和E&M信令等,如果采用数字信令,则可以是CCS或QSIG等。

在路由器内,把从PBX接收的拨号数字映射为IP地址,并向该IP地址的站点发送Q.931通知建立请求信号。

同时,系统使用控制信道建立实时协议语音流,并使用RSVP协议请求服务质量。

二、寻址任何电话网络要实现其功能,每一部电话机都必须有一个单独的地址。

传统的电话网络的寻址依靠国际和国内标准、本地电话公司服务和内部用户特定代码等技术相结合来完成。

国际电信联盟ITU-T推荐的E.164标准定义了ISDN网络上的国际编号规则,国际电话服务编号规则是该编号规则的一个子集。

每个国家的国家编号规则必须符合E.164标准,并同国际编号规则联合使用。

公共交换式电话服务商必须确保其编号规则兼容W.164标准,而且其用户网络也要遵循这一标准。

IP电话网络的寻址和传统电话网络差别很大。

H323、SIP、MGCP三协议浅析

H323、SIP、MGCP三协议浅析

H323、H248(MGCP)、SIP三协议浅析一、相关协议说明1.H323协议H.323建议是ITU-T第16研究组(SG16)为多媒体会议系统而提出的一个建议书,并不是为IP电话专门提出的,因而它涉及的范围要远比IP电话宽。只要是IP电话,特别是电话到电话经由网关的这种IP电话工作方式,就可以采用H.323建议来完成它要求的工作,因而H.323建议被“借”过来作为IP 电话的标准。由于目前IP电话发展很快,而IP网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发展得相对比较慢,因而为了适应IP电话的应用,H.323也的确专为IP电话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如呼叫的快速建立过程)。对IP电话来说,它不只用H.323建议,而且用了一系列建议,其中有H.225、H.245、H.235、H.450和H.341等。只有H.323建议是“总体技术要求”,因而通常把这种方式的IP电话称为H.323IP电话。H.323建议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建议书,它提供了一种集中处理和管理的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与电信网的管理方式是匹配的,这就是为什么电信网中使用的IP电话几乎无例外地都采用了基于H.323的IP电话工作模式。2.SIP协议SIP协议,即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另一套IP电话的体系结构,是一个与H.323并列的协议。

它是一个工作在TCP/IP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和终止一个会话。

这里所指的会话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既可以是传统的语音通信,也可以是视频、即使消息、在线游戏等,同时参与对话的实体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多个。

SIP协议是一种基于文本的会话控制协议,它的消息都是由ASCII码组成的,因此易于阅读和理解。

SIP协议由IETF 组织研究并提交RFC,当前关于SIP协议的最新标准是RFC3261。

由于IETF阵营汇聚的都是互联网方面的专家,因此SIP在开发上自然借鉴了其他TCP/IP相关协议的模式,在消息格式、认证模式、媒体描述等方面都完全采用了已有的标准,这样无疑加快了SIP协议的推广,让大量具有TCP/IP 协议簇及应用开发经验的人可以迅速地接受SIP。

IP PHONE

IP PHONE

五、IP电话的种类
IP电话就有4种:电话到电话、电话到PC、PC到电话和PC到PC。具体如下:
(1)PC到PC:最初IP电话方式主要是PC到PC,利用IP地址进行呼叫,通过语音压缩、打包传送方式,实现因特网上PC机间的实时话音传送,话音压缩、编解码和打包均通过PC上的处理器、声卡、网卡等硬件资源完成,这种方式和公用电话通信有很大的差异,且限定在因特网内,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IP电话的概念
IP电话是一种利用Internet技术或网络进行语音通信的新业务。从网络组织来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Internet网络进行的语音通信,我们称之为网络电话;另一种是利用IP技术,电信运行商之间通过专线点对点联结进行的语音通信,有人称之为经济电话或廉价电话。两者比较,前者具有投资省,价格低等优势,但存在着无服务等级和全程通话质量不能保证等重要缺陷。该方式多为计算机公司和数据网络服务公司所采纳。后者相对于前者来讲投资较大,价格较高,但因其是专门用于电话通信的,所以有一定的服务等级,全程通话质量也有一定保证。该方式多为电信运行商所采纳。
(1)通过统计上的多路复用而提高的效率。
(2)通过语音压缩和语音活动检测(安静抑制)等增强功能而提高的效率。
(3)通过在私有数据网络上传送电话呼叫而节省长途费用。
(4)通过联合基础设施组件降低管理成本。
(5)利用计算机电话集成
(2)电话到电话: 电话到电话即普通电话经过电话交换机连到IP电话网关,用电话号码穿过IP网进行呼叫,发送端网关鉴别主叫用户,翻译电话号码/网关IP地址,发起IP电话呼叫,连接到最靠近被叫的网关,并完成话音编码和打包,接收端网关实现拆包、解码和连接被叫。
(3)电话到PC :电话到PC是由网关来完成IP地址和电话号码的对应和翻译,以及话音编解码和打包。

IP电话

IP电话

IPV6的地址类型
地址中的前导位定义特定的 IPv6 地址类型。包含这些 前导位的变长字段称作格式前缀 (FP)。 IPv6单播地址被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含地址前 缀,第二部分包含接口标识符。表示 IPv6 地址/前缀 组合的简明方式如下所示:ipv6 地址/前缀长度。 以下是具有 64 位前缀的地址的示例。 3FFE:FFFF:0:CD30:0:0:0:0/64. 此示例中的前缀是 3FFE:FFFF:0:CD30。
IPV6的优势
与IPV4相比,IPV6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IPv6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 二:IPv6使用更小的路由表。 三:IPv6增加了增强的组播(Multicast)支持以及对流的控 制(Flow Control)。 四:IPv6加入了对自动配置(Auto Configuration)的支持。 五:IPv6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六:IPV6允许协议进行扩充。 七: IPV6使用新的头部格式,其选项与基本头部分开。
IP电话的缺点
IP电话价格低廉,但有一些尚未有效解决的技术问题 而引起语音质量不够好,使用不方便。 1. IP交换引起的传输时延无法确定。 2. 无法提供QoS保证,造成语音效果无法接受。 3. 带宽限制了应用,接入手段需要极大的改善。 4. 软件标准H.323的争议颇多。
IPV6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 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IPv6是IETF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 一代IP协议。 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 族的核心协议。

IP电话协议H.323协议 MGCP协议 SIP协议比较

IP电话协议H.323协议 MGCP协议 SIP协议比较

随着IP电话应用的普及,建立终端设备和网关的可扩展网络已成为业界面临的一大技术挑战。

目前IP电话技术已完美实现了对语音和传真信息的编码和传输,但仍需进一步发展为大型公司和服务提供平台的呼叫控制和地址管理技术。

因此,支持IP电话系统互通的多个协议已经出台。

常用的IP电话协议如H.323、MGCP和SIP的优缺点各异,谁能成为下一代网络的精神领袖呢?H.323:成熟但却无法包罗万象1996年H.323创建,并于1998年1月推出升级版本2。

H.323据称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标准,因为它本身由众多从属协议构成。

正因为如此,ITU可以通过使用许多现有的数据和通信标准如Q.931、G.711和G.723.1对H.323进行定义。

H.323最初由Intel和PictureTel提出,该协议定义了一种能灵活应用于多媒体电话会议设备的通信方式,并在IP栈上提供应用共享特性。

设计人员提出了适用于多种设备的标准,这些设备包括可视电话、台式电脑和大型多端口网关。

因此,H.323内容广泛,并提供了应用于不同设备的多种媒体类型和压缩技术。

H.323的核心优点在于其成熟性,这有助于诸多软件供应商开发性能稳定的设备,并且还有利于不同的供应商消除互操作性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市场上推出各种支持H.323标准的设备。

因为H.323标准包容了Q.931呼叫控制协议,许多在现有ISDN电话技术上具有丰富经验的开发商对该呼叫控制模型也非常熟悉。

实际上,事件和参数通常能够直接通过H.323进入以前工作在ISDN下的应用系统。

在定义H.323时,设计人员是从终端设备的角度入手的,而非从现有PSTN 的内部设备入手,因此H.323不能与SS7集成,或补充SS7必须提供的强大功能。

另外,H.323的扩展性在超大型应用中已证明确实存在问题。

设计人员在使用含有成千上万个端口的网关时发现,集中状态管理是瓶颈。

市场对H.323的反应表明,H.323的最佳应用点应是位于或临近端点并带有1至200个端口的系统。

IP电话机与一般电话机的区别是什么?

IP电话机与一般电话机的区别是什么?

如今IP电话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专有名词了,所谓IP电话是相对于传统电话而言的,它最大的优势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电话线路,借助于无所不在的因特网络进行语音传输,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通话成本,因此极受用户欢迎与推崇。

在了解IP电话之前,让我们先来解释一下IP是什么意思。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其中文名为“网络协议”,它是因特网上不同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流的基本协议,换句话说,它是因特网中不同计算机进行“沟通”的主桥梁。

明白了这一点,大家就不难理解IP电话其实就是通信网络通过TCP/IP协议实现实时传送语音信息,达到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的目的。

网络电话原理平时我们在拨打普通电话之时,无论是打市内电话,还是长途电话,通话双方必须占用一条临时专门线路,而且在通话过程中该线路不得被他人占用。

然而事实上这条通话线路并不能做到100%的利用,大部分被白白浪费掉了。

IP电话与普通电话最大的不同,是它充分利用了因特网络,在基于TCP/IP协议的基础之上,由专门设备或软件将呼叫方的语音信号采样后数字化,同时进行压缩与打包,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个个的小数据包,这些小数据包通过网络自由寻找网络空闲空间,将语音信息传输到对方,对方的专门设备或软件接收到语音包后,解压还原成模拟信号送至电话。

这样一来,虽然看上去过程很麻烦,但通话过程中不必建立专门线路,而只是见缝插针地使用网络,大大节省通话费用,这也就是为何拨打IP电话这么省钱的原因之所在。

网络电话的三种模式和使用方法讲到这里,我想大家都该明白IP电话其实就是通信网络通过TCP/IP协议实现的一种电话应用而已,而这种应用主要包括PC to PC、PC to Phone和Phone to Phone三种实现方式,下面我们分别来谈谈。

PC to PC这种方式适合那些拥有多媒体电脑(声卡须为全双工的,配有麦克风)并且可以连上互联网的用户,通话的前提是双方电脑中必须安装有同套网络电话软件。

企业级IP电话技术详解

企业级IP电话技术详解

企业级IP电话技术详解IP电话是利用互联网传输语音的一种通信方式,也是当前企业通信的一种主流选择。

它比传统电话线更安全、更便捷、更灵活,能随时随地跨越地域、国界,不再受限于线路或运营商,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使用IP电话技术来建立自有通信系统。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企业级IP电话技术。

一、VOIP协议VOIP是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即语音传输协议。

其根本是数据网络协议,采用IP通信标准,它主要依靠语音编码、路由选择、媒体访问控制、流量控制、QoS (Quality of Service)保证等多种技术实现。

VOIP协议是企业级IP电话技术的基础,具有语音质量高、安全可靠、易于扩展以及与其它设备的互通性好等优点。

二、企业级IP电话系统的构成企业级IP电话系统由IP电话系统服务器、IP电话终端设备、集成语音设备和网络设备四部分构成。

IP电话系统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用于管理系统中的所有IP电话终端设备和集成语音设备;IP电话终端设备包括IP电话机、软电话、IP交换机等,负责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语音通信;集成语音设备负责完善IP电话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如语音信箱、呼叫中心等;网络设备是整个系统的管道,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用于实现语音数据的传输和防护。

三、IP电话系统的功能1、智能语音互联IP电话系统支持IP网络之间的语音互联,无距离限制。

企业员工即可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与全球各地用户实现即时通信、会议、呼叫转移等功能。

2、语音信箱语音信箱是IP电话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不仅有效降低行政支出,而且用户可用手机随时随地接听和回复线路上的语音信息。

3、呼叫中心功能呼叫中心功能是IP电话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的功能,能够提高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让客户感受到更快、更专业、更便捷的服务。

其中包括自动化呼叫分配、呼叫记录、低速闲置等多种功能。

4、语音会议IP电话系统支持语音会议,可通过桥接、调度等技术实现语音、视频、图像等各种信息的共享。

IP电话机

IP电话机

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
通过局域或互联实现通话。
规格参数
规格参数
口:2个 协议支持: SIP/MGCP/SCCP/IMS
谢谢观看
IP电话机
设备
01 产品信息
03 主要功能
目录
02 外观特点 04 规格参数
基本信息
IP机是以IP络协议为主要通信协议,以口(或WIFI)为主要接口,具备拨号、通话功能的独立设备,通常需 要配合IPPBX交换机使用或者配合IMS使用。
产品信息
产品信息
IP机是以IP络协议为主要通信协议,以口(或WIFI)为主要接口,具备拨号、通话功能的独立设备。 IP机常用的通信协议有SIP, IMS,MGCP, SCCP等,其中SIP较为常用。也被称跟普通机非常接近,一般是经典方形,可以桌面上或壁挂。 IP机提供RJ45口接口或者WIFI信号,没有RJ11的普通线接口。 IP机通常比普通机多几个按键,用于更加丰富的通话功能,比如菜单键、转接键(替代了拍叉簧),会议键, 暂停键,静音键,耳机键,音量调节键,导航键等。

IP电话协议及其比较

IP电话协议及其比较

IP电话协议及其比较一、IP电话业务发展现状所谓IP电话,是指主要以Internet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新型电话系统。

实际上是一种数字电话。

从l995年提出到现在,时间虽然不长,但它的发展却非常迅速,原因就是它的物美价廉。

从1999年4月开通 IP电话试验网到l999年的9个月中,IP电话话务量总计达到 10387万分钟。

2000年4月中国IP电话开始正式运营,截止到2000年底,IP电话业务量增长到307492万分钟。

2O00年IP电话占国内长途比例达到4.3%、港澳台电话比例达到5.4%。

IP电话国际长途通话时长已经占到话务量的20%,已经大量分流了中国国际话务量。

二、IP电话的组成IP电话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终端、IP电话网关、关守、网管与监控系统、计费系统和数据库等。

IP电话的终端可以有多种类型,其中包括传统的语音电话、ISDN终端、 PC,也可以是集语音、数据和图象于一体的多媒体业务终端。

由于不同种类终端产生的数据在结构上是不同的,要想在同一个网络上传输,就要通过网关或适配器进行数据转换,形成统一的IP数据包。

IP电话网关负责提供IP网络和传统PSTN的接口。

网关可以支持各种电话线路,包括模拟电话线、数字电话线和数字中继线,并提供语音编码压缩、呼叫控制、信令转换、动态路由计算等功能。

目标搜索、连接管理、IP分组的封装与传输、支持高级信令、认证授权、接入、计费也是其功能。

关守是整个系统的服务平台,负责系统的管理配置和维护,充当整个IP电话网的“控制板”。

关守的主要功能包括IP电话网关的地址变换、用户认证、带宽控制和区域管理。

此外,关守还提供呼叫管理、记帐、类似目录服务等功能,这些服务对那些在IP网络上安装多个电话网关的系统来说十分关键。

关守在所管辖的区域范围内,管理所有的IP电话网关,并对IP电话网关发来的查询,以适当的 IP电话网关的IP地址回答。

网管与监控系统是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的管理工具,用于实现对IP电话网络体系中各种组件的管理和监控工作。

IP电话技术以及与传统电话的对比

IP电话技术以及与传统电话的对比

IP电话技术以及与传统电话的对比和传统的语音网络一样,IP电话中主要的技术问题仍然是信令、寻址和路由。

此外,还有延迟问题,下面分别进行讨论,并和传统电话技术,即语音网络进行对比。

一、信令在语音网络中,信令的任务是建立一种连接。

信令出现于网络入口处。

它选择线路建立网络通道,而且(在远程站点)通知呼叫到达信息。

完成一次电话的通话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信令,首先,提起电话时,系统向PBX发送一个“摘机”信号,PBX就会发拨号音进行响应,然后电话向PBX传送拨号数字。

PBX和电话之间的信号交换称为站点环绕信令。

PBX收到来自电话机的拨号数字后,开始进行处理。

在转接过程中,又要用到多种信令,如信道辅助信令(CAS)、通用信道信令(CCS)等,最终完成电话的接续。

IP电话网络中,有三种类型的信令:●从PBX到路由器的信令●路由器之间的信令●从路由器到PBX的信令企业内部网络作为中继线路连接PBX,PBX通知企业内部选择中继线。

从PBX到企业内部网络的信令可以是选择中继线时使用的通用信令,如FXS和E&M信令等,如果采用数字信令,则可以是CCS或QSIG等。

在路由器内,把从PBX接收的拨号数字映射为IP地址,并向该IP地址的站点发送通知建立请求信号。

同时,系统使用控制信道建立实时协议语音流,并使用RSVP协议请求服务质量。

二、寻址任何电话网络要实现其功能,每一部电话机都必须有一个单独的地址。

传统的电话网络的寻址依靠国际和国内标准、本地电话公司服务和内部用户特定代码等技术相结合来完成。

国际电信联盟ITU-T推荐的标准定义了ISDN网络上的国际编号规则,国际电话服务编号规则是该编号规则的一个子集。

每个国家的国家编号规则必须符合标准,并同国际编号规则联合使用。

公共交换式电话服务商必须确保其编号规则兼容标准,而且其用户网络也要遵循这一标准。

IP电话网络的寻址和传统电话网络差别很大。

IP网络采用TCP/IP的寻址规则和协议,后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地址解析共有三种方法:●广播———对共享媒体而言,一种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广播。

ip电话协议

ip电话协议

ip电话协议IP电话协议。

IP电话协议是指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通信技术,它利用互联网作为传输媒介,实现语音通话和多媒体通信。

IP电话协议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电话通信技术迎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也极大地提高了通信效率和降低了通信成本。

IP电话协议的核心技术是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即通过互联网传输语音数据的技术。

传统的电话通信是基于模拟信号的,而VoIP则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并通过互联网传输,再通过解码器转换成语音信号,从而实现通话。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语音通话,还可以实现视频通话、传真、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极大地丰富了通信应用。

在IP电话协议中,有一些重要的协议和技术标准,例如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H.323、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等。

SIP是一种建立、修改和终止会话的协议,它定义了会话的建立、终止和修改的过程,是VoIP通话的重要协议标准。

H.323是一种多媒体通信协议,它定义了音频、视频、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和控制方式,是实现多媒体通信的重要技术标准。

RTP是一种实时传输协议,用于在互联网上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IP电话协议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信成本低、通信效率高、通信功能丰富等方面。

由于IP电话是基于互联网传输的,因此通信成本大大降低,尤其是国际长途通话,传统电话通信费用很高,而IP电话通话费用则非常低廉。

同时,IP电话可以实现多种通信方式,如视频通话、传真、短信等,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通信需求。

此外,IP电话还可以实现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多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便利。

然而,IP电话协议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通话质量、安全性、服务质量等方面。

由于IP电话是基于互联网传输的,受网络带宽、网络延迟等因素影响,通话质量可能不稳定,有时会出现声音延迟、声音丢失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电话协议及其比较一、IP电话业务发展现状所谓IP电话,是指主要以Internet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新型电话系统。

实际上是一种数字电话。

从l995年提出到现在,时间虽然不长,但它的发展却非常迅速,原因就是它的物美价廉。

从1999年4月开通 IP电话试验网到l999年的9个月中,IP电话话务量总计达到 10387万分钟。

2000年4月中国IP电话开始正式运营,截止到2000年底,IP电话业务量增长到307492万分钟。

2O00年IP电话占国内长途比例达到4.3%、港澳台电话比例达到5.4%。

IP电话国际长途通话时长已经占到话务量的20%,已经大量分流了中国国际话务量。

二、IP电话的组成IP电话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终端、IP电话网关、关守、网管与监控系统、计费系统和数据库等。

IP电话的终端可以有多种类型,其中包括传统的语音电话、ISDN终端、 PC,也可以是集语音、数据和图象于一体的多媒体业务终端。

由于不同种类终端产生的数据在结构上是不同的,要想在同一个网络上传输,就要通过网关或适配器进行数据转换,形成统一的IP数据包。

IP电话网关负责提供IP网络和传统PSTN的接口。

网关可以支持各种电话线路,包括模拟电话线、数字电话线和数字中继线,并提供语音编码压缩、呼叫控制、信令转换、动态路由计算等功能。

目标搜索、连接管理、IP分组的封装与传输、支持高级信令、认证授权、接入、计费也是其功能。

关守是整个系统的服务平台,负责系统的管理配置和维护,充当整个IP电话网的“控制板”。

关守的主要功能包括IP电话网关的地址变换、用户认证、带宽控制和区域管理。

此外,关守还提供呼叫管理、记帐、类似目录服务等功能,这些服务对那些在IP网络上安装多个电话网关的系统来说十分关键。

关守在所管辖的区域范围内,管理所有的IP电话网关,并对IP电话网关发来的查询,以适当的 IP电话网关的IP地址回答。

网管与监控系统是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的管理工具,用于实现对IP电话网络体系中各种组件的管理和监控工作。

它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使网关人员可以方便地控制所有的系统组件,包括网关、关守等。

该系统的功能包括:设备的控制及配置、数据配给、拨号方案管理及负载均衡、远程监控等。

计费系统实现对呼叫计费、漫游计费、数据计费等,对从不同入口(公话网、数据网)、不同类型用户(拨号用户、专线用户)等实现集中式计费,并提供相应的单据和统计报表。

IP电话主要建立在目前公共电话网和 IP网络互联的基础亡。

因而解决好不同标准的网络系统的连接,就变得非常重要。

经过 IP传送的话音,可能需要经过公共电话网、因特网等不同的网络系统。

对此,不同网络系统的运营商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三、IP电话的标准要使IP电话普及发展,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使不同厂家的产品实现互通。

目前参与IP电话技术标准开发和推广的组织超过20家,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主要有四家: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ITU-T)、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和多媒体远程会议集团(IMTC-International Multimedia Teleconferencing Consortium)。

其中ITU-T 从电信标准的角度,以 H.323系列标准构成了一套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方案;IMTC侧重互操作性,对IP网上的通信设备提出开放式的标准指南,以保证产品的横向兼容和互操作性;IETF是Internet的组织,更多的是从 IP发展的角度来论述与IP电话相关的协议和标准;ETSI则从工程建设的角度,将Internet直接推向商业运营,提出各种建设方案。

由于IP电话技术标准的开发涉及多个领域,这几家开发组织相互之间建立了比较良好的协作关系,而其它机构主要是发展、充实、实现相推广这些标准。

目前涉及 IP电话的协议共分四层,网络媒质访问层(PPP、AAL3/4/5)、网络层(IPv4、 IPv6)、传输层(TCP、UDP)、应用层。

每一层又由许多子协议构成。

有关电话制定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应用层。

而应用层又分为信令控制协议、网关控制协议、媒体编码和传输协议。

1 媒体编码和传输协议媒体编码协议包括视频编码H.261、H.263和音频编码G.711(64kbit/s)、G.722、G.728(16kbit/s,采用低时延的代数编码激励一线性预测[LD—ACELP]数据压缩算法)、G.729、G.723(5.3kbit/s或6.4kbit/s)。

G.729使用“可变结构一代数线性预测编码((CS-ACELP)”技术对语音进行编码和压缩,使语音的传输速率为8bit/s。

G.729B是G.729增补版,它对分组大小、优先级、时延抖动缓冲区、实时协议的使用未作任何说明,主要部分描述了实现VAD、DTX、CNG的标准过程。

它是对分组化语音技术进行全面标准化工作的开端。

传输协议包括实时传输协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实时流协议和资源预留协议。

实时传输协议(RTP)传输具有实时特性的数据。

它提供端到端的实时音频和视频传输,但RTP本身不提供任何机制保障媒体数据的及时传递和和丢包的恢复,也不承诺某些特殊应用的带宽要求。

RTP和TCP除了有一点不同外,其余的十分相似,即当差错造成分组丢失时,RTP不要求进行重传,它依赖底层协议来提供这些服务。

因为H.323系统基于在 IP网络上传输数据,因此RTP通常在UDP 上传输数据包。

RTP和UDP一起提供传输协议的功能。

在 H.323系统中,RTP提供净荷类型、序号和时间戮等指示、进行发送控制、负载标识,可控制不同媒体流的同步,还允许建立点对点的多点语音连接,具有较强的时间性。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检测QoS和传送会议参与者的信息。

它是RTP协议的一部分,用于RTP的控制。

RTCP负责跟踪监视网络的服务质量、通信带宽和网上传送的信息,并定期将包含服务质量信息的反馈信息分发给所有瑞点。

例如,一旦所传输的多媒体信息的带宽发生变化,接收端就通知发送端,发送端根据此信息进行调整,然后继续通信。

RTCP还负责把传输等级的指示传送给RTP源点,以便于接收端同步音频和视频流。

实时流协议(RTSP-Real-Time Stream Protocol)用于控制具有实时特性的数据传送。

该协议用于控制多类型数据传送的会话,提供一种选择传送信道的方法。

资源预留协议(RSVP)在实时音频和视频信号的传榆过程中提供资源保障信息。

2 信令控制协议信令控制协议主要包括H.323系列协议和31P系列协议。

国际电联的H.323基本上是一种兼顾传统呼叫流程和IP网特点发展而来的成熟的开放标准体制,代表了VoIP的大潮流。

它的特别之处是吸取了许多电信网的组网、互联和运营经验,能够与PSTN网,以及其他数据业务和应用网互联互通。

采用H.323技术体制,VoIP运营商可以基本上继承传统运营商的管理不口运维模式。

SIP协议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并且在发展初期的实现条件比较简单。

SIP技术基本上是基于动态Internet模式来建网的。

它的网络不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而是一个扁平的单层次网络,呼叫流程与PSTN网有所不同。

但在SIP网上则靠动态数据库的方式来寻址,甚至可以没有长途和短途之分。

SIP模式的优点是与Internet紧密结合,适于开发新的、与互联网结合的语音应用;其缺点是在组网、管理、运营、计费方面的考虑还有待成熟,在与传统 PSTN网的互联互通方面对一些非正常情况的处理还有待完善,在组建VoIP大网的实践方面,还有待积累经验。

H.323建议是ITU-T第16研究组(SG16)为多媒体会议系统而提出的一个建议书,并不是专门为IP电话提出的,它涉及的范围要远比IP电话更宽。

只是IP电话,特别是电话到电话经由网关的这种IP电话工作方式。

可以采用H.323建议来实现,因此“借”过来作为IP电话的标准。

H.323是ITU多媒体通信系列标准H.32x的—部分,该系列标准使得在现有通信网络上进行视频会议成为可能。

l996年发布第一版H.323协议,2000年l1月,该协议第四版发布。

起初H.323协议是为X.25网或ATM网络提出的,现在广泛应用于Internet改网中。

H.323很大程度上建筑在 ITU以前的有关多媒体的协议上,包括用于ISDN的H.320,用于B-ISDN的H.321和用于G.STN终端的H.324等建议的基础之上。

其编码机制、协议范围和基本操作类似于ISDN的Q.93l信令协议的简化版本,并采用了比较传统的电路交换的方法。

相关的协议包括用于控制的H.245,用于建立连接的H.225,用于大型会议的H.332,用于补充业务的H.450,有关安全的H.235,与电路交换业务互操作的H.246。

目前IP电话发展很快,而IP网的多媒体会议系统发展得相对比较慢,为了适应 IP电话的应用,H.323也专为H.323电话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如呼叫的快速建立过程)。

对IP电话来说,它用了一系列建议,有H.323、H.225、H.245、H.235、H.450和H.341等。

只是H.323建议是它的总技术要求,因而通常把这种方式的IP电话称为H.323 IP电话。

H.323建议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建议书,它提供了一种集中处理和管理的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与电信网的管理方式是适配的、这就是为什么电信网中使用的 IP电话几乎无例外地都采用了基于H.323的IP电话工作模式。

它定义了在无服务质量保证的Internet或其它分组网络上多媒体通信的协议及其规程。

Internet标准为局域网、广域网、Intranet和Internet上的多媒体提供技术基础保障,同时又发展成为满足Internet电话技术复杂要求的协议系列。

H.323提供设备之间、高层应用之间和提供商之间的互操作性,它不依赖于网络结构,独立于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支持多点功能、多播和带宽管理。

H.323具备相当的灵活性,支持包含不同功能的节点之间的会议和不同网络之间的会议。

H.323系统结构包括五个基本组件:终端(Terminal)、网关(Gateway)、关守(Gatekeeper)、多点控制单元(MCU)和边界单元(Border Elements)。

其中终端、网关和多点控制单元又统称为H.323端点。

H.322终端是遵守H.323协议进行实时通信的端点设备,它可以是一个软件或语音信箱系统,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设备,如以太网电话或可视电话。

网关用于连接H. 323网络和其它网络,如PSTN和ISDN。

H.323网关由媒体网关控制器和媒体网关组成,它们可以存在一个物理实体中,也可以独立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